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国际经验中小企业云计算战略合作协议数字化转型李勇李勇坚金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与新消费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认为,中小企业数字化的理论基础是数据化理论、工业互联网理论、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和线上线下融合集聚理论。在实践中,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缺乏数据文化和数据管理实践、缺乏数字化转型意识和技能、缺乏足够的适合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具、缺乏明确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框架、政策支持精准度不够等现实困境。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从顶层设计、政策性平台建设、政策精准支持等方面,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我国应在培训、资金、数据、工具、生态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数字化涉及企业认知、技术方案、公共政策环境等多个要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从政府部门的视角,要根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一整套政策,从而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第一,创新培训机制,提升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提高数字化技能。一是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知识平台;二是提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各种免费诊断工具;三是由政府主导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库;四是推动关于税收政策的转型。

更多精彩观点

0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

在理论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一个数据化的过程,有了数据,就可以利用数据模仿物理世界的操作,影响物理世界,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将成为一种核心要素。而实现数据化之后,中小企业可以将其内部生产过程,以及外部的供应链产业链、营销过程等进行联网,从而实现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数字化。数据化与工业互联网既能使中小企业改变其商业模式,也能够让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的主体改变其服务模式。数字化改变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中小企业集聚模式发生了变化,由此形成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

数据化理论

中小企业数字转型的重要前提是拥有数据。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人们通过传感器等多种数字设备能够更精准地感知世界,并以数据的方式将物理世界复现出来,也就是说,能够以数据的方式对物理世界进行数字化搭建,并利用算力、算法等对物理世界进行模拟、控制、优化等操作。由于对数据进行传输、转换、改造、运用、模拟、共享等方面的成本要远低于对物理世界进行同样操作的成本,因此,数字化在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方面拥有极大的空间。

数据化使数字技术能够融入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给整个实体经济体系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例如,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与知名设计机构、设计师协同,采用“大设计、小试验”的研发模式替代传统的“试错研发”,促进产业快速升级,丰富产品品类。新“模式”的平台化、共享化,使用户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者实现柔性化生产、按需生产,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从而获得高水平的产品设计。数字技术也能够推动企业将内部的行政、会计、财务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外包,对企业的组织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数据化能够超越物理世界的局限。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企业通过对物理过程的模拟,能够对制造过程进行更多维度的探索,从而为工厂、车间和生产线寻求最优的智能转型升级路线和方案,而不会对物理世界的资源造成浪费。在元宇宙中同步实施多种方案的模拟,也能够加快物理世界的迭代过程。另一方面,数据能够在网络空间内无障碍流动,其点对点运输成本极低,甚至接近于零成本。从本质上看,数据传输与空间距离、国家边界或其他自然障碍无关,它是反空间的,或者说是无重力的。这决定了数据的转移与物质资本的转移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数据产品在格式统一等方面,较物理产品更为容易。数据的这些性质,能够有效地降低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的成本,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够与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快速耦合。

工业互联网理论

从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来看,数据化主要是解决模拟、可视化、分析等虚拟空间问题,而工业互联网则解决感知、连接、控制等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联系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入产业部门以实现深度融合,对国民经济各产业内在的运作流程、运行机制、生产要素、研发设计、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等方面都产生深刻影响,能够推动中小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技术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防范金融风险,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自2012年通用电气公司(GE)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以来,工业互联网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研究持续增加。

工业互联网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在感知层面。要实现数字化,首先必须使系统能够感知到物理世界的状态。工业互联网借助大量传感设备、物联网等,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感知,进而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模拟、优化和控制等。在国外,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Internet)更多地被称为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InternetofThings)。

