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市场风险分析范文

导语:在公司市场风险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保险业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长期被抑制的保险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保险业快速扩张的表面现象也掩盖了行业潜在风险,中国保险市场作为典型的新兴金融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基础薄弱;内控风险较为突出;外部风险日益凸显;保险行业的环境建设与外部监管水平跟不上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巩固我国保险业已有发展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发展规模扩张和行业发展安全的辩证统一,全面而深入探讨我国保险业运营风险状况势在必行。

一、保险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一)保险风险的分类研究

(二)承保风险研究

(三)投资风险研究

在投资风险研究方面,Kenney(1967)提出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Daines等(1968)认为,随着承保风险的增加,应相应降低投资风险。国内学者方面,刘娜(2005)认为,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管涉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可通过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投连险和巨灾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保险公司上市等途径加快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渗透与融合,在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与偿付能力的同时为资本市场创新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叶永刚等(2005)提出运用在险值(VaR)方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度量,用成份在险值(CVaR)来揭示保险资金市场风险的主要构成和投资组合中每类资产的边际风险。

(四)偿付风险研究

有关偿付风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研究方面,偿付能力即“保险人在各种合理的、可预见的环境下履行所有保险合同所规定义务的能力”(solvency)。有关偿付能力及其监管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偿付能力监管模型(方法)。陈兵(2006)介绍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经济资本”(EconomicCapital)方法及其在保险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孟生旺(2007)整合了VaR、TailVaR、破产概率和保单持有人预期亏空(EPD)等传统保险公司风险度量技术,提出了保险公司风险度量和控制的未偿率模型。

2.偿付能力监管额度。粟芳(2002)提出了一种计算偿付能力额度的模型,并实证比较了这种风险理论模型和比率法、破产理论法在计算偿付能力额度方面的适用性;赵宇龙(2006)指出了我国非寿险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设置的不足,并依据欧盟标准的理论基础与逻辑,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并实证了其有效性。

3.基于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占梦雅(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体系(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封进(2003)用因子分析法实证认为1986年~2000年以来中国寿险经营的偿付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4.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吕长江(2006)利用MDA模型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进行预测研究。

(五)文献述评与保险运营风险分析框架

本文基于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环节将保险风险简化为承保风险、投资风险和偿付风险,显而易见,这三个环节的风险因素都是保险经营的内生风险。本文有关保险风险的分类比较简明直观,但也疏漏了一些重要风险环节,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笔者认为这些重要的风险因素相对保险运营而言,都是外生风险因素。

承保环节的风险分析多集中于信息不对称风险。Roth.schild和stiditz(1976)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效率的影响:由于保险人不了解投保人在投保之后的行为,投保人在投保后可能故意造成保险事故从而导致赔付率上升,因而存在道德风险;当保险人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状况,而高风险个体积极投保的结果会将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从而存在逆选择问题。2005年5月,中国保险学会和中国保险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保险业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国内学者随后也掀起了有关保险诚信研究的热潮,如赵尚梅(2005)认为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信息不对称为其根源之一;由于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面临国际同业竞争,倡导建立以政府主导的正规制度来实行约束。陈秉正(2005)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保险人、保险人和保险消费者存在不诚信的必然性,指出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如建立长期互利关系,加大不诚信的惩治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措施来加强诚信建设。

对保险企业来说,其业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承保、投资和偿付,各个环节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目标各不相同:承保主要是通过合理渠道和价格提供市场需要的保险产品,以追求规模有效扩张为目的;投资则是在规定的投资范围和额度前提下,通过投资组合构建与运用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偿付环节则通过保证充足的偿付能力来保证可预见甚至是巨灾风险事件的偿付来保证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承保是资金运用的基础,自己承保和资金运用的结果共同决定偿付的有效性,三者相互影响和制约。保险业务的风险包括这三个环节经营的内生风险,同时受到外在风险因素,如通胀、利率和汇率变动,资本市场波动等外生风险因素的影响。

二、承保风险分析

(一)保险产品分析

1.产品同质化明显。从保险市场现存的产品结构来看,各家保险公司并无实质性差异,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加强。各保险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往往根据同业的销售情况来判断市场需求,进而模仿跟进,这势必造成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并进而造成市场的过度竞争。

2.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中有关保费收入的比例构成凸显了我国保险结构存在的问题:就财产险而言,2007年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997.74亿元,其中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人为1484.28亿元,同比增长33.98%,占财产险业务的比例为74.3%;而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36.69亿元,占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为36.2%,同比增长145.3%。就寿险而言,2007年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948.97亿元,其中万能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45.69亿元,同比增长113.44%,占寿险保费收入的17.09%,占比上升7.31个百分点;投连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93.83亿元,同比增长558.37%,占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7.96%,占比上升6.4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对财产险和寿险而言,业务增长与构成对交强险和投资型险种过于倚重,产品结构单一。

