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剖析十二大经典创业案例轻松找到致富钱眼

在中国人的日常语境中,钱眼应该是个贬义词,比如形容某个人不管公序良俗,一心只顾赚钱,就会说这个人是“钻到钱眼里去了”。但是,从商业的角度分析,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钱眼,也就是找到自己可以赚钱的地方,最好还是赚大钱。这需要一定的技巧。

好像渔民在大海上打鱼,茫茫大海,哪里有鱼,哪里没鱼,过去全凭的是经验,现在科技发达了,还可以仰赖科技手段,比如利用卫星定位监视和跟踪鱼群的活动。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最缺的两样东西,一个是金钱,另一个是经验。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无法仅凭经验就能够判断哪里有鱼,哪里没鱼,哪里有钱赚,哪里没钱赚,哪个是真的钱眼,哪个只是貌似钱眼—实则却是陷阱。他们也没有仪器可以借助,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仪器,可以帮助人们探测利润之源。

那么,是不是他们就没有办法了呢?是不是他们只能像盲人摸大象一样,摸到哪里算哪里;或者像无头苍蝇一样,东一头西一头地瞎撞,撞到是运气,撞不到是命。

不是!尽管你没有经验,你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试错”,对你看中的业务进行“含金量”的测试,但你依然有办法少走弯路,甚至径奔你的财富之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然这个世界上的钱眼是那样少,而渴望拥有一眼专属甘泉的人是那样多,但是不要灰心,只要按照我们教给你的方法,你一定能找到属于你的钱眼,找到你的财富之源,一解你的财富之渴。

世界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说:“随着市场的零碎化和消费者意志的强大,未来属于利基品牌。”如果你把我们寻找钱眼的过程当做发现利基市场的过程,那也没有什么不对。理想的利基市场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第一,具有一定规模和购买力,能够盈利。第二,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第三,市场狭窄,差异性较大,以致于强大的竞争者对该市场不屑一顾。第四,企业具备必要的能力和资源以对这个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第五,企业有实力在自己看中的市场迅速建立品牌优势,以对付强大外敌的入侵。

利基市场是目前经济学界一个时尚的词组,也是众多企业热衷研究的对象。据有关的研究结果,打造利基市场的三个最有效的方法分别为,一,为一个专属的客户群提供产品和服务。二,持之以恒地制造或贩卖独特,创造产品的独特价值。三,在市场经营中实行差异化战略。鉴于《科学投资》的明确定位:为中小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投资、创业和理财服务,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钱眼,我们正在寻找的财富之源,是针对中国的中小投资者和创业者,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这是《科学投资》与那些成天沉迷和津津乐道于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之类成功案例的利基市场研究者迥然不同和大异其趣的地方。我们的研究包括其它一些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对中国中小投资者、创业者更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方法。

作为资金和经验都受到限制的中小投资者和创业者,在哪里才能找到自己的钱眼?通过什么方法才能发现我们日思夜想的财富之源?我们如何开始我们的旅程,通过最便捷的途径,以最省力和最安全的方式到达我们的财富王国,那金碧辉煌的梦想之地?请跟随《科学投资》的引导!

方法一:

锦上添花

操作指数:★★★★★

财富指数:★★★★★

典型代表:李俊峰

案例回放:

李俊峰,农民出身,发财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1996年21岁的时候他出门打工,一直到2001年他26岁的时候,才真正拥有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但那个时候,手机已经开始像洪水一样泛滥成灾。走在城市街头,虽不说人手一部,也相差不远了。对于好不容易才奋斗到手的一样宝物,转眼间便泯灭于芸芸众生之中,李俊峰很不甘心。他总想使自己的手机有点特色,与众不同。他没有钱赶潮流经常更换手机。他想的办法就是换汤不换药。当时有一种小贴纸,本来是让人家贴在墙上或书包上做装饰之用的,他用来贴在手机上,效果还不错,真能够产生“区别众生”的效果。后来他将这种贴纸改进,在上面打印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再压上一层塑料膜。因为不是手机装饰专用贴纸,这些工作做完后还要用刻刀比着手机的大小和形状对贴纸进行“雕刻”和修改,然后才能贴到手机上。经过这样“改装”的手机,不但是区别众生,而是超越众生,在众多手机中显得是那么的卓尔不群,李俊峰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到现在,3年过去了。李俊峰依靠一片小小的手机贴纸,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叫做大秦手机化妆公司。他不但自己做,还发展加盟代理,目前旗下已拥有加盟代理商数十家。一片小小的手机贴纸,3年来已为李俊峰带来了超过百万元的利益,以后还会给他带来多少收益,谁也不知道。不但是手机贴纸,现在李俊峰还将业务开拓到手机添香、手机水晶刻印、手机镶钻等三十多种手机美容业务,生意一片红火。

如果说金融行业有衍生产品,那么,李俊峰做的可以说是手机行业的衍生产品。像这样依靠手机行业衍生产品发财的并不只李俊峰一个。在广西南宁,有一个叫黎小兰的女孩,也是靠做琥珀昆虫手机链和水晶昆虫手机链,从1000多块钱起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南宁昆虫之恋工艺品厂,几年间赚了上千万元,2005年还将业务做到了国外,开始赚美元,事业做得比李俊峰还大,生意比李俊峰还火。

操作要诀:

此类衍生业务需要的投入往往很少,操作简便,市场成熟,市场规模颇为可观,应该成为中小投资者和创业者的项目首选。

方法二:

化整为零

典型代表:谭碧辉

在珠海市前山明珠南路有一个袜子店。这个店只有10平方米,小小的面积,卖的是小小的袜子,而且不是寻常的袜子,是市面上不很常见的品种五趾袜。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店,卖这样薄利的一个冷门商品,每个月带给店主的收益却超过万元,以致让周围很多精明的商人都大跌眼镜,感到不可思议。

这个店的名字就叫“碧玉五趾袜子专卖店”。店主谭碧辉,原来是江西萍乡到珠海的一个打工妹。谭碧辉在珠海打了几年工,攒了一点钱,就想自己做生意。但是,做什么生意她却拿不定主意,问周围的朋友,也没有一个人拿得出一个准主意。在这种情况下,谭碧辉只好自己想办法。最后她看中了袜子专卖店,并且将目标瞄准了那种能将脚趾头分隔开来的五趾袜。这种袜子有一个好处,就是因为将脚趾分隔,使人不容易沤脚,犯脚气。广东那个地方温暖潮湿,患脚气病的人很多,这是一种迎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却因为不够时尚,同时没有人肯下力气去推广,以致在偌大的珠海想找一双五趾袜简直比登天还难。谭碧辉就看准了这样一个机会。

