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赚钱App;老年人;数字文化消费;消费陷阱;银发经济
一、引言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强化老年人权益保障”。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维护老年人消费权益,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随着我国老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数字文化产品的适老化进程持续加速,数字文化消费已经成为老年人重要消费方式,其中“赚钱App”就是近年来倍受老年人喜爱的数字文化消费产品。不少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然而操作中发现App标榜的高收益迟迟难以兑现,甚至还可能面临套路消费、财产损失、信用危机等数字文化消费安全问题[1]。这些问题不仅严重破坏了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而且对保障老年人消费权益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对赚钱App运作模式进行深入剖析,探究赚钱App是“陷阱还是馅饼”,推动保障老年人消费权益,进一步维护老年人数字文化消费安全。
二、赚钱App的概念和特征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一般指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7]。2022年6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新修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App进行了详细界定,即“通过应用程序向用户提供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等服务的活动,包括即时通讯、新闻资讯、知识问答、论坛社区、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网络音视频、生活服务等类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入App,App呈现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趋势,逐渐成为云上音乐、线上视频、网络文学、游戏电竞等数字文化消费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App的应用分支,赚钱App可被认为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支撑,以运营商、玩家等共同赚钱为目标,以旅行拍照、户外徒步、现场吃播、文创工艺等为主要内容,以任务分包、薪金回馈等为营运手段的数字文化消费产品,具有获利导向性、操作便捷性、数字支撑性、产品泛在性、营运平台性等特性[8-9]。
三、老年人数字文化消费的新特点
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rad)在ThePostmodernCondition一书中指出,充满多元、尊重差异的后现代社会已经到来。对于后现代社会,鲍曼(ZygmuntBauman)在《工作、消费、新穷人》中认为,消费文化是后现代社会较为显著的特征。这种消费并非是消费量的递增,而是消费理念的嬗变,即消费不仅仅是满足生存的需要,更多的是满足个体超然的追求[10]。老年人作为后现代社会的长期经历者,消费文化的多元化、泛在化浸染了老年人的生活态度、消费惯习等[11]。赚钱App作为诸多老年人青睐的数字文化消费产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老年人在后现代社会中的数字文化消费新特点。
(一)补偿消费的符号化
(二)情感消费的圈层化
(三)升级消费的功利化
(四)内容消费的娱乐化
内容消费的娱乐化指部分赚钱App提供低趣味的俗套内容以及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为老年人提供泛娱乐化消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自我赋权理念认为娱乐本质是自我赋权化,能够激发体内积极心态应对外界压力,有助于推动自我价值实现[15]。作为数字文化产品的分支,赚钱App提供的文化消费内容继承了娱乐特性,是老年人身心消遣以及推动自我实现的重要依赖。但是部分赚钱App过分宣扬娱乐属性,促使自我赋权无限膨胀,颠覆了传统的“禁欲”法则,导致文化沦落为娱乐的附属品,扰乱了老年人内心世界以及信念体系,加剧部分老年人退休生活的空虚和失落。例如部分赚钱App利用老年人对数字文化消费的一知半解,掺杂不符合数字技术逻辑的故事片段,渲染赚钱App的数字娱乐功能,诱骗老年人大量安装和使用赚钱App。
(五)价值消费的虚无化
价值消费的虚无化指部分赚钱App过多挖掘数字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商业价值,虚化产品及服务本身的文化属性及育人价值,导致老年人在价值消费过程中偏离社会主流价值。文化堕距理论认为社会物质变迁速度高于精神文化,导致思想、惯习相对滞后[16]。数字文化消费是传递价值、理念的重要路径,能够帮助老年人认识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但是部分赚钱App过度的商业包装使得服务本身的文化属性和育人价值虚化,误导了老年人对新事物、新现象的认知。例如部分赚钱App为实现快速扩张和流量收割,利用似是而非的视频和图片去设计、分包任务,刻意传递错误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四、老年人数字文化消费安全问题及其特征
(一)老年人数字文化消费安全问题
2.情感圈层消费造成系统风险蔓延。系统风险蔓延主要指老年人数字文化消费所产生的风险和危害容易在老年圈层中迅速传播和扩大。部分老年人尝试通过数字文化消费探寻亲情、友情、爱情的慰藉,围绕赚钱App等数字文化消费平台形成了大量具有共同情感经历的老年消费圈层。老年人的情感消费需求和老年消费圈层为赚钱App充分挖掘老年市场及扩大老年流量带来了机会。但是部分赚钱App却以情感消费为诱饵,利用非法传销、集体洗脑等手段在老年圈层中敛取个人财产。据《人民日报》报道,趣步App宣称走路赚钱,实际却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被长沙市工商部门立案调查⑥。同时,这些风险也容易通过情绪感染等蔓延至其他关联圈层,引发老年人数字文化消费的系统风险。
