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有独特的工艺和经营特色,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和良好商业信誉的企业名称和产品品牌。
大中华酒楼创建于1930年,主要创始人为安徽人章在寿,酒楼原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彭刘杨路196号,至今有83年历史。1930年,章在寿等人合伙盘下了芝麻岭(今彭刘杨路武昌邮局对面)的五香斋餐馆,将餐馆更名为“徽州大中华酒楼”。这家徽帮馆子便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大中华酒楼的前身。
大中华酒楼搬迁后,营业扩大,股东19人,股金总额多达5200银元,章在寿任经理。大中华酒楼经营有道,对服务规范有明确的要求:顾客进门,笑脸相迎;迎客安座,服务周全;香茶先送,毛巾后行;送上菜簿,任客挑点;介绍品种,替客参谋;餐后结账,征求意见;热情相送,欢迎再来。服务接待上的分工,除堂头(即服务组长)外,还分照堂(即服务员)和帮堂(跑炉,即送菜员)。堂头由股东担任,负责店堂的全面经营,同时也直接参与服务接待。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大中华酒楼生意越加艰难。
新中国成立后,大中华酒楼重现生机,1957年公私合营,成为国营企业。获得了长足地发展。
1956年6月初的一天,大中华酒楼接到重要接待任务,酒楼经理立即召开厨师会议,按照武汉市委的“原料新鲜、烹饪精细、特色浓郁、品种多样”原则,认真研究武昌鱼宴的菜谱,设计了10道鱼菜:清蒸武昌鱼、杨梅武昌鱼、松鼠鳜鱼、抓黄鱼片、拔丝鱼条、汤粉鱼、如意鱼、荷花鱼、鲭鱼划水、清炒鳝糊,另加两道蔬菜和一道空心鱼圆汤。当晚酒楼经理按武汉市委通知,要将菜谱提前报去。事后得知接待的是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
此后,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一词发表了,其中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1959年,武汉市委专门召集全市各大宾馆的名厨,在“大中华酒楼”召开了“武昌鱼”命名大会。
从此,大中华酒楼更加凸现了以烹制“武昌鱼”为主的淡水鱼类菜肴的经营特色。
大中华酒楼老一辈名厨根据主厨烹饪鱼馔的丰富经验,编写了《武昌鱼菜谱》,为烹饪工作者、美食家和广大食客所喜读。
大中华酒楼在文革期间的1966年改名为“新中华酒楼”,1968年改为“武昌饮食部”,后又改成“武昌餐馆、武昌酒楼”。
1985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春风又绿江南岸”,大中华酒楼恢复了老牌名。
1988年,大中华酒楼率先进入湖北省先进企业行列;并获得商业部和省、市、区政府颁发的50多项荣誉称号。大中华酒楼多次被评为商业部、省市的先进单位。
1989年6月,大中华酒楼申报国家级企业,被国务院企业管理委员会命名为国家二级企业。
2009年9月,拥有武汉黄鹤楼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金地房地产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的武汉天龙投资有限公司,以振兴民族经济、振兴老字号企业为已任,斥资1800万元,复兴大中华酒楼,宗旨是以传承中华饮食传统经典并竭力在餐饮酒店行业演绎新型的饮食文化发展模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精髓;以保护和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百年老店为兴业使命,以传承和光耀中华饮食经典为神圣职责,将大中华酒楼建成为精品服务连锁发展的典范,著名的餐饮企业品牌和城市文化名片。
现在的大中华酒楼拥有以振兴民族经济为已任,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管理严谨、产业雄厚的武汉天龙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者;拥有一大批不同年代烹饪专业及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从事餐饮工作最长四十多年的管理、生产、服务专业人才,并组成老、中、青梯形结构的职业人团队;拥有运作武汉首个外资餐饮企业、武汉首个高端餐饮企业、口碑风格俱佳的中餐连锁企业的策划理念、经营模式和操作经验;拥有运作现代餐饮企业必备的“中央厨房连锁配送”新型餐饮理念和成功实践。
恢复经营后的大中华酒楼位于雄楚大道908号金地·中心城,设有宴席、散台及包房三种经营业态,可同时接待600位宾客。
酒楼负一层设置了专用地下停车场,泊车位32辆。建成了专门加工原材料的加工间,所有菜品原材料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统一配送,分成每份菜的独立包装,“净菜”进入地上一层厨房操作间出品生产。
为提升员工的生活、福利水平,负一层设置了员工活动室(配备图书柜和乒乓球台)、员工餐厅、员工更衣室、员工澡堂、员工洗手间及洗衣房。
酒楼地上一、二层设置了宴会厅、豪华包间、普通包房、散台卡座等四种餐饮服务业态设施,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现在的大中华酒楼,确立了品种决策的“传承、创新”原则,按照“湖北武汉特色”、“大中华酒楼经典”、“现代风格元素”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大中华酒楼菜品品种,例如:大中华清蒸武昌鱼、鸡汁桔瓣鱼汆等;湖北风味的大中华全家福、大中华粉蒸肉等;各地风味热菜酸汤财鱼片等;还有排骨煨藕汤以及面窝、米粑等主食。
酒楼提出“设标准选料、用标准制作、按标准出品”的出品管理理念,遵循“用料精、下料狠、刀功细、火功足、原汁原味”的烹饪原则,运用“六常管理法”指导日常工作,坚持分析与掌握顾客消费后的感觉,营造出“基本功传承不丢失,工艺传统不丧失,湖北特色不遗失,大中华酒楼精典不流失”的经营氛围。
