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定量分析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风险定量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概述

在项目风险管理中,项目分析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只有尽量科学地进行风险分析,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正确的依据。英美等国许多部门制订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手册,从而保证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编写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一书,列专章对项目风险管理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包括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计划编制,风险监控等内容,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权威的项目风险管理论著。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承揽项目。针对国际项目的风险研究也应运而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如钟伟容、龚燕平的《国际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分析和研究》,针对国际工程承包实践,建立了国际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模糊递阶辨识模型,定性分析了在施工阶段承包商所面临的施工风险。但综合来看,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国际项目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还不多。我国企业在项目风险分析上,很多还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

2.沙特项目简介

2.1业主背景

本项目业主是沙特阿拉伯某矿业公司。沙特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在沙漠和山区地带储有铝钒土、磷酸盐、黄金、铜、石膏和银等矿产资源,且多在近地表层。虽然沙特是中东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长期以来除了石油,其他矿产品的开发严重滞后,国家经济过分依赖石油,经济较为单一化。为此,近年来沙特大力发展采矿业,以期实现经济多元化,其中包括建设一个大型磷酸盐工厂,由此需要建设一个1250万吨/年的磷矿石选矿厂项目。

2.2承包商背景

本项目的承包商是甲公司。该公司是国内的行业领先企业,以技术研发领先于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公司利用其拥有的大量行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智力输出型的国际化模式。2007年沙特项目招标,甲公司经过与多家国际著名工程公司的激烈竞争后中标,合同总金额4.5亿美元。

3.项目风险识别及重要度评估

3.1风险识别

本文采用德尔菲法,识别出项目存在8类风险及16项风险因素(具体过程略):

3.2风险估计

本文采用主观概率法,对识别出来的8类风险进行了分值估计,初步得出风险重要度(具体过程略):

4.用AHP法进行项目风险量化分析

4.1AHP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在经济学、管理学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它把复杂的问题根据其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按支配关系将这些因素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底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其优点是可以将无法量化的风险按照大小排出顺序,把它们彼此区别开来,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上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层次分析法其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是:

(2)应用两两比较法构造判断矩阵。构造矩阵的关键在于设法使任意两个风险关于某一准则(上层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到定量描述。一般采用9级标度法,即某准则与另一准则的重要度用1、2、3、4、5、6、7、8、9来表示,并要求准则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出一个判断矩阵。若i元素与j元素的比较结果在判断矩阵中为aij,则标度见表2.1。标度1-9以及它们的倒数,是数值意义上的数字,而不是顺序意义上的数字。这些数字是根据人们进行定性分析的直觉和判断能力而定的。9个不同重要程度的数量标度完全能够标明两个事件之间不同重要性在程度上的差别。将专家对每一个层次中各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用1-9级标度数值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形式,即为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中元素aij表示从判断准则Hs的角度考虑要素Ai对要素Aj的相对重要性,即:aij=■aij>0;aij=1/aji;aii=1

(3)确定项目的风险要素的相对重要度。在应用AHP法进行分析评价和决策时,需要知道Ai关于Hs的相对重要度,即Ai关于Hs的权重。计算分析程序如下: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W,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重要度。

然后,进行一致性判断。在对系统要素进行相对重要性判断时,由于运用的主要是专家的隐性知识,因而不可能完全精密地判断出Wi/Wj的比值,而只能对其进行估计,因此必须进行相容性和误差分析。估计误差必然会导致判断矩阵特征值的偏差,据此定义相容性指标。

若矩阵相容时,应有λmax=n;若不相容时,则λmax>n,因此可用λmax-n的关系来界定偏离相容性的程度。设相容性指标为C.I.,则有:

定义一致性指标CR为:

若一致性指标CR

(4)计算综合重要度

在计算各层要素对上一级的相对重要度后,即可从最上层开始,自上而下地求出各层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的综合重要度,对项目风险要素进行优先排序。分析过程如下:

设第二层为A层,有m个要素A1,A2,…,Am,它们关于系统总体的重要度分别为a1,a2,…,am.第三层为B层,有n个要素B1,B2,…,Bn,它们关于ai的相对重要度分别为b1i,b2,…,bni,则第B层的要素Bj的综合重要度bj=■aibij,j=1,2,…,n

即下层j要素的综合重要度是以上层要素的综合重要度为权重的相对重要度的加权和。

(5)计算整体风险水平

根据项目风险估计中得出的各风险因素分值Ri,以及风险分析评价中得出的各风险因素权重Wi,得出项目整体风险水平为:R总=■WiRi

(6)进行项目风险排序

根据项目各风险因素综合重要度计算结果,进行风险因素排序,找出关键风险。

4.2沙特项目风险定量分析

根据本文4.1所述AHP法基本原理,以及3.1、3.2所识别出的项目风险因素及重要度评估,对沙特项目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4.2.1建立本项目风险的递阶层次结构

4.2.2一级风险因子的判断矩阵及权重

分别构造项目的一级风险因子和二级风险因子的判断矩阵,并进行权重和综合重要度计算。

如图4.1:

①判断矩阵的构造过程

选择项目管理方面的三位专家,采用两两比较尺度的取值方法,分别对A层(一级)和B层(二级)全部风险因子进行两两比较,综合对比三位专家的结果后,得出A层和B层风险因子的判断矩阵。

②权重的含义

本文中,A层(一级)风险因子的权重,指A层各风险因子相对项目整体风险的风险度,权重越大,说明该风险因子对项目整体风险的影响程度越大。B层(二级)风险因子的权重,指B层各风险因子相对其所属上层风险因子的风险度,权重越大,说明该风险因子对其所属上层风险因子的影响程度越大。

③综合重要度

本文中,综合重要度指各风险因素(即B层各风险因子)相对项目整体风险的风险水平,即风险度。

④项目整体风险水平

本文中,项目整体风险水平由项目风险估计得出的A层各风险因子的加权平均预测值,以及本章得出的各风险因子权重进行加权平均。

(1)一级风险因子判断矩阵

(2)一级风险因子权重

(3)一致性检验

4.2.3二级风险因子的判断矩阵及权重

(1)政治风险

当n=1或n=2时,C.R.=0,不检验一致性。

(2)社会风险

由于社会风险项下只有一个子项,故权重(B5)为1

(3)管理风险

同理,分别计算出法律熟悉程度风险B3=0.3333,执法环境风险B4=0.6667;社会文化冲突风险B5=1;通货膨胀风险B6=0.2491,汇率

(下转第232页)

(上接第195页)

变动风险B7=0.7509;自然风险B8=1;承包商技术能力风险B9=0.3333,设计风险B10=0.6667;资金支付风险B15=0.1667,成本费用风险B16=0.8333。

4.2.4项目全部风险因素的综合重要度

根据:Bwj=■aibj,j=1,2,…n,计算B层全部风险因子的综合重要度(表4.9)

4.2.5项目总体风险水平

根据项目风险估计得出的各风险因素分值和项目风险分析得出的各风险因素权重,对项目总体风险水平计算如下(表4.10):

项目总风险分值为70.333,为较高风险,承包商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J·R·Turner等著,李世其等译.项目管理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1.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编,卢有杰,王勇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2.1.

