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庆元县举水乡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实施方案和对标创建计划书
为加快创建举水乡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根据《浙江省旅
游风情小镇认定办法》及《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评定细则》,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从举水乡实际情况出发,
围绕打造“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的目标,以旅游休闲为主
导功能,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加强小镇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
利用、丰富小镇人文内涵的展示体验,改善小镇人居环境、
2
生活环境,完善小镇各类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小镇服务水平,
加强小镇综合保障能力。促进举水乡镇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的
认定,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和谐、地域风情丰富多彩、公
共服务配套完善、综合管理保障有力的经典示范区。
二、创建范围
举水乡栖居月山·文艺风情小镇以月山村核心,以举溪漈根村,南至官下线-步蟾桥,东临月
为纽带,北起官下线-
山晚翠,西至银屏山-白云涧-谷坪公社沿线,总面积4.01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26平方公里。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资源保护利用。编制小镇自然和人文资源保
护名录、明确保护范围与要求、建立保护和利用机制。注重
历史文化遗存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安排有专项保护、常态管
理与维护资金,对历史建筑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各保护对
象有较好的原真性恢复,保护对象与周边环境协调。
(二)加强文化风情体验。明确小镇主题形象,在逢源
街、环月路等主要景观道路及月山春晚广场等景观节点上通
过景观小品、雕塑等设施建设,提升小镇风貌,增强小镇的
辨识度。小镇充分开发利用生态山水资源、名镇名村、特色
街区、廊桥古迹、特色建筑、民俗节庆、月山春晚、地方特
产、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凸显小镇风情的产品
项目。
(三)完善生态人居环境。在小镇入口、游客中心、环
月路、如龙桥、月山春晚广场等重要节点,强化小镇氛围营
3
造,增加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挖掘展示当地知名人物如月﹢游客访问点,并为老年人、儿童、残
山春晚总导演、旅美画家陈宁尔等,引进文化创客,形成良
好的人文环境。有效控制水、大气、噪声等污染,通过三边
六化,打造优美的城镇和乡村空间景观。通过环境综合治理,
达到镇貌整洁、卫生良好、管线下地、污水纳管,提升小镇
生活风貌。
(四)提升公共配套服务。提升小镇对外交通道路等级,
规范交通引导标识,完善自行车、电瓶车等公共租赁系统,
提升小镇智慧旅游、信息化服务。以举水乡月山村3A级旅
游景区游客中心为依托,改造提升举水乡旅游风情小镇游客
中心,规范标识导览系统,提升旅游厕所等级,丰富住宿类
型,完善餐饮服务质量,增加旅游咨询点的布局,建立更多
体现地域文化和现代时尚生活相结合的休闲场所,打造夜游
休闲项目,建成旅游
障人等特殊人群提供设施和服务。实现主客共享。
门对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工作有政策支持。加强游客安全保
障,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综合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完善
安全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整合交警、公安
监控系统,建立小镇综合指挥中心。对从业人员和居民进行
强旅游经营户诚信经营管理,完善投诉途径和处理措施,建
立完善的旅游统计制度和网络统计信息系统。
四、实施步骤
4
根据小镇的实际,举水乡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分五个阶段
完成创建工作,具体创建步骤与工作安排如下:
(一)筹备动员阶段
筹备成立创建举水乡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工作领导小组,
由庆元县主要领导直接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
县领导担任副组长,在举水乡设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负责日常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前期
筹备会议,部署创建工作的具体事项和任务。
(二)创建阶段
核心区块、重点任务,并详细分解责任区与责任人,以责任
到人。
2.加快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建设步伐,对小镇规模和丰度
进行完善,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
3.召开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对照工作项目、内容和标
准,掌握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落实整改,加快进度,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4.完善有关创建文字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三)自查阶段
