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发放授信业务之后,借款人主观上故意不愿意归还融资或是客观上遇到困难难以归还融资,从而造成债权人损失的可能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是其主要面对的风险类型,是指借款人由于偿还债务的能力受限或主观上拒不履行合同条款,使得银行本金或利息遭受损失的风险。

(1)风险并不等于损失,损失的外延要小于风险的外延。当风险发生时,若企业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不仅不会形成损失,甚至还能产生收益。所以当企业面临风险时,并不一定会造成亏损。就商业银行来说,其本身经营的就是风险,在信贷业务发放后潜在的信用风险也就随之而来,若商业银行能够按照贷款合同约定按期收回本息,则不存在信用风险;若不能按照贷款合同约定按期收回本息,则会产生信用风险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是不可规避的,承担信用风险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会形成损失。

(2)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信用风险可能会随时发生,发生后形成损失的大小也呈现出了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和发展均会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内部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的不到位以及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多种多样、纷繁复杂,增加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难度。

(3)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呈现显著的动态化趋势。作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经营深受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随着外部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其面临的信用风险也会随之变化,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动态管理,以期将信用风险造成的潜在损失降到最低。

度量交易对手风险的目标是捕捉和衡量所有产品及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正确地反映出主协议净额结算和抵押担保安排

(1)客观性:就根本上来说,信用风险并不是主观上的风险,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风险类型。因此,信用风险的避免是不现实的,目前最好的方法尽可能的减少与规避,透过严密的理论分析手段,尽可能多的考虑可能造成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而使用合理的方式降低损失。

(3)不对称性:不对称性主要指的是信用风险发生概率的不对称性,银行的日常业务的开展是众多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来说,这些因素会引起不同的信用风险类型,因此其面临的信用风险情况也相应的与这些因素有关,而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可能引起的风险概率和后果不尽相同,这里以银行的企业贷款业务为例说明,可能某些借贷企业的违约风险发生概率很小,但是这也是存在的风险,这种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小也存在不确定性,损失难以量化,呈现出收益与损失间的不对称性,这种环境下的信用风险管理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大。

(6)可控性:虽然国内的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行业的信用风险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会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理论方法来进行控制。而从银行业务进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并且应用不同的控制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区域特点、经济环境来建立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实现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虽然国内的信用风险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特点,但只要及时预警防范,并且根据业务经验不断完善银行内部的管理体系,就可以把风险发生概率及影响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1]。

(2)根据影响领域的不同,以下两种子风险类型组成了信用风险,一种是违约风险,它产生的原因是债务人的直接违约或者交易对手的违约。另一种是价差风险,它产生的原因是债务人的资产信用水平在可预见的未来出现不利变化,或者交易对手的资产信用水平在可预见的未来出现不利变化。

(3)根据信用风险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把信用风险分为一般、轻微和严重[2]。

1信用风险管理的含义: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建立信息管控的体系,着重对客户经营情况、信用状况、授信额度、敞口弥补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确保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收回。

2信用风险管理的流程

一般来说,信用风险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计量、应对和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风险识别。是指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手段对潜在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判断和识别哪些因素会对信用风险产生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是否能精准的识别出自身客户潜在的信用风险。

(2)风险计量。是指利用各种模型和分析工具对所识别出的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有信用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计量以及造成损失的计量。各商业银行都在完善自身的计量技术水平,以期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分析模型和分析技术。

(3)风险应对。是指选择适合信贷产品的风险应对方案,包括限额管理、风险缓释、核心业务流程控制、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产品等手段。各商业银行一般会根据自身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以及所掌握资源的情况,来决定采取何种手段应对当前面临的风险状况。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类型

(1)失信风险。小微企业的因客观或主观的因素,难以偿还契约规定义务的风险。失信风险随着借款人所面临的风险的增大而增大。相较于普通企业而言,小微企业体量较小,更容易受到宏观环境、中观行业因素和自身管理缺陷而陷入困境,从而难以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

(3)通胀风险。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的上涨将稀释债券持有人的收益,从而引起债券持有人实际收到的本金和利息的购买力低于预期。对于银行而言,其考虑的主要信用风险类型为违约风险,银行对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并估计授信企业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降低企业违约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形成原因

相较于普通企业,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相对较高,通常而言导致小微企业各种类型的信用风险的因素有:

(1)宏观经济环境。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借款人的发生经营困难的概率相对较低,债券市场的整体风险较低;而当宏观经济环境处于停滞甚至紧缩时期时,整体经济环境的恶化推高了借款人的发生违约风险的概率。