[3]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7.

[4]陈立文.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1.

关键词固定收益证券市场风险实证分析

一、导论

我国现阶段的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的关键时期,有很多独立的特征和不同于其他国家一般情况的特点。而国债市场作为其中的代表,其各种市场风险指标也显现得最明显,所以通常选择国债市场作为代表来分析固定收益证券市场行情及风险状况。

Macaulay(1938)最早提出用久期分析利率和固定收益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开创了利率风险度量方法的先河。Hicks(1939)开始利用久期来衡量固定收入现金流的利率风险。庄东辰(1996)和宋淮松(1997)分别运用非线性回归方程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我国的零息国债进行建模。王敏、瞿其春、张帆(2003)研究了债券组合的风险价值,但对于债券套期保值所涉及的风险问题研究则相对滞后。

二、国债市场风险的种类

1.流动性风险

国债一直被各类金融机构作为资产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我国国债市场不完善,大部分国债交易仅能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难以充分满足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管理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此外,因为国家财政政策的松紧随经济发展的需求时有变化,如果国债净额清偿即净发行额负增长也会增加金融业的流动性风险。

2.利率风险

3.其它风险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风险外,还有通货膨胀风险,以及因我国特殊的国情与固定收益市场建设情况下的特有风险,一是交易违约风险,二是金融机构债务风险。多年来,我国交易所国债市场国债托管采用二级托管制度,即对投资人持有的国债实行按券商席位托管,而不是按投资人实名账户进行托管,某些金融机构利用托管制度的这一漏洞,通过国债代保管单和买空卖空的假回购交易套取资金,形成数额巨大的债务链,导致大量金融纠纷。这种因制度缺位导致国债投资的高风险,必然使国债国债发行利率上升,极大地加重了固定收益证券市场的整体风险,是不可忽略的危险因子。

三、模型估计与检验

在以上论述之后,本文意欲对国债市场的各种风险对国债价值的影响做定量分析模型,用数据量化说明各种市场风险对国债价值的独立影响,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因素。

1.模型因变量与自变量

这里选取国债的每日收益率平均数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差值作为固定收益证券的价值衡量变量,称为因变量。

在自变量的选择上,第一个自变量是反映利率风险的,利率作为对固定收益证券因背负种种市场风险而产生的额外补偿,主要应依据上文所提及的各种市场风险类型分别给出衡量指标。在这个模型中选择久期与固定收益证券存续期间实际变动值的成绩作为自变量。第二个自变量是反映流动性风险的,本模型选择存续期间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比例作为自变量,尽可能平衡每个月异常交易量的影响,并结合债券买卖价差做补充的定性分析。第三个自变量是反映通货膨胀风险的指标,即CPI数值。因为一些债券为规避此种风险是采用浮息债形式,所以对于这种债券即须从CPI中减去浮息率。通常这种债券的风险存在于未能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风险中。

2.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上一部分中构建模型的思想,本文最终构建的模型可以用表示为:

Y=a0+a1X1+a2X2+a3X3+u(1)

其中:Y――超额利率(国债存续期间平均收益率-1年定期存款利率)

X1――该券存续期间交易量/该券该期间全部交易量

X2――该券存续期间久期平均*价格变动

X3――该券存续期间CPI均值-该券浮息率

3.模型估计与检验

通过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收集到所需数据并进行整理后,共得到58组国债数据。

(1)参数估计

用Eviews5.0对(1)式用LS方法进行回归,得到结果如下:

Y=-1.172429+-3.455869X1+0.144138X2+23.99125X3(2)

回归结果整理如下表(表1):

(2)参数检验―T检验

步骤如下:

1)提出待检假设H0:βi=0,备择假设H1:βi≠0;

2)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于(2)式N=58,查t分布表可以得到t0.005(58);

3)对于(2)式,|ti|t0.005(58)则拒绝待检假设H0:βi=0,也就是各参数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不为零,根据表一给出的统计值,|t0|=3.032261,|t1|=3.037075,|t2|=6.677351,|t3|=3.513093;可见所有变量都通过了检验。

①残差散点图

②Q-统计量检验

该检验法也是以残差序列为基础,得到DW统计量:

(4)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

White(1980)提出了对最小二乘回归中残差的异方差性的检验。包括有交叉项和无交叉项两种检验。检验统计量是通过利用解释变量所有可能的交叉乘积对残差进行回归来计算。例如:假设估计如下方程

式中b是估计系数,?i是残差。检验统计量基于辅助回归:

Eviews显示两个检验统计量:F统计量和Obs*R2统计量。White检验的原假设:不存在异方差性(也就是上式中除a0以外的所有系数都为0成立)。

用Eviews5.0进行WHITE检验得到数据如下表(表二)所示:

(5)随机扰动项正态分布检验

利用Eviews5.0得到残差序列的正态直方图(图三)如下:

从图可见,残差序列几乎呈现标准的正态分布,从图中后边的数据可知:对于图三,偏度Skewness=0.454111≈0,峰度Kurtosis=2.838089≈3,不是非常理想的正态分布,但与本模型的假设性质有关,也不会影响本模型的估计性质。

4.模型参数经济意义解释

四、政策建议

固定收益证券的流动性风险也是影响极大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了一个市场的成长环境和潜质,而流动性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固定收益证券交易方式的多样化,这样投资者投资该证券的流动性风险就会降低。现在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加深,交易品种也不断丰富起来,例如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信用交易、回购交易和互换交易等,它们都是规避流动性风险的重要途径。

国债市场风险规避的途径归根到底是依靠金融创新的,在我国这样比较特殊的环境下,强化微观金融主体并相应弱化政府在金融创新供给中的作用,把制度创新放在首位,并处理和协调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程振源著.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3.