1.开展自检自查。由创建主体举水乡对照标准,进行自
查评分,提出自检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5
2.完善资料。抓好在建项目建设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准备申请认定小镇的报告、自评表、相应指标的辅证材料(含
创建方案、规划、指标佐证等)。
3.对照自查提出的意见和要求,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
完善细节提高质量,巩固初检成果,确保全面达标。
(四)验收阶段
在省级旅游风情小镇软硬件全部达标及各项资料齐备
后,提交材料,迎接检查验收,全力做好迎接省专家组验收
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日程、线路、受检点的安排,汇
报材料准备等,确保通过。
(五)总结提高阶段
按照省专家组验收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做好总结提高,
进一步深化创建内涵,打造旅游品牌,强化市场拓展,推进
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快速发展。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把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工作
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措施、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成立创建举水乡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工作
领导小组,建立县、镇、片、村、点五级创建网络,实施创
建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首问责任制、年终考评制,确保层
层动员,层层落实,创建工作立行立效。
(二)强化项目推进。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加大省级风
情小镇项目谋划、实施力度。推行大项目精细化管理,有力
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6
(三)强化要素保障。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资源整合、
生态补偿等机制,用好政府产业基金,鼓励多渠道多方式融
资,实行资本资产运作,整合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
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加快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建设。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电视、
广播等多媒体宣传平台,动员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投身生态
廊道建设,大力营造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庆元县举水乡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对标创建计划书
庆元县举水乡人民政府
2019年4月22日
举乡党政综合办公室2019年04月22日印发
7
序号检查项目评分说明
最高得
分
分档计
责任部
门
县对接部门
1规划保护(100分)100
1.1规划(25)25
1.1.1
有明确的旅游风情小镇创建
区四至范围
旅游办文广旅体局
1.1.2有完整的建设思路15
有创建旅游风情小镇专项规
划
有旅游风情小镇创建方案或
行动计划
8
1.1.3
有相应规划或方案的实施举
措
完全实施。5基本实施。3
1.2保护(75)75
1.2.1保护管理(20)20
1.2.1.
编制有小镇的自然和人文资
源保护名录
新农办
文化站
文广旅体局
住建局1.2.1.
有小镇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
范围与要求
具体范围与相应的保护要求。5
9
的机制
有保护的专职机构和相适应的人员数。5
与利用管理办法
1.2.2保护效果(45)
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肌理、历史文化遗
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保护、开发
与利用情况。
45
1.2.2.
保护现状主要检查破坏或损害的行为。5
无严重破坏或损害历史文化
真实性、完整性及其环境风貌
现场检查。2文化站文广旅体局
10
无严重拆除或毁损历史文化
遗存、历史建筑和列入保护名
录的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等
现场检查。
对保护对象实施有效的保护
措施
检查保护措施的到位情况,对明确在保
护名录中的保护对象应都有措施。
实施率:100%。10
实施率:90%以上。8
实施率:80%以上。5
实施率:70%以上。2
11
各保护对象有较好的原真性
恢复
现场查看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历史
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原真性
恢复。
保护物有良好的环境协调性
现场查看包括:空间组织、体量、色彩、
布局等协调性。
在创建过程中,被保护对象通
过保护后其相应的保护效果
相应认定、收录或命名级别的
提升情况
查阅有关:遗产名录、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等。由省级提升为
国家级每一项得10分,由设区市级提
升为省级每一项得5分,由县级提升为
设区市级每一项得3分,被县级认定或
命名的每一项得1分。最高15分。
15
12
1.2.3保护资金保障(10)10
1.2.3.
财政所
财政局1.2.3.
2风情体验(230分)230
2.1小镇景观展示与体验(60)60
13
2.1.1.
