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业深度研究:奶茶行业的风险在哪里?消费行业新浪财经

原标题消费行业深度研究:奶茶行业的风险在哪里

今天继续近期的主题研究,直接上硬核建模。这个赛道,属于受益于新冠突发事件的赛道之一。

对这个行业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是几个月前,有朋友问对这个赛道怎么看,当时对这个领域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感觉,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但后续看了看基本面情况,发现回报和增速其实都还不错,而且新产品投放市场,增长情况也比较乐观。

然而,就在近期研究的过程中,一些意外事件和风险点,又打乱了研究计划。

随着突发事件,全民进入居家隔离抗疫状态,长期的居家生活令不少“奶茶续命”的消费者感叹“失去快乐”。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这家公司,是冲泡奶茶领域的龙头,市占率在60%以上。其走势近来大幅波动,先是从高点38.4元,腰斩到低位的19.5元,跌幅达到49%。接着,年初至今又展开一波超越大盘的走势,涨幅13.13%,而同期的沪深300则下跌了7.72%。超越大盘幅度达到20%。

显然,新冠对本案,似乎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业绩方面,由于其至今仍没有发布年报和业绩预告等情况,我们仍然只能参照较早的业绩数据。

截止2019年三季报数据,其营业收入23.80亿元,同比增长41.6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7.41%,旗下爆款产品果汁茶的销售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速为1272.50%。

不过,事情往往有两面:正向的一面是财务数据和突发事件之下的销量意外增长(新冠期间销量增长的消费赛道,除奶茶外,还有方便面、榨菜、酱油),而反面的信息,则是在团队变动方面。

根据最新的情况来看,在近34天内,其接连发生四位元老级别的高管离职事件。3月4日,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冯永叶辞职;21日,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俞琦密辞职;28日,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勾振海辞职,4月7日,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蔡建峰辞职。

根据公告,上述高管辞职原因均为“个人原因”。并且,我们在新闻中也未找到进一步的信息。接下来,在高管离职的背后,是否还有进一步的风险点,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作为重要问题调研点。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合理解释,那么,现有的其他基本面研究信息,都是苍白的。

看到这里,随之而来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1)本案的收入由什么驱动?不同品类产品,未来的收入如何预测?

2)奶茶所在的软饮料板块,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此外,以白酒、饮料为首的可选消费,和以酱油为首的必选消费,这两大赛道的逻辑,到底是怎样的?

3)之前,本案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其目前的估值区间到底在什么范围?究竟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另外,本案研究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财报、研报、新闻,整个研究过程历时很长、极为辛苦,如果大家看完后有收获,记得将本文翻到右下角,给我们点一个“在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举手之劳,感激不尽。

—01—

龙头,模式

香飘飘,成立于2005年,从事奶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旗下共有四个生产基地,分别在湖州、成都、天津、江门。

它在2017年登陆上交所,创始人蒋建琪持股56.26%,此外其女儿(4.29%)、妻子(6.87%)、弟弟(8.58%)也持有公司股份。

本案的前十大股东中有社保基金、中国香港结算等,2019年三季报显示社保基金减持,而中国香港结算(港资)为新进入的投资。

2015年到2019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52亿元、23.90亿元、26.40亿元、32.51亿元,23.8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3亿元、3.03亿元、3.17亿元、4.02亿元、1.5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12亿元、3.66亿元、1.05亿元、6.13亿元、3.6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2.87%、44.88%、40.20%、40.39%、39.22%,净利率分别为10.42%、11.14%、10.14%、9.68%、5.56%。

从业绩增速看,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速为18.54%,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为15.56%,2019年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2.74%,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6.05%。

从收入结构来看,42.74%来自果汁茶,33.95%来自经典系列,17.74%来自好料系列,4.55%来自液体奶茶系列。其中经典系列是指以椰果为主的奶茶,而好料系列是指以红豆、桂圆、燕麦等非椰果为主的奶茶产品。

它的销售模式是“以销定产”、“经销为主”,2018年经销渠道贡献96.52%的收入,电商渠道贡献2.42%的收入。

以上产业链和业务模式,形成了本案特殊的财报结构:

从资产结构来看——2019年三季度,其资产总规模为36.61亿元,其中占比较高的有固定资产12.28亿元(占比33.54%)、其次是货币资金11.68亿元(占比31.90%)、交易性金融资产2.24亿元(占比6.12%)、存货1.59亿元(占比5.19%);负债总额为13.41亿元,占比较高的有应付账款6.48亿元(占比48.32%)、预收账款3.08亿元(占比22.97%)。

从利润结构来看——2019年三季度,其营业总收入23.80亿元,其中营业成本为14.47亿元,占比61%、其次为销售费用6.10亿元,占比26%,管理费用1.56亿元,占比7%,研发费用0.28亿元,占比1%,剩下5.56%的净利率。

