圆桌对话|酒店设计与酒店价值共创、共生、共赢
字号:【默认大超大】
圆桌
酒店设计与酒店价值共创、共生、共赢
主持嘉宾:君亭酒店集团董事长、总裁朱晓東
对话嘉宾:
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螳螂设计总院院长
季春华
杨邦胜设计集团副总裁裴旭东
关永权灯光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设计总监朱海燕
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区机电总监吴璠
朱晓東君亭酒店集团董事长、总裁
季春华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螳螂设计总院院长
季春华:大家好,我是金螳螂设计总院的院长季春华。,最高峰的时候,酒店板块设计每年有100个左右,我们一年200多亿产值,大概有40%产值是来自于酒店。我们公司比较有代表的酒店案例是苏州柏悦酒店,那是金螳螂自己投资的项目,欢迎大家到苏州柏悦来指导。
裴旭东杨邦胜设计集团副总裁
裴旭东:我是杨邦胜设计副总裁裴旭东,我们公司是一家本土成长起来的面向国际化的专业酒店设计公司,迄今查不多27年。我们也落地了近600来家酒店,最近我们在参与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项目,三亚金普顿应该是中国第三家即将要开业的金普顿酒店,作为中国企业能做到这样一个品牌,我觉得也是非常地荣幸,希望这个项目开业时邀请大家给我们指导一下。
朱海燕关永权灯光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设计总监
吴璠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区机电总监
吴璠:大家好,我叫吴璠,是艾奕康设计与咨询公司的总监。艾奕康也是一个全球化的设计顾问和咨询公司,我们每年参与很多酒店项目的设计,包括后期的调试,我是负责机电专业的。艾奕康与洲际、万豪、凯悦等国际酒店品牌有很多合作项目,比较知名的是北京环球影城诺金酒店和北京环球影城大酒店,我们和当地设计院一起获得了2023年北京勘察设计二等奖和三等奖,包括暖通,给排水,强电,当然也有景观专业和其他专业,希望跟各位专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我们领域在设计和节能方面的想法和如何促进这个行业,谢谢。
朱晓東(主持人):大家知道酒店设计其实是非常综合的,它可能涵盖了建筑设计,室内装修设计,灯光设计,机电设计,园林设计,甚至还有艺术品顾问等等,酒店设计是涵盖了非常多综合设计的领域。
我们从运维的角度来说,今天的话题是设计和运维的关系,设计如何赋能运维,我们在座的可能大部分都是酒店投资人和管理人,所以我们的问题希望从设计师角度怎么看待设计师认为的有效的,能够给运营赋能的酒店。
前面季总和裴总是做建筑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的,从一个酒店,你们拿到这样一个项目,从空间的运维,设计概念和功能角度以及未来为酒店物流、人流,你们做设计的时候是怎么来考虑的?怎么让这个酒店设计出来之后,既有颜值,又有运维的效率,能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季春华:设计本身有两点,一个是增加效果,一个是效率的问题。做一个酒店最终结果的达成,反推整个流程,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很多时候做酒店属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这个会对效率非常有影响。现在更多的酒店都是从一个地块拿到以后,把红线划完,反过来推它的经营定位,当然也有业主会请专业的定位团队去做,我们一般在这个时候就会介入,会把这个酒店的客房数,产出最后的经济价值,先把它算清楚,再倒过来去推算功能的切割。对于一个酒店来说,它的定位,经营的点,这个是最重要的。在中国开酒店,以前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看着大堂有多好看,层高有多高,客房要多大,这些要不要考虑?当然要考虑,我们自己的柏悦酒店大堂就很小,都是小盒子做的,就是看你这个酒店怎么定位。我认为资金效率也要高,人员效率也要高,用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酒店未来运营的状况。
我们做酒店的时候对每个空间的切割,它的尺度是什么样子的,根据酒店的定位做一个非常合适的经济的尺度,最后表皮肤的包装,效果的案例,现在中国很多设计公司都可以做的很好。