(二)保险费率分析

随着保费收入和保险金额的逐年上升,我国财产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费收入逐年下降,蕴含着承保风险的逐年放大。

财产险某些险种的费率管制也蕴含着一定的监管风险,交强险作为财产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强制保险的特点,从一开始推出就颇受非议,就其费率而言,和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交强险费率相对较高。

(三)营销渠道分析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报告》中显示④,我国2007年的保险投诉为1767件,比2006年增长4.8%。其中,涉及保险产品误导销售即为保险投诉相对集中的问题之一。有关保险营销渠道风险的主要表现:

1.营销中介滥用渠道权力。就目前保险公司展业的途径而言,主要通过保险中介来实现。由于保险中介把持了保险营销渠道,在和保险公司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因而少数不良中介往往抬高营销成本报价,从而加大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

2.通过误导消费者来实现保险产品销售。由于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知识缺乏,再加上保险合同往往具有繁杂的条款,因而投保人在投保时往往“不知所措”,而一些保险人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实施对消费者的误导,如将分红险称为理财产品,“疏漏”保险手续与证据导致保险理赔无法实现等。

3.银保合作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由于银行具有渠道优势,因而抬高手续费报价,代销人员甚至还根据业绩收取额外手续费。

三、投资风险分析

2.海外投资。2007年7月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打开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的大门,截至目前为止,共有21家保险公司获得了QDII资格,其投资限额为保险公司上年末总资产的15%②。

4.中小保险机构委托入市开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理财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中小保险公司通过委托投资方式进入股票市场成为可能,目前已有民安保险等18家中小型保险公司可“借道”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股票。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情况

(三)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公司的新增收入中80%左右与资本市场有关,但资本市场波动很大,蕴含着极大的投资风险;与国外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和比例相比,我国保险业投资债券比例偏小,股票、基金所占比例偏大④;海外投资蕴含着投资风险和汇率风险。

四、偿付风险分析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占市场份额主体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均非常充足,长期困扰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不足和利差损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由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制于承保和投资环节,而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保险业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仍然存在且较为突出,因而偿付能力风险仍然存在。

偿付环节风险还源自保险诈骗的存在。有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险赔付总额中有15%一30%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以诈骗形式获得,个别的险种的诈骗赔付率甚至高达30%一50%。另据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估计,该公司2005年赔付总额中15%以上与保险诈骗有关;华安保险武汉分公司认为,因保险诈骗产生的赔付目前已占到赔付总额的30%⑨。据江苏保监局不完全统计,2006年江苏省发现涉嫌车险诈骗案件1900件,涉嫌诈骗金额1860万元,全省因机动车险诈骗损失高达2亿元㈣。

中国保监会于2003年3月24日颁布了“1号令”,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对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做了规定。其中,有关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分别照搬欧盟1973年标准(财产险)和欧盟1979年的标准(人身险),即“偿付能力0”标准;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则以NAIC的IRIS为基础构建。由前述文献综述可知,粟芳(2002)和赵宇龙(2006)等学者的研究均表明,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最低额度与初始准备金的设置存在一定缺陷。

五、结论

保险业高速发展也掩盖了行业潜在的运营风险,我国保险业面临的运营风险可归结为三方面:

Abstract:Theintroductionoftheelectricitymarketmechanismsbringsmanyuncertainties,soitisthenecessarytaskofpowergenerationcompaniestoenhanceriskawareness,establishtheconceptofriskandenhanceriskmanagement.Therefore,itisnecessarytorevealthemainriskandfindtargetedcountermeasuresforthesustainedandhealthydevelopmentofpowergenerationcompanies.

关键词:发电企业;风险管理;防控管理

Keywords:powergenerationenterprises;riskmanagement;preventionandcontrolmanagement

0引言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风险管理控制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发电企业在风险管理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发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根据发电企业存在的风险,并且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与措施。

1发电企业风险确认

风险管理初始信息收集是发电企业风险确认的主要工作。信息资源是发电企业开展风险评估、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需要发电企业做好对初始信息的收集、分析、筛选、整理及应用等工作。现行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可包括两大类: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按照这些数据信息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从风险形成原因角度看,可将发电企业风险划分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大类;从风险性质角度看,可将发电企业风险划分为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及战略风险五大类,本文将具体论述上述五大类风险:

1.1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因企业财务结构不规范、融资行为不合理而导致企业偿债能力较低,使得投资者预期收益大大下降而引发的风险。对于发电企业财务风险而言,其主要体现在资金周转率、企业的负债水平、盈利能力、各项成本费用、成本核算、资金结算等方面。