二是在连接层面。工业互联网不单纯是将数据进行连接,还对人、机、物、系统进行深度融合,将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信息物理空间(CPS)。将数据与物理空间联系起来,不但能够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感知,更能够实现实时控制和优化。这不仅能够替代劳动力、降低人员成本,更能够对各种流程、参数及工序等进行综合优化,从而减少浪费、降低库存,减少原材料、能源等投入,并节约土地,降低排放,从而更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四是在平台层面。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平台化的趋势。平台化能够让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汇聚资源,从而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和成本。目前,我国具备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过100个,连接设备数量超过7600万台套,工业机理模型数量达58.8万个,服务企业超160万家。

在平台化演进过程中,产业互联网是从1.0阶段的资讯及信息撮合到2.0阶段的电商交易及运营,再到3.0阶段的打通闭环供应链(金融、物流、仓储),提升行业效率及黏性服务,最终将迎来以信息数据中心为基础的(产业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行业整合及高效匹配的4.0阶段。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数字化带来了平台的扩张,因为在数字化环境下,虚拟空间存在无限扩张的可能。平台在扩张过程中还会积累大量数据,形成“数据—网络—活动”循环,或称“DNA”循环,这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性质的正反馈循环,将推动平台商业模式快速创新。

线上线下融合集聚理论

在数字经济时代,基于E集群(E-Cluster)等新产业集群理论,诸如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利用其完善的线上产业生态与创新能力,与线下集群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推动产业集群实现由线下基于物理空间的集聚,全面转变为基于线下产业链、联动线上产业生态的线上线下融合式集聚形态,实现更快速的产品研发、更精准的供应链整合、更高效的生产模式、更敏捷的消费新供给。

数字化支持下的线上集聚,实现了规模经济、信息知识溢出,降低了中间成本。其价值在于推动品牌塑造、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构建专业服务平台,实现产业链智能化、集群化,打造数字化产业生态系统,实质是对传统集聚理论的深化。第一,数字化营销使得线上集聚空间内的企业可以获得任意数量的中间投入品,形成规模经济;第二,线上集聚推动传统劳动力“蓄水池”向分散在各地的劳动力“水源涵养地”演变,降低搜寻成本;第三,通过数字化,线上集聚推动隐形知识显性化、作用空间广泛化,使溢出效应更显著;第四,线上集聚显著放大Jacobs外部性,实现技术互补和知识共享;第五,数字化营销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线上线下融合集聚的产业集群,推动传统的产业地理集聚向线上集聚转变,推动全产业链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实现从单一产业上下游集聚到线上融合集聚,再到产业生态的全面完善。而这种新的集群模式对中小企业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线上线下融合集聚,在线上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丰富的数字化工具,企业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数字化。线上形成的数字化生态,集聚了为同类企业服务的众多服务商,也为中小企业数字化提供了更多选择。而且,基于线下产业集聚而产生的各种数字化工具,能够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进行持续迭代,更加适应中小企业需求。产业集聚所带来的需求规模效应,也将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的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02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

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指出,79%的中小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步探索阶段,12%的企业处于应用践行阶段,而达到深度应用阶段的企业占比仅为9%。腾讯公司将企业的数字化分为四个阶段,即基础探索期、简单操作期、复杂应用期及全面实践期,经过量化打分可以发现,处于四个时期的企业占比分别为41.3%、38.1%、19.0%、1.6%,处于数字化初期的企业占比接近八成。数据表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着不少现实困境。这与国际上的一些调查结果具有类似之处。欧盟委员会对中小型企业(SME)的一项调查显示,62%的欧盟中小企业面临数字化障碍,70%的中小企业表示,他们至少面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监管障碍或行政负担(55%)、付款延迟(35%)、融资渠道不畅(21%)和缺乏技能(17%)。从整体上看,缺乏数据意识和数据管理实践、数字化技能不足、数字化成本和收益不明确,影响着中小企业对数字化的需求;而在数字化供给方面,缺乏适合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工具;在外部环境方面,对中小企业数字化的支持政策缺乏针对性。