以前我们金螳螂的酒店设计一直说的是看着HV的书成长的,2012年我们把HV收购了以后,我们室内的风格和对酒店的理解知识量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后面发现,其实一个酒店到最后效果的持久性和真正经营起来,最后是否盈利,这两个点对酒店才是最长效的。
但是现在不是这样了,我觉得酒管公司的技术团队也好,设计师也好,大家都在很努力的去寻找新的面貌,希望创新,希望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原来国际酒管公司一本书往你面前一放,做出来的东西长的其实差不了太多,能调整的地方也不会太多,现在效果这一点上大家会有一定的统一。
从投入上面,之前我们自己的柏悦酒店,当时是和酒管公司有过争执的。凯悦有他们标准,他们想突破自己的标准其实也有难度。金螳螂有设计,又有自己的施工公司,也希望有些标新立异,也希望有一些样板的效果,比如说大家到金螳螂自己的酒店,应该看到跟别的酒店不一样的地方,希望大家看的时候能留下一些印象,我们会加一些自己的想法进去,这个时候跟酒管曾经是有过争执的。当然,大家最后都是为了这个酒店最终结果,我们经过两三次的拉锯以后,互相去认可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所以到现在为止,苏州酒店入住率最高的,运用效率最高的还是我们柏悦酒店,它的能耗也是控制非常好的,因为我们设计施工都有,对这个最终的结果比较清晰。
朱晓東(主持人):季总实际上把我后面想要问的问题提前了,大家可以去分析,其实我们这里是有不同角色的,设计公司是一个主体,品牌方有品牌方的要求和对项目品牌定位的标准,还有投资方,实际上设计师,品牌方,投资方,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我想关于酒店投资价值这块可以放到后面再来延展做一些讨论。刚刚说的苏州柏悦酒店,金螳螂既是业主,又是设计方,凯悦用的柏悦的品牌之间,刚才季总提到了相互关系的讨论和最后达成的一种平衡做出来的一个产品。
裴旭东:我本人做酒店设计这个行业近二十年,在加入到杨帮胜公司差不多七八年,在这里经历的项目差不多百个,每一年大概会消化七八十个酒店设计。
其实我们公司不是一个完全纯室内设计公司,现在行业已经不能用内卷来形容了,一个设计公司是要有策划思维,有商业逻辑,还要站在管理团队,站在业主的投资,其实它是一个非常多维度的。我把它总结起来,对于我们公司理念来说,做一个酒店设计,很重要的是三个点:
第一点是引流,当下酒店千篇一律,引流很重要,在互联网时代,也就是你有什么样的产品,你是唯一的,别人会选择你来,别人为什么要来?这个问题一定要回答。
第二点是体验,引流做的非常好,客人来了,如何去创造一个独特的体验,让别人有记忆。
第三点是复购,其实酒店行业复购率很低,很少有一个客户对某一个酒店情有独钟,尤其现在年轻化,90后,00后市场,其实对年轻群体的总结是没有忠诚度的,他可以今天选择很网红的酒店,也可以明天抛弃这个酒店,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我举一些在设计参考过程中的项目案例来结合。
其实在设计开始的时候,我们公司的做法是先解决一个问题,在管理公司大的前提情况下找到运营的卖点,而运营卖点分为一级卖点,二级卖点,三级卖点,这个逻辑非常清晰,如果一个酒店卖点特别多,如果你的逻辑不够清晰,客人记不住,看似很多卖点,又记不住。尤其是度假酒店板块,我们只允许一个引爆的卖点。
比如说当时在做秦皇岛万豪,它是靠海边,相当于是万豪度假领域一个新的项目。其实我们当时看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从建筑空间找到它唯一的机会,因为单纯靠室内设计,风格也好,什么也好,其实很难弥补运营,因为每个建筑都不一样,每个建筑的条件,景观都不一样,只能因势利势,就是你要找到这个建筑最有利的一次机会,所以我们当时是在顶层露台,那个空间非常好,但这个空间到底拿来做什么非常重要,这么好的景观,你是做一个套房,还是做成一个公共空间,我们当时就想给它做成一个网红的平台,也可以理解成叫求婚的平台,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流量的入口。
为了这个平台我们就要设计无边界泳池,它的逻辑不是我先要做泳池,而是这个平台干什么,做什么样的流量,再配一个泳池,室内我们拿了几间房做了一个酒吧,在那个环境下,那个空间下会产生超越经营价值的流量价值,也听到管理公司的反馈,其实在上面也可以举办很好的婚礼,也可以带来整个酒店的曝光度。
其实我们当时设计了很多网红的座位(下沉式的),当网红的流量起来以后,我们把那个变成预约VIP的座位,通过这样的设计和策略,就像阿那亚的教堂,一个教堂就带火了整个片区,我们想以小博大的流量思维。