1.2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是指企业受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运营活动未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或遭受重大损失而引发的风险。对于发电企业运营风险而言,其主要体现在市场营销策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管理人员从业素质及信息系统操作等方面。

1.4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股市价格、汇率、利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对于发电企业市场风险而言,其主要体现在煤炭市场信息、电价信息、计划电量完成率及电量供需状况等方面。

1.5战略风险一直以来,关于战略风险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争议不断,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持有不同的态度。简单来说,战略风险可被定义为因企业整体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引发的风险。对于发电企业的战略风险而言,其主要体现在电力企业发展规划、发电量预测文件等方面。

2发电企业风险分析评估流程与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2发电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发电企业加强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平台,该体系全面贯穿发电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行使着对决策、执行及监督等过程的风险管理职能,对发电企业更为准确、高效的决策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3有效地加强风险防控管理的措施

3.1根据危害因素确定预防目标对于发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而言,其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方针,以“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为坚持原则、以规避各种风险、保证发电企业运行顺利性、安全性为目的。现阶段,发电企业总调已经统一确定了电网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并由各级调度机构承担组织实施所辖电网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通过加强和其他部门的协作共同管理、控制风险。现行发电企业风险管理要求实行超前控制,即通过风险预测估测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并事先做好防范措施,待风险出现时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给发电企业带来重大损失。风险事故预测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过程,其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事故教训,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系统结构、电源分布影响)和外部因素(地域特征影响、自然灾害影响、污秽影响以及外力破坏影响),运用风险评估技术,从多角度、全方位对电网运行风险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控制和管理措施,从而起到风险事故预防的目的。

3.3以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完善发电企业安全保证制度发电企业需针进行全面控制,其分析内容如下所示:发电企业结构、电力电量平衡、系统潮流及无功电压、系统N-1静态安全、系统暂态稳定性、系统动态稳定性。待发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后发现,风险与现行制度、应急管理预案严重脱节,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将为完善发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实践证明,风险防护并未能够满足发电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措施实现发电企业安全风险高效预防。

通过实行发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有助于完善发电企业安全保证制度,增强评价结构检查保证和保护制度的有效性。于此同时,更需要进一步强化电力企业广大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到风险防范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杨学华,张国库.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析[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12).

[2]缑颖慧.危机下发电企业财务风险应对[J].河北企业,2010,(07).

[关键词]BOT模式;风险分析;风险规避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8.039

0前言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运营—移交,是指东道国政府与国内外私营承包商签订合同,将国家共用基础设施或工业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的权利特许给承包商,由他们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运营者来组成项目公司,进行项目的开发建设,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收回投资并赚取利润,当特许权期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这种BOT模式的工程项目是近十几年来在国际承包市场上出现的一种资金承包的方式,大都涉及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参与方多、投资金额大、投资难度大、建设和经营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对BOT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准确分析,才能根据其风险特殊性采取适当手段加以规避。

1BOT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BOT工程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许多风险,了解BOT工程项目风险,才能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策略优化BOT工程项目风险管理,BOT工程项目风险大致可分为两类: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

商业风险:商业风险主要包括在项目建设阶段的完工风险、在项目运营阶段的运营风险、由于市场力量变化引发的收益风险、汇率波动和利率增长的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这些商业风险有可能损害BOT工程项目的偿债能力,导致投资者难以获取正常的收益。

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BOT工程项目所有风险中最大的风险,它会直接影响到整个BOT工程项目的运作,其中包括国有化或征收、政治干预、废弃合同等,当政府单方面毁约且没有给予投资方合理补偿时,意味着该BOT工程项目投资方的资金难以收回,并会给BOT工程项目有利害关系的其他组织和个人造成严重损失。此外,东道国内发生战争、内乱、恐怖行动等突发状况时,可能会导致BOT工程项目的终止,给项目公司带来经济的损失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2优化BOT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探讨

在BOT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其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在项目参与者中,有能力控制风险者承担责任,若双方均无力控制风险,则由双方通过谈判等来共同分担风险。

2.1政治风险防范

对于BOT工程项目风险中的政治风险,项目投资方可考虑通过以下措施予以防范:①项目投资方可通过向商业保险公司或其他官方信贷机构进行政治风险投保,以此降低政治风险带来的危害;②在BOT工程项目建设前,项目公司就应在项目的建设、运营等方面与政府进行谈判并达成共识,并要求政府以书面协议的方式对项目的特许权权限、许可证有效性及可转让性等予以书面保证;③投资方应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引入政府出口信贷机构和多边发展机构,政府参与其中会使得项目得到政治上的保护,政治风险大大降低;④为了规避BOT工程项目的法律风险,项目发起人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聘请有关法律顾问参与其中,从而保证项目的设计、融资和税务等符合项目所在国的法律要求,并且可在法律顾问的帮助指导下与政府签订包括进口限制协议、诉讼豁免协议、仲裁协议和劳务协议等在内的担保协议,从而为项目公司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法律上的保护。