谭碧辉的决定遭到了朋友们几乎一致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第一,从未听说过有什么袜子专营店;第二,像袜子这样一种薄利小商品,得卖多少双,才能将店钱赚回来?但是谭碧辉打定了主意,不为所动。她的店很快开张了,第一次就从浙江义乌进了1万双五趾袜,每双的进价在5-10元,这批货加上租赁店铺和装修的花费,不但用光了她所有的积蓄,还负了一部分外债。然而,一开始生意却十分不景气,有些冷言冷语开始在谭碧辉耳边绕来绕去,什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类,但谭碧辉坚持了下来。到第二个月,她就开始赢利,赢利虽然不多,只有区区1500多元,然而却展现出了一个好兆头。此后的经营虽然不时仍旧会有些磕绊,但总的来说比较顺利。现在谭碧辉靠卖五趾袜,每个月可以稳定获得上万元的收入。对一个小本起家的创业者来说,这就是一笔了不得的收入了。非但如此,现在谭碧辉的五趾袜已经进入了细节经营的境界,冬夏天有冬夏天的袜子,春秋季有春秋季的袜子,质地、款式各有不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类似谭碧辉这样的案例并非一个偶发的案例,而是正在形成一种现象。《科学投资》曾经报道过杭州下岗工人余根川创办的花嫁喜铺,就是靠经营结婚专用的喜糖,凭着几千块起家,不但摆脱了自身的生存困境,而且打出了一个新的天地。据《科学投资》了解,目前余根川仅手下雇佣员工就达100多人,下岗工人余根川经过几年的打拼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老板。

20多年前,我们的生活还十分简单,拿吃穿住行来说,能够满足生理的基本需求就算不错,很少有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到穿,那时候全国人民不论地位高低,从头到脚款式就是老三样,颜色则以蓝、黑、灰几种深色调为主。那时候外国媒体提到中国人,总是以“蓝蚂蚁”相称。但时代发展到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的不说,光是女士头上顶的帽子,恐怕就不下几千上万种。过去一个商店,什么都经营,包罗万象,那是适合那个时代的业态,消费者感觉方便,一站购齐是他们的主要卖点,只要这样做就会有钱赚,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赚到钱。而现在物质极大丰富,精致主义开始大行其道,消费者追求的是个性与品味,经营者可以应对的就是专营与分割。拿穿着来说,全,时尚的不再是从头到脚式的齐全,而是或头全(帽子),或身全(内衣、外衣、毛衣),或腰全(各式腰带),或手全(各种手套),或腿全(各式裤子),或脚全(袜子或鞋子),而无论是头、身、腰,还是手、腿、脚,又都可以切割出无数的细节。无论你做那一个细节,只要做得到位,就都会有钱赚,而且通常情况下,现在的这种“小”而全比过去的那种“大”而全要赚得更多。

这是适合小本创业和中小投资的一种变化,投资者要善于掌握,对此机会善加利用。可供“切割”的商业型态很多,如光是一个结婚,就可以细分到婚介、婚礼筹办、司仪、婚纱专营、结婚摄影、婚车租赁、宴席布置、喜糖采办等数十个细项,而每一个细项几乎都可以“切割”出来进行专营。过去讲究一条龙服务,为的是顾客方便、省事,现在讲究的却是专业化、个性化。每个人都希望将自己的婚礼办得与众不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穿着打扮与众不同,每个人都希望……人们希望自己与众不同的东西太多,“切割”可以形成众多的“组件”,可以供人们自由的搭配,使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同”的机会大大减少,迎合了人们追求个性化的需要。

方法三:

就地打井

典型代表:乔治

乔治不是外国人,而是个地道的中国人。

10年前,乔治还是南京街头的一个问题少年,喜欢跟人动拳头打架。长大以后的乔治决定干点正经事,他参加了厨师培训班,技术学得不错,但是快毕业时,他却发现自己对烹调没有什么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理发,现在叫美发。他发现当一个发型师是那么美妙的一件事情。所以,他放下勺子,拿起剪子,先在南京,后又到上海,苦练起了美发技术,并且很快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

1996年,香港明星张敏在上海开了一家名叫露莎莲妮的高档发型屋,乔治正式出师,当上了露莎莲妮的一个技师,帮人洗发烫发染发,但是没几天老板就发现了他在发型设计上的天份,破格将他晋升为发型师,与从香港、法国、新加坡聘请来的那些发型师平起平坐。后来乔治又辗转于杭州等地一些发屋做发型师,目的是磨炼自己的技术。时机成熟后,乔治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因为缺乏资金,他无力租赁繁华的店面,只能在杭州一个偏僻的角落接下一家别人经营不下去的发型屋,改造后打出了自己的名头:乔治发型设计中心,时为2000年3月18日。

开始时因为地段不好,乔治的生意很不景气,但过了不久,就有很多过去乔治在别的发型屋做设计师时的忠实“FANS”跟踪而来,这样靠着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大家就都知道杭州那个发型做得最好的“乔治”现在到了某某地方,自己开了一家发型设计中心,乔治很快就走出了困境。仅仅过了一年多,乔治的发型中心就变成了发型广场,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紧跟杭州那些财大气粗的美发巨无霸如新爱情故事、阿伟、东方名剪等,成为杭州美发市场的一个后起之秀。

现在在乔治的发型广场剪一个头,最低的只要25元,而最高的需要380元,很多文艺界的名人如胡兵、瞿颖、陆毅之类,都接受过乔治的服务。

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有一句不得不记住的老话,叫做“不熟不做”。创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自己熟悉或有专长的事情做起,一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减少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不必到报纸上、电视上去寻找,在我们身边就俯拾即是。

方法四:

移形换位

操作指数:★★★★

财富指数:★★★★

典型代表:徐波、张勇光

两个人说干就干,马上进行市场调查,果然,除了在一些大小超市有些湖南来的零星杂货外,广州的大街小巷真的是看不见一家专门经营湖南土特产的商店。调查的结果让两个人大为兴奋。不久,两个人合伙投资10来万元的湖南杂货店在广州大道南方日报社附近正式登场亮相,商店取名为“湖南味道”。两个人虽然钱不多,但为了不让人误认为自己是随时会飞掉的“野鸡小店”,痛下决心花1万块钱请广州书画界的名家李华白题写了“湖南味道”四个字的招牌。招牌挂出来,厚重的墨迹果然让人肃然起敬。

在徐波和张勇光的店里,处处突出的都是“湖南味道”,所售货物都是地道湘产自不必说,连员工都是非纯正湖南人不用。走进徐波和张勇光的店里,触耳一片“湘音”。湖南人爱嚼槟榔,不停嚼着槟榔的老板看见顾客进来,会问你要不要也来上一颗。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曲折,徐波和张勇光的小店从第一个月就开始赢利,如今“湖南味道”在广州的湖南老乡中不说尽人皆知也差不多了。