一是中小企业缺乏数据文化和数据管理实践

从总体上看,尽管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但是,中小企业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的能力不足。例如,调研发现,很多中小企业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并不具备从外部收集数据的接口,或者这些数据的格式和收集方法并不一致,导致中小企业无法在现有条件下收集、保存、分析、利用数据。在数据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数据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数据质量与数量问题同样体现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环节,这些环节的数字化基础差异较大,数据质量和数量也参差不齐,各个业务单元之间的数据连通性较差,容易产生数据孤岛,无法将数据的效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在行政办公、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数字化入门较为容易,在基础数据等方面有着较多积累。但是,在生产数字化领域,如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应用等方面,与大企业有着较大区别。大部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数据等基础资源不足。2021年下半年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发现,90%以上的企业仍通过人工采集获得数字化所需的基础数据,基本未使用物联网;80%以上的企业ERP系统数据仍使用人工输入,基本没有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如果将中小企业内部生成和收集的数据与外部的免费数据资源或收费数据资源进行耦合,如行业概况、个人数字活动痕迹(消费者偏好、购买模式)、其他企业数据(定价政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或公共机构提供的数据,企业数据将产生更大的价值。但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这种外部数据获取、分析、利用的能力,因而无法充分发挥数据协同效应。

缺乏数据意识也将带来数据分析利用的困难。数据分析利用需要有长期的数据积累,且数据分析所带来的效益并不能立竿见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研究表明,如果一个组织不完全信任来自大数据源的信息,则数据的分析利用在公司层面不太可能带来变化,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要发挥数据带来的益处,需要完成从“直觉驱动”到“数据驱动”决策文化的转变,这要求对数据分析具有坚定的信念。然而,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数据分析方面难以坚持长期投入。这本身会导致数据积累的中断,以及数据效益无法进一步体现。

因此,在部分企业的战略规划中,数字化战略与业务发展是“两条线,两层皮”,企业发展战略对数字化部署方向的指导性差,数字化部署的重点与业务发展侧重关联弱。这种“零敲碎打”式的数字化建设往往难以触动企业转型的核心,难以发挥对业务的赋能作用。

二是中小企业缺乏数字化转型意识和技能

从主观上看,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缺乏了解或存在理解偏差,意识不到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未来转型的必然性。

从对国内企业的实地调研来看,很多中小企业主只知道数字化的基本概念,对其基础条件、具体流程、发展阶段等缺乏了解,企业缺乏转型的主动性。大多数企业领导对于数字化转型概念的认知都是十分模糊且片面的。有人认为智能制造就是数字化转型,也有人认为使用了一些工业软件就是数字化转型,甚至还有人将在线营销系统等同于数字化转型。在国际上,OECD的调查也表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主动推进数字化的意识;而且,公司越小,采用新的数字业务实践的可能性就越小。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即使使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ICT)推动业务数字化,大多数也局限于数字化办公、网站、电子商务等领域,在复杂业务应用(如ERP)方面,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改进业务的中小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不愿意将其IT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外包,在利用云计算方面远低于大中型企业。2021年下半年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对省内30余家企业的走访调研发现,仅有一家企业使用了云计算服务。

三是供给端缺乏足够的适合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具

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较差,往往缺乏基础数据、信息化部门和数字化应用经验,因此,需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发出一系列门槛较低、见效快、易用性好的数字化转型工具,帮助中小企业开始数字化历程,并切身体验数字化的益处。OECD全球中小企业数字化论坛第二次圆桌会议发表了一份政策文件《SMEDigitalisationto"BuildBackBetter":DigitalforSMEs(D4SME)PolicyPaper》,其中指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具包括:高效远程办公和提高幸福感的数字工具、适宜中小企业快速收集与运用数据的工具。但是,现有的工具在功能设计和定价等方面,都没有参考中小企业的特性。

