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银行高管17岁儿子虐猫,父母被指专门领养猫供其子虐待”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量网友表示了愤怒和谴责。因为虐猫的男子尚未成年,不少网友便将怒火层层传导至其父母身上,并最终烧到了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
一、舆情概述
由于涉事男子未成年,因此,舆论将炮火对准其父母,涉事男子父母及所在单位均被卷入到舆论的漩涡当中。目前,涉事银行已经回应,并表示正在积极核查此事。
二、事件脉络
1、事件发端
【社区居民发现被害小猫,并锁定施暴者】:7月22日,成都一社区居民在小区发现一只受伤缅因猫,将其送医救治,缅因猫四肢被人为折断且多处受伤,最终因伤势过重心脏骤停死亡。经社区宠物店辨认,缅因猫的主人疑似为小区的一名17岁男子,其母是一家银行高管刘某,此前曾带此猫到宠物店驱虫。
2、舆情首发
【微博网民曝光受虐小猫惨状以及虐猫者个人信息,舆情开始发酵】:7月26日,部分网民在微博晒出小猫被虐、施虐者及其父母的正面照片、所在学校、具体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3、舆情发展
【知名大V收到爆料人私信,并公开了成都17岁男子疑似虐猫事件,舆情热度持续攀升】:7月26日18时,网络作家、微博大V@鸭圣婆发布“成都锦江区疑出现17岁未成年虐猫事件,手段极其残忍”的微博,引发大批网民围观。
4、舆情高峰
5、首次回应
三、传播情况
四、舆情观点
1、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主要分为三部分:
2)整体陈述“虐猫事件”发展情况,以及交行回应口径。
2、网民观点
五、研判分析
1、成因分析
1)虐猫触及道德底线,挑动舆论敏感神经
此次“17岁男子虐猫事件”涉及的“活剥猫皮”、“四肢折断”等具体虐猫行为突破道德底线,直接冲击了公众在道德和情感上的正常认知。加之,涉事者父母疑似知晓此事、可能存在纵容虐待动物、领养供虐等情况相继曝出,涉事者一家瞬间受到无数公众的强烈谴责。
2023年以来,网红“杰克辣条”虐猫、河南开封17岁李某某虐猫、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大学生虐猫等事件的接连发生,不断挑动舆论敏感神经。每当有虐待、虐杀动物的事件发生,网络上的谴责之声便会高涨,但因实质性反虐待动物法律的空白,虐猫者除了受到道德谴责,往往没有得到任何惩罚。这样一来,公众长期愤怒不满的情绪会不断累积,并在此次事件曝光时开始集中宣泄,使得这起虐猫事件快速上升为社会热点话题。
2)信息跨平台传播放大舆情声量
3)影响力主体参与传播助推舆情烈度
4)围观者愤怒情绪推动舆情不断升温
热点事件的形成有赖于众多网民的参与和讨论。在本事件中,网民的愤怒情绪显而易见。研判认为,围观者的愤怒情绪既有对涉事男子虐猫行为的强烈批判,也是恨官、仇富、仇编制心理作用下,对施虐者父母的不满、仇视情绪的集中体现。两种负面情绪叠加的威力,直接反映在舆情的“升温”上。
2、舆情特征
具体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有相当一部分网民在社交平台公开发表针对17岁虐猫男子及其父母的攻击性强、带有明显贬义感情色彩的极端观点;二是,事件曝光初期,舆论在尚未确定事实真相时,仅凭爆料人一面之词,便对施暴者父母加以道德评判,认为他们“人品差”“德不配位”;三是,舆论希望施暴者父母所在银行介入处理,对不合期待的银行持批评、怀疑以及盲目抵制态度;四是,随意曝光泄露个人信息,如网民随意曝光虐猫者家庭住址、学校,监护人单位等。
2)舆论火烧交行、农行,引发舆论搭车现象
3)渲染报道导致公众认知偏差
当前,流量经济、眼球经济似乎已经成为数字媒体经济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了追求流量、吸引公众眼球,不少媒体过分追逐热点,一再降低新闻内容制作、把关的门槛,导致低质量新闻遍布网络。在本事件中,媒体在没有确认爆料内容真实性的情况下,将“爆料人称刘某纵容其子虐猫,甚至专门领养猫供其虐待”作为新闻依据。更有不少媒体以“网曝银行高管17岁儿子活剥猫皮”“银行职工纵容17岁儿子虐猫”“交通银行上热搜!系交行干部儿子虐猫事件”为题进行报道。虐猫者残忍行为被谴责无可厚非,但媒体将“银行”“高管”与施暴者进行强行关联,无非是想以此博人眼球,收割流量。
六、舆情建议
目前,该事件存在以下三类声誉风险:一是调查结果尚未出炉,这就意味着舆情闭环存在缺口,不排除舆情反弹的可能。不排除动物保护团体再次发声向银行、警方、学校施压。二是若调查不了了之,容易加深公众对银行的不信任感。三是调查通报措辞不当,可能会引发次生舆情,给银行造成二次伤害,抬升舆情处置应对的成本。
有鉴于此,建议银行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工作:
2)及时与个体进行“责任切割”,把握舆论中的话语权,避免影响到银行的整体形象。保持与公安部门的沟通,适时发布调查通报。首先,客观陈述虐猫者母亲是否为银行员工,若确系银行员工,针对“是否存在领养小猫供其子虐待”“升职是否违规”等舆论疑点进行精准回应,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避免后续争议风险;其次,表明坚决反对任何虐待动物的行为的基本态度。最后,明确将以案为鉴,持续正风肃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