2.2金融和市场风险防范

对于BOT工程项目中的金融风险要通过综合运用传统的金融工具和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予以防范。如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一般由项目公司和政府共同分担,在对其进行风险防范时,项目公司应在和政府签订的协议中明确规定,项目公司承担一定比例之内的利率变化,超出部分由政府进行补贴,由双方谈判确定一个合理汇率,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汇率波动由政府对项目公司补贴。同时,对于市场风险,项目投资人在前期就应对市场结构和运作方式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并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正确地把握市场行情是防范市场风险的基础,此外,项目投资人还可通过和政府谈判明确投资回报率或由政府提品购置担保,从而让政府和项目公司共同分担市场风险。

2.3完工风险和运营风险防范

为减少和防范完工风险,项目公司应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和有实力的承包商进行项目建设,并通过设置履约保证金和误期损害赔偿费用等合同协议将完工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对于运营风险,一方面要对技术风险和能源原材料供应风险加以重视和防范,项目建设要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同时可将部分技术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来分散风险。项目公司应尽量保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价格和货源的稳定,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并建立完善的供应和储备体系。另一方面要对经营管理风险予以防范,可通过选择有资质和管理经营的运营商来负责项目公司的运营,还可通过资金投保的方式来转移运营风险。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

一、普惠制金融体系下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必要性

普惠金融的引入是实现普惠型经济的重要工具,所谓普惠制经济,就是最大限度的让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增加。近年来发展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是普惠制金融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也是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号召,是农村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有利于解决农户和小型企业贷款困难问题,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能推进农村民间金融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机制灵活多样,针对农户不同的贷款需求,能从根本上满足,对解决农村资金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后造成的金融服务空白能有效弥补。与正规支农渠道相比,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具有一系列优势,比如贷款门槛低、手续简便;与民间借贷相比较,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是农民借贷的首选,其比较规范、利率低。鉴于此,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与运营对于民间借贷的规范化有利,同时也有利于金融业的适度竞争。

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为“三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隐藏着一系列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信用风险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户及居住在农村的个体工商户等,这些借款者信用一般不高,他们居住比较分散,个人信息小额贷款公司不太了解,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另外,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存在一些局限性,内部操作不完善、对贷款审查程序不严格、从业人员素质低。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小额贷款公司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由于农业天然的弱质性,农户进行农业生产面临着较强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自身抵抗能力又弱,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无法还款的风险增加。

(三)流动性风险

(四)操作风险

由于不完善或者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就是操作风险。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少、专业技能不强,很大一部分人员之前没有从事过金融业务,缺少专业知识,这样操作风险极易产生。另外,大部分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职位,更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风险处置操作也只是形式上的。

(五)法律风险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指导意见》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不明确,只是把小额贷款公司确定为公司,有限责任或股份有限公司,但至于是否是金融公司没有明确的定位。由于定位不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不确定,致使小额贷款公司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经营与监管都造成不利的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发放贷款不能吸收存款,所以《商业银行法》对其不适用,但其从事的是金融业务,不是一般的公司,也不能完全适用《公司法》。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着严重的法律上的不确定性。

三、解决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存在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利率风险意识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要强化利率风险意识,重视利率风险管理,加强风险体系的建设。影响利率的因素复杂,利率变动频繁,小额贷款公司要有能力判断利率走势,准确预测。还要特别注意央行的货币政策,以准确判断利率走势。

(二)强化贷后管理

严格审批贷款程序,贷款发放后采取一些措施加强贷后管理,定期检查贷款项目和贷款资金用途。进行风险预警分析,根据情况是否对农户再贷款或进行展期,对风险大的农户按期收回本金或调整贷款期限或发放方式或不予展期,而对于那些经营状况好且风险低的农户则继续支持。

(三)扩大融资渠道

(四)健全内部管理、增强风险意识

加强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完善员工激励机制,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营造风险文化和加强内部控制。

[1]宋克玉.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问题探析[J].北方经济,2008,(20).

[2]刘国防,齐丽梅.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9,(12).

[3]王纬.关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风险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13).