然而,从现有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来看,大部分解决方案提供商都热衷于做面向行业大型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通用方案,很少有服务商能够深入到中小微企业的实践之中,根据中小微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管理、服务等场景,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既有的方案都是将大企业运用过的方案进行缩微改造,在功能设计方面并不完全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在价格方面,也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定价,整体定价偏高。从开发成本上看,中小企业运用的设备比较繁杂,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格式,无法统一生产制造过程的数据采集系统,增加了解决方案本身的复杂度。在方案运用过程中,还要根据中小企业现有的管理规范等对数字化方案进行适用性修改,增加了方案开发的成本,使很多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的积极性。

四是缺乏明确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框架

对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成本,除了在网络、数字化设备、信息系统等资源方面增加投入之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涉及基础设施改造、系统建设、人才培训和引进、运行维护等多个方面的成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又涉及多种互补技术的协同,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企业持续投入资金。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数字化投资时,面临着在哪些方面投资、按照什么时序进行投资等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小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决策时,往往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而当前又缺乏收益估算的方法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收益难以确定,使很多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缺乏积极性。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高,且收益不确定,预期回报较低。根据2014年对1000家德国中小企业的调查,年收入低于5亿欧元的企业中有70%没有进行生产流程数字化。例如,在人工智能方面,企业需要投入较高的沉没成本,还需要大量互补性投资,但其投资回报的可见性较差,缺乏明确的证据。

五是政策支持精准度不够

中小企业复杂多样,涉及各行各业,需要精准的支持政策。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将整个生产流程数据化,带来了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数据本身也存在合规问题,在收集、存储和处理个人数据时,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法律和技术团队,会产生较大的法律风险。这要求政策更具灵活性,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减少中小企业的合规成本。

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新型基础设施,包括宽带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区块链平台等。然而,调查表明,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利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在所有OECD国家中,大小企业在高速宽带连接方面的数字鸿沟在2011年至2018年间急剧扩大。在爱尔兰,2018年大小企业之间的连接差距是7年前的5倍。在比利时、德国或英国,这一差距为3倍。在云计算方面,大小企业之间也存在差距,2018年,OECD国家中,大企业购买云计算服务的可能性是小企业的两倍。我国也存在同样的情况,2021年下半年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对省内30余家企业的走访调研发现,在云计算的投入方面,中小企业仍处于起步状态。租用云服务的中小企业极少(仅1家)。在政策方面,对中小企业利用这些新型基础设施,也缺乏精准的支持政策。

03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各国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构建了多样化的政策体系。

一是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从整体上看,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国家战略层面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表明,OECD国家中有34个已经制定了国家数字化战略,这些国家数字化战略中都明确包含“中小企业数字化”的内容。

OECD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也高度支持。2019年,OECD提出了“全球中小企业数字化(D4SME)倡议”,并已连续三年举办圆桌会议,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发布了关于“推动更好地重建中小企业数字化”的政策文件《SMEDigitalisationto"BuildBackBetter":DigitalforSMEs(D4SME)PolicyPaper》。这是一份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政策进行系统讨论的重要文件,该文件由OECD秘书处、OECD各国政府与全球中小企业数字化倡议的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共同编写,总结了OECD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分析,并对该倡议自首次亮相以来开展的知识共享和网络活动进行了归纳总结。2021年10月,在OECD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精神委员会(CSMEE)第一届会议上提交征求意见,该文件说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趋势,讨论了中小企业数字化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风险的举措,描述了中小企业数字化优先事项和复苏计划中的措施,并系统提出了促进私营部门中小企业数字化的政策举措。

二是重视发挥各类政策性平台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涉及技术、经济、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事项,单纯某一个方面的努力可能无法充分显现出转型的效益。因此,各国都重视以数字化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倾向于建设一些具有公共性质的平台,集成各类政策资源,从而为中小企业数字化提供各类公共服务。

丹麦政府于2018年启动了“电子商务中心”平台,该中心旨在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电子商务发展,2018~2021年政府就该项目总计拨款4500万丹麦克朗。