[2]张建平,杨莎莎.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风险分析.特区经济.2006.6.

关键词: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定量分析;蒙特卡罗

Keywords:projectmanagement;riskmanagement;quantitativeriskanalysis;Monte-Carlo

0引言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的事件或条件,一旦发生,会对至少一个项目目标造成影响,如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1]为了保证项目目标的达成,项目管理团队和组织内全员应致力于在整个项目期间积极、持续地开展风险管理。完善的风险管理需要定义风险管理策略,在事件或问题发生之前就识别出潜在的问题,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析策划风险处理措施,在项目或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一旦需要就启动风险处理措施以缓解对目标实现的不利影响。如果不积极进行风险管理,实际发生的风险就可能给项目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科研项目的成果多为知识产品,较其他生产建造项目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更多的风险。同时科研项目往往有着更严格的经费限制,在项目风险管理和应急储备方面的可支配成本也有限。这使得科研项目必须更加重视项目的风险管理,且需要尽可能精确的分析风险的影响程度,这样才能将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到风险清单中优先级最高的风险,进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国内对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起步较晚,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尤其缺少灵活运用定量风险分析方法的能力。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定量风险分析的方法,并以Monte-Carlo方法为例在实际项目中进行风险定量分析。

1科研项目中的定量风险分析

1.1科研项目中的风险管理[1]业界通用的风险管理模型很多,相比较而言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所提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中的风险管理知识领域最为系统和全面。基于该理论的风险管理通常采取以下步骤(图1)。

作为风险管理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中各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如下:

结构类型:跨径13m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空心板梁

混凝土设计强度:40Mpa

钢绞线类型:φ12.7/1860Mp

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426:685:1167:162:4.26

水灰比:0.38

砂率:37%

水泥:采用辽阳天瑞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瑞》

P·O52.5水泥。

碎石:采用辽阳罗大台镇沙浒生产的(5-20)mm碎石(掺和比例:5-10mm30%;10-20mm70%)

砂:采用开源清河生产的中砂

水:饮用水

外加剂:北京恒峰永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BHF-9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1.00%

2裂缝的产生

13米首件预制的个别空心板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后,在顶面沿拉毛纹路及箍筋横向产生长度30~50mm,宽度为0.1~0.3mm的裂缝,顶面纵向也出现30~50mm,宽度为0.1~0.2mm的裂缝。用红色墨水滴灌标注后,将混凝土裂缝凿开,可以发现裂缝深度在1~3mm之间,因此,可以初步判定为温度裂缝或收缩裂缝,这对空心板的受力及使用并不构成影响,但当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后,位于混凝土顶部的抗拉强度会降低、相应的张力会增加,从而会导致裂缝宽度、长度和深度都会有增加的可能,这一情况必须要加以考虑,然后综合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混凝土早期裂缝一旦发生,其渗透性能会发生改变,其暴露于易损伤环境的表面积也随之增大,加速混凝土的老化,会严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裂缝的产生使混凝土渗水、渗液性增大,易造成其内部受力筋的腐蚀,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使其寿命缩短。

3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针对于13米首件板梁裂缝的产生,要对施工中的各个工序、环节进行详细的检查,并认真分析。

3.1原材料影响因素水泥采用辽阳天瑞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瑞》P·O52.5水泥,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检验编号05JH5-3-001),水泥用量:426kg/m3。为普通混凝土的1.5~2倍,由此可见,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因此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出现收缩裂缝的机率也就会大于普通混凝土。同时,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高标号混凝土构件的水化放热量大,使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增加了,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加大。在其他因素(养护、外界气温等)的综合作用下,很有可能导致温度收缩裂缝。碎石采用辽阳罗大台镇沙浒生产的(5-20)mm碎石(掺和比例:5-10mm30%;10-20mm70%),级配经试验人员抽检符合规范要求,经水洗设备水洗后石料含泥量符合规范要求。砂采用开源清河生产的中砂,含泥量符合规范要求,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生产拌和用水采用机井水,经质检站检验符合规范要求,并达到引用水标准。减水剂为北京恒峰永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BHF-9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1.00%,检验符合规范要求。经分析,混凝土中碎石和砂含泥量没有超标,级配符合要求,但水泥用量较大,达到了规范要求的最高限,这是混凝土表面易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

3.3内箍筋的影响因素混凝土和钢筋的膨胀率不同,混凝土的膨胀率小于钢材的,钢筋膨胀所产生的应力大于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在混凝土产生大量水化热时,由于钢筋膨胀形变较大,混凝土表面很容易产生裂纹。

3.4混凝土自身应力形成的裂缝

3.4.1收缩裂缝。当混凝土固化时,混凝土内部水泥颗粒与水分相结合,使其总体积减少,这一现象称做凝缩;而通过另外一些水分蒸发,引起的体积减小,称之为干缩。凝缩和干缩统称为收缩。在混凝土的内部一般会有一个含水梯度,使其由表面逐步扩展到内部的。当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收缩不均匀时,混凝土内部承受压力,表面承受拉力。如果拉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3.4.2温度裂缝。阳光照射、水泥水化放热、夜间降温等外在因素都会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影响。当达到一定条件时,冷热变化就会在混凝土中出现,产生收缩和膨胀,从而形成温度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小于温度应力时,便会产生水化热过大而引起的裂缝,称之为温度裂缝。在水化热的作用下,使得混凝土内、外表面温差过大,混凝土表面受拉应力,混凝土内部受压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表面拉应力可能先达到并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间距大致相等的直线裂缝(称温差裂缝),本文先张板梁裂纹形态正是如此。

综上所述,板梁顶面产生的裂纹主要是由于早期养护不到位造成的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4裂缝的预防措施

TheResearchforInformationSecurityRiskAssessmentBasedonAHPMethod

ZENGLi-mei,JIANGWen-hao

(Schoo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China)

Abstract:Theriskassessmentofinformationsecurityevolvesfourfundamentalelementsincludedinformationcapital,thefragilityofinformationcapital,theencounteringthreatsandthepossibleriskininformationcapital.Thekeyproblemforriskassessmentreliesontheweightamongriskfactors.Thisissuetakesanenterpriseasanexample,introducedamethodcalled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toevaluatetheriskofsystems.Theresultsshowthatthismethodcanbeappliedwelltoinformationsecurityriskassessment.

