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调磨刀不误砍柴工,理清思路,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来阐述问题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O:Overarching要做到内容完整、结构清晰
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层层推进、娓娓道来”既是一种表达上的方式,更是一种逻辑上的要求。
P:Powerful论点要有力度、能触动
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达到这一要求,需要我们对所叙述的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和深入的思考,需要我们具备相当的分析能力。
S:Supportable论据要有依据、证据充分
……
尽量让领导做选择题,不要做问答题。
记住金字塔结构四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的四项基本原则,来组织你的汇报结构。具体详见以下的框架。
举例:假设你们是一家房地产公司,要组织开展一项开盘活动。你制定了开盘活动方案,现在要向领导汇报。
(1)目标
我们必须赶在十一国庆期间开盘,首开房源为1#和2#的100套小户型房源。首开目标的去化率必须要达到90%以上。
(2)背景分析
内部因素:
3、重点任务
4、可能存在的风险
5、所需资源支持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简化应用以上的汇报模型。在沟通管理中,例如采用POP汇报模型、PREP汇报模型来进行相对简单事项的工作汇报。
举例:老板让你给客户订酒店……
错误的汇报方式:
你:“老板,公司附近比较上档次的酒店有希尔顿、喜来登、万豪,您看定哪家最好呢?”
老板:“都行……”
正确的汇报方式:
你:“领导,我建议定喜来登。我是综合考虑了性价比,我查了三家五星级酒店的普通标房,喜来登2050,希尔顿2000,万豪1900。喜来登含下午茶,希尔顿房型有点小,万豪离公司稍微有点远,综合考虑,我推荐喜来登。”
领导:“好,听你的。”
很多公司都要求员工做定期/不定期的工作总结汇报。总结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领导知道你的工作进展、工作成绩,另一方面也是便于领导给你工作反馈。
(1)一句话版本:关键事件+关键数据
例如:今年我所负责的华东市场的XX类产品销售额实现了100%的增长,销售额从去年的5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
(2)3分钟版本:1分钟成绩+1分钟关键举措+1分钟思考感悟
今年我所负责的华东市场的XX类产品销售额实现了100%的增长,销售额从去年的5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1分钟成绩)
因为整个团队都非常努力,我们聚焦几个关键客户做了深入的圈层营销,他们通过老带新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超过20组新客户。(1分钟关键举措)
(3)15分钟版本:目标+成绩+困难+打法
年初公司给我们下达了在华东市场,XX产品的销售额必须突破800万元的目标,在团队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1000万的业绩,超额实现目标。(目标、成绩)
在接到这个目标时候,我们都没有什么信心。因为公司XX产品在华东市场的品牌形象还没有完全建立,老客户基数少,价格又偏高。(困难)
为此,我们团队内部进行了头脑风暴,又和我们的老客户进行了充分访谈沟通,我们发现老带新可能是一条破局的重要举措。于是我们通过……,最终逆势顺利实现了业绩目标。(打法)
用一句话介绍请清楚你的想法是最考验人能力的一件事情,很多人做不好。因为他们总担心自己介绍的不够完整详细。
那么怎么“用一句话来清楚的描述你的想法呢”。坚持两个原则:把复杂的事情讲简单、突出差异化定位。
举个例子可能便于理解这两个原则:
冷战时期美国提出登月计划,登月计划要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就必须要把事情说明白,获得国会支持,否则就得不到预算。
美国总统肯尼迪是这么描述的——十年内实现太空人登陆月球并安全返回。
西蒙·斯涅克在他的《从“为什么”开始》一书中提出了“黄金圈法则”的概念。他发现,人们一般向别人表达或者激励时,常规路径是:先现象,而后措施,最后是结果,这种路径收效甚微。而真正能动人心的路径应该是:先理念,而后措施,再到现象,最后是结果。下图中的非凡模式中采用的就是这样的路径。先要跟人讲“为什么”,而后是“如何做”,最后才是“是什么”。
黄金圈原则就是要告诉对方,为什么要听你讲。为什么就是要引导听者由内向外的思考,引起他们的兴趣。想一想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如果变成了“我有一个计划”,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去听吗?
苹果公司在应用黄金圈法则介绍产品也是非常熟练。
而苹果公司在推介他们的产品的时候,则选择了非凡路径:Why,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How,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通过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和界面友好。What,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想买一台吗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那些接受苹果理念的果粉,买他们的产品,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记住,你要让领导做的是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隐喻就是用别人熟悉的概念去介绍别人不熟悉的内容。我们在介绍为什么人们需要使用金字塔原理的篇章中强调过,“偷懒是大脑的天性”,为了减少大脑的认知负担,我们要尽可能的把事情简化。隐喻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例如《定位》这本书提到二维定位法。为了让别人知道我们是什么,我们通过告诉他们我们不是什么,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因为别人从零开始理解你是什么的难度很大,如果你说了已知的参照物,告诉他们我们和参照物的差距,别人更容易理解。
举个例子:
工业时代开始前,所有社会上流出门坐马车,大家习惯这种交通工具。
当蒸汽机发明后,有人发明内燃机,放车上,这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那么如何让人们知道它是做什么?大家可能会陷入细节描述——内燃机多厉害,什么样原理,有方向盘等等,当时他们市场团队的描述简短有力,拿出大家都知道的马车做类比,其次说出差异性——没有马的马车。很自然的体现产品的核心价值。
(1)标题要抓眼球,突出目标、结果
显然下图中左侧的标题,更能突出目标,直击要点。
(2)标题要说要点,把主要信息设置为标题
下图中左侧的图表把主要信息点直接呈现出来,是对图表分析内容的直接结论。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务必牢记:一定要便于读者理解PPT的主要要点以及支持要点的各类支持性证据。
例如,你为了对比传统科层式组织与权变组织的治理模式差异,可以用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也更容易理解:
使用图表的方法是:确定你想要用图表来回答的问题,把答案作为图表的标题,然后选择最适合表现论点的图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