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打算玩会儿《孤岛惊魂5》,正在网上搜着攻略,突然看到一则新闻,想不到这游戏竟然被动物保护组织谴责了,而谴责它的就是“赫赫有名”的PETA。
PETA的名号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同为动物保护组织,当其他人正在非洲大草原忙着拯救野生动物的时候,PETA却像是个骂街的泼妇,站在路上插着腰,将自己的炮口对准了诸多目标,而电子游戏更是重灾区。
2016年7月,PETA在他们的洛杉矶工作室旁摆出了几块牌子,在这里圈了一块儿地,并宣称是“宝可梦保护区”。
△『所有训练师不能在这片区域里捕捉宝可梦或是与他们发生战斗。』
这项规定的槽点实在太多,但PETA自己却义正言辞地认为,游戏中将宝可梦捕捉到精灵球中的行为是对它们自由的限制,这样的“暴行”和现实中将野生动物关进动物园或马戏团一样残忍。
为此,PETA还特地推出了一款Pokemon页游,剧情讲述的是玩家帮助宝可梦逃离人类训练师的魔爪,并呼吁众人反思在游戏中捕捉宝可梦的时候是否可以对现实中正在被囚禁和虐待的动物们做点什么。
无独有偶,PETA官网上另外一款游戏的抨击对象则是超级玛丽。
△马里奥身上的浣熊套装无疑刺痛了PETA的神经
游戏中玩家将操作一只被扒了皮的浣熊,要穿过浸满鲜血的道路,越过重重的阻碍,从马里奥手里抢回自己的皮毛。
PETA的目的显而易见,它认为这个游戏正在向玩家灌输穿动物皮毛无关紧要的价值观,但这游戏的场面相比原作要血腥得多。
受苦的除了游戏厂商,还有一位来自英国的摄影师。
△PETA所代表的黑猕猴——Naruto
这场闹剧直到2017年才落下帷幕,虽然PETA败诉,但是slater也同意将自己从照片中获取的25%收益捐助给致力于保护这些动物的慈善机构。然而时至今日,本来就没有稳定收入的Slater也已经破产。
这个现在看来无比荒唐的组织却在成立的30多年中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保护组织。但在一开始,它的背后只是一位被残酷现实震惊的女人。
英格丽·纽柯克(IngridNewkirk)小时候随着父母生活在印度新德里。有一天,她在自家后面的小巷里目睹了一群人绑住一只小狗的腿,并把它按进了泥坑,而所有人都嘻嘻哈哈地围观着试图逃脱的小狗。
年幼的英格丽让仆人将狗救下,试图给它喂点水喝,但它的喉咙里已经满是泥巴,最后还是死在了英格丽的怀里,这件事情在她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年轻时的英格丽纽柯克
后来,她回到了美国,22岁的英格丽在马里兰州试图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有一次,她的邻居抛弃了几只小猫,英格丽决定将它们带到当地一家宠物收容所。收容所里的女人只是让她把小猫们放在一边。英格丽后来询问道,可不可以以后来看看这些猫咪。那个女人却直勾勾地看着她,面带疑惑,告诉她小猫们都已经死了。
英格丽的心里咯噔一声,经历过的所有事情都在她心里开花结果,她知道自己必须为了这些动物做些什么。
直到1981年,英格丽的小组在救下银泉研究所里的17只猴子后正式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这次事件也推动了1985年对美国动物福利法案的修订,PETA就此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团体逐渐转变成了国际组织。
△银泉事件中的被进行实验的猴子
英格丽一开始的动机无疑是高尚的,在高速发展但人们内心日益空虚的美国,动物保护主义就像是一剂安抚人心的良药。她一呼百应,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成为素食主义者,PETA也顺势壮大了声势,其中不乏有很多社会名流。
△据称,共有243位名人曾公开表示过支持PETA
好莱坞曾一度掀起了素食浪潮,不少人都为此略表善心,其中也有些我们熟悉的面孔:
△PETA发起的反皮草运动,口号就是“宁可裸身也不愿穿皮草”
PETA曾取得“辉煌”的战绩,它反对过美军国防部在动物身上做武器测试,也反对过企业在动物身上做化妆品测试。可是,它并不满足于此。
△PETA将所有的“战果”都一一列举在自己的官网上
在PETA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中,创始人英格丽·纽柯克可谓是亲力亲为。但凡是看过这些宣传的人都会感到难以言表的不适,而这也是PETA的目的所在。正如英格丽2003年在《纽约客》杂志上所说的一样,
“如果不掀起一些波澜,我们所作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
2013年,英格丽在街头扮演了那些被强迫喂食的鹅和鸭,她嘴角的血迹隐约透露出这类暴行的残忍。
2014年,她又和数只毛绒鸡一起被关进了铁笼,这是为了让KFC的顾客们知道他们桌上的炸鸡在成为食物之前经历了什么。
PETA的宣传似乎永远伴随着争议,他们喜欢将赤裸的现实展现给所有人,希望用鲜血淋淋的画面唤起人们的“良知”。
为反对动物实验,PETA在伦敦LUSH公开进行了人体实验展出,一名年轻女子穿着肉色连体衣,躺在透明橱窗里的长椅上,实验者往她的眼睛里喷入药水,强迫给她喂食,还强行剃了头发和眉毛,整个实验过程持续长达10个小时。
这个组织正在以肉眼所见的速度变得愈发魔障,他们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宣传着自己的口号,而这一切背后隐藏的或许还要更加黑暗。
△PETA的口号
PETA作的恶不在少数,他们曾将矛头指向了年幼的孩子。2003年,在超过15个州发放过名为“YourMommyKillsAnimals!”的图册,而光是这封面就足以列为儿童邪典片了。
更加令人乍舌的是,一家名为“PETAKillsAnimals”的网站曾揭露过大量的数据。
弗吉尼亚州农业和消费者服务部(VDACS)要求所有动物收容所每年报告他们拥有的猫狗数量,并记录有多少宠物被旧主人认领,被他人领养,或是被转移到其他地方,又有多少最后死亡,死亡的原因也要清晰地罗列出来。其中也有PETA名下宠物收容所的数据:
VDACS的调查员丹尼尔·科维奇(DanielKovich)在2010年7月曾对PETA的宠物收容所进行了检查,他在报告中称收容所并没有足够的设备去收容这么多的宠物。他回顾了六年的数据,发现PETA收容所的安乐死比率远高于其他的宠物收容所。
△与其说是收容所,不如说是安乐死诊所
而对此,PETA给出了相应的解释,他们承认安乐死,并将结果归咎于两点:帮助致残和受伤严重的宠物“解脱”,以及无力承担这么多宠物的所带来的支出。但是相比较PETA种种极端的宣传和作风,这样的解释显得格外无力。
△一名身着防化服的阿霍斯基警察正准备处理PETA丢弃的宠物尸体
人类在动物保护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而PETA只不过是披着这件外衣胡作非为。创始人英格丽·纽柯克曾站在道德高地凝望深渊,但殊不知那时,深渊也在凝望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