3.功利消费泛滥致使消费陷阱频发。消费陷阱频发主要指有关老年人的数字文化消费陷阱和圈套频繁显现。随着老年消费不断升级,精神文化消费成为老年人重要消费内容之一。部分赚钱App以赚钱为诱饵不断向老年人灌输精神享受与快速赚钱相融合的理念,同时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夸张式包装,甚至宣称依靠数字技术能够实现“躺平式”赚钱。这种“躺赢”“新奇”“科技感”十足的赚钱方式,迎合了部分老年人的好奇、贪便宜心理,加之商家抛出的可口诱饵,导致部分老年人对赚钱App的黏性越来越功利化。一些赚钱App借助功利性黏性散布“看数字视频就能赚钱,还犹豫什么”“数字时代别人都赚了,而你却放弃了”等激将话语,使得一些老年人误以为捡到了挣钱密码,争先落入赚钱App的消费陷阱。
4.泛娱乐化消费激化虚拟空间风险。虚拟空间风险主要指老年人数字文化消费的空间载体出现风险。老年人通过数字文化消费试图丰富生活情趣、提高生活情调,然而部分赚钱App通过泛娱乐化消费致使低俗趣味、戏谑粗鄙等消费主义思潮横行。这类消费主义思潮借助虚拟空间肆意渗透和侵害,使得老年人的消费行为、消费意识更加迷失,为一些赚钱App带来非法盈利机会,导致虚拟空间经常出现“杀猪盘”等诈骗风险。虚拟空间的泛在化、数字化、多元化、动态化等特性,又进一步延展了风险在空间的蔓延半径,容易引发危害性更大、影响力更广的虚拟空间灾难,同时虚拟空间也使得多数违法操作更为隐蔽,抽检、举报等常规监管手段较难查获其违法信息。
(二)老年人数字文化消费安全问题的特征
五、老年人数字文化消费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数字理性意识,提高风险辨识能力
数字理性意识主要指老年人在数字文化消费时,能够自主辨识数字风险、化解消费风险的能力。老年人作为数字文化消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培养数字理性意识有助于老年人适应网络空间的自主性,提升老年人的风险识别能力。一是需要厘清数字文化消费的技术逻辑,了解数字文化产品背后的基本技术规律和风险生成点,提升老年人对意义、象征、气氛等符号性消费的风险辨识能力;二是面对非主流、不正常的符号消费时,利用公安部反诈App等帮助老年人进行辨伪,提升老年人在数字文化消费中的风险化解能力。
(三)培育健康消费理念,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防范虚拟空间风险
(五)培育主流社会价值,优化复杂安全局势
注释:
[参考文献]
[1]赵晨熙.构成“人员链”“金钱链”难逃传销之嫌[N].法治日报,2022-04-26.
[2]岁正阳.“躺赚类App”真的能赚钱吗?——防范“赚钱App”乱象风险预警[J].中国信用,2021,(6).
[3]何勤华,张顺.老年人权益法治保障的创新与实践——以应对诈骗伤害为中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
[4]刘庆.智慧赋能:“互联网+养老”的现实经验和未来向度[J].决策与信息,2022,(4).
[5]杨红娟.老年人消费安全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建构[J].人口与社会,2018,(2).
[7]赵瑾妍.概念APP设计[J].出版发行研究,2021,(3).
[8]徐芹.“拍照赚钱”APP平台的任务定价策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
[9]DouY,LiW,LiuZ,etal.Uncoveringdownloadfraudactivitiesinmobileappmarkets[C]//2019IEEE/AC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sinsocialnetworksanalysisandmining(ASONAM).IEEE,2019.
[10]穆宝清.后现代社会与消费主义——鲍曼对消费文化“综合症”的一种解读[J].齐鲁学刊,2013,(5).
[11]于宝鑫,费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居民消费:理论与对策[J].老龄科学研究,2022,(12).
[12]魏瑾瑞,张睿凌.老龄化、老年家庭消费与补偿消费行为[J].统计研究,2019,(10).
[13]左路平.情感资本化与资本情感化:情感消费的资本逻辑透视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23,(4).
[14]彭涵,刘海燕.老年人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市老年生活形态调研的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8,(4).
[15]韩升.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及其背后的辩证关系[J].人民论坛,2022,(10).
[16]李熠煜,杨旭,孟凡坤.从“堕距”到“融合”:社会“智”理何以“适老化”[J].学术探索,2021,(8).
[17]蒋军成,钱宇桐.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供需耦合路径研究[J].决策与信息,2023,(5).
[责任编辑:汪智力朱苗苗]
TheCharacteristics,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DigitalCultureConsumptionSecurityfortheElderly:
BasedontheAnalysisofMoneyMakingApps
GAOWei
Keywords:moneymakingapps;elderlypeople;digitalculturalconsumption;consumptiontrap;silvereconomy
[收稿日期]2023-09-23
[作者简介]高威,男,湖北巴东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