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科学的信息化特色理念,准确做好专业定位
除了向酒店输送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切合酒店对人才“毕业零距离就业”的需求外,还要培养学生并驾齐驱的综合素养。一要加强行业意识的培训与引导,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掌握酒店的新技术新技能。二要培养专业认同感,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适当增加咖啡品鉴、舞蹈、形象设计等专业素养课程,以及劳动周、校外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开展综合素养培养,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同时,提高专业认同感,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三要重视专业优势,掌握如OperaPMS的酒店信息系统,通过对酒店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及服务程序的学习,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加学生就业优势,提升学生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
二、开展专业评估与诊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省内外不同类型高校全方位、多形式的调研,明晰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制订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建设“引企入校、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三学年划分为校内课堂和企业课堂。基于前期调研和走访,对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分析和建议,旨在缩小育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差距,让教育更好地服务行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收到第一届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反馈意见后,有必要联合企业行业学校进行修订,以更好地满足其需求和要求。
三、建设特色优质课程,突出专业特色
优化课程的重点是加强《酒店信息系统管理》与其关联课程《前厅运行与管理》衔接与融合,将基础、简单的对客服务模块放在前厅课程中,结合情景实训,进行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教学过程中整合课程内容,借助多种软件,采取灵活考核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掌握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将茶艺、调酒和酒店英语口语能力作为专业特色,食品营养与安全、烹饪面点技能实训等是依托学院烹饪背景下开设的课程,可以发展为专业优势。针对酒店信息系统课程实践特点,可与行业共同编写校企双元合作教材,引入行业实际业务和案例,增强教材的生动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情景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操作熟练的同学担任课堂助理,由教师指导督导,以“行业思维”的方式学习,针对酒店的实际工作和经典案例展开小组操作竞赛,采用团队模式营造课堂学习氛围,也可以利用学校网络精品课程平台,展示学校的优秀精品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长期积淀,切实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坚持素养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形成探究式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中,设置思想素质教育实践、专业实践、技术技能实践、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构建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处理好各个实践环节、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衔接;处理好专业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关系和结合。对于核心课程酒店信息系统实训,应重视教学反馈,实行双效教学评估。除了传统的理论知识考核和计算机操作考核以外,更重要的是从企业入手,建立完整、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知行合一,构建综合性、探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培训功能
六、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双课堂”教学模式
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质量内涵建设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等专业内涵建设;引导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研课题,结合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
八、建立稳定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践教学
九、参加比赛和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定期举办演讲比赛和英语比赛,提高学生的会话和英语能力;利用现有实训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充分发挥实训室资源优势,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手段,更是提升学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不仅能让学生在相对高规格活动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增强学习动力和责任感,让学生快速提升综合能力,培养职业自信,实现“学”和“用”的有机结合。
十、正确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及就业保障
作者:赵艳吕海燕王纪豪刘骐源单位:河南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