像这样利用乡情来赚钱,不仅限于餐饮、土特产,其中可供开发的利基点很多,利润空间很大,如组织家乡同胞联谊会、为初到本地的家乡同胞提供各种咨询和资讯服务、为家乡产品打开本地市场提供服务、为家乡到本地办事的人员提供住宿、向导、关系疏通服务等等。杭州有一个叫蒋念来的人,就是依靠在杭州开办面向淳安老乡的小旅馆,为来杭州办事的淳安老乡提供住宿和交通服务发了财。随着国内人口流动的加剧,这个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利用老乡的乡土之思来赚钱,只是移形换位的一种形式。移形换位的意思说到底就是,利用人和物在不同空间表现出来的不同价值差别来获取利润。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可以交流和交换的东西很多,只要存在交流与交换,就存在着商业机会。商业活动说到底其实也就是一种人与物交流与交换的活动。湖南凤凰县有一个叫张松的人,将家乡山上人们认为“一钱不值”的野花野草,经过处理加工后做成书签卖到深圳,2004年一年就赚了30万元,而张松在广东打工十多年,加起来赚到的钱也没有这一年赚到的钱的1/5,最穷的时候他曾经穷到连两元钱的盒饭都吃不起。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一文不值的东西就变得价值不菲,这就是移形换位的奇妙之处。

方法五:

设身处地

操作指数:★★★★☆

典型代表:俞红

近年来,“月子阿姨”在杭州大行其道,始创这门行业的是一个女人,名叫俞红。

俞红1990年代初毕业于杭州大学,曾在一家国企做过管理工作,还曾在“康师傅”企划部做过企划。在“康师傅”的经历对俞红的影响很大,教会了她按科学的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后来俞红进入了联通租赁公司。1999年,俞红的女儿来到人间,初为人母的喜悦很快被烦恼所代替,原因在于,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月子保姆。在女儿来到人间的短短一个月内,俞红竟然换了6个保姆。

这使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自己有这样的烦恼,别人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烦恼?那么,如果能够为大家解决这个烦恼,岂不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这么想着,俞红很快进行了一番市场调查,发现月子保姆市场确实存在,而且市场还不小。这使她深觉兴奋,一直有创业情结而始终找不到好项目的她决定将创业目标就定在这里。

目标定好了,俞红并没有盲动。她想自己资金不多,经不起慢慢折腾,需要寻找一条成功的捷径。她很快就找到了这条捷径:与省妇女保健医院合作,共同开发月子保姆市场。后来她又试探着与省儿童保健医院联系,对方同样深感兴趣。创业的两大难题,两只拦路虎:技术和客源,轻而易举得到了解决。

当俞红到工商部门去申请登记注册时,对方十分惊讶,因为他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一个行当。俞红的公司是杭州第一家以产妇、新生儿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公司。俞红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杭州世纪母婴服务有限公司。因为这个事情实在新鲜,引起了很多新闻媒体的兴趣,杭州的报纸、电台、电视台进行了轮番报道,俞红和她的世纪母婴服务有限公司一举成名。

俞红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虽是一门小生意,而且做的是短期业务,因为每家使用的月子保姆一般就在1个月左右,但是附加值很高,单位产值十分惊人。俞红的公司目前除去各项开支,每月纯利可达数万元。近期,她还准备在义乌和温州、宁波、台州等地开办分公司或者发展加盟连锁机构。

设身处地的下一句话就是“推己及人”。从自己和别人的困难中发现商业机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规的方法,成功的几率非常高。这是因为当自己或别人感到困难的时候,证明市场已经形成,你所需要做的只是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已经形成的市场进行开发而已,这比凭空创造一个新市场要容易得多,需要的投入也会小得多。所以,作为投资者和创业者平时要留心观察,机会说不定就在你的身边。

方法六:

天外飞仙

操作指数:★★★☆

典型代表:李朝东、宋群

广州天河南一路的“爱情密码”情侣礼品商店是两个好朋友合作开的,这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李朝东,一个叫宋群。商店开业于2004年2月,迄今不过经营一年有余,但每月营业额已突破了45万元,而且发展了45家加盟连锁店。发展得这么快,生意做得这么顺利,这么好,他们靠的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进货的眼光瞄向了全世界,如从韩国进口会接吻和说:“IIoveyou”的手机对链,从日本进口“情侣鸡蛋娃”,包括从俄罗斯、法国、瑞士等国进口的各种情侣礼品,使他们的礼品商店一开业便处在了一个高位,显得鹤立鸡群。很多礼品,除了在他们的“爱情密码”外,根本见不到,更不可能买到。两个人等于是做独门生意,加上两个人花样百出的营销,用10万元开店,从第3个月起,营业额便达到了4万元,此后月月走高,让两个人赚得盆满钵满。

方法七:

水面撇油

典型代表:朱升华

朱升华在杭州的文三路上,开有一个书屋,书屋的名字叫做“枫林晚”,取自唐人杜牧的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令人一看就感觉得浓浓的文化气息。

朱升华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在杭州一个大的公司集团坐办公室,日子过得本来很惬意,可是他却觉得这样做下去没有意思,想出来创立一番事业。为了做什么,他考虑了很久,最后想到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平时最爱的就是书,最喜欢逛的也是书店,就想不如自己也开一个书店吧。

他的选择遭到了全家人几乎一致的反对。朱升华刚刚开始参加工作,自己没有积蓄,家里又不肯支持,眼看美梦即将变成一枕黄粱,这时候是一个好朋友伸手救了他。好朋友慷慨地借了他5万块钱。朱升华选来选去,就选中了文三路这个地方。之所以选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属于杭州的文教区,周围有多个大学,平时街上成群的大学生和教授们走来走去,文化气息非常浓郁。

朱升华经营自己这家学术书店的方法和北京的万圣书园有些相似。万圣书园也是家民营书店,老板叫刘苏里。开始的时候面积也不太大,大约也就百十平方米,开在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之间的一个偏僻角落里,不熟悉的人得使劲问一通才能找到。后来随着拆迁,几经搬迁才弄得越来越大。但就是在那个偏僻角落,也是一天到晚熙熙攘攘,人群川流不息,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店主就是依托背靠清华、北大的优势,依靠经常举办学术沙龙,请名人进行学术讲座,以学术气氛和名人效应吸引了大量的拥趸,同时带动了图书的销售。在万圣书园,你很难分得清楚学术和商业哪个是主,哪个是仆。朱升华在他的书店也经常举办学术沙龙,包括汪丁丁之类的名人都在他的小书店里举办过讲座。此外,朱升华每月的第二个星期五还会在自己的书店里举办定期的“诗歌沙龙”以及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小型学术聚会。其实,朱升华“枫林晚”的周围还有其他多家书店,比他面积大的有,比他实力强的也有,但只有朱升华书店的生意最好,原因就在于他抓住了环境因素对商业的影响,抓住了主流客源。整个文三区就好像一口锅,而大学生和大学教师就像水面上的油,是整口大锅里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资源。