韩国政府也启动了中小企业数字化项目。2017年,韩国政府在国家信息社会局下建立了国家大数据中心(NBDC)。该中心的目标是为中小企业、初创企业、IT风险公司和学术界提供大数据共享服务,以促进大数据分析在经济发展中的使用。其基本原理是将公共数据(来自公共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私人数据(来自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收集到大数据中心。该中心配备了必要的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使中小企业能够以很低的成本进行大数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韩国政府更是将数字化作为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带来风险的重要手段。韩国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部(MSS)打造了一个电商平台,以帮助中小企业向海外出口。

三是各国出台了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各类支持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数字化为中小企业摆脱这种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工具。Sage公司调查发现,80%的中小企业认为数字化对于企业复苏和创造就业至关重要。因此,各国政府都将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作为应对疫情危机的重要手段。在政策方面,既有对原有政策的强化,也有针对疫情的新政策出台,有些国家甚至对原有的监管架构进行变更。例如,智利对其《劳动法》进行了修改以规范远程办公。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广泛使用数据分析方法,各国在中小企业数据合规、培训、安全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数据合规方面,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特殊制度,以简化中小企业遵守数据保护规则的程序并降低其合规成本。例如,对一些需要报告监管部门的行为予以豁免。2018年5月生效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定,各国政府应为中小企业处理个人数据建立特殊制度。GDPR包含50多个所谓的开放条款,允许欧盟成员国制定国家数据保护法以对GDPR进行补充。例如,在葡萄牙,中小企业的违约罚款在500~2000欧元之间,而对大型企业的罚款在1000~4000欧元之间。

四是作为政府支持以及应对疫情的结果,各国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水平的认知提升,整体数字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全球中小企业数字化倡议”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所做的100多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疫情暴发以来,中小企业对数字化的认知提升,转型速度加快。巴西的一项调查表明,55%的受访中小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改善客户关系、提升流程敏捷性和获取客户;53.5%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远程操作能力。Sage公司对英国中小企业的调查表明,80%的中小企业认为,数字化技术对于企业主导的复苏和创造就业至关重要。认知水平的提升在实践中提升了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思科公司(Cisco)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自2020年5月起,中小企业对数字技术和在线销售的采用有所增加。高达70%的中小企业正在更多地使用数字技术,当然,国与国之间仍存在数据差异。Visa公司对8个国家/地区的中小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67%的中小企业已采取措施实现数字化。美国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2020年4~5月期间,将部分或全部员工转变为远程办公的小企业的比例从12%增加到20%,已经开始将业务的零售方面转向寻求数字化手段的小企业从10%增加到17%。

从总体上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各国数字化战略的重点,不少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政策平台,出台了特别支持政策,从而使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04

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政策建议

创新培训机制,提升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提高数字化技能

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存在意识与认知障碍,也缺乏相应的技能。因此,强化培训、提升认知、提高技能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家在创新培训机制方面有着很多有益的探索。一些国家将企业培训费用作为税收的抵扣项目,从而以税收优惠激励中小企业参加数字化培训。另外,政府还重视利用企业主网络和行业协会来推动知识共享,促进数字化技能提升。政府也通过对“经纪人”或中介机构的奖励,来推动这些机构积极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培训。英国、斯洛伐克等国则以“数据分析创新券”等方式,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费用方面的补贴。

根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国际经验,我国应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机制。一是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知识平台,平台汇聚各类知识提供者,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数字化转型的知识培训。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类似于英国中小企业“数据分析创新券”的方式,对通过平台成交的培训服务合同进行定向支持。二是提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各种免费诊断工具。中小企业往往对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缺乏认知,也不能确定其所需要的培训类型和培训知识要点。政府部门通过采购相应的诊断工具,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前的诊断,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具针对性地选择其所需的培训课程,既有利于企业节省培训成本,也有利于提升培训效率。三是由政府主导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库,以鲜活的案例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分析和讲解,从而提升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四是推动关于税收政策的转型。将对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所支出的培训等费用视为研发费用,在税前直接抵扣。