Keywords:informationsecurity;informationcapital;riskassessment;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并且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各行各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日益加深,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系统及其所承载信息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在安全风险的预防、减少、转移、补偿和分散等之间做出决策,需要对网络系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依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科学评价的过程[1]。风险评估是提高系统安全性的关键环节,通过风险评估,了解系统的安全状况,将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1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要素

1.1风险评估的各要素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要素及其各要素间的关系如图l所示。

图1中,整个模型的核心是风险,资产、脆弱性和威胁是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风险评估的工作围绕其基本要素展开。

1.2风险评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风险评估基本要素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资产是信息系统中需要保护的对象,资产完成业务战略。单位的业务战略越重要,对资产的依赖度越高,资产的价值就越大,资产的价值越大风险则越大。

风险是由威胁引起的,威胁越大风险就越大,并很有可能演变成安全事件。

脆弱性是资产中的弱点。威胁利用脆弱性,脆弱性越大风险就越大。

安全需求由资产的重要性和对风险的意识导出。安全措施可以抗击威胁,降低风险,减弱安全事件的不良影响。

风险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降为零,在实施了安全措施后还会有残留下来的风险,称为残余风险。残余风险可以接受,但应受到密切监视,因为它可能会在将来诱发新的安全事件[2]。

2风险评估方法

目前国内外存在很多风险评估的方法,还没有统一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的方法。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的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3]

2.1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模糊分析方法,可以快捷的对资源、威胁、脆弱性进行系统评估。典型的定性分析方法有逻辑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德尔斐法、历史比较法[4]。

定性评估方法的优点是全面、深入,缺点是主观性太强,对评估者要求高。

2.2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是在定性分析的逻辑基础上,通过对风险评估各要素的分析,为信息系统提供系统的分析手段。典型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决策树法、回归模型、因子分析法。

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点是直观、明显、客观、对比性强,缺点是简单化、模糊化、会造成误解和曲解。

2.3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

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定性分析应该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不能将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割裂,而是将这两种方法融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采用综合分析评估方法。主要的综合分析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概率风险评估等。[5]

3AHP方法

3.1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灵活又实用。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决策目标的要求下,将决策对象相对于决策标准的优劣状况进行两两比较,最终获得各个对象的总体优劣状况,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6]。

3.2系统分解,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模型的构造是运用分解法的思想,进行对象的系统分解。它的基本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三类。目的是建立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3.3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作用是同层次的两两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层次分析法采用1~9标度方法,对不同情况的评比给出数量标度,如表1所示。[7]

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A=(aij)n×n有如下性质:①aij>0;②当i≠j时,aji=1/aij;③当i=j时,aij=1。aij为i与j两因素相对权值的比值。

3.4层次排序

步骤一:将A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

步骤二:对按列归一化的判断矩阵,再按行求和。

步骤三:将向量归一化。

3.5一致性检验

步骤一: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式中(AW)i表示AW的第i个元素。

步骤二:计算一致性指标。

式中,λmax表示比较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表示比较判断矩阵阶数。

步骤三:计算一致性比率。

当CR

平均随机一致性标度如表2所示。

4.评估方法实际应用

4.1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为了突出风险评估的重点,对信息系统风险的评价指标进行适当的简化,建立某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层次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4.2风险评估结果

根据图3各评估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表3、表4、表5、表6所示,用AHP方法求解一致性比率CR,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一致性。

表3G-C的判断矩阵

表4C1-P的判断矩阵表5C2-P的判断矩阵表6C3-P的判断矩阵

以上结果CR均小于0.1,表明比较判断矩阵都满足一致性检验标准。由以上结果求的最终的总层次排序结果如表7所示。

5结束语

在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中,风险评估方法一直都是研究的关键点。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评估的指标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可得,层次分析法在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的实际应用中是一种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应用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1]GB/T2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7.

[2]向宏,傅鹏,詹榜华.信息安全测评与风险评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19.

[3]王伟,李春平,李建彬.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4):3473-3474.

[4]范红,冯登国,吴亚非.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9-50.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基本概念

1.1定性分析基本概念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方面的分析,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针对适用于合同管理理解,定性分析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分析事物。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描述、阐释所分析的事物。

进行定性分析,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定性分析具有探索性、概括性、诊断性和预测性等特点,它并不追求精确的结论,而只是了解问题之所在,确认情况,从概念、性质、范围、总体、类别归属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

定性分析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没有或缺乏数量分析的纯定性分析,结论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性分析。

1.2定量分析基本概念

定量,即对特定研究对象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及表示。定量分析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分析,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具体可理解为依据统计数据,对事物或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在定量分析中,信息都是用某种数字来表示的。在对这些数字进行处理、分析时,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资料是依据何种尺度进行测定、加工的,史蒂文斯(S.S.Stevens)将尺度分为四种类型,即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距尺度和比例尺度。定量研究的四种测定尺度及特征如(表1):

(1)名义尺度所使用的数值,用于表现它是否属于同一个人或物。

(2)顺序尺度所使用的数值的大小,是与研究对象的特定顺序相对应的。

(3)间距尺度所使用的数值,不仅表示测定对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还表示它们大小的程度即间隔的大小。

(4)比例尺度的意义是绝对的,即它有着含义为“无”量的原点0。

1.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对比(表2)

实际应用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统一的,互为条件,相互补充。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分析者须借助定性分析确定所要分析现象的性质;在进行定量分析过程中,分析者又须借助定性分析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定性使得定量分析更具针对性与合理性,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实际分析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常配合使用。

2设备供应合同的变更与索赔

2.1设备供应合同的变更

合同变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的变更与合同主体的变更。前者是指当事人不变,合同的权利义务予以改变的现象。后者是指合同关系保持同一性,仅改换债权人或债务人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合同变更指狭义的合同变更,不包括合同主体的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合同内容的变更包括:范围变更、价格变更、要求(技术等)变更、进度变更等,总体上可分为有价格变化变更与无价格变化变更。

2.2设备供应合同的索赔

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是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补偿要求,即损害赔偿索赔;或因对方违约,向对方按照合同约定提出违约金支付要求,即违约金索赔。

在实际操作中,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都是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而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但根据合同法约定两者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违约责任中,即针对同一违约行为索赔主张只能适用于其中一种。

3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合同变更与索赔中的应用

3.1定性分析

变更与索赔提出时,首先执行工程师需依据法律法规、合同规定、标准,对背景、责任、范围、变更或索赔类型、影响、处理时机、技术要求、支付条件、可能风险点等进行定性分析,以确定变更索赔的处理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框架结构、各关联要素的制约关系、处理总体计划等。

