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规划为引领,打好工程建设攻坚战,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夯实基础。推动项目前期论证报批大提速,提升园区总规、控规、详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推动工程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献礼工程建设进度,到2017年6月底,腾格里广场、崇天门、元大都、北方民国城全部建设完工,元上都、哈喇和林主体工程完工。推动招商项目建设大突破,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验中心及《灵魂之旅》水上实景历史舞台剧计划投资2亿元,公安专项影视基地计划投资1.5亿元,草原夏都旅游区天下第一包计划投资7900万元,铁木真营地计划投资4000万元。加快滑雪场、蚂蚁王国、元源营地的后续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完成投资530万元。
以营销推广为抓手,突出蒙元特色,塑造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注重品牌保护,申报注册“蒙古源流”商标。注重旅游产品开发,与国内大型礼品销售公司和民族食品、手工艺品企业合作,开发韵味别致的景区纪念品、日用品。注重活动营销,确保月月有特色活动,以活动“聚人气、汇商气、树形象”。注重景区评级和品牌创建,全力推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申报工作。
以项目库建设为保障,创新理念和方式,掀起招商引资新。抓好项目库建设,对接公安专项影视基地等已签约项目,对企业有投资意向的天阳鸿雁生态园、元曲峡、哈喇和林娱乐互动中心等项目进行创意设计完善,对元朝小镇、电影文化基地、阿勒腾斡儿朵等重点项目进行打包包装。重视产业链招商,加强崇天门、元大都周庑、北方民国城等建成区的招商工作,形成“民国特色一条街”等产业聚集地。在PPP模式上实现破题,争取元朝小镇、蒙古源流文化艺术展示馆、元曲峡等2.8亿元PPP项目取得实质进展。
以文博展示为支撑,构建蒙古源流博物馆场馆群落,加速园区文化底蕴沉淀。利用大明殿一层的空间,建设蒙古源流历史文化艺术展示馆。通过“政府投资布展、民间提供文物”的合作模式,与民间文物收藏家邱锁则合作,利用周庑等空间建设邱氏物语博物馆。
驴妈妈是洪清华的第三次创业。这一次,获得众多风投的青睐。
从“旅”到“游”
在洪清华刚刚创立驴妈妈的2008年,中国在线旅游业已是一片红海,携程、途牛、艺龙、芒果、悠哉、去哪儿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驴妈妈从一开始就得益于采取了差异化的战略,没有参加同质化的竞争,从而实现了快速成长。在洪清华看来,这些强手大多只解决了在线旅游“旅”的问题,“游”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未来一定是自驾游、自助游的游客激活景点的周边消费。”洪清华坚持认为,“景区门票一定要打折,驴友的综合消费、二次消费的价值远远大于一次性购买门票的价值。”
不抢跟团游,也没选择机票、酒店作为切入口,洪清华大胆地涉足自助游市场。“领先一步可能是先烈,领先半步就是先锋。”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洪清华执着地坚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向全国各地的自助游旅客卖门票从“旅”到“游”,这一个字的变化,却改变了传统旅游市场的游戏规则。
切入点:打折门票
在驴妈妈上线之前,中国旅游业的现象是,跟团游比例占旅游市场的80%,自助游仅占20%(2011年这一数字又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跟团游只占6.3%,自助游则高达93.7%),中国没有规模化的自助游服务商。在运营上,旅游景区提供的都是标准化的服务,用户的可选性较小。当时在线旅游市场的主要商业模式有“机票+酒店”的商务旅行模式,如携程旅行网,或者是垂直类搜索引擎,如去哪儿网。
洪清华很快找准这一空白市场,从中国10000多家景区找到了切入点,他要做打折门票的生意。但是拿下景区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一家刚成立的新公司来说。
谈景区这件事,洪清华一直挺有挫折感。最初的100家景区往往是最难谈的。好在当时的洪清华已在旅游市场打拼多年,其经营的奇创旅游咨询机构,为三亚、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武当山等多个旅游圣地做过规划,最初驴妈妈谈成的几十家景区,基本都得益于奇创的客户关系积累。
曾经有一个长三角的景区,洪清华谈了3年才拿下。2008年谈的时候,景区老总说业态太新,需要再研究研究;2009年的谈的时候,景区老总说价格太低会对市场造成冲击;等到2010年再谈的时候,景区老总表示这个形式很好,要赶快合作。因为那时的驴妈妈已经和周边的东方明珠、灵山大佛、周庄等景区成功合作。
洪清华用整合营销的方式打破了景区的门票价格壁垒,用“门票+高铁”、“门票+住宿”、“门票+机票”、“门票+巴士”等产品组合的营销方式,满足了旅客个性化的需求,同时给景区带来更多的综合利益。截至目前,在中国10000多家景区中,驴妈妈已经签下7000多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旅游景区主要是以黄山和桂林山水为代表的第一代资源产品型景区;21世纪初主要是以九寨天堂、大唐芙蓉等观光休闲景区为代表的第二代资金及理念推动型景区;近年来,休闲度假、自助游日渐增多,游客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
驴妈妈迅速成长的原因正是因为洪清华提前意识到散客游时代已经来临。
商业模式不是一步到位的
在洪清华的规划中,驴妈妈的发展被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平台—社区”三步走。
在产品阶段,驴妈妈的盈利模式有点类似于携程,主要着眼于门票直销。洪清华透露,景区一般给驴妈妈的折扣是48折,驴妈妈给客户的折扣通常是69折,差价就是第一笔收入。驴妈妈通过与上游旅游产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获得相对优惠的价格,这种优惠使得游客更愿意进入景区。
这只是初级阶段,洪清华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平台和社区,为旅游者和景区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特别是像武当山、峨眉山、张家界等一些客源丰富的景区,在成为驴妈妈的会员后,每年只需付给驴妈妈一定数额的会员费,就可以得到系列电子商务支持服务,景区的后台系统就交由其自行管理,驴妈妈只需直接输送客源。当社区建立起来以后,会员费成为驴妈妈的又一主要收入。