一、引言

房地产业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仅有20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成长性很高的行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和2004年的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均在2002年之上。2004年,全国房地产行业完成投资1.3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28.1%。尽管房价上涨增加了普通购房者的负担,但旺盛的购房需求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依然是房地产行业景气的主要支撑。国内有学者指出,未来五年,全国整体房价仍会维持在较高位运行。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增长态势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住房供给偏紧,旺盛的需求仍使供求不平衡。未来某些房价上涨较快的大城市将会带动地区及全国房价的上涨。

深万科、金融街、深振业等30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来的经营发展状况表明,房地产行业近年来资产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发展迅速,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百分比逐年下降,经营管理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同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也放缓,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经营风险也正逐步显现。5年来,3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由540亿发展到841亿,增长了55.69%。其中,存货净额由264亿增长到了442亿,增长了67.78%。主营业务收入由141亿增长到274亿,增长了94.07%。资产负债率2001年最低,为49.08%,2002最高为54.55%,并呈上升趋势。反映营运能力的存货周转率,从1998年的最低0.37次上升到2001年的最高0.48次,2002年有所下降为0.47次。

房地产业的风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利率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等,这一风险分类,虽便于描述,但给定量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有的学者把房地产业的风险划分为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则便于在风险分析中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静态动态相补充。

Z模型最早是由美国学者Altman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用以计量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在实际运用中,模型得到了逐步补充完善。其分析模型如下:

Z=0.717X1+0.847X2+3.107X3+0.420X4+0.998X5

式中,Z=判别函数值,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股东权益账面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企业破产临界值:

(1)Z<1.23时,企业处于破产的“危险地带”;

(2)1.23

(3)Z>2.9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考虑到企业财务数据源于权责发生制原则,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现实的财务质量,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增加了两个有关现金流量分析的指标:

(1)现金盈利质量率。

现金盈利质量率=现金盈利值/净利润。其中,现金盈利值是根据现金流量表提供的财务信息计算出来的企业现金净收益。计算公式为:现金盈利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和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处置长期资产收现一利息及筹资费用付现。

(2)现金增值质量率。

现金增值质量率=现金增加值/留存收益。其中,现金增加值是企业支付了各项现金分配后的留存现金收益。计算公式为:现金增加值=现金盈利值一分配股利付现。

由于上述分析模型没有把行业因素考虑进来,本文增加了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使其更适合房地产企业特色。

本文第二部分根据万科公司与行业财务效益状况指标,资产运营状况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万科公司经营状况;第三部分测算万科公司Z指数值,与指标的临界值比较得出警情结论,并与行业Z值比较,进行行业分析;第四部分对警度进行分析评价,并采取措施排警。

二、基本财务指标分析

2002年万科股份的各项财务指标与市场比较为:

与同业相比,万科公司偿债能力较强,负债比例较小,且短期负债比率大于长期负债比率;资产增长高于同业平均,尤其是净利润的增长,说明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总杠杆低于同业平均,股价受销售变动影响也小;其应收、应付、存货、资产及现金等价物周转率高于同业平均。但是,其盈利能力要低于同业。

三、Z模型分析

根据Z模型的公式,算得万科公司2002年的Z指数指标为:

但是,行业平均值Z<1.23,即处于破产的危险地带。由此对比可见,房地产行业的财务警情已经很严重,风险很大,就连位居第一的万科公司也亮起了黄灯。

关键词: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石油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能源系统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实行市场经济化后,合同管理对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开始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虽然石油企业是国有企业,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市场风险逐渐提高,石油企业也不可避免要遇到更多风险,如果石油企业不引起重视,势必会遭受损失,所以做好合同风险管理的控制是必要的。

一、石油企业的合同管理

二、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比较常见,一般是指主要因为市场而产生的不可控风险,比如在石油企业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受到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市场风险等[2]。另外,系统风险还包括石油企业的盈利能力改变、管理层因为客观因素导致的变更等,增大了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的难度。

(二)监督风险

监督风险对合同风险管理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合同签订后。石油企业没有及时对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导致出现经济和管理风险。另外,还包括石油企业没有意识保护合同履行的正当性,也没有建立调整和控制机制管理合同的执行,没有将合同条约履行到位,导致石油企业的合同没有达到预期作用。

(三)法律风险

三、控制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措施

(一)控制系统风险

石油企业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的基础就是控制系统风险,其具体的措施有:(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石油企业将合同运行的过程包括前期调查准备、签订、履行、中途变更及合同失效等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以追求石油企业最大化的效益为目标,考察合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合同的运行做出评估从而应对各类风险;(2)石油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并对当下的市场情况做详细考察,比如石油价格的波动情况、市场对石油的需求等等,从而制定出最有利于石油企业的合同。