2018年,其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68%,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为35.91%。整体来看,上游供应商的集中度偏高。

接着,来看一组《并购优塾》整理的基本面数据:

看完这组基本面图表后,重要的问题来了——如果将这家公司放在同行业的坐标系中,其回报、增长情况到底如何?如果要对这家公司做建模,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02—

同行业,回报分析

在优塾的投研体系之下,对任何公司做分析的第一步,都始于回报分析。

本案近三年的ROA为17.18%、13.43%、13.24%,ROE为21.05%、13.89%、14.21%,剔除现金的ROIC为814.1%、91.3%、57.8%。这个水平到底如何,我们来和同行业做个比较:

再对比一下白酒龙头五粮液,毛利率70%,净利率30%。

这样一对比,重要的调研点就来了:一家饮料公司,定价几块钱的罐装饮料,如何做出媲美产品定价上千的白酒巨头的利润率的。在毛利率差不多的情况下,净利率这样的差异,调研点只能聚焦于费用细项方面。

对饮料行业对比公司,我们接下来将分子、分母拆开,以2018年为横截面,对比一下各家的资产和收益情况。以2018年年报为例,主要的资产负债情况如下:

以近一年年报为例,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TTM)情景如下:

根据以上三张表,我们能看出,这个行业的核心资产是固定资产和存货,如果按照一单位核心资产带来的现金流来看,养元饮品和承德露露更高。

其次,我们从核心指标拆解来看:

总资产周转率——2018年,伊利1.63、维他奶国际1.37、蒙牛1.11、香飘飘1.05、承德露露0.74、养元饮品0.61、可口可乐0.37;

资产负债率——2018年,可口可乐77.09%、蒙牛54.16%、伊利41.11%、维他奶国际40.98%、香飘飘33.67%、承德露露31.18%、养元饮品21.72%;

净利率——2018年,养元饮品35.21%、可口可乐20.33%、承德露露19.68%、维他奶国际9.91%、香飘飘9.76%、伊利股份8.16%、蒙牛乳业4.63%。

接着,我们再综合看一下几个核心数据。很明显,人均创利、总资产报酬率都是失真的,真正值得看的是总资产周转率。

由此可见,本案香飘飘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而行业内几项数据综合比较比较突出的,一是伊利,二是维他奶。

—03—

历史,增长

本案,过去5年营收复合增速为9.09%,过去3年营收复合增速为18.52%,2018年营收增速为23.13%,2019年三季报营收增速为41.67%,Wind一致预测2019年和2020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28.93%、20.87%。

将本案的数据,与饮料行业的代表公司放在一起来看,它的收入增速位列同业中的较高水平,达到20%以上,而相比之下,伊利、维他奶的预期增速,只有12%左右。那么,它是如何做到高增长的?

本案增长的核心变量,就在新产品:即饮茶饮meco果汁茶。按照产品的形态属性,它的收入结构可拆分为两类,一类是杯装冲泡奶茶(热饮),一类是液态奶,即果汁、即饮奶茶(常温或冷藏后饮用)。

由于其产品“温度”的不同,意味着两类产品销售会出现季节性波动情况,比如杯装奶茶的旺季是秋冬季节,而液态奶茶的销售旺季则出现在春夏。

从产品矩阵的维度来看,正是由于产品的季节性较为明显,本案自2017年决定开始拓展即饮、果汁板块,以平滑季节对收入的波动性影响。并且其即饮茶饮的定价比同类产品更高,主打健康和年轻化。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我们将上面两个与收入有关的图表放在一起看,可以发现:历史上,二季度是淡季,四季度是旺季,因此,不同季节属性新产品的推出,在季报层面,会给增长带来极强的拉动作用,因为前期基数低。2019年中报,香飘飘收入增速为58.26%,EPS增速142%。

但2020年的2季度,又到了一个关键窗口期,此处的逻辑在于:前期的低基数已经被拉高,还能有多少增长,取决于产品本身是否受市场认可。

接下来,我们对两款产品,分别进行收入预测。

—04—

杯装奶茶,收入

先来看杯装奶茶情况。

香飘飘的杯装奶茶有两类,一是经典系列,一是好料系列。其中,好料系列的是指以红豆、桂圆、燕麦等非椰果为主的奶茶产品,原材料优于经典系列(仅以椰果为主材)。因此,二者在定价上略有差异,经典系列终端零售价格在3.5到4元之间,而好料系列终端价格在5到6元之间。

整体来看,作为一款处于成熟期且高市占率(超过60%)的产品,由于定位为中低端,未来提价的逻辑并不强烈,所以,对于杯装奶茶的未来,增长的核心因子在于量。

由于其目标客户群体为城镇人口(以小镇青年、都市年轻人为消费主力军),因此,我们适当简化收入预测公式,表示为:

杯装奶茶收入=前一年收入*(1+城镇化增速)*(1+人均购买杯数增速);

总的来看,仅从现有产品的情况来看,人均购买杯数在短期内不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我们预测购买杯数的增速为0。

城镇化增速方面,我们参照国际发展经验。

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0.60%,日本在到达60%的城镇化率后,1957年到1967年,10年间城镇化的年化增速为1.62%,韩国1982年到1992年,10年间城镇化的年化速度为2.63%。此处的预测,我们借鉴增速较高的韩国水平——未来10年,城镇化率的年化增速为2.63%。

—05—

液体奶茶,收入预测

接着我们来看,处于高速增长中新品——液体奶(即饮茶饮)情况。

虽然收入品类名是液体奶,但目前,这个品类里的爆款,其实就是一款即饮果汁茶饮,香飘飘在2018年7月推出不含奶的即饮茶,定价5.5-6元,定价适中外加三种差异化口味(金桔柠檬、桃桃红柚、泰式青柠)。

我们在前文分析过饮料的季节性,果汁茶由于即饮属性,偏冷饮,因此,销售旺季主要是在二季度。目前可获取的数据虽然不是很全,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在上半年的销售明显要好于下半年:

2018年7月推出,2018年年报显示收入为2.01亿元,即6个月卖了2亿元,平均单月销售3333万元。

2019年第二季度,果汁茶收入为5.88亿元,平均单月销售0.98亿元;2019年三季度,果汁茶收入为7.71亿元,即9个月卖了7.71亿元,平均单月销售0.85亿元。

整体来看,还处在较快的增长期中,可参照数据不多,因此,我们的很难采用市占率法和量价法来做收入预测,只能采用产能进行倒推,即:

液态奶收入=产能*产销率*客单价;

但采用这样的公式去预测,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产销率不发生大幅波动,消费行业中,爆款产品非常多,每年都会有,但并不是所有的爆款都能持续带来收入,因此,开始预测前,我们需要先确认一下果汁茶的爆款逻辑。

—06—

爆款,扩散

首先,我们来看历史上,爆款一般能够持续多久。

生产线茶饮料这个领域中,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个爆款。2000年到2005年的爆款饮料为冰红茶。康师傅、统一各自推出“冰红茶”。其中康师傅以酷爽口感和新颖包装引起消费者注意力,通过“再来一瓶”的营销策略,帮公司迅速扩张销量,提升复购率。

2009年,统一推出奶茶饮品阿萨姆奶茶,2010年创下4亿元的销售收入,2013年达到巅峰23亿元,3年收入复合增速高达79.2%;

2015年前后的爆款为统一推出的“小茗同学”,精准定位95后群里,采用色彩鲜明的包装,上市5个月,创下5亿元收入规模。

2016年,农夫山泉推出”茶π”,推出后10个月,创下10亿元的销售规模,推出3年来,年复合增速为44.2%;

我们上述复盘的饮料爆款中,有几个共同点:

2)不是专利配方,因而往往同时会有几家竞争对手,不乏山寨产品,胜出的基本都是渠道较强的巨头。

从这个维度来看,本案果汁茶产品的增长在短期内有可持续性。不过,为什么爆款只能持续两到三年,且基本上都是巨头把控呢?

我们从量、价两个维度来看。

首先,从价的维度来看,绝大部分茶饮料是没有提价逻辑的,这导致很难有长青的爆款,基本上都是火几年之后,进入稳定期。

我们以奶茶为例,根据《新式现制茶饮白皮书》显示,15-24元是消费群体能接受的最多单品价格区间,占比为60%以上,单价25元以上的区间受众占比为30%。2018年,中国网红奶茶平均客单价开始出现分化,喜茶的客单均价为30.7元,一点点客单均价为13.5元。

而果汁茶的零售终端价格更便宜,为5-8元,从价格上来说,越便宜,受众群体越大。

注意,目前在现制茶饮里面,即便较贵的品牌,客单价也很难超过30元,为什么?因为,30元左右的客单价,基本上对应了一线巨头星巴克一杯拿铁的客单价。如果价格超越星巴克,那么消费者就会纠结到底是喝茶还是喝咖啡的问题。

而在超市即饮茶饮料里,即便比较贵的茶饮如茶里王、meco果汁茶,也都在7元左右的定价,鲜有突破10元区间的。因为突破10元区间,消费者就会纠结到底是在超市买即饮茶饮,还是去茶饮店里买现制茶饮的问题。

所以,价格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维持增长就只能靠铺量。

但注意,这样的逻辑,在现制饮料中会有一些问题,即,必须依靠门店将爆款扩散,这也是瑞幸为代表的商业模式里,一个比较大的缺陷。

首先,直营虽然在质量把控方面更好,但一方面资本开支大,人员配置多,只适应高端路线。一旦走高端,就有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一方面,提价逻辑不够强,其天花板基本上就是星巴克的定价,但问题是品牌力和产品力如何与星巴克PK?