流量其实是一个双刃剑,如果你给客户的期待特别大,但是产品落地不够,剩下的就是失望,其实对酒店未来的运营和负面影响更大,这个时候就需要好的体验。现在体验比较强调无感,就是超越室内设计,我们是为人,为情绪而设计,所以首先有原生的追求自然,现在大家都化繁为简,对自然的理解都是比较同频的,同时还要有一个松驰感。
你看现在所有的商业,无论是商务的,还是休闲的,设计里面都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松驰感,人在各种场景下松驰的状态,才情绪最好产生共鸣。还有一个颜值感,你前面做的再好,如果颜值不够,也等于0,现在很多年轻人叫“悦己经济”,所以颜值是一个必需品,必不可少,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进行专业的赋能。同时还要有社交感,比如说大堂吧挺鸡肋,除非你有一线无敌的景观或者某个海景,某个湖景,可能大堂吧能产生盈利和消费,但是当我们没有这么多先天优势和条件的时候大堂吧可能就成为一个免费的休息区,还占用很大的面积。
我们对于社交本质研究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大堂吧是过于敞开和开放,中国人是很难接受陌生社交的,就是我们今天不认识,不可能在大堂吧跟你认识一下或者说句话,所以大堂吧本身这个社交就是比较西式的,西方的社交可以随时在大堂吧喝一杯,但是我们这个状态是很难的,所以在转换落地产品的时候会看到国内品牌也在改进,把大堂吧分区经营,有收费的,有免费的,有一个人的,有两个人的,有三四个人的,如何在大堂吧里面开一个腾讯的会议,这些都是趋势或者人的本性的需求,而传统的大堂吧是把各种需求没有分区,掺杂在一块,所以很难做得准,有的空间很高,有的没有隔断,大家私密性不够,很难产生消费。那如何创造一种符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还可以举一个在深圳小梅沙钓鱼台酒店,那个即将开业,那个项目我们拿到以后,我觉得所有出发点就是从体验的角度,因为它很靠海,可是它的楼是很高的,有100多米,商务楼,但我们的定位是城市微度假,但是它没有度假感,我们当时做了很多研究,就是我们牺牲了一层的空间,一部分架空,这样一个稀缺的地段看似浪费了可能几百平的面积,但是它可以对整个项目的独特性和差异化,和周边酒店不同的感觉,带来巨大的赋能。我们把一楼架空以后做成完全岭南的园林,我们现在叫雨棚前20-50米之内开始营造抵达感,它就决定了对你酒店的喜爱或者讨厌,所以我们从他车开到的时候,抵达的时候,进到水面的时候,我们把大堂放到上面,这个其实是一种城市里面度假的体验,从运营角度来讲是增加赋能。
还有我们在做金普顿度假客房产品,大部分客房常规来讲是推开那扇门的时候,让人第一眼看到大海,但是很快就没了。其实我们的体验是需要过程的,所以我们就把整个角度转了一下,我们让他第一眼不要看到大海,第一眼看到第四空间的玄关,但是它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它的可以是一个很漂亮的衣帽间,像家里一样,穿过这个空间再看到大海,它是有一个小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可能他觉得没有海,但是经过突然看到大海的时候,他的心情情绪价值会拉满,他会觉得这个酒店与众不同,和别的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对于体验的想法。
总结起来,一个好的酒店设计要有足够的引爆流量入口,一个非常独特的体验,有尽可能的复购,谢谢各位。
朱海燕:灯光的确在酒店各个专业里面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往往说句实话,这个重要的环节是被大多数建设方,甚至是管理方所忽视掉的。我本身之前也是做酒店室内设计,我是做了十年室内设计之后才转的灯光设计,当我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的时候,说句实话,那十年我对灯光没有那么了解,也不会理解,也不会用专业角度去看待。
灯光这个事情不仅仅是简单的照明,把空间照亮,其实它更重要的是体现室内设计的价值,特别对于酒店来讲,除了建筑,室内,机电,甚至是小的厨房顾问,大的标识,艺术品,陈设等等,这么多年下来,除了在这个专业上跟各个不同的酒店管理公司品牌去配合,甚至和很多室内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去配合,我越来越认为灯光设计其实是可以花最小的成本,对室内和建筑进行效果上最大提升的专业。