有一定数量的自然风景资源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拥有自然旅游资源单
体一个五级得10分,四级每个得5分,
三级每个得2分,二级每个得1分,一
级每两个得1分,最高得10分。
有围绕主题风情开发利用的
举措
对资源单体进行开发、利用,并列入旅
游线路和项目中。每一项2分,最高得
10分。
2.1.2
有A级旅游景区及其它国家
级、省级景观
有一个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得10分,
有一个AA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公园
得8分,有一个AA级旅游景区或省级
14
公园得4分,有一个A级旅游景区得2
分,最高得10分。
2.1.3
有优美的城镇和乡村空间景
观
村镇办
农业农村局
住建局
城镇、乡村景观具有整体性和
协调性
现场检查。4
具有特色景观现场检查。3
具有线性景观现场检查。3
2.1.4特色建筑的展示与体验10村镇办住建局
有一定数量具有建筑文化和
地方特色的建筑(含古),保
存完好,韵味独特。
久远度、稀缺度。建筑体量、占比。10
宣传办文广旅体局
有传统村落、特色街区和独特
的村落布局。
整体性、协调性、形式。建筑风格、美
学价值、功能丰富度。
2.1.5应有夜间小镇展示与体验
应有夜间室外旅游休闲项目,广场演
绎、街区表演、水上活动、夜间亮灯景
观等,有一项得2分,最高得10分。
2.2小镇人文展示与体验(130)130
2.2.1
有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历史文
化遗存与展示
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和古迹遗址等文化
资源。
20
16
2.2.1.
有一定级别的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街区或有开放的文物保
护单位
有国家级的且开放的每一处得10分,
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且有具
体展示每一处得5分,最高15分。
有无等级古迹遗址与展示
有一定的历史和地域影响力的古迹遗
址一处得1分,进行展示1分,最高5
分。
2.2.2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展示20
2.2.2.
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
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
个得10分,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一个得5分,列入设区市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一个得2分,列入县
17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得1分,最
高10分。
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绎与
体验
有展示一个得2分,有体验一处(包括
生活、生产)得1分,最高10分。
旅游办
宣传办
2.2.3
有凸显当地特色的民俗生产
场景的展示与体验
有可参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耕文
化、手工艺与作坊等传统生产场景展示
与体验项目。每项2分,最高10分。
2.2.4
有独特的民俗生活展示与体
验
有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聚落文化、演艺
文化、礼仪文化、传统习俗等独特的风
土风俗。每项2分,最高10分。
18
2.2.5
有传统的地方特色物产、饮食
文化展示与体验
有中华老字号一个得5分,每种在本县
(市、区)域内有影响的传统老字号、
老品牌和特色餐饮,每种得1分,最高
15分。
15三产办
市场监督管
理局
经商局
2.2.6
有一定数量主题风情特色的
民宿、乡村客栈和酒店等
每一处得1分,最高15分。
2.2.7
有当地特色的风俗节庆活动
40
中国传统节庆当地均有特色
活动
具有当地特色的常态性中国传统节庆
活动(如春节、元宵、端午、七夕节、
县委宣传部
19
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项3分,最
高20分。
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每一项15
分,有国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每一项
10分,有区域影响力的节庆活动每一
项4分,最高20分。
有唯一性的民俗技艺
有国内唯一性的每一项5分,有省内唯
一性的每一项3分,有区域唯一性的每
一项2分,最高5分。
2.3小镇形象展示与体验(40)40
2.3.1有明确的小镇主题风情形象15旅游办文广旅体局
2.3.1.