3.2定量分析

3.3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

通常情况下,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往往定性分析在前,定量分析在后。没有定性分析仅有定量分析,在实际操作中会严重损害己方利益,同时容易造成纠纷、法律风险等,如造成同一事项重复计价、采购方式违反招投标法等。

根据工程风险的定义,若存在与预期利益相悖的损失或不利后果(即潜在损失),或由各种不确定性造成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损失,均称为工程风险。一般而言,在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工程风险R可表示为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期间发生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或工期延误等潜在不利事件的概率p与可能后果c的集合,表达式为:R=f(p,c)。具体到地下综合体建筑的火灾风险,则风险定义中的不利事件即火灾事故,不利事件的概率即火灾事件的概率,可能的后果,即火灾事件可能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1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地下综合体建筑根据自身工程特性的不同,及所面临风险问题的不同,其风险分析过程与方法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时,需要针对地下综合体建筑的建筑与装修材料、设计方案、使用目的、消防设计方案、人员疏散方案等,确定工程不同防火分区的火灾风险评估对象、目的及方法。另外根据我国基本建设程序,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一般需要经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设计阶段,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即进入运营阶段。随着工程阶段的发展,火灾风险也在动态变化,相应各项风险的发生概率、损失以及对于整个工程风险的权重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开展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工作应与相应的建设阶段紧密结合,分阶段开展风险评估。

因此,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为如下。

(1)根据工程性质与特点,确定火灾风险评估的依据,保证评估的合理性。

(2)根据评估阶段的不同,应明确评估对象与目的,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以实现评估的科学性。

(3)对评估对象要有全面认识,同时对重点风险源应有针对性重点评估,确保评估的针对性。

2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与控制基本流程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安全风险评估与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相结合,本工程目前正处于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阶段的特点、任务和目的,开展风险评估与控制工作。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包括火灾风险的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是对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各种火灾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排序的过程。而风险辨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筛选。风险识别是指调查和了解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风险筛选是对评估对象已识别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二次分析,并根据其发生概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对不构成系统安全风险影响的因素予以剔除。

在工程风险识别过程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风险讨论会等。对一般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的火灾风险宜采用检查表法,对建筑面积特别庞大的或有其它特殊情况的的宜采用专家调查法。

3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半定性半定量分析。

定性的风险分析是借助于对火灾事件的经验、知识和观察,以及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可以找出工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的因素,进一步根据这些因素,从技术、管理、教育上提出对策措施,加以控制,达到安全的目的。定性的风险分析不对风险进行量化的处理,只用于对事故的可能性等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级进行相对的比较。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容易掌握,缺点是分析结果难以量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往往需要凭借直觉,或者业界的标准和惯例,为风险管理诸要素(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现有应对策略的效力等)的大小或者高低程度定性分级,例如“高”“中”“低”三级。主要回答“有没有”“是不是”方面的问题,具体采取的方法有小组讨论、检查列表、问卷法、人员访谈法、专家调查法等,该方法实际操作相对容易,但也可能因为操作者的经验和直觉的偏差而使分析结果失准。

定量分析方法的思想是对构成火灾风险的各个要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予数值或货币金额,当度量风险的所有要素都被赋值,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就都可以被量化了。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蒙特卡罗法(Monte-Carlo)、聚类分析法(Clusteringmethod)和等风险图法。

定量分析方法有两个指标最为关键,一个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个是威胁事件可能引起的损失。理论上讲,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分级,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可供参考的数据指标是准确的,可事实上,在工程实际中,定量分析所依据的数据的可靠性是很难保证的,再加上数据统计缺乏长期性,计算过程又极易出错,这就给分析的细化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目前工程实际应用中风险分析,采用定量分析或者纯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是有较大的难度,通常采用一些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半定量的分析方法通常包括事故树法,事件树法和风险评价矩阵法。事故树法(FaultTreeAnalysis,FTA)能对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能做出全面、简洁和形象的描述,便于查明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的各种危险因素,为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还便于进行逻辑运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事件树法(EventTreeAnalysis,ETA)是一种图解形式,层次清楚、阶段明显,可进行多阶段、多因素复杂事件动态发展过程的分析,预测事故发展趋势。事件树分析法可以定性、定量的辨识初始事件发展为事故的各种过程及后果,并分析其严重程度。根据事件树图可在各发展阶段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向成功方向发展。

根据以上对风险评估方法种类的分析,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的分析过程与工程建设的阶段有关,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可用的数据有限,通常可采用采用专家调查法(Delphi法)和检查表法,结合历史数据和专家评判,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事件进行识别、排序、量化、分析和评估。

4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评估步骤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评估可以采取如下技术路线。

(1)充分了解所需要研究的工程情况,收集资料,包括项目背景、设计资料、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工程已有的研究报告等。

(2)研究资料,查看现场,并分别评价层次单元和研究专题。

(3)各评价单元的可能发生的火灾风险事故进行分类识别。

(4)对各火灾风险事故的原因、发生工况、损失后果进行分析。

(5)用定性与部分定量的评价方法对火灾风险事故进行评价。

(6)各火灾风险事件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

(7)汇总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的总体火灾风险评价。

(8)结论和建议。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分析和控制方案研究的基本流程见图1。

5灰色聚类法在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火灾风险的评估过程需要用到大量具体的信息和数据,如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的面积,出入口的设置,正常通风及火灾条件下排烟方案的设计,喷淋设施方案设计、建筑与装修材料的使用、地下综合体建筑的使用类型,人流量大小、中控系统的可靠性等。可采用灰色聚类评价法对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概率和火灾风险损失水平进行评估。由于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一般都分成若干个防火分区,对其中的每个分区,以该分区发生火灾的几个主要风险因素为聚类指标。

根据对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事件特征的分析,可确定火灾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下综合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人流量大小、建筑与装修材料、火灾人员疏散方案、火灾条件下通风方案等主要因素有关。

根据各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防控设计方案实际情况,对其各项风险指标进行量化并无量纲化,并根据各指标不同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值,计算出各加权聚类系数,即得不同隶属关系的聚类行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关系可确定特定城市地下综合体火灾的分区的火灾风险概率等级。

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损失等级亦可通过聚类分析法得到,也可通过专家决策法(Delphi法)确定其火灾损失等级,据此查取风险矩阵表,即可确定某特定分区的火灾风险等级。