所以,现制茶饮虽然看上去火爆,但其实利润未必高。此外,在做高端群体难度极大的情况之下,那么,做低端行不行呢?如果以低端产品做直营,资本消耗大,就算做到盈利,由于没有提价逻辑,回报其实也比较低,甚至还可能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因此,中低端做加盟模式才是当前的主流。这个模式中,首要的一条是如何保障稳定的加盟商扩张,我们来大致测算一下一个普通奶茶店的经营情况,来看要做到怎样的出货量,才能保证加盟商盈利。

从上述测算表来看,想不亏钱的话,在高峰期内,每小时平均需要卖出27杯,如果想要让大部分加盟商有年化20%以上的回报,高峰期每小时需要卖出33杯。

首先,从供给侧来讲,高峰期平均每小时制作33杯以上还是有难度的(实际中高峰的供给要求可能更高)。其次,从需求侧来讲,这需要每个门店都能有这样的景气度,这显然并不容易。

因此,现制茶饮这个模式中要想走出巨头,其实非常困难。这也就形成了我们此前观察到的现象,像香飘飘这类生产线饮料虽然口感比不上现制茶饮,但由于产品标准化、可以大批量生产,加上渠道助力,每隔几年,总能出现一个爆款;而现制饮料领域虽然爆款常有,但并不容易出现巨头。

因而,生产线饮料VS现制茶饮这两大赛道相比,生产线饮料虽然低端,但有规模经济的优势。

分析到这里,产销率部分的定性逻辑,可以定性为两条:1)提价权;2)铺量能力。

因而,此处我们再扩大到整个可选消费领域,定价权是选择长期好生意的重要因子。一旦有了提价权,那么,产销率就不再是问题,因为产销的情况可以通过价格来做微调,整个产品总体还能在增长的通道中。而如果一个赛道没有提价权,那么,铺量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如果要拼渠道能力,显然没有小公司什么市场,如伊利、可口可乐这类渠道强的巨头才会有更大优势。

所以,对这个领域的长期投资人来说,要么选择一个能提价的赛道(如白酒),要么就选择不能提价但渠道强大的巨头(如伊利、可口可乐、维他奶等),此外,在饮料赛道里面,佐餐饮料要优于其他饮料。在这几个选择之外,其他都只是阶段性的成长逻辑,并且价值陷阱比较多。

此处,上述逻辑明确后,我们开始预测果汁茶收入的驱动因子。

—07—

客单价,逻辑

先看客单价。

香飘飘在2017年推出液体奶茶、2018年推出果汁茶,因此在客单价上缺少历史性数据作为参考。关于其未来客单价的波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

一是,当前定价:目前它的液态奶终端价格基本在10元以内,并不是和一点点、Coco等街边奶茶直接竞争。参照产品为冰红茶等,这类茶饮历史上没有提价先例。

以统一为例,2013年其推出爆款产品统一冰红茶,售价在2.5元到3元之间。截至2020年4月,我们查询天猫超市,发现一杯500ml的统一冰红茶售价为2.72元,依然在2013年的价格区间内。

梳理下来,新老产品的区间价格很难大幅提升,提价只能靠出新品,因此,客单价方面,我们简化假设:在2019年到2023年保持不变,2024年到2028年,客单价的变动情况,我们分情景假设,乐观情况下它仍能推出高价格新品,客单价增速参考CPI3%水平,保守情况下无法推出高端产品,客单价增速为0。

—08—

铺量,产能

接着,我们再来看产能情况:截止2018年年报,液体奶茶厂,只有一个湖州厂。2018年上半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出现了旺季果汁茶供不应求现象后,香飘飘开始扩产。

因此,我们假设产能爬坡预计为2年,每年的释放产能分别为50%、100%。照此测算,得到如下液态奶的合计情况:

—09—

产销率

再来看渠道情况,这决定产销率。2017年到2018年,液体奶的产销率为86.36%、98.8%,基本上不存在滞销的情况。

2017年产销率较低,其解释是因为,刚推出果汁茶系列,还未能准确的预估销量情况。到了2018年,产销率大幅提升到98.8%水平。这个产销率水平,与固态奶以销定产“以销定产”模式下的99%产销率相差不大。

此处,我们以2018年为横切面,来看一下软饮料行业的可比公司,存货周转情况:

在对比中,我们单列了保质期,这是因为,一款产品若保质期较短,为了避免产品变质,则需要出货较快,即高存货周转率。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可比公司中,保质期较短的伊利及蒙牛,它们的存货周转率也处于行业较高水平,符合保质期短,存货周转率高特性。

本案的香飘飘,在保质期上与可口可乐、维他奶接近,但存货周转率明显高于这两家公司。

我们猜测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以经销为主,经销商采购量远大于C端用户,二是产品刚出,且体量相比巨头还较小。

