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预见性、前瞻性,把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性、客观性,抓住安全风险的主要矛盾,主动超前防控各类风险隐患,自治州安委会办公室结合我州当前季节气候特点及安全生产形势,对一季度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管控措施。
一、总体研判
2023年1-3月份,全州各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4人、受伤4人;其中,矿山领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一起、死亡1人,交通运输领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3人、受伤4人。
二、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风险及管控措施建议
(一)危险化学品领域。
主要安全风险:冬季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易造成管道冻裂、冻凝,易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冬季一些室内作业场所门窗关闭造成通风不良,泄漏的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在厂房内聚集,可能引发爆炸、火灾和群体中毒等事故。春节临近,烟花爆竹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将处于集中增长期,安全风险加剧。
管控措施:督促企业加强节日期间、低温天气等特殊时段风险研判,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排查装置、罐区、危险化学品仓库、堆场设备设施完好性,防冻、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防静电等措施落实情况,严肃查处烟花爆竹经营、运输、储存等环节非法违法行为。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强化应急准备,重点防范停水、停电、停气等异常情况导致的安全风险,确保突发情况下重点作业岗位和关键装置的应急处理措施落实到位。
(二)矿山领域。
管控措施:一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组织执法人员下沉矿山一线,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不放心的企业加大检查频次,通过明查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提高检查执法效能。二是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针对典型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查重处,特别要严格管控动火作业和受限空间及防窒息中毒风险,切实落实审批制度,做到“无批准不动火、无安全措施不动火”。三是进一步压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织密织牢安全责任链条,强化重大灾害治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推动重大灾害分区管理、超前治理,实现由被动防范向主动治理转变、由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由井下局部治理向地面区域治理转变。对未查清、未探明、未治理到位的,不得进行采掘作业,坚决不与灾害“拼刺刀”。
(三)工贸领域。
主要安全风险:一是工贸企业工艺流程复杂,设备设施多,立体性强,危险危害因素众多,普遍存在高温熔融物质、煤气、爆炸性粉尘、有限空间作业等传统安全风险,容易发生高温熔融物遇水爆炸、火灾、高温灼烫、煤气中毒、粉尘爆炸、有限空间中毒窒息等事故,因其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易失控漏管,安全风险依然突出,不容忽视。二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风险。现阶段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整体工作仍处于爬坡期、过坎期、脆弱期,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基本工作仍十分薄弱,多数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员工安全培训不到位,生产设施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产粗放,现场管理混乱,“三无”、“三违”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事故防范能力弱。
管控措施:一是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严防发生高温熔融物遇水爆炸、火灾、高温灼烫、煤气中毒、粉尘爆炸、有限空间中毒窒息等事故。应急、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形成监管合力,加强对工贸行业企业检查和执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开展专项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和人员管理,严格管控高温熔融吊运、浇铸、煤气、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切实保障生产安全。二是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法定职责,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配齐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大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安全投入、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
(四)道路交通领域。
(五)消防安全领域。
(六)燃气安全领域。
主要安全风险:冬春季节,受恶劣天气影响,燃气用量凸增,加之诱发事故的因素增加,给燃气安全防范带来极大困难;个别餐厅和居民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用气常识缺乏,报警设备使用不规范,易发生燃气安全事故的风险。一是居民和餐厅安装燃气报警器而不用的问题比较普遍,个别居民、餐厅报警器安装了但不用,特别是使用瓶装液化气的餐厅,个别餐厅和居民还在使用塑料软管,餐厅和居民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用气常识缺乏。二是燃气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人员安全培训力度不够,一线人员发出问题能力差,问题整改措施不得力,问题整改不能形成闭环;燃气企业入户宣传、安检自检不到位,划片区巡查力度不够,个别燃气企业没有发挥主体责任。三是智慧燃气建设成效不够好,个别企业在线监测、预警、阻断功能未实现。
管控措施:一是动员街道(社区)、燃气企业加大对燃气安全特别是报警器等规范使用的宣传,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二是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设施老化更新改造,提高燃气软管更换的覆盖面。三是加大对使用管道燃气或瓶装液化气的餐饮经营场所、学校、医院、商住混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四是督促燃气企业加快智慧化建设,结合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同步推进燃气管道智慧化改造。
(七)旅游行业领域
主要安全风险:一是第一季度群众性文化活动多,但其举办主体多元,既有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也有私营企业或者群众自发组织,强降雪、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频发,导致旅游景区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大。二是滑雪场设备检修不到位,安全警示标志不足,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易引发各类事故。三是我州旅游资源点多线长,旅行游览的最佳方式是乘车旅游,因而旅行社选择道路交通客运的方式较多。若旅游客运市场存在无合法证照从事旅游客运、营转非车辆、私人车辆违规挂靠经营的问题;旅行社违规租用不具备合法资质的车辆或驾驶员,不签订规范租车合同,旅游行程计划不合理,都会给旅游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四是游客进入A级旅游景区度假,林草可燃物增加,野外用火管控难度增加,特别是近期大风天气增多,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的几率上升。
(八)特种设备领域
主要安全风险:一是特种设备的长期运行,可能引发电梯等设施故障、停机、困人等问题。二是极端天气可能使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连接部位受损,导致易燃、有毒、有害介质泄漏。三是采暖期锅炉使用过程存在的风险点。
(九)农机领域。
主要安全风险:一是农业机械、大型工程机械引发事故的风险。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意识不强,部分重点企业的大型工程机械没有取得农机监理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和牌照擅自作业,拖拉机违法改装、未年检的拖拉机参加农业生产、未张贴反光标识、无证驾驶、无牌行驶等违章问题引发事故的风险增大。二是养殖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未农药、饲料登记使用台账不完善,蔬菜种植户农药使用安全意识不强,可能引发中毒事故。三是极端天气带来的安全风险。春季大风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大风天气极易造成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棚膜被掀翻,加之消防意识不强,一旦起火,极易引起火灾蔓延扩大。
管控措施:一是严厉打击农业机械无牌行驶、无证驾驶、不粘贴反光标识、未检验作业等行为,有效治理违规发放牌证、瞒报谎报事故等非法违规行为,排查事故隐患,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三率”水平,促进农机化安全发展。二是加强对农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开展情况,杜绝因安全技术状态不合格而酿成的农机事故。三是加大农资市场检查力度。加强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加大对温室大棚梁柱、保温设施、电路、农药品储放等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与气象部门协对,防止坍塌、火灾、农药中毒等安全事故发生。
(十)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方面。
主要安全风险:目前天气寒冷,不少家庭为了保暖,通常紧闭门窗,致使室内空气流通不好;个别地方还存在居民使用炭炉、煤气炉、液化气炉或燃气炉等做饭、取暖现象。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气体,若排风效果不好,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气体不易排出,形成局部积聚,容易造成人员中毒。
主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电子政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