有反映小镇特征的形象口号能准确反映小镇特征、特质的口号。8
有小镇视觉识别系统
有CI、VI、AI等,每有一项得3分,
最高7分。
2.3.2有定位明晰的风情街、镇、村查看资料5
三产办
2.3.3
有能显现乡韵、乡土、乡愁、
乡风的故事
查看资料10宣传办
宣传部
2.3.4
有体现当地特色的土特产、民
间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
现场检查。10
21
3人居环境(80)80
3.1人文环境(20)20
3.1.1
有凸显小镇地域基因的文化
元素
自然植入于小镇入口、游客中心、街头
巷尾、休闲空间、滨水廊道、老街、历
史建筑等重要节点。
3.1.2
有小镇历史人杰展示与创客
挖掘小镇历史上的文人雅士、名人、乡
贤、乡绅事迹,引进当代文艺青年、艺
术家、文化创客成立工作室。现场检查。
3.2空间环境(15)15
22
3.2.1有较好的绿化覆盖率
旅游风情小镇全域绿化覆盖率达到
50%以上。
5环卫所
自然资源局
环保局
3.2.2实现“四边三化”的基本目标
洁化绿化美化。四边两侧可视范围内的
宜林地段绿化应建成彩色林相。
5村镇办住建局
3.2.3
水、大气、噪声等污染得到有
效控制并达到标准。
5环卫所环保局
3.3生活环境(45)45
3.3.1镇貌整洁
建筑、街道与绿化、水体、山体等自然
环境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优化人居
环境。
10村镇办
行政执法局
23
3.3.2环境卫生良好
公共保洁制度完善,卫生环境良好,无
污物、无乱堆乱放现象。
环卫所环保局
3.3.3垃圾处理
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集中进行无害化
处理。按照建设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
规划规范》的要求执行。
3.3.4
电力、通信和网络等保障,且
管线下地
供电、通信和网络等公共设施完备,能
满足生产、生活、旅游服务需求。现场
检查管线下地情况。
供电局
电信公司
移动公司
联通公司
3.3.5节约用水
自来水入户率95%以上。污水纳管及
处理率达到60%以上。节水型器具普及
水利局
24
率达到75%以上。污水处
理厂
3.3.6防灾救灾
镇消防、防洪排涝等各类防灾设施符合
标准,并有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消防中
队
消防大队
3.3.7社区功能
小镇具有良好的民风民俗,文明经营,
游客与原住民之间和谐相处,共建共
享。
5村镇办农业农村局
4公共服务(110分)110
4.1交通服务(20)20
4.1.1
可进入性良好,交通设施完
善,进出便捷
现场检查。5村镇办交通局
25
4.1.3
设置有慢行系统,路线布局合
理、顺畅,沿途整洁,景观良
好
现场检查。5
4.1.4
旅游风情小镇区域内的交通
工具应采用低碳和清洁能源
4.2公共设施服务(70)70
4.2.1
有配置位置合理、服务设施齐
全的游客中心
按A级景区3A级标准进行现场检查。5
交通局
4.2.2有规范的旅游导览标识系统按A级景区3A级标准进行现场检查。5
26
4.2.3
有满足旅游最大承载量需要
的公共停车场
4.2.4旅游厕所
有分布合理、符合《旅游厕所质量等级
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16)的
要求
4.2.5
住宿设施类型丰富,能满足不
同旅游者需求
有星级饭店、绿色饭店、文化特色酒店、
乡村精品酒店等,每种类型得2分,最
4.2.6在旅游风情小镇核心区,餐饮现场检查。5三产办文广旅体局
27
档次、服务点数量分布合理
4.2.7
有体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时尚
生活相结合的休闲场所或产
品
4.2.8
有常态性的夜间旅游观光线
路、夜间特色休闲游览项目
各办公
室
位
4.2.9有“旅游+”社会资源访问点
有旅游+农业、工业、渔业、牧业和林
业等项目。每个项目1分,最高15
4.2.10
有为老年人、儿童、残障人等
特殊人群提供的基本设施设
28
备及服务
4.3信息化服务(20)20
4.3.1
旅游风情小镇核心区和生活
集聚区应提供免费的WIFI服
务,无线通信网覆盖,信号良
现场检查。5工办
广播电视台
4.3.2
有分布合理、形式多样的旅游
咨询服务系统
4.3.3有二维码电子导览、解说服务现场检查。5
4.3.4有多种形式公共服务指引系现场检查。5
29
统
5综合保障(130)130
5.1组织保障(20)20
5.1.1旅游风情小镇创建领导机构8
党政办县府办
县(市、区)主要领导牵头书记或县(市、区)长。8
县(市、区)分管领导牵头常委或副县(市、区)长。5
5.1.2
有专门的风情小镇运营机构
