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民宿的认知知识目标:1.掌握民宿的定义。
2.熟悉民宿的起源与发展。
3.熟悉民宿的类型。
4.了解民宿的发展现状。
5.掌握我国民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模块一民宿的认知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指出不同国家及地区民宿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能够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民宿最新资讯和发展趋势。
素质目标:1.养成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思辨能力。
3.养成对民宿行业的从业、创业兴趣。
任务一民宿的起源与发展任务二中国民宿的发展现状
任务1民宿的起源与发展
案例导入云南民宿持续升温被如画的风景打动,北京游客刘某近日飞到云南大理住了一个月,“我喜欢大理慢节奏的生活,不同于之前打卡式的旅游,在巨宿里练瑜伽、做鲜花饼、上疗愈课程,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有越来越多像刘某一样的游客,到大理感受“慢生活”。云南民宿正在快速回暖。“往年春节后都有淡季,但今年不同,很少有空房。”大理某民宿房东说。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云南民宿预订量居全国第一,同比2019年增长四成。大理、西双版纳等传统旅游城市的民宿热度持续增长,此外,与2019年相比,临沧、德宏、迪庆、普洱等一批小众目的地民宿预订量也增速较快,同比增长超5倍。四川、广东、重庆、北京和浙江等地的游客最喜爱云南民宿。
案例解析旅行是一种与日常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带领我们探索未曾见过的风景、品尝新奇的美食,踏足陌生的土地。而住宿则是我们旅途中的落脚点,它既是一张床,也是我们融入当地世界、体验当地生活的起点。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将民宿作为他们出行住宿的选择。民宿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动力,也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业态。
问题
1.什么是民宿
2.民宿的吸引力在哪里?
3.为什么要推动乡村民宿的发展随着国内经济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人们选择的出游方式更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助游的形式,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对住宿的舒适、价格经济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民宿市场应运而生。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旅馆,它能让客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体验到有别于以往的生活。
一、民宿的定义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的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为外出郊游或远行的旅客提供个性化住宿的场所。除了一般常见的饭店以及旅社之外,其他可以为旅客提供住宿的地方,例如民宅、休闲中心、农庄、农舍、牧场等,都可以归纳为民宿类。
二、各国民宿的发展英国01法国02美国03日本04中国05
三、民宿的类型和特征(一)主要类型1按地理位置分类3按服务功能分类5按层级分类2按发展类别分类4按规模分类6按经营特色分类
01保留民居本质02文化特征明显03平民特征突出05观赏性、体验性和研究价值并重三、民宿的类型和特征(二)基本特征04“乡愁”味儿浓厚
三、民宿的类型和特征(三)民宿与酒店的区别管理规范不同住宿氛围不同隐私及安全性不同规模配套不同
任务2中国民宿的发展现状
案例导入民宿成为乡村旅游新引擎近日公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这是乡村民宿连续两年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民宿被定位为“乡村新产品新业态”。伴随近期旅游市场的回暖,乡村民宿也热起来。目前,民宿预订平台途家网上的乡村民宿数量已超过50万套。乡村民宿反哺乡村,带动了当地发展。湖南省张家界市水湧金江民宿以15间房子的体量,每年可解决所在村12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年收入共50万元。
案例导入乡村民宿的提质升级应发挥本地优势,融入当地文化,打造特色IP,丰富旅游内容,串起当地景区,实现聚集效应。河南省新密市黄帝康养小镇以中医康养为主,结合山间瑜伽、山地骑行、国风体验、露营等项目,民宿则以房车、帐篷为特色,突出文化休闲体验。民宿是一种感受型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的不仅是住宿,还拓展了更多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