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民宿的“诗和远方”,是由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共同实践出来的

原标题:【对话】民宿的“诗和远方”,是由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共同实践出来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董春方曾参与莫干山民宿的设计与经营建议。民宿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在建筑师眼中,好的民宿设计离不开哪些条件?上海民宿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上观新闻与他的交谈就从民宿的溯源说起。

上观新闻:民宿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董春方:有一种说法,现代民宿起源于英国,最早是背包客行走时留宿的地方。在国外,早期民宿一般是一对夫妇或一家人将自住房的一部分拿出来做旅馆,往往规模不大,主要满足“宿”的需求。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客栈,由店主自主经营。这些都是民宿的雏形。

在国内,民宿的兴起离不开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民宿的功能定位、服务目标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人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山居生活,又有水乡情怀,而这些生活方式在城市很难实现,民宿的出现恰恰契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卸下一身的疲惫,主动亲近自然,过着从容悠闲的生活,这是传统酒店的标准化所不能带来的体验。

通过民宿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民宿的需求有着阶段性变化,民宿的功能定位由刚需住宿型更多地往生活体验型转变。

上观新闻:在建筑师眼中,好的民宿设计离不开哪些条件?

董春方:首先,民宿的选址很重要,离不开客观景观的映照。如果有山川湖海,民宿的“生长”就有了自然根基。

没有绝美的山水风光,就做不了民宿了吗?当然不是。除了自然风光,民宿的发展和其依托的区域规划、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也有莫大关系,是一体化的。上海也有一些做得比较成功的民宿。比如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周边有好的民宿,崇明也有特色民宿,它们和区域环境是一体化的。游客在迪士尼乐园、崇明东滩等游玩的同时,又有舒心的入住体验,这样的民宿更能持久发展。

如果民宿周边缺乏景点依托,更需要民宿经营者用独特的生活与居住体验吸引人,也就是要有内容设计。比如以家庭为单位的游客,亲子需求比较大,民宿可以设计手工、陶艺、木工、插花、采摘等体验活动,最好和城市里的游玩不一样,这样才能使人留得更久一些。

上观新闻:您认为好的民宿可以复制吗?

董春方:一说起民宿,人们脑海里会浮现莫干山民宿、丽江民宿的样子。这些地方为什么做得成功,一方面是依山傍水,有自然景观;另一方面,还是和人有关,这又是一家好民宿的重要条件之一。莫干山、丽江最早期的民宿经营者,都不是商业投资者,而是建筑师、画家、音乐家等,他们回归田园,用自己的生活理念营造一个“家”。民宿经营者由不同生活经历的人组成,他们为此倾注了情感,不仅为民宿住客展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传递了情感和生活理念。

所以,民宿是经营者对生活方式的诠释,从一个茶碟、一块桌布,到经营者的兴趣爱好、话题交流等,都是他们生活状态和情感的投射与展示。从这点看,民宿是很难复制的。国内民宿如果刻意追求标准化,必然会导致同质化。即使民宿设计得再漂亮,如果没有人的真情意,也只能是建筑的展览馆。

上观新闻:民宿联系着很生活化的体验。上海民宿在这方面如何借鉴好经验?

董春方:我们需要和自然对话,也需要有别处的生活体验,是平时工作、在家体验不到的。现在年轻人的旅游观不是老一代景点观光型旅游,他们更希望深入到日常生活中,进入民宿当地的生活状态。

上海民宿与当地居民的融入度有些欠缺。好的民宿除了“宿”,还有“民”。这个“民”,除了民宿经营者,当地村民和“原住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地方的特色就在于当地生活的人,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兴趣爱好、民俗活动等都是当地的文化,这是一种体验的吸引力。

莫干山民宿闻名后,客流量越来越大,曾经有当地管理者建议:“交通不方便了,把山路拓宽一下吧?”我说,千万不要拓宽这条山路,不要动辄改变原有村落的面貌,特别是亲和宜人的空间尺度,可以增加上山道路的密度,比如新增一条路来缓解交通的问题。

民宿和村落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乡村振兴为民宿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资源。但一个村落的生成和发展不可能一次性规划好,它是慢慢长成、自然长成的,风土人情也是代代传承。所以,在规划的同时,需要保持弹性,并努力保留村落的历史痕迹。