参考文献

[1]谢华.地下商业街火灾风险评价[D].沈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

[2]李鑫.地下式水电站火灾风险分析与评价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近年来,随着防汛任务的不断加重,促进了防汛无线通信的快速进展,伴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采用,防汛装备的水平而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做好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确保整个通信优质、高效、安全的运行,显得越来越重要。

1、电台的系统分析方法

1.1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

1.2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

1.3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方法。当量度风险的所有要素(威胁频率、资产价值、弱点利用度、安全措施的效率等)都被赋值,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和结果都可被量化了。定量分析是一种试图从数字上对安全分析进行分析评估的方法。

1.4定性分析

主要凭分析者的直接、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分析方法叫做定性分析。实际应用时,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对风险因素大小或程度进行分析,如:“高”、“中”、“低”三级。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分析方法也是定性分析,具体方法主要有:孟尔菲法、列表、问卷、访谈、调查等。

相比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准确性稍好但精确性不够,定量分析则相反;定性分析要求分析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但却没有繁多的计算负担;定量分析依赖大量的统计数据;定性分析较为主观,定量分析基于客观;定性分析的结果则很难有统一的解释,定量分析的结果直观,容易理解。

2、电台故障的检修程序及方法

2.1确定故障部位及检修程序

一般来讲,判断故障所在电路主要是根据故障现象,这样判断起来比较容易。电源电路故障可引起电台部分甚者全部功能失效;接收电路故故障可导致接收异常;发射电路故障可使电台不能正常发射锁相环频率台成(PLL)是为各部分电路提供基准频率的电路,如果出现收不到信号、频率漂移、自动跳变等现象,而其它各电路却都正常时,可确定故障在PIL电路;调频电台的中央处理器(CPU)是数字控制电路,它直接或间接控制了其它电路的工作,该电路故障可导致电台显示异常或出现死机现象。

为了找出具体失效元件,就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故障检修程序。采用的办法是首先从整个大系统考虑,然后再排除工作正常的方框,适步缩小嫌疑范围。具体地讲,就是要先弄清有哪些方框及其彼此间的关系,然后再让电台工作起来,从而确定正常工作的方框。

2.2电台故障排除方法

2.2.1排除故障的概略判断法

(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首先检查机箱是否有损坏,印制板、接插件和线缆是否完好无损,各种紧固件是否松动,面板是否能操作,按键是否灵活等。这样可以不用试验和测量来判明故障所在

(2)操作试验:通过操作试验往往可判断出故障的大概位置。

(4)一般性故障:这种故障只是局部和附属装置受到影响,不会使电台通信全部中断,因此可以从系统的各部分及各单元板的部件考虑,再具体落实到部件电路和元器件。

2.2.2电台指标测试故障排除法

(1)整机指标测试法:此法主要是测试输出功率驻波比载频抑制整机的收发信通道通过进行灵敏度等指标,从而发现故障排除故。

(2)单元电路指标测试法:此法主要是对收发信通道内的单元电路进行增益、频率的测试调整、检修,此法需用的仪表也较少,它可以针对某一电路逐行进行,业余条件下,应用较为广泛。

3、结语

一个电台设备是由成百上千个元件组成的,任何一个元件损坏或者发生参数劣化,都有可能导致电台工作发生故障。要找出具体的问题所在并不容易,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合理的检修程序,事情就会容易得多,大大减小工作量,也可以使维修工作有章可循、合乎逻辑,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廖文芳.广播电台安全播出风险分析方法研究[J].电声技术,2010,34(10):80-83.

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的研究多以定量分析为主,即以现有的财务指标数据为基础,通过设计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如一元判别模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等。然而,财务危机的发生往往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仅以定量分析不能反映这个过程,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需要对风险控制进行动态跟踪研判,及时管控以防止风险积聚,这是风险管控的基本要求;因而探讨可行的风险跟踪评价方法对防范财务危机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跟踪评价方法的选取

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相结合是跟踪评价分析方法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定量分析是前提,定性判断是结果,定量分析是为了更准确的定性,定性分析是在定量的基础上做出属性和变化趋势的判断,两者的结合更适合对财务风险跟踪评价。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种半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觉得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

层次分析法常用在目标决策分析上,其主要特色是把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层次化、数量化。借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财务风险跟踪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最高层为目标层,即对财务风险做出合理评价;中间层为指标层,可按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多个财务指标,在指标的选取上可繁可简,具体原则是(1)考虑指标的敏感性;(2)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三大能力角度;(3)采用比率指标,即本期与上期对比形成的指标。第三层为跟踪时期,如前年、去年、今年等,根据各时期最终排序权值,可以做出财务风险是持续恶化还是持续向好的明确结论。

1.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阵的难点是不易定量化。此外,当影响某因素的因子较多时,直接考虑各因子对该因素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时,常常会因考虑不周全、顾此失彼而产生与他实际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数据,甚至有可能提出一组隐含矛盾的数据。目前常用的是九分判断尺度作为评价标准,从易用角度出发可采用七分或更简单的五分判断尺度。

根据重要性两两比较后得出判断矩阵(表1)。

式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Cij为层要素i与要素j是对于目标层B即选择最佳目标的重要性程度的标度值,。判断矩阵C必须满足公式:

以此方法可以构造出各层的判断矩阵。

1.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C对应于最大特征值?姿max的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上述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的办法虽能减少其它因素的干扰,较客观地反映出一对因子影响力的差别。但综合全部比较结果时,其中难免包含一定程度的非一致性,因此需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指标有一致性指标CI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1.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按层次结构模型由上向下逐层计算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则可计算出最低层因素对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即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是针对最高层决策因素进行的。层次总排序也要通过一致性检验,才作为判断依据,检验原理跟层次单排序一样,但过程相对复杂。

2实证分析

A公司是一家经营比较稳健的上市公司,多年来业绩较为稳定,现金流量充沛,净利润波动不大,按常规这样的企业是不会出现财务风险的,现用层次分析法跟踪评价,看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

2.1指标选取

从指标的敏感性角度出发,分别选取(1)净利润增长率;(2)资产负债变动率,即本期资产负债率与上期之比;(3)现金总流量变动率,现金总流量为现金流入量加现金流出量,本期现金总流量与上期之比为现金总流量变动率;(4)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即本期周转速度与上期对比;(5)净资产利润变动率,即本期净资产利润率与上期之比。

2.2分析过程

以连续五个季度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上述5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四个季度数据,按构造判断矩阵原理构造出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检测时CR都小于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

2.3分析结论

从总排序权值来看,各季度波动不大,除季度2较季度1有明显的恶化外,季度3和季度4均显示向好趋势,表明财务风险在原基础上变化不大并有持续好转迹象。

Abstract:theriskmanagementisthemanagementoftunnelconstructionisanimportantpart.Manyfactorsinfluencetheriskoftunnel,fordifferenttunnel,thetypeofriskandriskofsizealsodifferinthousandsways.Theredclayisonekindhasthedilatabilityclay.Thisarticleinviewofthenewnineredclayperiodofyanshantunnel,thesystemanalysismethod,theconstructionriskfactorsidentification,andtheredclaytunnelriskfactorsforthe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nalysis,riskcontrolfortunnelconstructiontoprovidethebasis.