创新体制机制,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资金约束,无法为数字化转型提供额外的资金。而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较差,在转型过程中往往需要购置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资金投入量较大。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直接资金资助,但整体上看,这类资金金额非常有限。在满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需求方面,重点是要引进金融机构的资金,建立体系化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融资系统。

一是要整合政府资金,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中小企业数字化涉及诸多政府部门,为了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很多政府部门都会提供政策性资金,地方政府也会有相应的配套资金,这些资金比较分散,难以对中小企业数字化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进行大力支持,难以通过做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数字化转型案例,来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的投入。因此,需要对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各类资金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的资金支持合力。

二是推动金融科技与中小企业数字化的联动。数字化能够打开企业经营管理的黑箱,使金融部门能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进行更精准地评估,从而为企业提供更精准可靠的融资服务。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与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应用等深度融合,这不仅能解决企业数字化的融资困难,更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是要确立数据文化,提高数据意识。鼓励中小企业主动通过设备、生产经营场所等方面的数字化改造,从更多维度收集基础数据。推动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决策、控制、经营,从而形成良好的数据文化。

二是推动建立数据共享、流通、交易、安全等方面的制度。推动中小企业充分利用来自制造流程、物流或供应链管理的数据,鼓励大型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供应链主导企业等共享数据,使中小企业能够利用这些数据与其自身所拥有的数据进行协同,使数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效应。推动数据标准、数据定价、数据中介、数据使用等多个环节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形成有利于数据要素流通的交易制度体系。鼓励中小企业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解决数据共享、流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三是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试点,鼓励提供低成本的数字化转型工具,建立宽容失败的环境。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要鼓励中小企业先从一些规模较小的创新项目开始试点,在这些项目中获得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从而为整体推动数字化转型增加经验。

在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供应方面,要鼓励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行业龙头企业等,针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一些门槛较低、前期布局成本低、上手快、效果明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使中小企业能够快速观察到数字化转型的效果,从而提升其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和主动性。

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组织形态、新的业务领域,这要求在监管上更为包容。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过度惩罚。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基于数字平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CJYB03】