此处需要注意,上述产销率的假设,其实仍然比较粗糙,这是因为我们可获取的渠道数据较少。如果后续做调研,应该在这里多下功夫。

根据券商统计,2018年,它的经销商团队中,有52.3%是专职经销商,3.3%是专营经销商。其中专职指经销商组建专门团队进行销售,专营指只能经营香飘飘产品。按照各类经销商贡献的收入,来做个对比,发现专营经销商平均贡献收入是整体经销商贡献收入水平的4.7倍。

好,分析到这里,我们的收入测算部分已完成,经预测2019年到2021年,其收入合计分别为42.61亿元、54.19亿元、65.2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07%、27.17%、20.35%。

—10—

逻辑,印证

综合以上数据,《并购优塾》计算出数据,近三年的预期收入增速分别为31.07%、27.17%、20.35%。这里,我们再结合“季报反推”、“内生增速”、“分析师预测”等方法,进行交叉验证。

方法一:季度反推——通过季报、中报与年报的历史关系,反推出2019年收入增速。2017年-2018年,其三季报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重在51%-52%之间。我们选用均值51.5%作为参考值。

由此,《并购优塾》假设,四季度如果无意外发生,可倒推出2019年年报预计收入约为46.21亿元,同比增速约为42.14%。预测公式:2019年年报收入=23.80/51.5%=46.21亿元。

方法二:内生增速——采用预期增长率,采用公式:内生增速=净资产回报率*(1-分红率)。其历史平均分红率约为19.91%,近三年平均ROE约为19.46%,通过计算,得到内生增速为15.57%。

方法三:外部分析师预期——这里我们选取180天内12家机构对2019年-2021年的预测,营收增速为28.71%、20.74%、19.69%。具体来看各家券商的预测情况:

整体来看,我们和其他机构差异不大。对于2019年的收入增速,外部分析师给予27.8%到34.35%增速区间。

至此,收入层面已经分析完毕,接下来,我们看另一个问题:利润表,该如何建模?

—11—

资金,去向

接下来进入利润表中成本和费用科目的预测,先来看成本。

它的营业成本主要主要是原料成本(占比84.59%)、人工成本(占比8.67%)、制造费用(占比6.74%),这三类成本的结构较为稳定。

近五年,本案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2.69%、42.87%、44.88%、40.20%、40.39%,整体毛利率近年来有小幅下滑趋势。在分析其未来毛利率的趋势前,先来看一下同比可比公司的毛利率情况:

整体来看,可比公司中可口可乐的毛利率较高,保持在60%以上的水平。本案的毛利率水平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旗下新增的产品线中,果汁茶和液态奶的毛利率水平较低导致的。

由于两款产品的毛利率相差较大,我们分开预测,并按照权重法得出综合毛利率水平。

固体茶毛利率——历史上来看,其毛利率水平维持在40%以上,但中间出现下滑,主要的原因在于原材料成本上升,而产品的提价空间有限,因此压缩其毛利率水平。

考虑到固体杯属于其成熟产品线,虽然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会挤压毛利率,但对毛利率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并购优塾》预测未来其毛利率水平维持历史三年的均值情况;

液态奶——该产品属于本案的高端产品线,产品的起售价格高,但毛利率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新建产品线,平摊制作费用较高,2019年本案新增了8条液态生产线,后续产品放量生产后,将会摊销这部分费用。

综合考虑,《并购优塾》预测未来3年液态奶毛利率可达到2018年固体奶茶水平。

2014年到2018年,本案的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85%、26.6%、28.28%、23.37%、24.61%,占比在23%到28%之间浮动,波动不大。来看一下同业可比公司的销售费用率情况:

整体来看,本案的销售费用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考虑到当下它的果汁茶和即饮茶处于产品推广阶段中,且未来上述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仍有新的产品会被研发和推广,所以它的销售费用不会出现大幅下降情况。

综合来看,《并购优塾》预测未来其销售费用率维持历史三年的均值水平。

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股权激励费用、办公费等,其中股权激励是在2018年首次出现。2014年到2018年,其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53%、3.79%、3.29%、3.88%、3.88%。历史来看,本案的管理费用率波动小,较为稳定。

来看一下同业可比公司管理费用的情况:

整体来看可比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历史上也都波动不大,本案的管理费用率在其中处于中等水平。

综合考虑,《并购优塾》预测其未来管理费用率维持历史三年均值水平。

至此,利润表的购建已经告一段落,不过,还有折旧摊销方面需要分析。而要分析折旧摊销,就必须研究另一件重要的事——本案未来将在设备、厂房等长期资产方面,花掉多少钱?这些钱,将如何摊销到每一年的利润表中?

