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有一类公司正悄然红火: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举办“离婚典礼”;一些荷兰人住进了“伤心酒店”。这是怎样的一盘生意呢?
日本:净利润率高达45%的“离婚典礼”
2012年1月底,年近40岁的吉田夫妇,在日本横滨的一间酒吧举办了一场离婚典礼。他们一起握着镶有绿色青蛙头的小锤,敲碎了结婚戒指。
他们离婚的原因是,2011年的9级大地震发生在吉田夫人的老家,她放心不下娘家人,决定搬回去住。夫妻长期分居让婚姻走到尽头。
离婚仪式上也有“证婚人”,但意思是“证明离婚的人”。吉田夫妇对视着,一如七年前结婚时那样,说了一句“我愿意”,不过后半句是“我愿意离婚后成为他(她)的好朋友”。
为他们承办这一典礼的,是一位名叫寺井广树的日本“80后”。他于2009年4月在东京开办了一家颇具创意的“离婚公司”。
寺井广树从小就充满好奇心。他说,自己7岁时参加叔叔婚礼,就曾想过:为什么人们结婚的时候有庄严隆重的典礼,离婚的时候却没有呢?
“一次我骑着摩托车,行走在柬埔寨颠簸不平的公路上时,”寺井广树说,“我突然觉得,人生就像这条起伏的公路一样,有喜有悲嘛。”他决定做一些跟生命体悟有关系的事情和工作,最后想到了离婚典礼的点子。
2009年4月,寺井广树遇到了正在为离婚烦恼的一位前辈。寺井广树向这位前辈提及自己创业的想法,前辈很是支持,第一例离婚仪式便诞生了。
从第二起开始,修读经济学专业的寺井广树感觉有利可图,开始收费。他是昭和五十五年(1980年)出生的,所以基本费用定为5.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500元)。
在他看来,离婚未必是一件消极的事情。“这个仪式就是他们过去感情的终点,更是新感情开始的起点”。
申请举办离婚典礼的夫妻可以选择不同档次的套餐。在酒店、寺院举办典礼的费用是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在普通餐厅举办的费用是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000元),费用为5.5万日元的地点是在普通的离婚大楼。
参照日本的结婚仪式,寺井广树设计了离婚仪式的所有流程。以普通的离婚仪式为例,男女双方坐上各自的人力拉车,慢慢前往离婚大楼。坐上不同拉车的寓意是分道扬镳,从此走向各自新的方向。宾客们则跟在拉车后面,神色凝重。
离婚大楼是东京一间近乎废弃的屋子。少许蜡烛照亮昏暗的房间,一张齐腰高的木桌上,一把镶着绿色青蛙头的小锤横躺着。墙上挂着一幅关于青蛙的彩色漫画。破败的房子代表夫妻关系的破裂,青蛙在日本文化里代表“改变”。
跟婚礼一样,宾客“登记入席”,每位宾客会送3000~5000日元(合人民币240元到400元)的礼金。夫妻双方各派朋友代表致辞,演讲往往以“祝你离婚快乐”做开头。参照结婚典礼上夫妻共同切蛋糕的情节,寺井广树让离婚夫妇用青蛙头小锤敲扁戒指,意味着“一锤两断”。
这一刻,他们脸上严肃的表情会放松起来,现场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要是夫妇双方愿意,被砸扁了的戒指可以扔进青蛙的嘴里,让不开心的记忆永久封存。
寺井广树称,一场收费20万日元的离婚典礼,其净利润大约9万日元,也就是说,净利润率高达45%。
寺井广树认为,通过一个肃穆的场所,让夫妻双方冷静下来,给彼此一个正式的交代,给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这正是离婚典礼的核心内涵。
荷兰:2500欧元的“伤心酒店”
2011年情人节当天,32岁的荷兰商人吉姆·霍分在阿姆斯特丹创办了一家“伤心酒店”。
首先,霍分会先邀请需要离婚的夫妇到他的律师事务所,由专业人士跟他们接触,判断他们是否合适在伤心酒店里面离婚。有复杂的财产和子女抚养权纠纷的夫妇不是霍分的目标客户,他会建议他们走传统的手续离婚。
当男女双方都同意接受伤心酒店服务以后,他们会收到一份列表,上面列明了他们要考虑的关于产权、子女抚养权等一系列问题。夫妻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星期里冷静地考虑和筹备。当一切就绪以后,他们住进“伤心酒店”。与此同时,霍分约好的公证人、律师、心理医生、房产中介和托儿保姆也入住酒店,他们将在一个周末里一次性解决所有细节问题。
要离婚的夫妻被安排在单独的房间。星期五晚上入住,谈判程序从星期六早餐后开始,整个程序安排紧凑,从财产分割到心理辅导,一步步地按计划进行。下周一早上,离婚手续办妥。在这里拟好的离婚协议书最终被送到法院,6个星期后离婚协议即可生效。
中国:“婚姻医院”亟待透明
中国传统观念是和为贵,劝和莫劝分,所以中国的“离婚公司”主要解决夫妻问题、挽留问题情感。
2001年4月底,婚姻法修订,离婚不再需要单位领导签字盖章。在报纸上写婚恋专栏的江苏扬州人舒心,开始做一些离婚咨询的业务。3年后,他在上海市闸北区成立了号称“中国首家离婚公司”的维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简称维情公司)。
个性张扬的舒心号称“和著名的婚姻法学专家、婚姻情感专家、婚姻心理专家、婚姻性学专家一起发明了‘拯救婚姻的三种治疗’:话疗、理疗和法疗”,维情公司于是被称为“婚姻医院”。
维情官方网站上列出的服务项目五花八门,如“代查隐瞒财产”、“代查外遇真相”、“代分离第三者”等。明丽称,他们的服务种类其实更多,还有“婚姻年检”以及“试离婚”服务。
所谓“试离婚”,简单来说就是给婚姻一段缓冲期,可以分居,但不急着离婚。缓冲期提供咨询服务,尽力让双方重归于好,服务内容实行“阶梯定价”,收费在两三万元。2009年的时候,维情公司甚至制造噱头,声称在全国范围内嘉奖10对“试离婚”成功的夫妻,引起一定争议;据《东方早报》报道,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处长周吉祥曾就此对媒体说:“婚姻是神圣的,‘试离婚’就像试婚一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也曾有维情公司的客户通过各种途径投诉,痛斥其为“骗子公司”,原因是双向收费,并导演闹剧。即利用处在离婚边缘的夫妻间冷战之特点,分别向双方讲不同的“故事”,人为增加其复合的难度,以收取更高的咨询费用。
透明度的缺乏或许是维情公司商业模式的最大软肋。无论如何,中国“离婚市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进入。许多做婚恋生意的公司,也纷纷推出“离婚产品线”。
(压题图片:日本的“离婚典礼”上,敲碎婚戒代表着告别过去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