THE END
1.电子商务模式及其特点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领域中的重要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子商务的模式和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商务。 二、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阐述电子商务的模式和特点:1)B2C模式;2)C2C模式;3)B2B模式;4)O2O模式。我们将具体分析每个模式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对应的成功案例。 http://www.flash2.cn/ds/38370.html
2.如何理解不同的商业概念和运营模式?这些概念和模式在市场中的应用...在商业世界中,不同的商业概念和运营模式犹如璀璨繁星,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理解它们对于投资者、创业者以及企业管理者而言至关重要。商业概念是对商业活动的抽象概括和https://funds.hexun.com/2024-11-17/215600824.html
3.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电子商务平台模式有哪些电子设备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简述电子商务的模式? 按交易对象分类的商业模式: 1、B2B模式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特点:1.交易次数少、交易金额大;2.交易对象广泛;3.交易操作规范分类:1.水平...http://www.sxgxdsjt.com/dzsb/f5033bc65bf8d786.html
4.跨境电商研究:模式分类与发展问题探讨许多学者致力于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通过研究当前时代、技术和经济发展条件,总结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从技术创新、管理、业务结构等方面提出跨境电商商业模式整体创新建议。在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具体企业商业模式的分析和总结还很少。因此,引入新的跨境电商成功案例,通过案例...https://m.bjhwtx.com/h-nd-356386.html
5.电子商务调查报告[汇总15篇]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对人才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导致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给企业发展、营销手段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认识不足,因而导致中小企业涉足网络电子商务的十分有限。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获得订单数量非常少的.原因在于,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营销模式,因为,网站维护人员既要懂...https://www.qunzou.com/diaochabaogao/1871077.html
6.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12篇(全文)传统电子商务提供商主导的是一种“品牌+运营”的商业模式。 传统电子商务提供商在移动电子商务这个新模式下,依然具有运营管理经验丰富、商品渠道多样、物资存储能力强以及多年来造就的自身品牌等多种优势,因此传统电子商务提供商如果能尽快的将手机登移动电子作为用户的接入通道,就能够实现更多的订单和客户。在我国现有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lq05s5a.html
7.金融创新模式(精选十篇)如果互联网金融不存在,客户必须要在某一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时间才能得到相关的金融服务,这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模式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因此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模式的一项重大变革,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金融机构给予了顾客快捷方便的服务形式,使得顾客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更加的明晰化,在互联网金融强大...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p3pivx.html
8.复盘:一文读懂中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与趋势普洛斯物流园的领先运营模式 早在2015年,普洛斯即提出“以物流园为支点,打造针对物流企业的服务生态圈”。其逻辑是:起初以物流园为载体,打造物流产业的集聚平台,进而形成“现代物流枢纽”,在此基础上逐级而上,打造商业服务平台、资源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这种思路,时至今日仍可以作为现代物流园的指引,不得不说,普洛斯...http://ahcywl.com/m/display.php?id=878
9.网店创业计划书(通用10篇)依托中国最大的C2C网上购物平台――淘宝网,通过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打造在淘宝网上有竞争力的网上商铺――时尚潮。欲想在20xx年7月在淘宝网上开家时尚潮服饰专卖店,淘宝网商城为购物商城,而时尚潮将被打造成为它的亮点商铺之一。 二、网店概要 1、投资安排:以最小的的资金投入,尽最大的努力,赢取满意的收入。预期先...https://www.ruiwen.com/gongwen/jihuashu/544179.html
10.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论文(精选12篇)对于现实交易过程中的各种成本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的速度变快。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的商务模式而言,成本优势比较显著,同时效率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利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于传统贸易形式而言,这种贸易形式是全天候的,任何客户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相关的交易。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dianzishangwu/424592.html
11.创业融资终极指南:3万字讲透创业公司融资所有内容云杉思库初创企业要想在一定时间内做大,单靠自力更生(bootstrap)不是说不行,但确实非常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没钱。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700200.html
12.2022年泸州公需科目答案51教学网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考要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0次检测评估。 正确答案:D 2.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创新仲裁办案方式大力推广0.切实提3争议处理效能。AA、“科技+调解仲裁” 正确答案:C https://www.51jiaoxue.cn/post/1321.html
13.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汇总智慧树知到创新创业基础心理降答案汇总...近日北京大学智慧树共享课程还是很受大家喜欢的,不过在学习之后需要完成见面课和章节测试的,很多小伙伴不清楚答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走进故宫,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等测试答案的汇总,一起来看看。 智慧树知到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测试答案 ...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19268_1.html
14.2021年4月自考电子商务与金融00913真题与答案自考8.移动支付的几种商业模式中,拥有丰富用户资源、掌控通信网络和手机终端、具有资质和品牌优势的是 A.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主导的商务模式 B.第四方支付企业主导的商务模式 C.消费者主导的商务模式 D.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务模式 9.“用户在消费结束才进行支付”的移动支付类型称为 ...https://www.educity.cn/zikao/249203.html
15.汽车产业地位及汽车零部件行业进出口情况发展特点发展趋势...随着主机厂逐渐向专业化整车开发模式转变,一级供应商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设计研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一级供应商在合作研发过程中逐渐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以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的跨国零部件企业和少数具备规模或技术优势的内资企业为主,...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51601323253744136
16.哪些因素驱动新零售发展?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电子商务区别在哪?新零售是一种融合了线上电商便捷性和线下实体店体验性的创新模式。它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了无缝、个性化的购物体验。与传统零售和电子商务相比,新零售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它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够提高零售业的运营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 https://blog.csdn.net/yuanziok/article/details/13976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