—12—

厂房,设备

它的资本支出主要为厂房、设备的新建及维护。2014年到2018年,本案的资本支出分为为0.59亿元、0.81亿元、2.6亿元、3.45亿元、4.85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82%、4.18%、11.19%、13.16%、15.07%,由于扩建生产线,资本性支出大幅上升。

从资产结构来看,2019年三季度本案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37.61%、5.54%,固定资产中设备居多,无形资产中主要为土地使用权。

从行业上来看,本案的资本性支出占比较高,且近年来增长趋势显著。这点,这要是由于其在扩展新生产线,来推广新品有关。

结合以上数据,《并购优塾》对资本支出做出合理假设:

1)购建固定资产/营业收入——根据公司管理层设定的产能扩张计划,虽然在建工程都以开始投产,但考虑到到产线建立初期,维护性资本支出的比例依然较高,因此预测未来5年固定资产新建逐步降到2015年还未新建产能,仅在维护阶段的固定资产新增水平,后续保持不变;

2)折旧——历史上其折旧率较为稳定,考虑到后续其固定资产依然是厂房设备为主,残值率折旧年限变动不大,不会影响其折旧率水平,所以预测期折旧率水平维持历史三年均值情况;

3)无形资产购建/营业收入——历史上无形资产购置占收入比例分别为1.92%、3.54%、1.60%、0.38%,占比不高,预测其维持2018年水平;

4)长期待摊费用/营业收入——历史上占比不高,仅有0.2%,预测其维持2018奶奶水平。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初长期待摊费用的比例为0.76%,预测其维持2018年水平。

研究至此,CAPEX(资本支出)、折旧摊销预测完毕。但是,还有另一大变量,会极大的影响自由现金流,进而影响估值建模——本案,在产业链上话语权如何?它是否能够占用上下游的资金,进而增强自己的现金流,以提升企业内含价值?

—13—

产业链,话语权

2014年到2018年,香飘飘的净营运资本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39%、-23.62%、-22.79%、-8.86%、-8.39%。营运资本为负,说明其对上下游的话语权较强。

通过对比可比公司净营运资本占收入的情况,可以看出,香飘飘、伊利、维他奶这三家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较高,这一点其实也和他们的以销定产、经销商为主的销售模式有关。

本案,影响营运资本的主要是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存货。

对上游的话语权——主要看应付账款、预付账款。

本案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主要是针对上游供应商的材料款。2014年到2018年,其应付账款占成本的比重为37.41%、30.58%、38.87%、25.23%、20.81%,预付账款占成本的比重为0.77%、1.93%、3.80%、6.57%、5.04%。

对比来看,应付上游的账款明显高于预付,说明其对上游的话语权较高。

与同行业对比来看,本案的应付账款占营业成本比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其应付款占比呈下滑趋势,开始回归行业整体水平。

这里《并购优塾》假设,预测期内应付款项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维持历史三年均值水平,预付账款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维持历史三年均值水平。

对下游的话语权——主要看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应收账款方面,2014年到2018年,其应收账分别为0.05亿元、0.35亿元、0.20亿元、0.82亿元、0.47亿元,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例为0.24%、1.79%、0.84%、3.11%、1.45%,此处的应收账主要是电商渠道造成的。

与同行业对比,本案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处于行业中下水平:

这里《并购优塾》假设,预测期内应收款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历史三年均值水平。

本案的预收账款主要为经销商预付的货款,2014年到2018年,其预收账款占收入的比例为9.84%、10.19%、8.16%、5.42%、7.63%,接着来看一下同业情况如何:

这里《并购优塾》假设,预测期内预收款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维持历史三年均值水平。

看完了话语权,再来看它的营运效率到底如何,主要看存货周转率。从历史数据来看,2014年至2018年,本案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3.76次、11.85次、14.02次、13.61次、13.19次,存货周转率波动不大。其存货由原材料、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构成,其中库存商品占比约为70.18%,是存货的主要构成部分。

与同行业对比来看,本案的存货周转率处于行业中的较高水平。

这里《并购优塾》假设,预测期内存货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维持历史三年均值水平。

以上,关于估值建模的绝大多数假设都已完成,我们进入本报告核心的部分——建模,到底如何测算?

—14—

建模,到底如何操作?