“‘驴妈妈’的最大价值将体现在为其强大的营销能力和为游客设计、提供个性化产品的价值。到时候将出现旅游‘一站式’服务,实现景区和目的地的规划咨询、营销推广、客源导入,驴妈妈将提供景区旅游的所有服务。”洪清华表示。
2009年,刚创立1年的驴妈妈总收入就突破了2个亿,2011年飙升至15亿,2012年则有望超越20亿。
目前,驴妈妈已完成上市前的C轮融资。早在2008年初创时,驴妈妈就获得包括携程CEO范敏、分众传媒副总裁钱倩等的第一笔投资;2009年,又获得花桥基金与道杰资本数千万元的投资;最近,连红杉资本和鼎晖创投也加入到驴妈妈中。
资本的支持,让驴妈妈如虎添翼。
B2B2C金三角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洪清华发现在中国的旅游产业链上,景区运营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于是,洪清华成立了景域集团。集团旗下景域旅发公司专做景区运营管理,景域旅游营销公司则负责景区营销服务。此外,他还创办了“帐篷客”,在景区开设连锁酒店。再加上奇创的业务,洪清华在旅游市场可谓“无孔不入”。用他的话说,已经形成了一个“B2B2C金三角”。
洪清华一边通过“驴妈妈”为自助游游客提供服务,一边帮景区做营销和规划设计等服务。“当为景区做规划设计的时候,景区看到我们的服务很专业,他们可能就会把相应的资源嫁接过来。‘驴妈妈’获取门票等资源后,又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更丰富的产品。所有好的商业价值,一定是实现二次、三次的价值。就像苹果手机,光卖硬件只能赚一部分钱,硬件过后的服务又能赚大量的钱。”
旅游景区作为人们外出旅行的空间载体,决定着能否吸引游客,保证一定的客流量。而景区的开发和经营是决定景区质量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开发新的景点时必须对于景区的经营模式做够工作,对于在开发时的问题也要充分重视。现在我国的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此外我国景区的经营模式过于单一也成为阻碍景区质量提高的阻碍。所以必须在充分了解旅游行业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旅游行业市场情况简介
(一)旅游景区开发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部分,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并且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中旅游景区是旅游资源的载体,旅游景点的开发近年来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存在的旅游景区多达20000家,截止到2009年,全国自然保护区254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660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2处;到2011年,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41项,国家地质公园218个,5A级旅游景区119个,并且景区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所以景区的开发与经营模式对于旅游行业能否继续保持蓬勃的发展潜力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二)旅游景区经典经营模式
在我国的旅游景区行业中,绝大部分景点的经营模式都是公有制,虽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政策,但是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还有着很大一段距离。这和我国蓬勃发展的旅游行业不匹配,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而国外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呈现多样化,美国国家公园的经营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将经营权和管理权彻底分开;德国国家公园的经营模式的特点就是对于景区的负责由地方政府来承担,这也就意味着景区的经营权和管理权都归于地方;澳大利亚的景区管理模式的特点在于进行功能分区。
(三)研究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的意义
针对于我国旅游景区的迅猛发展势头,为了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的质量,合理的开发和合理的经营模式将极大的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可以避免由于景区的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有利于实现人、自然和经济的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的选择或者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无序开发,不注意生态保护
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时不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开发过程中,随意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样就会对于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有些开发商在施工时为了缩短工期偷工减料,将开发后的废料随意安置,这些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这些就会导致旅游景点的环境和预想的有很大的出入,对于现有的旅游资源不能很好的利用,甚至为了短期利益,对可接待的客流量进行过高的估计,超过了景区本身的接待能力,从而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根据数据显示,在我国开发过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
2、规划不科学,定位不准
由于我国旅游行业起步较晚,所以在开发景区时,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所以在开发景区时就会出现对于景区的开发规划不科学,肆意加入人工修饰,破坏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有些景区在开发时还存在定位不准,不能对景区的定位进行很好的分析,这些都会造成客流量的不足,影响景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景区营销,对景区宣传不够