(二)加强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

对合同的履行过程进行监督对任何企业都是重中之重,对石油企业控制合同管理风险也是如此。合同的履行管理包括条约的具体实施情况、变更管理及违约管理等等,涉及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加强管理,具体的措施包括:(1)合同条约的执行交由基层单位实施;(2)对合同实施情况的审查交由机关业务部门来做;(3)合同实施的结果交由合同管理部门审核和抽检;(4)合同的真实状况需要审计监察部门做监督;(5)石油企业的分公司定期进行合同的全面检查,一般是以半年为期;(6)集体企业将书面形式的合同履行情况每月上报,便于监督部门审查。

(三)提高法律意识

四、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当下,石油企业也在加入市场经济后快速发展,但是也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做好合同管理的风险控制。针对不可控的系统风险、监督风险和法律风险,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减少合同管理风险对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效提升石油企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瑞理.浅谈石油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及控制[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8):00270.

[2]卫冬娅.石油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6):7-8.

[关键词]保险资金;投资风险;定位矩阵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保险资金运用的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逐渐扩宽,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截至目前,保险公司主要的资金运用渠道可以分为: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基金、股票、基础设施。

1.银行存款

保险资金投资配置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例最大,中国保监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银行存款为5667.3亿元,占比为35.85%。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保险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投资银行存款,意味着保险业从居民储蓄中分流出来的资金一半以上又回到了银行,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2.国债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保证,政府为满足其实现职能需要,平衡财政收支,实现货币政策功能,按市场机制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国债作为有相对可预测的固定收益的工具,种类繁多,收益率、期限各有不同,符合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要求,特别是在安全性上优于其他各类资产,是保险公司大规模资金投资的首选对象,始终在保险资金的投资组合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截至2004年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国债为2651.7亿元,占比为23.6%。

3.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是金融机构为了募集长期资金,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申请、发行并约定按期还本付息的金融性公司债券,是商业银行广为采用的金融筹资工具。作为特殊的一类企业债券,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虽然带有一定的信用风险,但我国金融债券的发行带有较大程度的行政色彩,其信用基础更偏向于国债。与此同时,与银行协议存款相比,金融债券具有较好的流动性,长期来看,对银行协议存款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截至2004年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金融债为1156.8亿元,占比为10.3%,为仅次于协议存款、国债的资产类别。

4.企业债券

企业债是国外保险公司的重要投资品种,由于对发行的严格控制,中国企业债的规模较小,而且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受到很大的限制。虽然企业债占保险总资产的比例还很小,但从需求来看,国内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的需求量很大。2003年6月3日,保监会公布了新的《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拓宽了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将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的比例由不超过总资产的10%提高到20%。该《办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困扰保险公司的可投资企业债券范围狭窄、比例过低等问题。

5.证券基金

1999年10月,中国保监会批准保险资金间接人市,2000年中国保监会批准多家保险公司将投资基金占总资产的比例由5%提高至10%。基金的优势在于专家理财以及可以充分地分散化投资,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或地区,这对于一些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特定时期,对保险资金间接进入股票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保险资金直接人市的放宽,一些具有较强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公司,逐步调整投资基金的比例。保监会最新披露信息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保险公司投资基金余额为782.68亿元,占比为4.95%。

6.股票

股票市场是国外保险公司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美国2000年保险资金的投资结构中,股票为30%,欧洲部分国家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比例甚至占到37.1%。而我国保险资金的股票直接投资与国外差别很大。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与证监会联合并实施《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保险资金首次获准直接投资股票市场。截至2006年6月底,保险公司股票直接投资为434.73亿元,占比为2.75%,较年初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7.基础设施投资

二、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的动因分析

(一)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由政治、经济等全局性因素引起的风险,将对整个市场的所有投资品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一般性社会环境变动对投资活动带来的直接或间接风险。如战争、及其他政治动荡的影响,以及社会风俗变动、社会消费观念变化、社会不安定因素带来的影响。这类风险因素对投资活动的影响范围广泛,影响效果复杂并具有长期性。例如,“9.11”事件后,美国一些民众减少或暂停长期性理财活动,使一些长期产品需求量下降,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的绩效也由于变现压力增大及资本市场低迷而受到牵连。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资金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无论上升还是下降,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对任何利率的异常变动都十分敏感。当利率上升时,一方面保险公司的固定利息债券价值下跌,长期资产大幅缩水;另一方面行业间替代效应导致保险业务量萎缩,可运用资金减少,而退保与保单贷款业务增长,现金流出加快,保险公司甚至不得不折价销售部分资产,使财务稳定性和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当利率下降时,虽然部分固定利息资产价值上升,但大量保单所有人会通过各种保单选择权增加资金流入,保险公司不得不购人价格较高的资产,再加上到期资产和新增业务资金,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再投资压力;与此同时,原有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如果过高,还有可能造成巨额的利差损。

