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来当“保育员”给小老虎喂奶和骑车哪个更累?,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民晚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民晚报讯(记者金旻矣)出生1个月的小东北虎一次能喝多少奶?多大的小狮子可以吃肉?不满2月龄的耳廓狐长成什么样?怎样安全又有序地在狐猴岛上和上百只狐猴友爱相处?……今天,上海野生动物园迎来一位重量级“保育员”——奥运冠军钟天使来到园内,体验保育员工作,呼吁公众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唤醒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上午9点,钟天使来到小动物乐园,初次闯入动物世界的她既好奇又紧张。观察动物们的健康状况、打扫动物们居住过的宿舍、给动物们准备食物……在动物保育员的指导下,她严格按照流程,科学、精准地进行动物饲养操作。
特别是给小虎喂奶,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小虎的奶如何调配?喂奶时要怎样托起小虎,让它舒服地喝上配方奶?在奶爸的指导下,钟天使已完全融入了动物保育的角色。小虎似乎也喜欢上了这位初来乍到的保育员,对着她发出友好叫声,频频与她互动。
之后,钟天使又乘坐电瓶车去探望了大熊猫们,与长颈鹿来了场亲密互动,到狐猴岛邂逅了岛上的100多只环尾狐猴。在车入区,她遇见了猎豹、白虎、马来熊和大批的大型食草动物,水域探秘的行程也让她特别难忘,不仅看到了国内最大的金丝猴大种群,又被仙气十足的朱鹮美艳到……
体验结束,钟天使坦言:“其实给小老虎喂奶时特别紧张,骑自行车是我的专业领域,但给小虎喂奶让我紧张到双手微微颤抖,深怕手势不对把小虎弄疼或者呛到。在给小虎洗澡时也是糗事一箩筐,动物宝宝身体还没打湿,自己已是汗水混着洗澡水全在衣服上显现,带我的师傅都笑着说今天小虎的避暑降温水一半是被我占有的!”
图说:钟天使给长颈鹿喂食
钟天使还说,做一名合格的动物保育员非常不容易。哪怕温度达到了37度,但保育员依然为了动物们忙碌着。他们每一个娴熟动作,都是成千上万次积累的结果,每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都凝聚着保育员对动物们热爱,也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亦如她和她的自行车。“在此也想呼吁大家来保护野生动物,一起来爱护地球妈妈!”钟天使还告诉记者,今后愿参与到更多的公益活动中,希望更多朋友一起加入到志愿服务之中。
园区负责人表示,此次能邀约到奥运冠军参与做动物保育员的公益活动,呼吁公众保护动物、保护人类与动物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特别有意义。园方想借这样的公益活动,希望让更多社会公众人物融入其中,为公益事业发展树立榜样的力量,尽己所能传递社会正能量。
对于“披荆斩棘”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
而有这样一位哥哥:
台前,他是正义、机智有责任心的阿Sir
幕后,他是善良、温暖有爱心的大男孩
他就是,热心公益的吴卓羲
01
吴卓羲爱心粮捐赠公示
9月2日,是吴卓羲的42岁生日。从小到大都非常喜欢小动物的他,家中现仍收养了11只猫。
吴卓羲收养的无毛猫
吴卓羲支持公益视频截图
7月12日,由RonStation(吴卓羲官方论坛)以吴卓羲名义联合E宠公益发起<给流浪猫狗救助站捐爱心粮的项目>。
爱心粮捐赠项目
截止到8月28日,累计筹集951.5kg爱心粮。
2022年捐赠证书
筹集的第一批爱心粮已随#E宠公益2022年第三期爱心粮#发货一并发出。具体捐赠情况如下:
通化流浪动物救助站:200kg
四川南充流浪动物基地:200kg
新疆克拉玛依流浪狗救助站:200kg
救助站收货返图
剩余未发的351.5kg爱心粮将随#E宠公益2022年第四期爱心粮#发出,届时公示。
2020年捐赠证书
2021年捐赠证书
02
以爱之名,行公益之事
娱乐圈里,像吴卓羲一样喜爱小动物的明星还有很多。
比如爱心女神舒淇,她自己收养了很多小动物,也经常在微博呼吁大家领养代替购买。
全民同心
反诈同行
舒淇转载E宠公益微博
吴磊和流浪狗小北
孙俪和狗狗们
荧幕女神高圆圆,和公司的小伙伴一起收养小流浪。包括她家里养的三只小可爱,也是从北京的救助组织那里领养的小田园。
高圆圆救助的三只小猫长大后
和偶像一起发光发热,做最正能量的公益,让点滴爱心汇聚成爱的洪流!