Keywords:redclay;Riskanalysis;Systemanalysis;Newnineyanshantunnel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及地下工程是一个投资大、工期长、专业多、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在这些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会存在许多不确定和不可预见因素,使得隧道工程在安全性方面面临着风险。对于这些项目进行完善和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灾害,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现行的风险评估理论和风险评估技术主要集中在基于不确定性理论、概率及数理统计、模糊数学、决策理论等多种理论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例如:定性分析,有HAZOP(HazardandOperability)分析、FMEA(FailureMode&EffectAnalysis)等方法;定量分析,有故障树/事件树分析、层次分析法(AHP)、概率风险评估(ProbabilisticRiskAssessment2PRA)等方法;介于两者之间的方法,如FRR(FacilityRiskView);另外,风险评估的理论和评估技术正在将模糊控制、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和系统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引入风险评估,以使风险评估向智能化的动态系统评估的方向发展。但这些方法在分析的深度,广度上都是不一样的,提供的信息量也都不一样,因此,选用合理的方法十分重要。

目前,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评估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水平上。在国内、外还没有具体针对地铁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模型和体系,绝大部分问题(如工程项目的决策风险、投资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及运营风险的评估等多个方面的问题)的研究,还几乎没有展开或尚处于认识和初步研究阶段。对地铁工程的风险评估,还仅限于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定性分析和少量的定量分析,还不能对地铁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定量分析,还没有合理的和完整的评估体系、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

本文针对新九燕山隧道红黏土段,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红黏土隧道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施工中风险因子的控制方法,为隧道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2工程概况

新九燕山隧道是包西铁路二线(包头~西安)控制性工程,全长9353米,隧道起讫里程DK514+049~DK523+402。位于延安市南川河与劳川河上游分水岭处的劳山川右岸黄土梁峁区,隧道于三十里铺一沟左侧进洞,下穿即有线西延铁路洪市沟二号隧道,再穿过九燕山分水岭从前黄土沟出洞,地面高程一般为1158~1335m。隧道进口基岩,山坡表层冲沟发育,地表植被较发育。隧道最大埋深210m,一般埋深34~80m。DK521+177~DK523+397段洞身位于上第三系红黏土地层,红色黏土岩为中等红黏土。含较多疆石结核层富水,受地下水浸泡,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工程性质较差。

隧道经过区出露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砂质黄土、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中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上第三系红黏土,及侏罗系页岩夹砂岩。其中红黏土分布于隧道洞顶及隧道洞身中,土层厚度约10~50m,棕红色,土质较均一,以黏粒为主,夹较多姜石及黑色斑质物,黏性较好。Ⅲ级硬土。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又分两种:一种分布于小沟及河流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又分两种:一种分布于小沟及河流的各级阶地上,以砂类土及碎石类土透镜体层为含水层,接受河流和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埋深较浅;另一种赋存于黄土孔隙和裂隙中的地下水,经黄土孔隙下渗至相对隔水的老黄土、红黏土或基岩面上,以下降泉和面状渗滴排泄,水量较小,埋藏随黄土层厚度而变化,大气降水是其补给源。该地下水是造成黄土山坡变形的重要条件之一。

主要的工程措施为,拱墙、仰拱:C30钢筋混凝土;喷混凝土:C25喷射混凝土;钢筋网:HPB235钢筋,直径16;锚杆:拱墙采用22砂浆锚杆。施工方法采用上下断面法施工。

3红黏土隧道风险因素识别

3.1地质风险

红黏土特殊地质

红黏土特性是红黏土隧道施工特殊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影响红黏土膨胀率和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红黏土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百分比;红黏土的结构特征;红黏土的含水量等。同时膨胀圈的厚度也会影响红黏土隧道风险的大小。

不良地质

隧道经过断裂带、破碎带,隧道地表,特别在浅埋段如出现地裂、地沟等地质现象。这些不良地质会降低围岩的等级,也会为雨水下渗提供条件。

地下水

水对于红黏土性能的影响特别大,是重要的风险因子。地下水和下渗的雨水都会给红黏土隧道带来巨大的危害。

3.2设计风险

隧道的长度和埋深

隧道的长度和埋深对红黏土隧道特殊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

支护参数

(1)风险管理计划编制。

风险管理计划编制过程描述如何为项目处理和执行风险管理活动。

(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目标是识别和确定项目风险、风险的基本特性以及对项目的影响。

(3)风险定性分析。

风险定性分析包括对已识别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4)风险定量分析。

定量地分析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对不确定因素提供了一种量化的方法,以帮助做出恰当的决策。

(5)风险应对计划编制。

针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对于未知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制定措施,提高项目成功的机会。

(6)风险监控。

对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并根据需要进行应对策略的调整,保证风险计划的执行,并评价这些计划对减轻风险的有效性。

2建湖县基本情况及项目概况

建湖县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北部地区,境内地势低洼,沟河纵横,有大小沟河3000条左右,水系网络密布;地面高程在0.8~3.0m之间,全县平均高程为1.6m,是苏北里下河地区三大洼地之一。2011年,建湖县投入约250万元建设了重点河道视频监控系统以及防汛防旱移动指挥系统。系统建成后,在室内可以用电脑终端,室外可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访问县防汛防旱指挥系统,获取实时水位、雨量及重点河道的视频信息。2011年,建湖县梅雨期降雨量与2006年大汛之年相仿,由于新建防汛防旱指挥系统与近几年兴建的工程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未发生明显的洪涝灾害。