在营销学上有“撇脂营销”,在投资学上当然也可以有“撇油投资”。这种撇油式的生意很适合中小投资和小本创业,前提是你要有眼光找到这口有油水的锅,其次,你要采取正确的办法将油水打捞出来。一般的情况下,可能会同时有很多人相中这口锅。中小投资者最好从锅边的油珠子捞起,先把脚站稳。这种方法也可以唤做就火取暖,其精髓在于依托一个具有商业潜力的“据点”,通过提供辅助服务和补充服务,获取收益,这是符合中小投资者的实际情况的。既然目标是提供辅助服务和补充服务,那就不能太贪。最大颗的油珠子理应让最有实力的人去捞,如果你人心不足,一下扑到锅中间,那将很危险。如果你觉得锅边的油水不能让你满足,随着实力的增强,你可以慢慢往中间捞,就像刘苏里做的那样,单体店越开越大,可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你也可以同时将勺子伸进别的锅里去捞,以补充一口锅中油水的不足,就像朱升华正在做的那样,杭州文三路的店就是20平方米,再大就是浪费,有了钱,不妨再到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的后门去开个店,等再有了钱,再寻找别的合适的地方去开个店。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这是最安全稳妥的一个办法。

方法八:

借梯上房

典型代表:冯虹

她很想改变这种局面,可是讨教了很多人,听了很多人的主意,有些主意听起来真的不错,但一做起就满不是那么回事。怎么办呢?正当冯虹苦思无计的时候,有一次,她为一位客人下面条,无意间发现锅内的白色高汤中漂着几点红色,仔细一看,才发现是自己擀面条时把几片胡萝卜片粘上去了。她看着在高汤中翻滚的面条,忽发奇想:这白汤白面加上点红色的胡萝卜点缀还真好看,我能不能把我的手擀面干脆做成彩色的呢?说不定会受到一向喜欢追新猎奇的南京食客的欢迎。

这样想着,她就开始试验起来。首先,面条是进口食品,肯定不能用化学染色剂,必须采用天然、无污染和可食用的染色材料。她首先想到的是从蔬菜中提取汁液当染色剂。为此,她从菜市场买了一大堆芹菜、紫包菜之类的蔬菜,洗干净后分别将它们掰碎,放到榨汁机里搅碎,然后兑上水,加上面粉搓揉,最后擀成面条。完了定睛一看,紫色的、绿色的面条流光溢彩,漂亮极了!

冯虹不禁喜形于色,但是,面条一下锅,她的高兴劲儿就没有了。原来用蔬菜汁擀出来的面条漂亮是漂亮,却非常不筋道,一碰就断,吃到嘴里也是一股烂糟糟的味道。这样的面条,连自己都不能接受,更别说让消费者接受了。后来通过请教专家,她才知道问题出在面粉上。因为她过去做面条一向使用精制面,这种面条的纤维较细,加上蔬菜汁等含“杂质”的成分就会比较易碎易断,如果换成粗面粉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冯虹回家一试,果然像专家说的一样。

冯虹的彩色面条终于做出来了,后来专家又给她提供了一种全天然的添加剂,使她做出来的面条既好看又筋道,入口滑溜。冯虹给自己新推出的面条取名彩虹面,一语双关,既指面条,又指面条的发明人。彩虹面上市后,受到顾客的热烈追捧,冯虹的小面馆很快就扭转了经营颓势,开始迈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此后,冯虹还发明出“复合型”的彩虹面,比如,蔬菜中没有灰色和蓝色,她就用白色的牛奶和紫色蔬菜中提取的紫色汁进行混合,调出灰色,然后再用灰色和绿色的蔬菜汁进行搭配,调出蓝色。至于红色,则是从血糯米中提取的,那是她查了许多书才查到的“秘方”。经过艰苦的摸索,冯虹做出了真正的彩虹面,像真正的彩虹一样,一种面条含有七种颜色,而且全部是天然调料,绝无污染,绿色环保。对于冯虹的匠心,许多顾客击节叹赏,说她不像是个开面馆的,简直就像是个艺术家。

冯虹的彩虹面也是如此。在发明彩虹面之前,冯虹的面条是两块钱一碗,发明彩虹面之后,冯虹的面条卖到3块多钱一碗,一碗面条单从售价上来说,收益同比提高50%以上,但在推广上却碰到了困难。开始的时候,很多顾客根本不接受她的彩虹面,主要是不放心,担心里面有有害健康的添加剂,直到后来冯虹请顾客看着她做面条,又用摄像机拍下制作面条的全过程,在店里不停播放,才逐渐打消了顾客的疑虑。

从创业者和中小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应该首先考虑对产品作较小的轻度改进,顶多做中度改进,以便利用产品的原有市场和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这样可以减轻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降低费用。创业者和中小投资者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资金不足,如果上来就对产品进行重大改进,使消费者难以看出改进后的产品与原有产品的关联,从而在意识上误认为他们接触的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并由此产生对新产品的怀疑和不信任情绪。经营者如果要消除顾客的这种怀疑和不信任情绪,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花费巨大,虽然最后带来的收益可能是巨大的,但对于资金匮乏的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恐怕很难有机会支撑到暴利真正到来的那一天。

另一方面,创业者和投资者在对产品进行改进时,要考虑这种改进是不是顾客真正需要的改进。明智的做法是只做那些顾客真正需要的改进,可以为顾客真正带来好处的改进,而不是玩花活或哗众取宠。在这方面,创业者和投资者要控制自己的冲动,控制自己的主观情绪,把钱花在刀刃上。

方法九:

洄水掠食

财富指数:★★★

典型代表:冯欣华

冯欣华是江西赣州人,今年快40岁了。作为江西最早的一批南下打工者之一,冯欣华1991年就到了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在打工的过程中,冯欣华发现很多打工者因为不了解外出打工的基本常识而吃亏上当的事,包括他自己也吃过这方面的不少苦头。冯欣华至今记得自己初到深圳的时候,由于不了解打工招聘的程序,除了一张身份证,其他什么证件都没有带,为此在应聘的过程中受了不少刁难和折腾。后来他在宝安区沙井镇图华电机厂工作担任行政主管时,又发现不少农村来的打工者特别是偏远地方来的打工者因为缺乏纪律和制度观念,违反厂规厂纪被“冤枉”罚款的事。他就想,要是有人在这些打工仔、打工妹初来乍到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培训,他们就不会吃这样的亏了,而且经过培训,素质提高后的打工仔应该会更受欢迎。