(2)小微企业经营不佳,难以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信用风险的根源在于企业经营不善,没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因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出现问题,导致资金链的断裂,更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企业亏损,结果必将使企业信用水平降低,引发信用风险。有些企业为了确保自身企业资金周转流畅,也使用相同的方法,延期甚至不支付对方或他人的应付款项,进而导致债务关系更加复杂化,最终形成了“三角债”问题,影响我国企业健康良好发展。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均上浮20%至40%、部分甚至上浮70%,贷款议价能力弱推高融资成本。高融资成本给小微企业带来高财务风险,传导至银行引发信用风险。

(3)银行管理制度不健全推高了其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完善、合理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保证银行持续经营、降低风险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的银行的内部控制善待提高,难以全面、科学的评估小微企业信贷的信用风险,推高未来发生违约风险的概率,难以回收授信金额,从而对银行的日常现金流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对拖欠应收账款的回收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加大了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部分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虚假破产、转移资产等行为呈现抬头趋势,融资担保体系支撑力度不足。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特点

(1)系统性。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即由经济环境带来的随机性。

(2)主观性。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客观因素,难以被客观事实所验证。

(3)积累性。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在突破某一阈值后,会自我加强,持续恶化。

(4)不对称性。银行给小微企业授信所面对的收益与风险是不对称的[]。

参考资料:

[1]杨柯.SX农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黄川.农发行M支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3]陈航.WH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4]张秀泉.P银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THE END
1.企业财务报告信用风险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论文免费论文企业财务报告信用风险分析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告失信是指虚假财务报告,虚假财务报告是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以及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如实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http://www.kjlww.com/m/article-36851.html
2.《全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201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编著...作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编著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142.20 定价 ¥180.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关联商品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中国金融业风险管理全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08723.html
3.第8讲企业信用风险分析(2节课)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企业信用评估及信用风险分析,国外机构发布风险报告 担忧中国再现“三角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2009,年,4,月,8,日,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Coface,,下称“科法斯”)在上海等...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2739002.html
1.信用风险报告(共4篇).docx1/1信用风险报告(共4篇)信用风险报告第1篇工商银行浙江省开化支行不断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加快信用卡业务营销步伐,保障业务健康发展,确定了信用卡风险防范管理目标,把严控新增不良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围绕“争市场、强管理、防风险、见效益”四个方面积极开展,为对信用卡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https://m.renrendoc.com/paper/279854537.html
2.信用风险数据分析报告信用风险数据集市信用风险数据分析报告 信用风险数据集市 1.2数据读取 import pandas as pd #读取数据 credit = pd.read_csv("credit.csv") #查看前5行 credit_5 = credit.head() print(credit_5) 1. 2. 3. 4. 5. 6. 7. 1.3 查看数据基本情况 import pandas as pd...https://blog.51cto.com/u_16099295/7175859
3.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范文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了减值,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以账龄为信用风险组合,依据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 https://www.cnfla.com/caiwufenxibaogao/204989.html
4.项目风险分析(通用8篇)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是从工程风险相关基本概念出发,分析工程风险构成的机理,以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应对为主线,展开风险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论述;强调风险事前控制的重要性,即强调预警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注重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工程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 https://www.qunzou.com/gongzuo/ziliao/25473.html
5.银行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排查工作报告(通用11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银行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排查工作报告(通用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银行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排查工作报告1 一、存在的风险 (一)客户信用风险:着力防范市场业务单位和系统内口碑存疑公司的信用...https://www.yjbys.com/gongzuobaogao/3311911.html
6.2020年美国银行业第三季度分析报告BankOfChina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在六月底发布了半年度风险报告,分析了银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对银行安全与稳健性的带来的重点风险/威胁。监管机构关注COVID-19疫情对美国银行业的财务影响。 该报告包括四个部分:运营环境,银行绩效,特殊风险主题以及关键风险趋势。由于前面已经汇报了银行业经营环境和经营业绩,我们在这里将专注于总结...https://www.bocusa.com/node/2951
7.2024宇博智业研究团队通过对信用风险管理平台行业全球市场的长期跟踪监测,并充分整合了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重点解读了信用风险管理平台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撰写完成了《2024-2029年全球与中国信用风险管理平台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报告有...https://www.baogao.com/report/15922495.html
8.银行风险排查报告(通用1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风险排查报告(通用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1 一、存在的风险 (一)客户信用风险:着力防范市场业务单位和系统内口碑存疑公司的信用风险;...https://www.unjs.com/fanwenku/393903.html
9.中国信保发布2022年《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中国信保发布2022年《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22年12月26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正式发布2022年《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并显示,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风险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全球政治风险持续上升,国际格局演变出现新特征;二是世界经济在疫情、战争、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复苏进程显著...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12262597886472.html
10.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基本保障。加强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离不开对操作风险管理这一古老而现代的话题。过去...https://www.jy135.com/guanli/231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