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迷笛”南阳音乐节盗窃事件引发舆情
监测期间,共收集有关“景区管理”类吐槽信息14909条,主要为河南南阳“迷笛”音乐节大规模盗窃事件引发。此外,“河北秦皇岛阿那亚游客冲卡”也引发一定讨论。
典型案例
南阳音乐节盗窃事件
长假期间,河南南阳“迷笛音乐节”登上了热搜榜,社交平台上有留言、照片显示,游客的帐篷以及里面的财物被当地村民疯狂盗取、搜刮,从衣服、耳机、电子产品到纪念手环、珍藏的笔记等私人物品都遭到窃取。中原“迷笛”音乐节组委会在10月5日的微博中称,网民陈某违规发布“活动已结束要清理现场”的不实信息,引发附近村民趁乱下手,导致出现多起露营区财物被盗的案件。
网红景点阿那亚被冲卡
10月5日,有微博网友发布视频称,国庆期间,有大批游客冲破栅栏进入北戴河网红景区阿那亚的沙滩游玩。10月6日,有网友发布抖音视频显示,当地三丰浴场与阿那亚沙滩之间拉起了铁网,不少游客踏入海水绕过铁网,翻越进入阿那亚沙滩。上述两段关于游客“冲卡”闯入阿那亚的视频引发了大量网友讨论,有关“阿那亚沙滩能否被圈占”的争议也随之而来。
交通出行:高铁超员,旅客滞留让出行体验糟心
监测期间,共收集交通出行类吐槽信息3569条,“抢不到票”“超额卖票”等话题引发波动。
高铁超员,旅客滞留
加速包抢票暗含风险
价格波动:酒店节假日涨价被吐槽
监测期间,共收集有关“涨价”类吐槽信息3316条,“酒店楼梯房卖650元”“民宿被涨价四倍”等假日经济乱象引发热烈讨论。
酒店节假日涨价成潜规则
据媒体报道,桔子酒店,9月中旬大床房门市价为429元/晚,十一长假为999元/晚;全季酒店,9月中旬大床房参考价389元/晚,十一长假参考价702元/晚。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假期,不论是经济型酒店还是豪华酒店,不少城市旅游景点附近的酒店价格普遍上涨2~3倍以上。
还有网友发帖称,北京一家快捷型酒店对外推出“楼梯间房”,房间6平方米,只能容纳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桌子,需要下一段楼梯才能走到床上,国庆期间售价为650元一晚。
浙江省丽水市一位民宿老板打开某在线旅游平台的自家民宿价格页面后,发现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家680元/晚的客房价格在国庆期间被上调至2780元/晚,涨价约4倍。
服务费、开瓶费、餐具费等附加费用名目繁多
有媒体记者调查北京40家饭店发现,绝大多数饭店在中秋期间订餐都设置了包间费或服务费,一些饭店只有套餐提供且禁止自带酒水,不少饭店设置了价格不等的最低消费,一系列“规定”让消费者“头疼”。
媒体报道称,山东省淄博市一位大学生和同学在一家饭店就餐时,每人被收取一元的餐具费,就餐结束后他们将餐具带走,这一做法引发网民热议。据当事人介绍,既然支付了餐具费就相当于购买了那套餐具,于是在商家同意后,将付费餐具打包带走。
链接
找准痛点,科学化解
节日期间舆情风险新旧交织顽疾仍在。综合分析节日期间典型案例可以发现,今年中秋、国庆假日消费“顽疾”难解,而新问题又亟待研究。一方面交通拥堵、节日涨价等常见问题仍是风险核心,且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的新形态,干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基层治理面临着新消费的层层考验,在淄博烧烤为小城市破圈发展打开一扇门后,如何塑造城市名片,形成全城协同,实现精准服务,解决新型消费堵点痛点,都是管理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运输行业对高涨的出行需求未能做好充分准备。作为2023年最后一个长假,“出行难”的问题再次凸显。此次“长假抢票大战”中,铁路部门、出行平台等在对节日游客出行规模的预估和对突发问题的处理上存在不足。
维护市场价格秩序需找准难点破解难题。每逢节日,酒店民宿、餐饮服务随意涨价等问题总是如影随形,消费者对所谓的“行业涨价潜规则”的容忍度不断降低。从供需角度看,压抑已久的旅游需求加剧了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酒店、民宿承受了疫情三年的经济损失,小型民宿抵抗风险的能力更是薄弱,部分经营主体存在先捞一笔的“赌徒心态”。
中消协就消费维权舆情应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监督管理,更新优化治理手段;二是做好投诉工作,拓宽消费者维权路径;三是严格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