(包含保护和管理机构)
5.2政策保障(15)15
30
5.2.2
设工作有倾斜政策
个部门1分。
5.2.3
小镇建设工作列入政府重点
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为申报或申请认定当年。5
小镇建设工作列入县(市、区)
政府重点工作
小镇建设工作列入乡镇政府
重点工作
5.3安全保障(25)25
5.3.1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服务管理制
度、安全保护制度、特殊人群安全保障
综治办
安监局
31
制度、治安消防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和
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
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考核和奖惩制
度等,每一项制度得0.5分,最高5
安监办公安局
5.3.2综合安全管理队伍完整
旅游安全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
员、社会治安管理人员、食品卫生安全
管理人员等,每一类得0.5分,最高2
5.3.3
有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和演
练
有应急预案得1分,每年不少于2次培
训或演练得2分,最高4分。每减少一
安监办
32
次培训减2分。
5.3.4有完善的安全措施
各种安全措施完善,对有安全隐患的区
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标识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进行合理、清晰、明确的标识。
每设一处得1分,最高分得6分。
5.3.5有监控系统
在停车场、主要浏览区域和危险地段,
设置24小时监控每个得1分,最高4
分;设置18小时监控每个1分,最高
得3分,设置12小时监控得2分,无
监控不得分。
派出所
交警中
公安局
交警大队
5.4质量保障(30)30
33
5.4.1
有维护市场秩序的机构和管
理制度
有旅游质量监督机构得1分;有相应的
管理制度(如:投诉处理制度、监督制
度、奖惩制度、评估制度等)每一项制
度得0.5分,最高3分。
3三产办
5.4.2
接受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监管,
建立有较为完善的旅游统计
制度
建立有较为完善的旅游统计制度,有专
门的旅游统计人员得2分;有完整的统
计信息系统并与旅游主管部门联网得
5.4.3有投诉途径和处理措施8
5.4.3.游客中心或游客出口处的意游客中心或游客出口处的意见(卡、箱)2
34
1见(卡、箱)设置设置合理、方便投递,每设置一处得
0.5分,最高2分。
5.4.3.
和游客出入处等均有明示)
每一类型得0.5分,最高2分。2
有完整的投诉处理档案记录
投诉处理及时,做到投诉必复。48小
时处理占全年总投诉量50%的得1分,
24-48小时处理,占全年总投诉量30%
得2分,12小时内处理的占全年总投诉
量20%得3分,及时处理的占全年总投
诉量10%得4分。
35
5.4.4旅游经营户依法诚信经营
旅游经营户依法诚信经营。达到95%以
上得5分,每减少5%,减去1分。
5.4.5
有从业人员和居民旅游素养
的培训及效果
有小镇内从业人员和居民培训,且有完
整的人员、内容、方式和聘请老师的多
种记录,年人均参培次数3次,得6
分,每少0.5次减2分。
现场考察小镇内从业人员和居民素质、
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
5.5效益评价管理(40)40
36
5.5.1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
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创建过程中有国家媒体报道,每一次得
2分,省级媒体报道每一次得1分,设
区的市级媒体报道(或风情小镇宣传的
书刊)每一次得0.5分,最高8分。
8宣传办
5.5.2旅游从业人数
常住人口中旅游从业人员占比从业人
口70%以上得4分,每减少10%减去1
统计中
心
统计局
5.5.3小镇居民年增收情况
年居民增收20%以上得5分,每减少2%
减去1分。
5.5.4旅游业收入增长值每增长5%得1分,最高5分。5
37
5.5.5小镇游客过夜人次增长值每年增长3000人次得1分,最高4分。4
5.5.6来小镇游客人均消费增长值每增长10%得1分,最高5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