作为灯光顾问,我们公司虽然成立45周年,很多人只知道我们是不是只做酒店设计,其实不只,这几年反而很多地产行业在找我们在提升他们的项目。也就是说现在大量的售楼处样板间越来越重视到一个好的灯光对室内设计的提升。
很多人还可能以为灯光只是做建筑表皮的范围,其实并不是。我们设计的范围除了建筑外立面的灯光,当然建筑外立面灯光也是非常重要,很多可能放在幕墙顾问里面或者工程公司出一张效果图就深化设计了,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不同酒店有不同的定位,他是商旅酒店,还是度假酒店,建筑形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所依附的灯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同样这个酒店在海边的效果和在城市里面的效果,对于灯光形式表现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酒店的室内空间也需要灯光去配合。
我其实也是有一个职业病,走到哪里首先看这个空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很可惜,有些室内做的真的很好,用的材料也特别好,装饰语言也很统一,不像有些地方乱七八糟,但是不要说灯光对这个空间进行提升了,很多时候灯光反而破坏掉这个空间,这是非常可怕。
因为我现在有时候做一些视频,看到有些地方灯光效果不好,我是不是可以从专业角度给他们做提升。他们说,你是不是闲着没事儿给他们做提升,他们又不问你要设计费。其实我觉得可以花那么一点点钱,提升很大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特别是我们入住酒店,酒店的背景墙,往往有很多灯光呈现表现的都不好,但是业主对于酒店办入住背景墙的材料,甚至有的时候是特别定制的艺术装置都是花了大量的价钱在里面的,但是没有更好的表现出来,蛮可惜的。
朱晓東(主持人):我有一个问题,灯光顾问在一个新开的酒店,基本上都有标准,最后有调试,有非常好的呈现,包括客房里面也可以设计休闲模式,全亮模式,阅读模式,公共区域也可以设定白天模式,夜晚模式,深夜模式,往往有的时候一个酒店,比如说换了一个总经理,这个灯光就变了,你们如果碰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朱海燕:这个问题太好了,今天在座的可能有投资方,可能大部分还是作为后期运营管理,其实跟我们设计前期对接的一定是酒店管理公司里面负责设计的团队,但是酒店设计过程中,我们肯定是会做很多场景的定制,以便后期运营的时候比较方便,能够更好的呈现酒店空间不同白天场景的不同灯光场景。
就像你说的,可能我交完底了,酒店管理公司看完也不错,可能换了一个酒店总经理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我切身经历过的一个项目,我觉得真的是比较科学。北京的柏悦酒店在2008年奥运会开业之后,在2019年做过一次改造。我们是改造了所有的客房公区,除了顶上的旋转餐厅没有改,其他的有小的改动,也有大的改动,对于客房的改造是基本上不在调整灯具情况下做的调整,这个对设计师还是蛮苛刻的。因为它本来的灯位我不能说不合理,但是肯定有提升的地方。
公区因为之前是和节能公司签了一个节能协议,有些灯必须要保留原来从传统光源到LED光源替换过程中的效果,这部分对于我们设计来讲有很大的挑战。但是公区,我印象特别深的是63层大堂前台接待,从平面规划上做了调整,灯光我们其实调的特别地美,最后我们拍了一套照片非常好看,但是很可惜在疫情期间,差不多是2022年初,我去酒店,因为疫情两年基本上就没有去过,我再去酒店的时候,63层吃饭去景庭我发现所有家居的位置换掉了,本来我们俩面对面的人都可以看到窗外63层长安街的夜景,但是家居的位置调整了,很可惜的是位置调整了,灯的角度没有跟着调过来,而且所有摆桌方式也变了,我当时很奇怪,我就给沈总发了个信息,我说,酒店换总经理了吗?为什么完全不一样了。当然,每个酒店运营总经理可能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其他考虑到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他可能对于设计一定没有那么的了解,完全换掉之后,跟以前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我真的觉得特别可惜。从我们改造完之后,基本上每周都会去那个酒店,除了我自己去消费,也会带一些朋友去后来我真的没有在酒店消费过任何一次。
吴璠:其实机电我们业内说“风火水电”,风很好理解,就是空调,通风,排烟,火就是消防水,消防烟,消防电,水就是生活热水,电就是照明,动力插座,还有常用的弱电,智能化,垂直交通(电梯),就像朱总说的,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后期引起客户或者住客体验投诉最多的。
