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一环,是及时、准确地监测、评判和反映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运行状态。统计在其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如何进行有效的统计评判和预警则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特征和评判指标设置原则
所谓金融企业经营风险,是指金融企业产生经营危机的可能性。具体讲,是指造成金融企业资金呆滞损失,债务支付困难,挤兑存款,财务压力沉重,造成严重资不抵债而危及生存的可能性。经营风险与经营危机之间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如果经营风险不能予以有效防范和化解,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经营危机。作为一个经济范畴,金融企业经营风险及其运动变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整体性。它是对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风险状况的总体性评价。二是层次性。它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既包括贷款经营风险,也包括投资经营风险,还包括存款经营风险、中间业务经营风险等。三是共振性。金融企业风险具有较明显的共振特性,金融企业某些分支机构经营风险的恶化,往往会引致整个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大或恶化;一个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恶化,又会引起其他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大或恶化,因而金融界将金融风险称之为“爱滋病”。四是动态性。它是运动变化的,即随着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时空、政策、措施变化而发生变化,既有可能变大而恶化,也有可能变小而良化。
二、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特殊规律性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综合评判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的指标体系应包括五个层次共12项指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企业从规模到数量都有了比较快速的增长,但是贸易企业通常存在着比较高的经营风险,这也是制约我国贸易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贸易企业经营风险种类,分析了当前我国贸易企业在经营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具体的防控对策,希望能够帮助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企业有效防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从而促使我国贸易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贸易企业;经营风险;防控对策
进出口贸易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收益通常比较高,同时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比较多,因此贸易企业想要获得长期健康的发展,必须明确企业在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并且采取各种措施来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贸易企业大多涉及各种类型的进出口业务,因此与普通企业相比,其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程度非常高,而国际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变化性,这就导致贸易企业的风险较大。但是贸易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风险防控措施来将这种风险所导致的损害降到最低,因此合理的风险防控对策,可以有效保证贸易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对贸易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贸易企业经营风险种类
二、贸易企业经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证券经营风险从证券经营机构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经纪业务风险和自营业务风险;中国券商应逐渐由粗放经营向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集约经营转变,建立一个系统、高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风险控制作为法人的自律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健全的内控制度。
「关键词」证券经营机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证券经营机构的经营风险指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买卖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主观原因造成的风险主要是指证券经营机构自身的管理、操作失误引起的损失;客观原因引起的风险主要是指因证券市场不可预见、客观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一、证券经营风险的种类
证券经营风险从证券经营机构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经纪业务风险和自营业务风险。由于证券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的性质、特征不尽相同,因此,引起风险的原因也不尽一致。
第四,金融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的筹资与融资都离不开金融环境。对于一个信用机制良好、金融机构规范的市场环境,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相对低一些,反之,对于有些金融制度不规范、企业之间互相勾结扰乱金融环境的地方,企业在筹资与融资方米娜面临的风险相对较高一些。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没有逃脱。金融衍生品的繁多使得风险进行了转移,但是风险并没有消失,一旦某个环节出错,威胁和风险就会沿着金融衍生品的链条逐步传递,使得链条上的每个企业都遭受到资产贬值的重创。
1990年以来,我国寿险业以年均36%的速度快速发展。去年上半年,全国保费收入2154.3亿元,寿险占比高达77.88%,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提高。但应对该行业积聚的风险、风险变迁方式及其成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无疑对确保我国寿险业稳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寿险业经营风险与成因
1.资产负债较高。资本充足率较低以及偿付额度缺口增大引致一定的潜在偿付风险。1999—2001年期间,占国内寿险业95%以上市场份额最大5家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快速增加。2001年各公司保费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泰康人寿和新华人寿分别增长7.27%、23.21%、22.04%,14.05%和42.21%,2002年各公司保费收入增长率大幅提高,增长率分别为24.78%、70.04%、124.67%和52.59%.与之相对,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和偿付能力额度缺口日益增大。
2、利差损风险影响深远。由于寿险业对利率风险认识不足、利率持续走低以及寿险产品以储蓄型产品为主等,引致了较大的利差损风险,对寿险业经营风险产生长期影响。
1996—1999年我国共降息7次,2002年初第8次下调利率,寿险保单预定利率从1996年前的最高10.2%左右,下降为目前的2%左右。因第8次降息幅度较小,与上次降息间隔期较长,可以推断寿险业利差损主要源于1999年以前的保单,加之1999年以前我国寿险公司销售保单为传统险,则引致利差损的保单主要是1999年前的传统险保单。
3、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较高。资产负债不匹配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期限不匹配,二是数额不匹配,三是收益率不匹配。目前国内寿险公司资产负债不匹配现象较为严重,5年以内的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程度较低,但中长期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程度较高,粗略估计,5年以上资产负债缺口占比超过50%.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营风险的含义及测算方法
2企业经营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2.1偿债能力
为了防控经营风险,白城市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应该在战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始终维持一个合理的负债比率,以免财务政策过于激进引发经营风险。以下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来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
摘要:本文从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展开分析,并以$匕为依据,提出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建立健全的经营风险评价机制,识别风险关键点等有效控制措施。旨在使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于各项经济活动的管控,避免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发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营风险;经济因素;内控制度;风险评估
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就是指各项经营活动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面临的风险,这种潜在的风险会导致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问题,进而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还会演变出更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若企业没有合理的应对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就不可能拥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及时发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利用适当的解决措施,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加强成本控制工作,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逐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战略性发展目标。
一、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
二、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防范对策
关键词:煤炭贸易企业;经营风险;防控
一、煤炭贸易企业概念
二、煤炭贸易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关键词:经营风险;经营损失;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外部监管
一、企业经营风险的几个基本问题
经营风险指由于内部流程的不完善或失败、人力和系统以及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经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以及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使企业经营状况与预期目标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