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评测了二十余种低因咖啡豆,对低因处理法/咖啡豆种类/产地&产区/烘焙度/风味/USDA有机认证等做了对比,希望能够帮你快速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款。
大家都知道,有些朋友喝了咖啡会影响睡眠,还有些朋友体验过心跳加快、焦虑、手抖等反应。这都归因于咖啡种子中的咖啡因成分。咖啡协会建议,成年人每日咖啡因的摄入量不能超过300mg,也就是大致3-4杯咖啡。值得一提的是,罗布斯塔品种比阿拉比卡品种的咖啡因含量高出一倍。
很多朋友喝咖啡是冲着咖啡因可以提神的这个效果,但也有些朋友只是喜欢咖啡的香气和滋味,并且每个人对于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对于需要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又想喝咖啡的咖友,低因咖啡就来拯救你们了!
市面上大多数低因咖啡都是经过人工处理,去除掉生豆中的咖啡因。但也有少量独特的咖啡品种,咖啡因含量天然就低于普通咖啡豆。
“波旁尖身”就是一种天然的低因咖啡品种,因其豆型狭长、两端呈尖型而得名。波旁尖身由于其基因上的变化导致其咖啡因低于普通,风味上较为清淡,苦味较低,带有荔枝与柑橘的清香。但产量很低、导致这一品种的价格较高。
将咖啡豆在沸水中浸泡数小时,溶解出咖啡因和其他香味和滋味物质。分离出咖啡豆,在溶剂中加入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溶解出咖啡因,后通过加热蒸发掉咖啡因。剩下的溶液中就只剩下咖啡风味物质,再将其重新导入咖啡豆中。
二氯甲烷这种有机溶剂是有毒性的,虽然食药监局对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有严格限制,但长期接触仍然存在着致癌风险。
先用蒸汽让咖啡生豆受热而毛孔打开,加入咖啡因溶剂(一般使用乙酸乙酯),将生豆中的咖啡因溶解出来,分离出咖啡豆,再用蒸汽去除药剂残留。
乙酸乙酯这一成分在水果中广泛存在,所以直接溶剂法也被称为天然去因式,或乙酸乙酯式。
第一步与间接溶剂法相同,将第一批生豆浸泡在热水中,溶解出咖啡因和其他香味和滋味物质。使用活性炭过滤掉咖啡因,得到不含咖啡因的“风味物质饱和溶液”。将第二批生豆浸泡在溶液中时,风味物质就不再能溶解,而只能溶解出咖啡因,再通过活性炭过滤,重复此过程即可。
这一种处理方式不使用化学溶剂,成本高一些,同时过滤掉的咖啡因也不能够再次商用。
将咖啡生豆泡水后放入钢桶,使用高压下呈现半液态、半气态的二氧化碳渗入咖啡豆,溶解掉咖啡因,再将二氧化碳通过活性炭过滤掉咖啡因后,重复使用。
这种处理方式能够较好地保留住咖啡的风味物质,但成本也比较高。
使用化学试剂法,处理的成本较低,但对咖啡豆的风味的破坏也比较严重。而品质较差的咖啡豆一般使用该种方式制作低因咖啡,所以低因咖啡常常会与风味平淡无趣联系在一起。
而瑞士水处理法和二氧化碳高压处理法,成本较高,也能够较好地保留住咖啡的风味。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只要使用高品质的咖啡豆,通过风味损耗较低的方式进行低因处理,得到的低因咖啡豆也是可以达到精品咖啡豆水平的。
每天早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不是梦想,而是对一杯咖啡的执念。希望能够在你的家庭咖啡师之路上,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