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许多网站都在借鉴国外互联网社区商业模式基础上走向了成功,其中包括知乎、果壳、十五言等国内新兴的人气社区网站,同时,国内也还有许多互团队还在酝酿着互联网行业新一轮的的“移花接木”,“copytochina”真的是中国互联网的创新之路吗?
互联网的新技术一夜可以传到中国,商业模式一周就足够拷贝,从门户时代起,拷贝外国网站的商业模式就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家的捷径,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到后来的人人网、开心网、赶集网、58同城、优酷土豆,当然近些年被火热模仿的还有Tumblr、Instagram、Color和Pintrest等等。“CopytoChina”的模式一直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屡试不爽。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拷贝式网站的兴起带来了中国互联网市场同质化严重,缺乏新意,自然十之八九的拷贝网站也沦为了炮灰,互联网行业的大佬、虾米们都开始反思:中国互联网的创新之路何在?难道真的是“copytochina”吗?
Q:如今很多成功的互联网产品都是抄袭而来,难道copytochina真的成为中国互联网“创新”的商业模式了吗
A:
在腾讯工作了六年,有个清晰的分界线:2011年之前在合作伙伴眼中,腾讯被视为庞大的帝国,赚钱的、不赚钱的无所不作;2011年开始在合作伙伴眼中,腾讯逐渐被视为创业者的乐土、生态圈的缔造者。亲身经历了这一转变,我最大的感受是——被业界鄙视的抄袭者转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合作者。
作,都是积极的心态推进整个行业往前走。
合作之于中国,是一条探索之路。BAT都在探索合作的方式,现阶段两类为主:强势资源合作(流量、sku、关系链)和资本合作,合作对象以国内创业者和传
与国际顶级团队进行合作,我相信是一条人才培养和项目推进共赢的模式。前两天和亚马逊中国的朋友聊天,他提到一个细节:美国产品团队都不应该叫做productmanager,而是应该叫pixelmanager,经常在几个像素的差别上和我们较真,让我们既头疼,又佩服他们的专业性。这让我想起来聚美优品副总裁周涛,他只用
如果Secret的跨国团队合作模式可以探索出成功路径的话,这样的TMT领域合资创业项目会越来越多,一定可以复制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取代原有的从C2C模式,让美国的创新精神在国内生根发芽,也带领国内创业者更有国际视角,并与国际顶级团队并肩作战,这才是代表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合作之路。
赵亚杰——【黑马·微路演】前项目经理
之前在北大听过周鸿祎的一个讲座,讲座的主题就是微创新,在当前这个时代里要想有颠覆性的产品或者是创新其实是很难的。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开放,或许也代表着这是一个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黑暗森林,活下来才是王道,多少在国外的成功产品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狼狈而归或是不温不火,而他们的在国内的仿制者也好抄袭者也罢却风生水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先驱在中国只能变成了先烈。
不同的文化环境会诞生出不同的企业,当然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用户,当一个外来的产品想要打入这个市场,如果没法像Microsoft或是Apple那样有着无可取代的核心竞争力,难免会水土不服。而作为国内企业却可以更好的让这样的产品或是模式适应这样的环境,从而占得先机。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种种专利壁垒,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或是copy成本其实是极低的,几行代码而已。这也就代表了,其实中国与国外的互联网创业环境是没有时差的,中国凭借着其巨大的市场和用户的优势,也许会诞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或是产品,到时候也许国外的产品也会copy中国的这种创新。不久之后,或许我们也会见到copytoUSA的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