在进行建模之前,我们先总结一下本案的基本面:

1)行业天花板:本案目前处于杯装奶茶和液态奶茶赛道,其中杯装奶茶的市占率为65%,处于行业龙头位置,未来的增长主要在于渠道下沉,液态奶中的果汁茶目前属于新品,产品还在高速增长的爆发期,未来的增长主要放量,同时这款产品的价格,高于之前杯装奶茶的售价。

2)未来增长驱动力:短期看渠道下沉后的放量情况,液态奶茶新品下个季度的表现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窗口,常规情况来看,二季度是其果汁茶的业绩高峰期。长期来看,本案未来的驱动力还是在于软饮料行业的结构升级,即新产品的推出。

3)投入资本回报:2014年至2018年,剔除现金的ROIC为-93.3%、-178.0%、814.1%、91.3%、57.8%;

4)护城河分析:它的护城河主要在于渠道布局上,根据其杯装奶茶65%的市占率,可看出其渠道优势显著。

5)从竞争格局上来看:目前杯装奶茶市占率较高,在这个赛道的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此外在果汁茶这个赛道的竞争上,主要看产品创新,整个行业还处于跑马圈地扩量中。

6)风险因素:1)老产品渠道下沉不利,新品销量不佳;2)管理层变动,2020年3月4日,监事冯永叶辞职,3月21日监事俞琦密辞职,3月28日副总经理勾振海辞职,4月7日,董事兼副总经理蔡建峰辞职,35天公司有4位高管离职,结合二季度是新品的旺季,这样的离职后续还有什么风险值得思考。