3.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也称购买力风险,主要体现于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引起的金融资产总购买力变动的可能性。通货膨胀风险对债券等固定收益类投资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具体而言,由于通货膨胀一般很少在短期内发生急剧变化,所以短期投资所面临的贬值风险低于长期投资;具有浮动利率的中长期债券由于加入了通货膨胀补偿,则降低了由通货膨胀而引起的贬值风险。由于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不同,购买力风险对不同股票的影响也会有差别。在某些行业,当通货膨胀严重时,上市公司的盈利可能会随其产品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并带动股价上涨,这有可能提高股票投资收益。

4.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主要指由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投资收益变动的可能性。经营涉外业务的保险公司在接受国际运输保险、国际再保险等业务时,是以外币为收费币种,因而必然承担着汇率风险。影响汇率变动的一般因素有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国际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具体说来包括国家黄金与硬通货的储备数额、国际贸易的收支情况、利率水平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以及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等等。所以当投资者投资于外币形式发行的有价金融证券时,除承受与本币投资相同的风险外,还要考虑与另外一种货币兑换的额外风险。

5.市场风险

(二)非系统性风险

1.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保险公司因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不一致,从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保险公司为了满足最低限度的赔偿和给付及财务稳定的需要,资产必须保证最低的变现力,否则将会导致流动性负债超过流动性资产,产生流动性不足。当现金不够支付时就产生了流动性风险,这时就要以低价变卖一部分资产,如未到期债券或到市场上临时筹集高成本的资金以应付给付之需,从而给企业的稳定经营产生严重影响。流动性风险大小主要取决于二级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投资工具的流动性。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合同签约者不能按事先约定履行其责任及义务的可能性。在投资活动方面,如果保险公司持有债券的发行人经营状况恶化,信用评级降低,则公司持有的相应资产价值将大幅下降;如果保险公司购买的债券不能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将引起一系列不利于其财务状况的恶性反应,非常严重时将导致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保险公司的破产。

3.操作风险

三、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识别矩阵

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必须将投资渠道和风险动因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以便更准确地定位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下面通过三个步骤,建立起保险资金运用过程的风险识另U矩阵。

(一)在投资渠道的风险管理中细化动因

(二)在风险动因的分析申明确渠道

在风险分析和量化过程中,明确某一特定风险动因对各个投资渠道的影响,是进行投资风险管理的实务要求。不同的资金运用渠道,对操作者的知识结构、交易技能提出了具体要求,风险控制的措施、方法也各有特点。保险公司投资部(或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构架通常也是按投资品种的不同来设置,以实现专业化的投资运作。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将资金运用渠道作为风险识别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明确风险控制的责任,落实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三)形成风险定位矩阵

在上面两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风险量化程度、现有风险控制制度等,综合得到保险资金运用中的风险定位矩阵(见表1)。

一、证券投资风险的概念

证券投资的未来收益可能偏离其预期,这种偏离将导致投资者可能面临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甚至亏损的危险,这种危险就是证券投资风险。证券投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可能性损失,另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的可能性损失。第一种风险,在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产生。第二种风险主要来自于通货膨胀。

二、证券公司风险的类型

三、单个证券投资风险的度量

1.标准差和方差。预期收益率描述了以概率为权数的平均收益率。实际发生的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平均绝对偏差越大,投资于该证券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对单个证券的风险,通常可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表示。

2.变差系数。变差系数是相对偏离程度的衡量标准—每单位预期收益所含风险的衡量标准。变差系数越大,投资的相对风险也越大。

3.风险系数β。β系数是表明某一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的比较指标,所以有时又被称为风险度或反应度。如果一种证券的β系数值大于l,说明该证券风险大于证券市场的风险;如果β系数小于1,说明其风险小于市场风险;特别地,当β系数等于1时,则表明该证券风险与市场风险一致。根据日系数的取值,投资者就能判断该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

四、证券投资风险统计指标体系

公共因子是根据原始指标信息提取的反映指标间公共信息的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计算公共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根据公共因子的贡献率提取4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5.993%,即4个公共因子反映了85.993%的原指标信息。从特征值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等于3.064,大约占去方差43.588%,Factor过程提取前4个因子,4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方差的85.993%,说明这4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足够的信息。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进行旋转,旋转后的因子系数已经明显向两极分化,有了更鲜明的实际意义。