比如说我们住一个酒店,有的时候风机排烟管噪声太大了,影响睡眠,其实很多酒管都会有要求,当然现在也有新的技术比如说有些五星级酒店要求40分贝以下,有直流无刷低造因得产品。但就像季总说的,外资酒店有自己的要求,对品牌是有些要求,对产品性能有些要求,这种新东西接受起来比较慢,我给你一本设计手册,你就完全执行我这个。这种新的东西可能慢慢产生,但是国际酒店接受度有些慢,但是在国内酒店或者管理团队可能就会有些新的尝试。
还有一些做到间半热,就是说热水不用做回水支管,直接在供水的铜管或者不锈钢管上贴一层金属半热丝,接入到楼控,当我入户得时候插这个房卡,这个管道很快就加热了,又节能又达到出水迅速的效果,其实也是节水。我们酒店最终目的是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广迎客户,节流一个是人员,一个是能源。国家现在有双碳,国际上有ESG政策,如何达到双碳呢?从前端到末端其实都是可以达到的。
像上一轮锦江饭店领导也说了,现在可能市场会有些不太好或者趁机去改造升级,还有市场交易酒店出现新的出售或者新的易主的情况,大家就会改造,改造第一个就是冷热源,冷源方面其实有很多产品,比如说磁悬浮冷机,它的制冷系数COP可以达到六级能耗,就是一度电可以产生6倍的冷量,这个在国际品牌,国内品牌都有,而且相对来说初投资增加一点点,但是基本上五六年就可以投资回收了。
第二个是热源,像南方没有市政热源,即使北方有市政热源,也要自备锅炉,因为市政热源不能全年365天供热,它会有一两个月的检修期,但是我们酒店运营是365天,不能说有一个月客人不能洗澡,所以它的自备锅炉一般是用燃气锅炉,燃气锅炉造价费用高,而且不节能,它用的是燃气。现在有些技术,像燃气和风冷热泵合作的AI智联,比如说北京十月中下旬开始酒店可以采暖了,但是这个季节没有那么冷,我就用风冷热泵来达到制热的效果。等到完全进入比较冷的时候就用燃气锅炉,等到春节前后又没有那么冷的时候又用风冷热泵+锅炉的形式,通过AI智联来达成自动的转换,这样碳因子消耗要小,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其次,对酒店运营用燃气数量也减少了,当然这些可以通过新建或者改造酒店过程来实现。
很多酒店后期的精装,跟精装顾问配合的时候,比如说前期留的电量不足,配电箱数量不足,都会导致后面的设计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也导致业主很恼火,说怎么你们机电这么多投诉,其实它是从源头,中间环境,到最后竣工验收调试都是有很多机电需要重度参与的。
像这个宴会厅,设计的时候空调的负荷,要考虑灯光的形式,避免灯光太热产生热负荷,包括人员的密度,人要多少,如果人太多了,灯光太大了,按照传统设计可能这个宴会厅就会很热,就会达不到舒适性,所以机电顾问是服务于后期运营团队,包括前期的设计团队,也是希望大家把机电做好之后,减少后面的投诉以及增强客人的体验感,谢谢。
还有对于风格设定上面,对年轻人要更友好,比如说有很多酒店,有些年轻人不需要的空间拿掉了,对于酒吧个性化的或者对于电竞都会放一些比例进去。
现在新的消费疗愈经济,我们怎么抓住这一波,我们的酒店如何把疗愈这个概念植入进去?现在的TA经济,女性的崛起,女性的消费,你看度假基本上都是女性说了算,基本上超过一半都是女性决定住哪家酒店,其实并不是小孩和男性,酒店对女性的敏锐度有多大的植入。
吴璠:其实今天论坛或者这个会议也是中国酒店最高端最顶级的论坛,大家对这个行业都提供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一些担忧,也有一些展望。其实我们酒店行业相对办公和商业来说,还是蒸蒸日上的。整体来说,新的酒店,包括既有酒店改造也是非常多的,当然改造的酒店,可能未来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会越来越多,可能改造的时候结构是不能动的,外立面也是不能动的,里面精装会改,包括灯光和机电,也希望趁着这个改造的机会,大家用一些节能环保或者对日后运维对机电有利的系统,整个酒店后面的运维成本和费用能够大大的节省,同时也满足国家和全世界节碳的趋势,这是我们这个行业以后要着重考虑的。
朱晓東(主持人):谢谢吴总,最后请海燕总做一个总结
朱海燕:从灯光设计上来讲,肯定要考虑节约后期的运营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从最初设计就要考虑用最少量的照明设备来营造最理想的灯光环境,为我们的酒店做更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