THE END
1.地摊奶茶的竞争年中国现制饮品行业消费者偏好及企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页,餐饮行业深度分析,茶饮,咖啡,酒馆,为什么我们认为,饮,是比,餐,更好的赛道,页,奈雪的茶,港股公司研究报告,高端奶茶龙头加快扩张步伐,页,紫燕食品,佐餐卤味第一股剑指万店展宏图,页https://www.sgpjbg.com/task/2789611.html
2.奶茶店报告中国奶茶店市场现状规模与竞争前景分析报告2021第二节中国奶茶店经营情况 一、门店选址分布 二、门店产品种类 三、门店经营模式 四、门店经营成本 五、门店利润情况 第三节中国不同城市奶茶店市场分析 一、一二线城市 1、居民消费水平 2、奶茶店发展现状 3、奶茶店竞争格局 二、三四线城市 1、居民消费水平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48069.html
3.奶茶店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喜爱,奶茶店在城市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二、市场分析1、目标市场: 16-35岁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和上班族。2、市场规模: 根据统计,平均每天有超过2000人在我市购买奶茶。3、竞争态势: 当前市场上存在5家主要的奶茶品牌,但新店的入驻空间依然广阔。三、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1004/13/81484838_1098932531.shtml
4.技术分析奶茶店市场趋势分析:探讨行业发展现状消费者偏好与...超短交易是快速做大的途径,但也是双刃剑。https://www.55188.com/thread-27450890-1-1.html
5.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2022年度维护市场...(一)案情分析 2022年3月21日,投诉人的明溪旗舰店在新址开业,开业前后,当事人的妻子薛某于2022年3月16日13:12在微信群“明溪周六福&福利群”内发布“尊贵的周六福新老顾客朋友们温馨提醒大家:明溪只有一家正品周六福珠宝,没有分店!没有分店!没有分店!!!地址:在明溪长途汽车站正对面周六福珠宝,8年老店其他位置开...http://gsj.sm.gov.cn/szfgzjg/gsj/zfxxgkml/qtzdgkxx/202306/t20230613_1914296.htm
6.《蜜雪冰城奶茶SWOT竞争分析(1800字)》.docx《蜜雪冰城奶茶SWOT竞争分析(1800字)》.docx,蜜雪冰城奶茶SWOT竞争分析 目录 TOC \o 1-1 \h \u 19634 蜜雪冰城奶茶SWOT竞争分析 1 24718 (一)优势(Strength) 1 27959 (二)劣势(Weakness) 1 18868 (三)机会(Opportunity) 2 23362 (四)威胁(Threat) 3 SWOT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1130/6153153153005022.shtm
1.奶茶店市场及竞争分析报告总结.docx奶茶店市场及竞争分析报告总结《奶茶店市场及竞争分析报告总结》篇一奶茶市场近年来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成为年轻人休闲饮品的首选之一。随着消费者对健康、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奶茶店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奶茶市场现状及竞争态势的分析,为经营者提供参考和策略建议。一、市场现状分析中国奶茶...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4622782.html
2.奶茶店营销报告(精选10篇)目前,已有的奶茶店有口渴了、街客、避风塘等四五家奶茶店,这几家奶茶店的奶茶口味与品种都相似,且在产品开拓上没有什么创新,最新的还有xx等。还有的竞争对手就是各种厂商创造系列奶茶,如xx等。 (二)商业分析 优势分析: ⒈现有的奶茶店店面装潢简单,给人以不干净的印象。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95542.html
3.奶茶的商业计划书(通用11篇)二、行业分析: 奶茶、咖啡属于大众消费,消费者甚多,主要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不管是现在的市场需求还是未来的市场需求都极大,不过奶茶店行业竞争也很激烈,我们必须做出特色才能不被淘汰,才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目前奶茶店口味大多雷同,所以我们要想做的出色,必须创新,例如增加新的口味、使用奇特有趣的杯具,让顾客耳目一...https://www.oh100.com/a/202204/4520938.html
4.奶茶店创业计划书(精选8篇)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1)附近主要的竞争品牌有七杯茶,避风塘,立顿。 (2)对于新开奶茶店会对学生产生些新鲜感,并且周边有三所学校,客源充足,消费潜力大。 (3)经调查,附近虽然也有几家奶茶店,但都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珍珠奶茶,因此要扩大市场,我们也将变革创新,做市场的领军人,多元化产品结构,学习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可...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60520091059_337464.html
5.奶茶店创业计划书(通用10篇)四、奶茶店竞争分析 1、竞争对手 目前,街道旁都有很多的奶茶店,各有各的特色,还有的竞争对手就是各种厂商创造系列奶茶,如xx等。 2、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1)现有的奶茶店店面装潢简单,给人以不干净的印象; 2)奶茶品种有限,口感较一般,产品开拓上没有创新; ...https://www.ruiwen.com/word/naichadiandechuangyejihuashu.html
6.奶茶店的财务分析怎么写6篇奶茶店是当下非常受欢迎的饮品店铺类型,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多样的口味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奶茶店经营者需要更加重视财务分析,以便更好地管理店铺、控制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本文将介绍如何 创建时间 2024-01-30 14:43:45 Word 文件格式 ...https://hsy.chanjet.com/wenku/wkb1b342d52f5f.html
7.开奶茶店的创新创业计划书(通用6篇)3)机会分析:市场远未饱和,存在着较大的利润空间及数目较为庞大的奶茶消费群,市场前景广泛,且目前学校周围以及学校内没有很好的奶茶店;良好的口味、 认真的服务态度, 专业的操作水平在同学中树立了好较的口碑;虽然营业面积有限, 但有着优美的室内环境,耳濡目染中能给同学留下良好的印象,更显竞争优势;产品种类丰富...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1847.html
8....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运行状况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竞争情报案例: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的产品定价较为亲民。根据蜜雪冰城产品价格显示,多数饮品格在10元以下,性价比较高,更贴近学生党、年轻白领们的消费水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蜜雪冰城核心原料自产化,原料和配料种类不多,制作流程简单、速度快、时间短,降低了蜜雪冰城的经营成本。 https://www.iimedia.cn/c1086/93639.html
9.蜜雪冰城加盟店优劣势,蜜雪冰城加盟优势劣势分析蜜雪冰城的劣势分析: 1、蜜雪冰城奶茶店的店铺面积不大,服务项目优先,跟不少竞争对手相比,蜜雪冰城处于劣势。 2、蜜雪冰城的产品种类对比其他品牌要少一些,这对店铺的销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蜜雪冰城的产品制作效率还有上升空间,基于消费人群多是学生,每逢上下学,光顾的学生就非常多,这也是使得店铺门前经常...https://www.33cy.cn/zixun/42541.html
10.本量利分析:一家奶茶店的“盈亏临界点”管理会计知识汇经营一家奶茶店需要建立长期的本量利分析,并且要以竞争对手为参照确定自身是否具备成本竞争优势。同时,需要做到深入的市场调研,确定奶茶店的目标客户群,确定奶茶店的投资规模,做到投资规模适度。运用管理会计知识,可以充分的把握成本动因分析,避免在日后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成本浪费现象。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706866.html
11.奶茶店代理加盟赚钱吗开奶茶店利润大吗→买购网奶茶店是一个资金投入低、消费人群广、回收成本快的创业项目,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奶茶店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也不断扩大,不少投资者都想代理一家奶茶店。那么你知道奶茶店代理加盟赚钱吗,开奶茶店利润大吗?Maigoo小编在下文做了数据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https://www.maigoo.com/zhaoshang/7209.html
12.奶茶店营销环境分析奶茶店营销环境分析--以蜜雪冰城为例 品牌背景:蜜雪冰城致力于打造中国新鲜冰淇淋——茶饮品牌。是一家以新鲜冰淇淋-茶饮为主的连锁机构。蜜雪冰城开创了全新的连锁形态,将高品质低价格与健康新鲜熔合一体,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物超所值的特色产品。 蜜雪冰城致力于打造中国新鲜冰淇淋——茶饮第一品牌。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69091020030460
13.单杯利润高达70%!开奶茶店真的赚钱吗?(附投资成本利润分析)(附投资成本利润分析) 每个工作日中午,路过公司附近的奶茶店,都会看到门口排起的长龙。我迅速拨了拨心里的小算盘:就按一杯15块钱算,一中午小店的流水分分钟上万! 氧惠APP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抖客+淘客app!2024全新模式,我的直推也会放到你下面。主打:带货高补贴,深受各位带货团队长喜爱(训练营导师每天出单带货...https://www.jianshu.com/p/7b21b77cb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