从旋转后因子负载值可知,第一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每股收益(X1)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盈利能力,可称为盈利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总资产周转率(X5)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偿债能力,可称为偿债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总资产增长率(X6)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成长能力,可称为成长因子;第四个公共因子对应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7)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金融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可称为营运因子。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指标:(1)盈利能力指标: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2)偿债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3)成长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4)营运能力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THE END
1.市场风险分析报告范文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市场风险分析报告范文,市场风险分析报告范文,市场风险分析,报告范文该范文提供了市场风险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包括市场概况、竞争状况、政策法规、经济形势等方面的分析,以及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等。为企业进行市场风险分析和撰写相关报告提供参考。 市场风险分析师:洞悉市场波动、精准研判风险趋势的关键角色 [股票...https://www.55188.com/tag-09838754.html
2.5G直播行业五年发展预测分析报告.docx2.市场风险分析 28 3.竞争风险分析 30 4.法律法规风险分析 31 七、结论与建议 33 1.研究总结 33 2.对5G直播行业的建议 34 3.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36 4.对行业参与者的建议 37 5G直播行业五年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一、引言 1.报告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5G技术已成为当今通信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7/5141031143012000.shtm
3.创业计划书范文产品介绍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的概念、性能及特性;主要产品介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过程;发展新产品的计划和成本分析;产品的市场前景预测;产品的品牌和专利等。 在产品(服务)介绍部分,企业家要对产品(服务)做出详细的说明,说明要准确,也要通俗易懂,使不是专业人员的投资者也能明白。一般地,产品介绍...https://mynews.goodjob.cn/chuangyejihuashu/chuangyejihuashu-16335.html
1.市场风险管理报告.docx市场风险管理报告《市场风险管理报告》篇一市场风险管理报告市场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财务表现,还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至关重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市场风险管理的现状,探讨市场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并提出建议以增强企业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5897088.html
2.农业市场风险范文12篇(全文)农业市场风险范文(精选12篇) 农业市场风险 第1篇 一、农业市场风险生成与演化 1.风险、交易风险与市场风险 风险是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其判断与认知, 根据来源不同一般可将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由于“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为风险就是交易风险。借鉴康芒斯对交易活动的划分, 可...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jcfbxcc.html
3.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范文(通用6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篇1 记者21日获悉,广州市房协日前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其中对广州土地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数据显示...https://www.unjs.com/fanwenku/261579.html
4.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九、风险分析 *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对策详细说明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手段,包括技术 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及其他不可预见的风险 十、其它说明 *您认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请说明为什么投资人应该投贵企业而不是别的企业? *关于项目承担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或公司总...https://www.oh100.com/a/202208/5043449.html
5.可行性报告怎么写范本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 依据。 一、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四、价格现状与预测 五、市场竞争力分析 六、市场风险 第三章 资源条件评价 一、项目资源可利用量 二、项目资源品质情况 ...https://www.cnfla.com/kexingxingyanjiubaogao/477752.html
6.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2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报告 1 今年以来,公司严格落实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以...https://www.ruiwen.com/baogao/6420648.html
7.开店计划书范文(精选10篇)五、关键的风险分析 对于我们项目来说,初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财务和市场运作方面,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都没有创业的经历,所以碰壁较多,而且流动资金的不充足也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而且对市场的运作不够了解,怎样才能更好的在市场上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还是我们值得探究和学习的地方。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60518091529_337275.html
8.市场前景分析报告范文市场前景分析报告范文(共8篇) 篇1:市场前景分析报告范文 百购网商城的市场前景分析概括 网购的前景,业内专家指出,网络购物的快速增长不仅印证了网络世界的美好前景,也给传统零售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网络购物也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从今年开始,网络购物即将进入一个新的爆发性增长期。网络销售成为目前国内所有消费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sh0h61t.html
9.市场营销调研报告范文(精选11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场营销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市场营销调研报告 1 1、白酒比红酒消费量大。 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顾客自己消费以外,用于送礼的较多,而红酒主要用于自...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2273355.html
10.项目建议书通用15篇第十章 风险分析 一、风险影响因素 (一)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市场风险 2、预测方法风险 3、组织管理风险 4、核心人员流动风险 5、财务风险 (二)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二、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一)风险影响程度评价 各种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分析见下表。 https://www.wenshubang.com/jianyishu/2030196.html
11.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怎么写:附万能通用模板范文(五)环境风险 避免由于投资环境财政税收、利率政策变化、境外资金和疫情原因导致经济下行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防范应对措施: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拓展国内客户,同时和友好XXX建立商贸关系,积防范疫情,有序复工复产,提前分析利率和金融政策并做好应对。 (六)研发风险 ...https://www.shengxinwang.net/fxfxn.html
12.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范文(精选9篇)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范文(精选9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范文(精选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https://www.jy135.com/gongzuofangan/95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