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落实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旅办发〔2017〕291号)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厕所革命项目建设、管理服务、科技应用、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持续推动厕所革命,提升我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现制订本实施方案。
过去三年,全省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重要指示,按照国家旅游局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广东省贯彻落实<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至2017年底,全省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4610座,超额完成三年计划目标(4505座)105座。但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建设轻管理、文明如厕意识有待提高等短板,迫切需要结合落实《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补齐短板。
进一步加强对厕所革命的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计划从2018至2020年,计划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708座,其中新建1518座、改扩建1190座。提高旅游厕所建设质量,健全管理体制,推广科技应用,提升文明水平,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争取成为全社会厕所革命的行业标杆。
第一期目标(2018年):共新建和改扩建厕所953座,其中新建530座,改扩建423座。省级厕所建设资金重点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向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实现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厕所至少2座达到3A标准,鼓励建设两座以上第三卫生间;五星级饭店至少建设一座第三卫生间,所有星级饭店公共卫生间按照星级饭店的标准要求进行建设管理。旅游厕所管理服务、科技应用、文明理念进一步强化。
第二期目标(2019年):共新建和改扩建厕所927座,其中新建512座,改扩建415座。着力推进厕所均衡布局,厕所数量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景区内外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基本缓解,重点旅游扶贫村完成旅游厕所建设;实现4A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厕所至少2座达到2A标准,建设一座以上第三卫生间,鼓励四星级饭店建设第三卫生间。厕所管理有效机制初步建立,厕所科技应用水平全面提升,文明如厕新风尚逐步形成。
第三期目标(2020年):共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828座,其中新建476座、改扩建352座。厕所全域布局格局基本形成,重点旅游扶贫村、A级景区、星级酒店、汽车营地、游客服务中心、国家和省级度假区旅游厕所普遍达标,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科技应用体现充分,文明如厕理念深入人心。力争第三卫生间建设在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其他旅游场所全覆盖。
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旅游厕所建设水平。鼓励各地市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厕所等级的评定及颁牌。旅游厕所建设全面贯彻《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16)标准,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厕所设计上应注重通风采光、面积适宜、标识清晰、方便实用、节能环保。景区厕所数量应与景区承载量相结合,在数量充足的基础上提升分布合理性,提升设施标准和质量。厕所外部设计着重突出岭南特色,建筑材料、设计风格要与景区自身特色和周边整体环境布局协调;内部配套设施干净整洁,功能齐全,综合考虑服务人群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小于3:2(含男用小便位),在人流密集的旅游热点区域可提升该比例至2:1,4A以上景区和四星以上酒店合理设置坐厕厕位。加强环景区旅游厕所的建设扩容,提升景区周边的企业社会责任感,进而带动环景区产业带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星级饭店公共卫生间可通过改建提升厕所品质,在饭店内外设置公厕指引标识,为向社会全面开放使用提供便利。
(三)全面提升旅游厕所科技水平。加强技术应用,为厕所革命提供科技支撑。按照因地制宜,绿色环保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环境特征,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利用广东科技优势,积极引进推广厕所先进技术,落实《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要求,鼓励高新科技企业积极研制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的科技含量。在节水节能方面,大力推广3D设计可移动厕所、循环回用生态环保厕所和生态无水厕所系统技术。在除臭杀菌技术方面,要推广电子分解技术、光触媒技术、射线杀菌技术等,从源头上分解胺类化合物,消除异味,杀毒灭菌;在厕所建设材料方面,要推广使用生态木、竹钢、彩色混凝土、玻璃钢、复合仿生材料等绿色环保材料;使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符合节水、节能、环保等技术要求。
(五)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乡村厕所革命。各地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的总体要求,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积极推动。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经济、实用、卫生的原则,细化乡村旅游区(点)和乡村旅游经营户厕所建设改造标准,实施乡村旅游厕所革命示范工程,扎实推进乡村厕所革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责任分工,推动厕所革命全域发展。各地旅游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切实把厕所革命作为提升旅游品质和民生福祉的务实之举,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地市要抓紧制定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将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与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推动厕所建设向重点旅游扶贫村倾斜。建立健全厕所革命标准化体系,落实《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厕所革命管理与服务导则》,推广应用厕所新技术。各地根据标准对本地建成的厕所进行验收,对验收符合A级标准的厕所实行统一挂牌、分类管理。要确立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厕所新建和改扩建任务指标。
(二)加强厕所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精准定位和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全国旅游厕所项目管理系统,把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区)、旅游综合体、游客服务中心、宾馆饭店等旅游服务接待单位厕所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厕所纳入系统管理,调整补充项目基本情况和建设进度信息,完善项目分年度、分地区、分类别统计功能,完善厕所项目信息填报、审核制度,实现项目精准定位和动态管理。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厕所文明水平。各地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把厕所革命当作推进旅游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抓手,在主流媒体上开辟厕所革命专栏,积极组织开展厕所革命大讨论,鼓励各界人士为厕所革命建言献策,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厕所革命中来。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厕所“所长制”,积极推进“旅游厕所开放联盟”,提高厕所社会化、市场化管理水平。各地要对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宣传亮点、剖析难点、聚焦热点、曝光缺点,为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顺利开展营造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