上观新闻:民宿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上海民宿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

董春方:民宿的生长“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多少保留了当地的民俗人情。我国台湾各地民宿各有特色,比如九份的山景民宿、垦丁的海景民宿、阿里山的木屋城堡、宜兰的设计师住所等,和当地的地形地貌、当地人都连成一片。

上海的民宿设计可以传递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展示上海当地人的生活,一种与文化相融的生活方式。

比如,石库门建筑是上海的一大特色,除了外滩,国内外游客到上海深度旅行就去思南公馆、田子坊、新天地等,因为在这里能体验上海的特色,不仅仅是一座大都市,更是海派文化的形象展示。我们是否可以改造再生石库门风格的上海民宿?这也需要管理者适当地打破常规、勇于尝试。再比如,黄浦江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之一,顺着这条江可以生成一些特色的海派民宿。上海五个新城以及各郊区,都有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人文历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打造各有风味的民宿,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不一样的体验。

不管如何发展,民宿都无法摆脱地域属性和生活属性。民宿是一个载体,是由一群热爱生活、探索美好生活的人,共同实践出来的。

THE END
1.日语专业移动课堂——走进径山,感受中日茶道文化11月15日,在外国语分院日语专业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日语专业17级学生前往余杭径山开展移动课堂活动,切身体验中国茶道文化,了解日本茶道的形成与发展,探究两者的渊源。杭州余杭区径山茶文化研究会、中国陆羽茶文化研究院、杭州市余杭区径山禅茶文化艺术馆、杭州余杭区径山镇心无尘茶馆和杭州余杭区径山波罗蜜民宿相关负责人...https://www.zufedfc.edu.cn/info/1023/7227.htm
2.2022《民宿设计方案》任务书+开题报告8100字.docPAGE 1 任务书题目: 民宿设计方案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任务下达日期: 20年月日 完成日期:20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参数)一、设计目的、意义 1.设计目的:旅游景区、乡村度假区为了创新发展,在提升自身品质的前提下,谋划住宿条件的提升改造。除传统酒店外,出现了很多特色民宿,作为...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822/7012105132004155.shtm
1.在日本不仅可以住民宿,还可以来住寺庙哦!面对大量的住宿需求,日本推出了首个寺庙民宿订房平台「寺泊テラハク Terahaku」,来解决游客的住宿问题。目前网站上已经上线了超过 100 间,未来三年内预计突破三千间。 其实,留宿日本寺庙的传统由来已久,官方叫作“宿坊(Shukubo)”。最早只为修行的僧侣和前来寺院参拜的教众准备,到今天发展成任何人都能借宿的地方。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16571.html
2.小众中的小众,这个比京都更京都的地方,一秒让你穿越回江户时代...在计划一次旅行的时候偶然听说了日本的马笼宿、妻笼宿和奈良井宿,当时心里在想这都是些什么奇怪的名字? 搜了资料才发现原来它们不是住宿,是一条条的江户时代遗留下来的老街,奈良井也不在奈良,而在长野。 网上为数不多的攻略大多都在吐槽这几个地方交通不便又无聊,只有没有看头的木头房子……但是亲自去了一趟之...https://travel.ifeng.com/c/8edFYRVVzNU
3.详解日本移民开民宿现状,条件流程与经营管理签证要点1、A:单纯购房是无法获得签证的,但如果以公司名义拥有多套房产,并以此作为运营公司管理相关房地产、经营民宿的依据,进行合法的经营活动,就有可能获得经营管理签证,不过,并不建议完全依赖收房租作为固定收入,因为这种方式很容易被日本入国管理局认定为不具备实质性的经营活动,从而签证申请被拒。 http://wap.kacled.com/19d8317b0c36.html
4.民宿的由来民宿(Minshuku)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有研究说来自日本的「民宿」,也有的说来自于法国。探究民宿一词,更多的是来自于英国。公元1960年代初期,英国的西南部与中部人口较稀疏的农家,为了增加收入开始出现民宿,当时的民宿数量并不多,是采用B&B(Bed and Breakfast)的经营方式,它的性质是属于家庭式的招待,这就是英国最早的民宿...https://m.douban.com/note/749533549/
5.日本民宿发展分析报告.pptx定义日本民宿主要分为传统民宿和现代民宿两大类。传统民宿通常由家族经营,以日式风格为主,提供和式住宿体验;现代民宿则更加注重舒适性和便利性,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分类民宿的定义和分类02日本民宿的历史与发展日本民宿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叶,当时是为了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而出现的简易住宿设施。起源家庭旅馆传统建筑改造...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3680848.html