感谢每一位支持公益的你。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天下流浪动物解决温饱问题!
常弘老师,“葡萄常”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葡萄常”制作技艺传承人、葡萄常料器大师、葡萄常料器第七代传人常开心的奶奶。
2010年5月,在上海世界博览会上,一个小小的展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那个年轻人就觉得哎、真的假的呀,就都是大家一个感觉真的假的。后来自己就是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自己在外边摆一个不加玻璃罩的,每个人过来都捏捏,他就认为是软的,因为我们这个跟别的葡萄不同,在于有果肉那质感,所以他都认为是软的,过来捏捏,真的是假的,当然它是硬的。小孩、每个小孩看见,要吃、哭着喊着要吃,老人都觉得又看到“葡萄常”了,真挺好的,真好。真是那么回事,找到一种亲切感,回忆起小时候、儿时候了。
就这样,常弘的高祖韩其哈日布带着他的妻子富贵应诏进宫拜见慈禧,慈禧对他们做的工艺葡萄赞不绝口,当即册封富贵为“常在”。因为过去“常在”都是在宫里边皇上的妃子,到最后就成了虚名了,因为最早,自己家的老人也是他们这些人都是选秀出身,等于选秀皇上没看上你,过二十五岁出宫了,你才能配一个旗人家的后代。那时候给了一个官位,那是很荣幸的,所以说老祖就觉得那就把名字改成“常在”,完了呢后一代就都姓常。那一天,慈禧太后不仅给了富贵封号,还赐给了常弘的高祖一块匾,上书“天仪常”。手工艺里边有过皇封的不多,赐过匾的自己觉得在自己知道的可能也就“葡萄常”,结果这块匾等于自己那个高祖韩其哈日布老两口听到以后、谢恩出来了,没过几天这块匾宫里就给送过来了,敲锣打鼓地就给送家来了。这时候,等于这葡萄才在世间扬名。
因为慈禧的推崇,“葡萄常”的工艺葡萄成了当时达官贵人家里最时髦的摆设。到了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美国举办,“葡萄常”的工艺葡萄作为中国参展的展品之一获得了金奖。从此“葡萄常”走向了国际市场,收到了无数来自国外的订单。老祖宗有一个习惯,不管是哪一个国家来、大家订货来,必定留一个国家的钱币,就是留一种钱币,哪个国家来留一种,就有一个小箱子,里边都留着,最后就是到后来、再一理的时候看看有多少钱币,有二十多个国家钱币,而且那时候都是在门口排队,排着队等着这批活,可见就是车水马龙的那个感觉,可见当时兴盛的程度。
“葡萄常”的工艺葡萄之所以能风靡国内外,是因为它做到了以假乱真。想要把工艺葡萄做得如此逼真,那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常弘的高祖韩其哈日布是蒙古族人,属于清朝正蓝旗的八旗子弟,那时候八旗子弟一出生就有俸禄可拿,所以大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韩其哈日布从小最喜欢的就是捏泥塑,到了清朝末期,随着清政府逐渐走向衰落,韩其哈日布的家族也开始没落。他从小练就的捏泥塑的本事就成了他养家糊口的技艺。捏泥的东西它不需要成本,过去城根底下有的是泥,挖点泥回去、捏个小东西,等你要是当成生计的时候你摆到摊上,他觉得还能卖,还能换回点钱来,所以呢慢慢地他就觉得这个可以补贴家用。最早是捏各种小动物,还有那种抽象的东西,就现在叫抽象的东西、不太像,后来他就感觉到把泥做成小球,用蓖篾穿成一串,把泥给染成颜色,就像葡萄,他喜欢、也是玩,觉得挺好玩的,串上以后像葡萄,他就摆到地摊那儿去卖去了,没有想到还真有人认、真有人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已经停产近十年的“葡萄常”,在政府的关怀下,再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那时候在天坛有一个也是一个什么物资交流大会,后来把他们的老祖请出去以后,第一单就订了五万多只葡萄,就五万多只,那是很大的一单,一下就又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