以人为本,是传承大中华酒楼老字号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一。酒楼培训形成工作常态,入职培训、技能培训、六常法管理培训,标准化培训坚持不懈,并将培训与考核、培训、晋级晋薪结合起来,使酒楼管理向深度迈进。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是大中华酒楼的社会责任。员工薪酬设置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坚持每周40小时工作制,全员社保、节假日加班工资按国家标准发放。
老字号企业的管理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管理。大中华酒楼参入并量身定做了自己的管理软件系统——刻度企业价值链管理工程(餐饮)EVCP。该软件系统针对餐饮企业的管理特点,在全局业务操作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业务链的重要控制节点,监控标准的设置和规范,促成酒楼检查体系的建立和规范,决策流程化。
大中华酒楼是宝贵的老字号品牌,是湖北武汉珍贵的名片。面对这个历史的财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让大中华酒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和酒楼所代表的本质特点持续地发展。
振兴大中华酒楼并非简单的历史重现,而是高起点的再造重生;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可持续地做强和做大品牌的机遇和举措。
一切技术管理均贯穿中国老字号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员工在企业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员工的目标认同,构建股东、企业、员工利益共同体,倡导团队精神,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圆满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现在的大中华酒楼进一步建立和实施了酒楼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运行系统;
确立了老字号企业的经营定位和经营风格,形成并完善相对应的经营策略;
确立了既传承又创新的产品结构,形成相对应的菜谱和菜品组合;
使用先进科学管理软件,在餐饮行业率先施行流程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的操作系统;
开展了全员岗位培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企业知人善任,员工爱岗敬业,经营优质高效;
实现了大中华酒楼第二家店—武昌区户部巷店开业运行。
大中华酒楼将2013年作为“标准年”,提出“谁掌握标准,谁就能掌握未来”的管理理念。全员参与学标、建标、贯标、用标,优化管理机制,为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成为旅游标准化示范店。随着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酒楼巳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餐饮品牌,这是“大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2011年10月,大中华酒楼被武汉市政府授予“第一批武汉老字号”称号;
2011年12月,被授予“国家五钻级酒店酒家示范店”称号;
2013年被授予“湖北十大特色餐饮名店”,“武汉优秀老字号企业”和“武汉市金盘级旅游餐馆”等称号。
大中华酒楼创新经营的工作,得到了市商务局、市旅游局、武汉商业总会和城市文化研究会等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酒楼将2013年作为“标准创建年”,提出“只有掌握标准,才能掌握未来”的管理理念。创建活动提高了全员标准化意识,促进了管理规范化,提升了经营质量和效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酒楼全体员工对照国家标准GB/T26361—2010《旅游餐馆设施设备与服务等级划分》,展开了学习、自查、整改,提升了标准化的意识,改进了出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添置了对客服务设施设备,
大中华酒楼标准化推行“谁做谁写、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创建方法。已梳理标准化文件共677篇,标准化文件体系已初步建立。
2014年,大中华酒楼定为是“标准深化年”。深化标准,是老字号企业创新的必由之路,酒楼必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依照武汉市政府的部署,为实现武汉市成为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大中华酒楼成为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而不懈努力。
大中华酒楼经运行发展,已具备完善的现代公司管理结构,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完备的管理模式,科学的信息化标准化操作流程;具备自身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系列,效率、效益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将大中华酒楼老字号品牌做好做强,使之成为高效、优质、领先的成熟餐饮企业,为振兴民族经济,为改善城市生活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