6.李延庆副厅长: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中华文明起源长期以来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国家也推出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当中很多重要考古发掘项目选在中原地区,一系列的古城、古墓、古聚落的考古发现,不仅为考证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揭示了中原地区最早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https://hct.henan.gov.cn/2022/05-13/2448356.html
7.社科文献2024年6月书讯新书发布本书从社会史研究的视野,借助人类学(注重田野调查)与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首先挖掘了日本工匠文化的渊源尤其是其与中华文化的密切联系,以此阐释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接着探讨了日本工匠文化在近世的确立与宋明理学的关联及其近代转型;最后分析了当代日本工匠文化的传承和失落,及其可资我国工匠...https://xianxiao.ssap.com.cn/readfirst/8607.html
8.民宿专场中国民宿产业发展史!我国旅游民宿发展概况 由于《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2019)发布的时间为 2019 年 7 月,全国各地目前还没有对旅游民宿进行统计,为了便于对全国民宿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在《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2019)对旅游民宿的定义的基础上,对旅游民宿的范围进行了拓展,以下涉及到旅游民宿的数据涵盖了有...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84657033&efid=uoQLkqtLJH1RFEdK6reN_w
9.关于民宿设计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议民宿设计和民宿的标准化与...一、我国民宿的发展现状 民宿主要是指将自用空闲房间充分利用起来,有机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如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出行住处.民宿在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发展较早,是一种重要的出行选择,可以与广大民众的生活相融合.在浙江和云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民宿率先发展起来...https://51elaw.com/biyelunwen/39755.html
10.了解民宿:扒一扒各国民宿的经营模式民宿起源 上述各国民宿兴起大致相同,可归纳成下列因素:逢旅游旺季时,饭店与旅馆空间不足;为增加农家收入;将家中空置房间提供游客使用,同时让游客体验当地生活,使地方经济得以发展。 经营特色 为使民宿成功经营,各国业者皆结合当地特色与主题文化、特有的自然景观、农林渔牧等产业来发展民宿特色。 https://m.jia.com/zixun/article/557046.html
11.乡村文创专题研究案例解析以香草文化为核心价值,深耕感动,创造幸福经济,传递超乎寻常的幸福体验与极致的人文关怀 品牌战略 打造9个休闲农业品牌,创造休闲农业多品牌战略的新典范 熏衣草森林经营模式成功后,同步复制其模式到其它的休闲餐饮市场,包括休闲农场、餐饮、民宿、游憩、香氛、婚宴、商品、策展等多元业种,自2001年至2018年共打造薰衣草森林...https://www.kchance.com/LandingPage/Ruralculturecreativity_c.html
12.度假产业:民宿发展的破局之路在哪里?民宿与度假酒店的界定越来越模糊,在行业内一直对民宿和度假酒店体系没有直接的约定。行业内仅对民宿这个业态进行了相关的学术约定,但在中国度假产业的发展中,一直呈现多元、多模式、各种经营方式多种并存的局面。 很多人将所有开在乡村位置的度假产品统称之为民宿,以及城市中有些文化特点的住宿产品也称之为民宿。 https://36kr.com/p/2566974638661507
13.“村二代”扎堆回乡开民宿,但就快挣不到钱了南方+“在嘈杂的城市待久了,人们难免会向往乡村的自然与宁静。”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一点消费心理,那些本就愿意亲近自然的创业者,才从中看到了民宿既能产生收益又能传播价值的可能性。 追溯民宿的起源,其最早的原型其实是欧美的乡村民宿和日本的家庭民宿。由于非标准化且小众的特点,它们通常极具主人个性和当地文化属性,而这...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9/18/c8112408.html
14.闽西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文旅民宿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群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围绕文旅休闲与民宿产业倾力打造文旅民宿专业群,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https://www.mxdx.net/jwc/info/1042/2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