3风险识别及处理

在项目建设前期注重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在项目正式开工前,召开专门会议,制定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确立处理和控制风险的方法论,对团队成员的风险职责进行分配。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召开风险识别会议,水利局所有科室负责人、所有参加过类似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以及系统的使用方参与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法、风险检查表法,对项目建设不同时期的风险进行识别、分类和排序,形成项目的风险登记单,初步确定项目建设不同时期的各种潜在风险。召开专题座谈,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风险进行等级评定,更新项目登记单上的风险排序;采用决策树技术进行定量分析,量化不同的风险对项目建设的影响程度,按照定量计算出来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形成风险登记单,分析风险发展的趋势;在项目实施阶段,对风险紧密监控,及时调整应对措施。由此,本项目的主要风险及采取的措施如下所述。

(1)设计风险。

(2)施工管理风险。

由于水利局工作的特殊性,汛期各类防汛防旱应急事件较多、人力资源紧张,针对这种情况,提前测算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力资源,制订人力资源计划,由分管局长专门负责。有了人力资源保证,即使在项目后期,上级领导要求加快进度来确保2011年汛期项目能完全发挥效益,也能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得到了局领导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3)分包风险。

项目涉及1400多根线杆架设,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及资金去协调地方矛盾,经过对自制和外购的方案对比分析后,决定将光纤架设外包给当地移动公司。由于施工队伍是省内统一调配,其人员和进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当地移动公司的控制,对项目的进度有极大风险。经过对该风险进行较为完善的定性、定量分析,在和移动公司签订外包协议之后,同当地移动公司、设计部门、线路施工单位共同制定光纤架设工程的进度安排,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了光纤架设按照既定计划如期完工。

THE END
1.“双控机制”建设要点及知识点①风险矩阵分析法(LS) 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https://www.meipian.cn/2j2603ph
2.安全管理1.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内容: (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2)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https://www.360doc.cn/article/3525955_457898616.html
3.中国货运航空公司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的实践风险分析是研究危险源可能导致的有害后果出现的可能性和该后果的严重性。 公司应根据运行环境,通过讨论、调查、现场观察、头脑风暴等方式,界定后果严重性和发生可能性的等级标准。后果严重性和发生可能性等级的界定可以是定性的,但应尽可能定量。 风险分析过程中应对所辨识的危险源(建议仅对重要或重大的危险源)进行“...https://i.carnoc.com/detail/159250
1.如何对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如何对施工风险进行分析 风险分析与评价与风险识别紧密相关,是指在定性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评价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影响的范围、可能造成损失的大小以及多种风险因素对项目目标的总体影响等,达到更清楚地辨识主要风险因素,有利于项目管理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从而减少风险对项目目标的不利影响。https://www.66law.cn/laws/347372.aspx
2.如何进行建设工程风险定量评价,评价的作用是什么摘要:进行定量评价建设工程风险时,应首先将建设工程的各种风险发生概率和潜在的损失定量化,而风险量是指建设工程的风险的量化结果,其数值大小取决于建设工种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潜在的损失,公式为 R= f(p,q) 式中R-表示风险量; p-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 q-表示潜在的损失。 一般情况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潜在的...https://www.cbi360.net/hyjd/20200520/202729.html
3.PMP培训PMP考试控制质量和管理质量风险登记册和问题日志22.项目沟通管理系统和沟通管理计划如何区分? à沟通管理计划是一份计划文档,How to do communincation,强调方法属性。 项目沟通管理系统,是指一个工具,是用来进行项目沟通管理的工具,强调工具属性。 24.什么时候看风险登记册什么时候看风险管理计划 à风险登记册记录是具体的风险清单、风险分析结果,风险应对计划。 https://www.toppmo.cn/NewsStd_806.html
4.怎么做风险评估股票频道定量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大小。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VaR(Value at Risk,价值在险)、CVaR(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条件价值在险)等。 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或者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https://stock.hexun.com/2024-03-29/212372369.html
5.风险定性分析方法(通用10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项目风险识别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别和发生的概率等都做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2、对识别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识别风险后,要对所有诱发风险的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描述,如其影响可能使得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发生改变(如项目回报率过低),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zjdtu67.html
6.2022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点:EMV&风险识别&定量风险分析①因果图,石川馨图或鱼骨图,用于识别风险的成因。 ②系统或过程流程图,显示系统各要素之间如何相互联系,以及因果传导机制。 ③影响图,显示因果影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以及变量与结果之间的其他关系的图解表示法。 定量风险分析是指对定性风险分析过程中作为对项目需求存在潜在重大影响而排序在先的风险进行分析。 https://blog.51cto.com/u_13886554/5356140
7.如何选择化工风险辨识方法赛为安全如何选择化工风险辨识方法 摘要:通过对SCL、JHA、PHA、FMEA、ETA、FTA、LEC、HAZOP、SIL、LOPA、QRA、RBI、WI及道化学公司、帝国化学公司指数法多种风险辨识方法进行对比,根据各方法特点及优缺点,找出各种风险辨识方法之间联系,为化工生产全面有效的进行风险分析提供合适的分析方法。https://www.safewaychina.com/Article/ruheshibiehuagongfen.html
8.PMP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风险管理相关方登记册:包含项目相关方的详细信息,并概述其在项目中的角色和对项目风险的态度;可用于确定项目风险管理的角色和职责,以及为项目设定风险临界值。 工具与技术:数据分析 相关方分析:通过相关方分析确定相关方的风险偏好。 输出: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描述如何安排与实施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计划无风险)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10827749&efid=n4_UwAGZRuBwooG9bRBZmQ
9.项目管理:如何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决策树分析,是在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用来作出有利决策的一个工具。通过分析若干备选方案中不同分支事件的发生概率及产生风险,计算每条路径净值,根据预期选出最优路径。 决策树分析法 在BoardMix博思在线协作白板中使用决策树分析方法绘制风险管理图,你可以插入免费的思维导图模板然后在模...https://boardmix.cn/article/projectriskassessment/
10.项目管理深入理解06风险管理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蒙特卡洛技术,项目模型经过多次计算(叠加),其随机依据值来至于根据没想变量的概率分布,为每个叠加过程选择的概率分布函数。在实施定量风险分析阶段进行。 决策树分析:描述在给定场景下,分析各种可能的方案。其假设可以将一系列事件分解为较小、较简单的事件,准确地分析其本质。其求解过程基于预期货币价值EMV计算。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28529
11.如何用安全风险分析来评估可接受的风险等级.pptx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文档描述 如何用安全风险分析来评估可接受的风险等级汇报人:日期:contents目录引言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分析可接受风险等级确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安全风险监控与更新01引言明确安全风险分析的目标和意义,为评估可接受的风险等级提供依据。目的介绍安全...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364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