这样想着,他就在自己工作的电机厂进行了一个试验,发现效果非常好,被培训的打工仔打工妹非常满意,厂方也非常满意,双方皆大欢喜。这触发了冯欣的一个想法,就是如果有人专门做打工仔培训的话,应该非常有钱可赚。因为不说别的地方,光是深圳一地,打工仔、打工妹几乎就数以百万计,整个珠三角地区的打工仔、打工妹,恐怕会有几千万吧。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如果在培训之后,再辅以劳务介绍,那么,市场将会更加广阔。

可惜当时条件不具备,冯欣华没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后来冯欣离开工厂,回到家乡自己创业做老板,做建材生意,渐渐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直到1997年初,冯欣华创业失败,欠下十几万元的外债,不得不重新南下广东打工,他才重新想起这件事情。但这时候他已经没有本钱去做。没有本钱是指两方面,一方面是他生意失败,欠下一屁股外债,已经没有资金;另一方面,是指他打工生活已经过去多年,外面世界日新月异,现在的打工仔、打工妹和老板们是怎么个想法,他一点也不清楚,不敢贸然行动。

冯欣华这次在深圳龙岗区平湖镇联兴模具厂找到了一份办公室的工作。模具厂吃的是技术饭,一线工人的收入相比其他工厂要高得多,这使冯欣华非常羡慕,但是另一方面,由此带来了员工们目中无人的情绪,又使厂里的工伤事故层出不穷,对工厂和工人本身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损失。因为模具属于精细加工作业,对操作的要求非常高,老板因为担心技术工人跳槽,对有技术的工人不太敢多管,而工人们自己并不能认识到事故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无组织无纪律和自由散漫,只是认为出事故是因为自己操作不小心,只要操作时多加些小心就不会出事故了。这样,工厂的事故始终压不下来,有时一个月的事故达20多起,令老板伤透了脑筋。

冯欣华觉得自己有责任出一把力。为此,他日夜查找资料,同时结合自己的打工经历,编写了一套打工者在职业道德、为人处事、遵纪守法、安全防护等方面常识的小册子,打印出来发给员工们传阅,有空的时候还组织他们讲课。当发现打工仔对上面讲下面听这种老套形式不太耐烦的时候,他就同时结合讲座、讨论、现场体验、拓展训练等形式,活泼而不拘一格的培训方式受到了员工们的普遍欢迎。工厂气氛慢慢变得正常,事故直线下降,老板非常满意。

这重新激活了冯欣华做打工培训的想法,但他仍旧觉得没有把握,因为他的年纪已经不小,身上又背着不少债,不敢轻易放弃现有的工作。但是随着联兴厂的示范效应传播出去,慢慢开始有人主动与冯欣华联系,请他抽空到自己工厂去为工人们做些培训。冯欣华将此当做检验市场的机会,总是欣然应允。这样,在每个月增加几千块培训收入的同时,他也发现了最受打工仔欢迎的培训内容和容易为打工仔接受的培训方式。冯欣华在实践中,慢慢向一名合格的培训师靠拢。

时机成熟时,冯欣华从联兴厂辞职,开始专心做打工培训。深圳做同类培训的机构有不少,但是培训教师中,真正像冯欣华这样有过长期打工经历的人少之又少。因为亲自经历,使他确切地知道老板们的烦恼和打工仔的真正需要,在与工厂老板和打工仔交流的过程中,他就占有了主动权。此外,他实行的是薄利多销的政策,培训收费常常只有别的机构的几分之几,所以,来请他讲课的企业越来越多,很快月收入就达到了7000余元,远远超过他打工时的收入。

在讲课的过程中,冯欣华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深圳做打工培训的机构虽然不少,但是普遍都缺乏一套合适的教材。大多数时候,都是培训师想到哪讲到哪,讲到哪受培训的人就听到哪,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冯欣华希望由自己来做一套真正适合打工者培训的教材。他想,这样的教材一定会有人要,一定会有钱可赚。

为此,冯欣华在深圳国际商品交易大厦租了房子,专门注册成立了一家“中大智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同时邀请了专家,并从多家单位中挑中了深圳电视台,商定全套教材由深圳电视台帮助拍摄,还在深圳大学表演系挑选了两个学生做演员,同时联络了几家工厂作为现场拍摄的基地。半年之后,冯欣华的打工培训VCD正式拍竣,后来在深圳龙岗区安全办的指导下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开始正式向社会发行,其中主打的两个节目,一个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员工》,一个是《工业安全》,这也是冯欣华最擅长的两项内容。由于是国内第一部打工培训内容的片子,新鲜的题材,加上片子拍得妙趣横生,指导性、实用性很强,很快就引起了传媒界的注意,《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等都进行了报道。

也有些人将这种方式称为向淘金者卖水。这种方式与我们前面介绍的“锦上添花”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给淘金者卖水,瞄准的是淘金者,希望从淘金者口袋里掏钱;锦上添花,织锦者与添花者“攻击”目标一致,都是希望从同一个对象身上掏出钱。因为“攻击对象”的不同,所以操作手法亦千差万别。相对来说,锦上添花是纵向找机会,洄水掠食是横向找机会,洄水掠食比锦上添花要好操作得多。

方法十:

琵琶别抱

财富指数:★★★☆

典型代表:陈书金

江苏高淳一带盛产中华绒螯蟹,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大闸蟹。这种蟹肉质鲜美,但有一个毛病,就是比较娇贵,运输过程中死亡率很高,几百年来这个问题都没有人能够解决,人们对此已经不抱希望。

陈书金是江苏高淳县淳溪村的一个农民,原来是个木匠,有一手做木工的好手艺。陈书金很有商业头脑,不但自己做,还带了若干的徒弟帮着做;不但做工匠,空闲的时候还生产酱菜、炒瓜子、开小商店,日子过得十分红火。

后来有一个原先一起做木工的朋友来找他,说是养大闸蟹赚钱,你有资金,不如我们一起来养螃蟹。陈书金生长在中华绒毛蟹之乡,早知道这玩意儿是金子做成的,只是因为养殖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过去一直不敢动手。现在在这位朋友的鼓动下,加上这么多年做生意有些积蓄,心里有底,陈书金于是决定试一试,拿出10万元,和朋友合作承包了20多亩水面养螃蟹。然而辛苦了半年,到9月收获的时候,两人却是大失所望,原因一是他们的养殖技术不过关,留下的螃蟹没有跑掉的螃蟹多,二是两人以前从来没有涉足过这一行,有好东西找不着销路,只好拜托中间商代销,使收入大打折扣。