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开发商会认为只要将景区质量保证了,客流量自然会很理想。但是在目前景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营销方面的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目前有很多质量很好的景区不为人所知,这主要归咎于景区管理方的疏忽。这直接导致了景区的客流量不足,消费层次较低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不能维持景区继续经营的情况。此外新建的森林旅游景点本身就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所以对于景区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必然造成游客数量比较少,有些资源不能很好的得到利用。
2、资金运转困难
三、解决对策
(一)提高环保意识,注意生态保护
(二)开发前进行实地考察,合理开发
(三)加大对景区的宣传力度
对于新兴旅游景点来说,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宣传,尽快的树立自身的品牌,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电视广播的形式进行宣传,吸引来自全国甚至国际上的游客,游客量上来了,景区才能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对于游客来说,景区要进行宣传教育,呼吁大家在享受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福利的同时,要注意爱惜。景区可以和旅行社开展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量的增加客流量,从而进一步促进景区的发展。
(四)转变经营模式,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营模式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大运河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和确定的中心工作,先后完成了盂城驿4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复核,实施中国高邮集邮家博物馆展陈、盂城驿东市及南门大街招商和业态提升、清水潭质态与景观提升,抗战最后一役文化园4A级景区创建,以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高邮段西堤景观绿化工程,完善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导览系统等公共配套服务建设。文游台核心区景观小品暨秦观纪念馆展陈、汪曾祺文化特色街区建设和纪念馆开馆、大运河遗产(平津堰遗址)保护和展示工程建设。成功举办三届湖上花海菜花节、两届“好事成双”西堤音乐节、两届清水潭龙舟赛等节庆活动。其中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和新闻直播间栏目两度聚焦高邮湖上花海,盂城驿景区入选江苏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创建单位。
二、下一步发展规划
围绕高邮大运河文化带城乡联动布局,分别策划大运河·盂城驿文化旅游区为主干的运河古城版块和清水潭旅游度假区的绿水青山康养度假版块。以“建筑形态、景观生态、商业业态”三态融合发展理念引领景区进一步扩容提质。
1、盂城驿景区
明确南至马饮塘河和新华西路、东至蝶园南路、北至南海子河、西至运河东堤的四至范围,对景区进行整体景观与业态设计规划,针对盂城驿在古城改造开发中的定位,整个景区以邮驿文化、运河文化为表现,以市井文化、烟火气为内容,将盂城驿景区建设成为邮驿文化展示高地、城市休闲体验基地、主题文化旅游胜地。
2、文游台景区
项目开发主要依托名胜古迹,形成一条宋街、一片宋时里坊、一台宋词经典为主题的演出的格局,分为宋词经典演艺区、爱情主题婚庆酒店区、古韵雅巷特色商业街区和宋词特色主题客栈及民宿区,打造高邮稀缺的文旅融合的产业化基地和高邮在地宋词文化地标。
3、清水潭景区
将景点周边的温泉酒店、房车帐篷、特色餐饮、演艺剧场、普照街等项目的开发与核心区的运营管理统筹联动,丰富餐饮、住宿、研学和夜游经济,提升景区运载接待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旅游管理应用
一、旅游大数据
大数据泛指海量的数据。旅游大数据就是旅游业各供应链环境产生的数据的总和,包括旅游的供应商、中介商、旅游者、旅游管理部门等在整个旅游过程和旅游服务产生的数据信息。旅游数据信息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旅游大数据可以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结构化的数据也就是数据库,是指那些可以被存储和整理的数据。非结构化的数据是指非数据类型的格式,包括文档、图片、网页、报表、音视频等。
二、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
1.大数据用于旅游者的需求分析
2.大数据用于游客市场的细分以及营销
3.大数据在旅游规划和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4.利用大数据实现旅游信息的共享与协同
参考文献:
[1]刘志霞.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4).
[2]王春丽.大数据时代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0).
[3]彭惠林.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手段应用研究[J].旅游纵览,2017(2).
[4]潘冰,李云鹏.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大数据的现状与未来(一)[J].旅游学刊,2017(9).
[5]潘冰,李云鹏.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大数据的现实与未来(二)[J].旅游学刊,2017(10).
[6]薛武.“大数据”在我国旅游业的运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旅游纵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