但是水面已经租下,投入那么大,已经不能轻易脱身,陈书金决定和朋友一起把养螃蟹的生意继续做下去。这以后两个人分了工,陈书金比较擅于外场,就负责跑销售,朋友坐得住,心比较细,负责养殖。两个人都把希望放在了第二年。到了第二年,形势果然发生了变化,情况慢慢好转。陈书金和朋友1995年开始养螃蟹,到1998年已经基本熟悉了市场,打开了局面,但是赚的钱离陈书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件事过了没几天,陈书金在街上闲逛时又碰到一件事,一位南京来的客户在镇上另一家水产公司吵闹,说这家水产公司卖给他们的螃蟹外面都是活的,里面全是死的,做手脚坑人!这件事后来一直闹到了消协,影响很不好。通过这件事,陈书金发现周围为死蟹事件烦恼的不只他一个人。后来他又仔细地了解,还跑到外地了解情况,发现无论是养螃蟹还是卖螃蟹的,几乎无人不为螃蟹运输过程中的死亡感到烦恼,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性的难题。

这触动了陈书金的灵思,我要是能发明一个东西,让螃蟹在运输过程中不再那么容易死亡,这得有多大的市场,就是自己的螃蟹也会好卖得多。陈书金投入了他的研究,他还给自己的研究取了个名字,叫做螃蟹“安居工程”。

螃蟹“安居工程”进展不是很顺利,后来有一次洗澡,肥皂盒掉到地上,受此启发,才做出第一只“螃蟹窝”的胚胎,开始是塑料的,觉得不太理想,然后又改成了铁皮的。为了防止别人假冒,他还故意将“螃蟹窝”做出一些比较复杂的形状。这以后陈书金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做出的“螃蟹窝”不仅可供螃蟹运输,而且可以直接放到笼屉上蒸煮,这解决了很多人想吃螃蟹又怕蟹钳厉害的烦恼。陈书金为他的四类系列螃蟹包装器具包括螃蟹盛装盒、螃蟹运输盒、陶瓷蟹盒和金属盛蟹器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顺利地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批准。专利到手,陈书金立即开始组织大批量生产。

当陈书金发现做螃蟹盒比养蟹贩蟹更赚钱,而且没有竞争对手时,他就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螃蟹盒的制造和新产品的研发上。现在,陈书金正准备开发系列性的水产品包装盒,据说这个市场的份额每年达到20亿元。陈书金一谈到这一点便眉飞色舞。

方法十一:

无中生有

操作指数:★★

典型代表:李兆强

李兆强是广西南宁人,家境贫寒,靠打工为生。李兆强一心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事情总是不如人意。2002年的一天,李兆强的一位朋友因为早上不愿意起床,给他10块钱,让他给自己买一份早点,余下的钱归他。一直在寻找机会的李兆强由此得到启发,心里想,像朋友这样的人一定不少,如果自己能开展为人送早点上门的服务,是不是能够有钱赚?

他想试一试。朋友听到他的想法,觉得反正花费也不多,不妨试一试,就很大方地借给了他300元,同时将自己的手机借给了他,说是让他联系业务。拿着朋友借的300元“启动资金”,当天下午,李兆强就在南宁街头的一家路边小店打印了20份送早点的宣传单,还印了两盒名片,到附近小区张贴和散发。

李兆强后来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以加快送餐的速度。第一个月,李兆强平均每天可以送出30份左右的早餐,每份早餐以平均赚3元计,一个月的收入就有将近3000元,比他过去在建筑工地干强多了。

李兆强还为一部分有特殊需要的顾客提供特殊服务,比如,有的人想每天换一种特色地方风味,李兆强的送餐表上本来是没有这些东西的,他承诺可以为有特殊需要的顾客提供特别服务,当然,特别服务在收费上也会比较“特别”一点。李兆强后来发现,这一块高附加值业务成了自己早餐配送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一项。

当客户群增加到一定数量时,李兆强就开始琢磨如何让“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前他为客户送的早餐,都是从外面饮食店购买的,现在他想自己做。因为资金不足,他首先将目标瞄准了投入不大而消费量最大的豆浆制作。2003年6月18日,李兆强的豆浆店开张了,制作的豆浆除了自用,还提供外卖。李兆强的豆浆不像别的店只有本味和加糖两种。他的豆浆有10多种口味,如加葡萄汁的“龙眼豆浆”,加橙子汁的“月亮豆浆”,加青椒汁的“绿色心灵”……不久,李兆强仅靠卖豆浆月收入就超过了万元。

李兆强稳扎稳打,在豆浆店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经营品种,最后形成了一个早餐配送中心。两年以后,李兆强在南宁已经拥有了7家这样的早餐配送中心,总资产达到百万元以上。

如果将李兆强的成功,放在20多年前的刘永行、鲁冠球那一拨人里面来考量,那可能算不得什么。那个时候,像他这样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有的是,有的人甚至白手起家,一年两年达到了资产过千万元、甚至过亿元。北京第一个拥有法拉利的亿万富豪李晓华当年在秦皇岛放一个假期的录像就能够赚个上百万。刘永行、鲁冠球、李晓华等人所处时代,是我们国家物质最为短缺的时代,而且人们思想保守、眼光狭窄。那个时候真的是如三株公司吴炳新说的,黄金遍地,而且无人去拣。只要谁有胆量或有眼光肯首先弯一弯腰,想不发财都难。而现在情况完全不同,物质丰富,竞争激烈,仅有吃苦耐劳精神没有过人头脑,想在短时期内发财,积累巨量财产难如登天。

李兆强的快速成功原因就在于他新创(注意,不是创新)了一个行业:早餐递送业。过去我们只听说过有送午餐、晚餐的,不少人都吃过这种配送的午餐、晚餐,就是我们称之为盒饭的那种东西,谁听说过早餐也能进行配送呢?因为早餐价值低,两根油条一杯豆浆或一屉包子一碗白粥能值几个钱呢?早餐本身的低价值,同时注定了它的低附加值,给经营者留下的利润空间非常小,所以大家都觉得没有赚头,不愿意去做,或者根本就没有动过脑筋去想。李兆强也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干上这一行,并非是有意识地去要新创一个行业,但是当他在“无意识”的状况下进入了这一行业,发现这一行业的潜在价值后,他立刻进行了“有意识”的经营。他巧妙借鉴了其他业态的一些经营方式,将零散业务经过巧妙整合,变成了规模化经营,使单个看似零散的小生意带来整体上的大收益。其次,他采取了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将企业发展始终处于与企业自身资源相匹配,使企业发展始终处于可控环境之中,大大减小了发展中的风险。

方法十二:

返璞归真

典型代表:张红

张红的老家在重庆万州区龙驹镇,2001年举家搬迁至万州市。张红在重庆打过工,学过美容,还在一家美甲店干过,但一直没有赚着钱。2003年,在外面飘荡了两年的张红回到老家,无意中发现天天有人来找母亲做绣花鞋垫,母亲做的绣花鞋垫竟如此地受人欢迎。一直在寻找商机的张红眼前一亮,自己在外面找来找去都没找到赚钱的好项目,而妈妈的绣花鞋垫既然做得这么漂亮,乡下的人们这么喜欢,城里人说不定会更喜欢。城里人有的是钱,只要他们喜欢,就不愁没钱赚。自己反正坐在家里也闲得没事,不如试试!这样想着,第二天,张红就把母亲做的一些绣花鞋垫打了个包,背到万州城里,找了个摆摊的朋友,把绣花鞋垫往旁边一搁。第一次独立做生意,她也不好意思吆喝,就傻傻地站在一边守株待兔。尽管这样,不到半天,她带去的几十绣花鞋垫全都卖完了。成本约6元钱的一双绣花鞋垫,卖到20多元人们仍旧抢着要。

次日,张红便在母亲的陪伴下,坐着车来到乡下挨家挨户地收购绣花鞋垫,因为是第一次有人上门出钱买这玩意儿,村民们都觉得稀罕,要的价钱都非常低。那一天,张红收了200多双绣花鞋垫,临走,她还叮嘱大家有空多绣一些,她可以负责包销。

回城后,张红找了家塑料厂订制了一批塑料薄膜,然后根据绣花鞋垫的不同题材和不同质量,分门别类做好包装。这时候那位摆摊的朋友因为生意不太景气,也同意将一半的摊位交给张红经营,摊租一人负责一半。这样,张红独立挑起了一摊,开始正儿八经做生意。

开始的时候,张红一个月只能赚两三千元。她觉得按照这东西的价值,应该不止赚这么点钱。经过仔细观察,她发现好东西之所以没有卖出好价的原因,在于到她摊上买绣花鞋垫的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消费能力不强,买东西斤斤计较,当然不可能让她赚太多。她想,要是这东西的消费主力能够变成经济实力强的年轻人,那么一定会比卖给老年人强得多。可是,像这种东西,怎么能让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喜欢呢?

这个问题让张红伤透了脑筋。这样过了几个月,张红一直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天,她在摊上闲着没事随便翻一本杂志,突然看到这样几句话:“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很重视情义,礼品文化源远流长。”张红盯着这一行字停顿了一下,忽然一激灵,不禁一拍脑袋,对呀,我为什么不将绣花鞋垫做成礼品呢,加上那些时尚元素,城里的年轻人一定会喜欢。

经过努力,张红的绣花鞋垫上了一个档次。如今,张红的绣花鞋垫已形成了多个系列,如合适后辈作为礼物送给长辈的祝寿系列;适合过年过节送给朋友、亲人的平安贺喜系列;适合商人的马到成功系列;适合司机的一路平安系列;适合夫妻间馈赠的勿忘我系列;适合公务员的步步高升系列等等;还有两双一起卖的情侣鞋垫,两双鞋垫拼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真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在现代商业手段的包装运作下,张红的绣花鞋垫很快就打出了名声,产品不仅畅销本地的万州、重庆等地,还销到外地,甚至远销到海外。随着产品供不应求,张红又和附近乡镇和街道办联系,办起了10多个妇女刺绣学习班,前后培训了6000多名妇女。出师后的妇女,张红以每双30-40元的价格收购她们的作品,既解决了令当地政府头痛的一个社会问题,又增加了这些妇女们的收入,同时,张红的货源也得到了保障,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张红已为自己的绣花鞋垫申请了注册商标,唤做“巧大嫂”。如今的张红早就不再是摆“半边摊”的那个张红了。她在万州最繁华的地方开起了自己的绣花鞋专卖店。在她的商店里,一双绣花鞋垫普遍要价高达100元以上,最低也要90元。她还在重庆、成都开了两家分店,还准备在上海、北京开加盟店。

如果你把眼光放开一点,那么,你不仅可以从“传统”中找到机会,你还可以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等方面找到机会。这样的机会简直太多了,举不胜举。它们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同时满足人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要。基本上,这样的项目生产都不会是单纯的物质产品。所以,你不能用对待普通商品的态度来对待它,用经营普遍商品的办法来经营它。

THE END
1.来拆解一个赚案例#跨境案例分析#创业其...来自小北带你飞来拆解一个赚案例#跨境案例分析# 创业其实是分阶段的,而在初期往往是观察市场去找到未被满足的需求,专注于解决具体问题然后想尽办法用低成本启动,把控...ü 简介: 创业15年,白手起家,做跨境,电商,自媒体,我把一路血泪经验,掏心掏肺告诉你!公号:小北的梦呓 更多a 微关系 他的关注(131) 微博经营会...https://weibo.com/1660737882/Oq4iDgBFM
2.白手起家从0创业书籍逆袭72个创业领域326个创业策略规划实战...108种方法 72个创业领域326个创业策略规划实战案例书 白手起家从0创业 秘密 如何走向财富自由之路2册正版 认准正版 书籍逆袭原价:15.08元折后:11.25元 --- 所在地:浙江 杭州店铺掌柜:卓创图书旗舰店 --- 速度抢购:http://www.lers168.net/m_item.php?id=QAp59gUbBv9qw57hbP 点击一键复制复制口令购买...http://www.lers168.net/m_item.php?id=QAp59gUbBv9qw57hbP
3.主观能动性十个案例白手起家精选.doc主观能动性十个案例白手起家精选 成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考察?人与物的区?别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430/163842403.shtm
1.创业成功的15个案例分享汇总创业成功的15个案例分享汇总 如今是个人人创业的时代,有人成功就必然有人失败,创业要想成功,优秀的创业点子非常重要,同时创业者要有敏锐眼光和创新意识,能从平凡的事情当中找出闪亮点处理,希望以下这几个成功或者失败的创业案例分析能对您有所启发。 创业成功的15个案例分享1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gushi/anli/614878.html
2.创业成功案例分析13篇(精选)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篇5 1、200元起家2年赚300万 信不信,200元起家2年赚300万。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学生却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和高EQ,两年就赚到这笔钱。创业如何选项目?他叫潘文伟,20xx年刚来广州时口袋里只有200元,而现在他已经是有楼有车的大老板。因生意繁忙,潘文伟曾一度想退学,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https://www.gdyjs.com/chuangye/587633.html
3.个人创业案例(精选8篇)对买家的建议:在网上买东西要看卖家的信用度,不过同时也要慎重分析,因为有些差评是竞争对手给的.在进行一些金额比较大的支付的时候,最好是采用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工具. 网上创业成功案例李雨潼:长春某大学研究生二年级 以前我常上网买东西,直到去年7月份我想做份假期兼职,一创业开始是计划着创业开实体店,正好一个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q0bvv1o.html
4.十大经典创业故事有关创业的故事成功的创业故事→MAIGOO生活榜中国船王卢作孚创业故事,就是一个最经典创业故事案例。他出生于一个卖麻布的小商贩家庭,因家庭贫困只上过小学,却在之后自学成才,21岁时就编成了《数学难题解》一书。1925年,32岁的卢作孚在家乡合川筹办民生公司,开始了实业报国的征途。他凭借一艘70吨的浅水铁壳小船创建民生航运公司;到1937年,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已经拥...https://m.maigoo.com/top/422239.html
5.8个经典白手起家创业故事,白手起家经典案例分析没有本钱的创业,做生意最不能缺的就是资金,如果啥也没有的时候,你是怎么来做的。如果没有本钱的创业,你首先会想到的方法是干什么?没有本钱的创业,究竟该怎么办?80后励志网精心为您整理了8个经典白手起家创业故事,怎么白手起家经典案例分析,希望对您的创业有帮助,祝您创业成功!https://cxcy.mastc.edu.cn/info/1157/2306.htm
6.范文大全大学生创业案例总结范文(优选22篇)其他范文经济贸易系的模拟营销节开展的初衷在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时间实践锻炼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创办各类企业,经营各种商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市场经营之中,感受市场运行规律,熟悉企业创办的一系列程序与流程,创新营销手段,践行经营与管理理念,从中体验赚钱和赔钱的酸甜苦辣,提升自己创新与创业的意识。随着平台...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91189.html
7.创业之路——农民成功创业典型案例8篇(全文)创业之路——农民成功创业典型案例 通海县劳转办 2010年8月10日 一个农民的创业之路:巾帼不让须眉 1973年1月出生在云南省通海县九街镇碧溪村三组的农民女孩普绩,于1991—2001年在通海兴德糖果厂做临时工,历经10年的摸爬滚打,2001年白手起家创办了云南省通海斯贝佳食品有限公司,任董事长,9年时间,经过她的艰苦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j1vxra4.html
8.(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成功实战案例集特色植物一炮走红 案例 25: 等待时机 成功出击 案例 26: “视美乐”的失败 案例 27: 易得方舟的沉没 案例 28: 天行健公司的坠落 案例 29: 文峰国际集团的创业 案例 30: 吉盛伟邦在上海打出一片天地 案例 31: 创业亦源于刻骨铭心 案例 32: 白手起家的梁亮胜 案例 33: 杉杉西服和创业者郑永刚 案例 34: 中关...https://doc.mbalib.com/view/44ffcb71f96eb5a8be6eaaca26aa61ed.html
9.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共9篇)经过了上述内容对于这三个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作出的相关资料的整理以及浏览分析之后,大家对于创业这个词汇是不是也有了新的认知了呢?创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创业成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是代表着自己家人亲戚能否过上更加优质的生活,以及自身能否有更好的发展的因素所在,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看到这,希望以...https://www.gerenjianli.cn/fwdq/shiyongwen/10223794.html
10.《正版包邮白手起家从零创业的108种方法+如何走向财富自由之路全...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正版包邮白手起家从零创业的108种方法+如何走向财富自由之路 全2册从0创业的108种方法72个创业领域326个创业策略全场景展现创业规划实战案例书正版从零开始学创》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1。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126612087910.html
11.[渝粤教育]云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考资料3、【单选题】以下( )不属于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带来的社会影响。 A、创造了就业 B、让创新创业的人扬名 C、推动社会进步 D、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资料【 】 4、【单选题】科技进步的加速将给创新创业活动带来最重要的效应是( )。 A、科技能直接转化为资本 ...https://blog.csdn.net/bnjyedu/article/details/123540889
12.创业培训总结(精选30篇)接下来至关重要的就是资金,当今社会白手起家的机会很小。那么怎样获得创业的原始资金呢?其实资金的来源有许多途径。如果自己缺乏启动资金的话,可以寻找投资人,这个投资人可以是你的亲属、朋友,也可以是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寻找合适的投资人,并且要双方互相认同一般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我想告诉有创业之心...https://www.ruiwen.com/zongjie/4138737.html
13.40个适合穷人小本生意赚钱门路的成功案例推荐创业仆很多成功企业家白手起家,他们很多一部分是从小本生意开始的,因此,不要小看小本生意带来的收益。推荐40个小本生意成功案例,投资门槛低,利润高赚钱快! 有一些是偏门日挣五百元的生意、别看不起这些不起眼的暴利小生意,有几个真的能让你没本钱一个月赚10万! https://cyepu.com/1599.html
14.三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业,这100句话分析的非常好(考察三生必读)三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分析的非常好。 三生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事业 三生事业是可以白手起家的事业 三生事业可以说是为想白手起家的人量身定制的创业机会,不仅在创业初期和整个创业过程中都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在无需开设店铺的情况下还可以建立自己的销售系统和开发自己的销售市场。 https://www.meipian.cn/1r7nu8jk
15.五个白手起家的经典案例,每一个都是学了就可以用的界面新闻·J...经典案例——陈正财 【你的热情和气力,就是你的财富和关系】 陈正财是马来西亚陈大金属桶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也是马来西亚白手起家获得成功的华人企业家,是很多世界级大公司的金属包装品供应商。 陈正财的父亲育有11个孩子,他排行第七。少时,一家人的生活都来自一间小杂货店,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刚出来做事时,陈正...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32383.html
16.万众创业葬送了多少人的前程?我TM 想知道哪个 SB程序员想进一个有 5 个 BOSS 自己还没股权的公司,拿薪水。 好多人和我提到马云,马化腾,这不都是白手起家么?孩子,中国有14亿人,出了1个马化腾、1个李彦宏、1个马云。要知道福利违禁词一年都有上百个大奖得主啊! 没能力就业的也没能力创业 ...https://lusongsong.com/reed/1556.html
17.大学生创业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在教学课程中,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创办企业的各种要素,要懂得怎样进行SWOT分析,告诉我们办企业必须赢利,这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要懂得什么是成本,怎么样定价,怎么样才能赢利。 参加SYB培训,使我意识到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为自己找到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可以优先申请获得小额担保贷款,用于创办企业的启动资金;可以制定企业人...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31110115632_7715191.html
18.新财富青年创业榜!22人上榜,总资产超5000亿,希音米哈游蜜雪冰...中国青年创新创业的动能依然澎湃。22人登上2024新财富青年创业榜,他们的持股市值合计超过5000亿元。希音的许仰天、米哈游的蔡浩宇、蜜雪冰城的张红超和张红甫兄弟位列前三甲,其中,许仰天持股市值高达810亿元。 白手起家者依然是青年创业榜的主力,但仍是80后挑大梁,90后未见踪影,上榜人的平均年龄已高达37.4岁。不过,AIGC...https://www.p5w.net/roll/company/202406/t20240618_6093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