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划算的美国投资移民“买卖”,并非所有的项目都是馅饼,有些甚至是陷阱。
蛇年新春伊始,美国投资移民(EB-5计划)的一颗“地雷”被引爆。2月6日,北伊利诺伊州地区法院受理了美国证监会对芝加哥会议中心提起的证券欺诈诉讼,涉案金额1.56亿美元,受骗者大多都是中国人。
自此,这场被称为美国投资移民历史上最大的骗局落幕,250名投资人移民之路已断绝,投资人接下来能做的,是想法追回投资款,以免蒙受巨大损失。
这仅仅是美国投资移民骗局的冰山一角。
最近3年
投资移民潮一浪盖一浪
2010年,中国大陆投资移民申请人共有772件获得移民签证,占2010年美国投资移民签证发放总量的40.9%。
2011年,美国投资移民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达2408件,占总申请的69.5%,为美国提供了12亿美元投资。
2012年,美国投资移民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为6124件,占总申请的80%多,为美国提供了30多亿美元投资。
事件
250名移民投资者
被骗1.56亿美元
所有的骗局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2月6日,美国证监会起诉芝加哥会议中心违反了3项证券法规定,美国商人安索·瑟蒂欺骗外国投资者,称购买他公司股份相当于投资世界首个零碳排放酒店项目,并保证他们获得美国EB-5投资移民永久绿卡。瑟蒂已卖出1.45亿美元股份并收取了1100万美元的管理费。
起诉书称,被告以“刻意误导和虚假信息骗取了超过250名外国投资人的资金”,其私募招股书中的“项目价值评估为人为捏造”,被告已经将“超过90%的管理费挥霍一空”,“1.45亿美元的投资款也面临被挪用的风险”,受骗者大多都是中国人。
A美丽陷阱标榜最安全的投资移民项目
此前,推广公司在芝加哥会议中心项目介绍中总结了五大优势:
(1)是全球唯一的零碳环保酒店会议中心,收入高,运营成本极低;
(2)作为高端酒店来说它的营利率门槛非常低,这个酒店达到42%的入住率就可以开始盈利,基本上可以抗拒任何今后美国经济不好带来的财务风险;
(3)这个项目将保障每一位投资人获得永久绿卡;
(4)这是一个政府对投资保障作出承诺的项目,并由美国“地位仅次于高盛、排名第二”的LoopCapital投资银行保证资金完全到位;
(5)完善的退出机制,投资者5年后可自由退出。项目推广公司声称,芝加哥会议中心项目被州政府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作出的5年后的保守估值将超过EB-5投资额的6倍,因此,以全部资产作为质押的该项目是最安全的美国投资移民项目。
该项目的所有者,现年28岁的安索·瑟蒂被神化成有三十多年经营酒店开发生意的家族成员,但根据《科恩房地产日报》2009年1月14日报道,他的家族“从未开发过一家酒店”。
自2011年下半年起,作为芝加哥会议中心总裁,瑟蒂在其中国中介公司的陪同下,频频亮相于中国各大媒体,计划从中国筹资2.5亿美元在奥黑尔国际机场附近兴建五家豪华酒店,并使投资人借此拿到绿卡。然而美国业内有不少资深移民分析师却对其计划的可行性深表怀疑,称该项目折射出EB-5投资移民的风险。
按照瑟蒂的计划,会议中心的落脚点位于芝加哥NorwoodPark社区。事实上,这片地上现有的建筑是他的家族开办的经济型酒店,入住价格仅为每晚33美元,泳池因长年不用而底部长满青草;连他本人也承认该项目是一桩“艰难的买卖”。
这个项目多次被中介标榜为政府项目,事实上美国当地政府多次与其切割,明确否认“政府代言”。
伊州政府一开始对瑟蒂的计划十分感兴趣,当时的伊州商业与经济机会部部长沃伦·里布雷曾在一段宣传视频中露面表示对该项目支持,同一视频还展示了伊州州长帕特·奎恩前往北京参加宣传活动的情景。
但该项目与政府的关系并非外人所想的那样可靠。伊州官员已在今年1月向瑟蒂发去多封邮件,明确要求后者停止在宣传材料中使用州长的照片和州政府印章,但瑟蒂称他对政府的人事变动毫不知情,仍在宣传中继续使用里布雷和奎恩的视频。
D严重夸大中国移民趋之若鹜美国没人看好
投资移民项目分析网站eb5info.com的创始人迈克尔·吉布森称芝加哥会议中心项目“过于庞大”且“不现实”,他提到芝加哥的酒店市场已饱和,而且要吸引到大量私人投资者和公共融资本身便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他在访谈中直言该项目“简直是一团糟”。
吉布森指出,要达到从499名投资人身上筹集巨额资本这一目标,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中介机构往往会在宣传中严重夸大事实。
该项目的其他信息也是谎话连篇,就连被其称为美国排名第二的投行LoopCapital,也不过是一家只有170人的三流小投行,根本不能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等投行相提并论。
即便是这个小投行,也并没有像中介宣传的那样,给这个项目提供任何资金保障。
伊州政府在2010年起诉瑟蒂父子,称其酒店拖欠员工工资8300美元;
法庭文件还显示,一家货币兑换公司也在同年起诉该酒店签发空头支票。
纵深
陷阱多通往绿卡的桥随时会被炸垮
美国有句俗语:好得难以置信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热心于投资移民的人都希望能全家拿到绿卡,同时全额收回资金。为了迎合投资人的这一心理需求,许多高风险的投资移民项目被巧妙地包装后推销给了中国的投资人。
陷阱1区划游戏
50万美元投资移民藏陷阱
美国移民法设定的投资移民最低投资额为100万美元,但是,如果项目位于“目标就业区”,即高失业率地区,投资门槛就下降至50万美元。
移民公司给出的解释是,此“稀缺项目”位于曼哈顿核心区仅有的三个目标就业区113、115和119人口普查区中的115区,也是曼哈顿核心区唯一有纽约州政府正式出具目标就业区证明信的项目。
人口普查区是非常细分的区划,而目标就业区一般应该以行政区划为标准。有些项目,就利用法律中的不明确之处,将“人口普查区”与行政区划混淆概念,玩着“区划”游戏,按照自己的利益勾勒出不规则的小块地区,以获得市场利益。
这一“区划”游戏,对投资移民影响何在?2011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报纸显要位置声讨了这一做法,并列举了一批违规的投资移民项目。曝光后,这些项目的投资人将面临着绿卡申请被拒危险。最近,皇家首通投资公司投资项目就是玩“区划游戏”,不符合投资移民法,中国80位投资人的移民申请被拒。
陷阱2租户陷阱
闪亮数据背后可能是陷阱
房地产项目以“租户就业模式”吸引投资,闪亮数据背后可能就是陷阱。
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同,房地产类项目直接就业人数非常少。那么,这些项目是从哪儿得到那些节节攀升的就业数字呢?答案是租户。房地产项目通常会将租户的雇佣人数也计算在项目就业内。例如,办公室出租给一个企业,该企业雇佣100人,项目方就将此就业人数囊括在间接就业数字内,称为“租户就业模式”。
但是移民公司和房地产项目方没有告诉投资人的是:这一模式已经受到美国移民局的直接否决。中国的移民中介公司在推广采用“租户就业模式”的EB-5投资移民项目时,闭口不提美国移民局的这一规定。
2012年,由号称是官方指定的EB-5投资移民区域中心的美国生活公司,通过23名投资移民获得了1150万美元,用以修缮位于加州的两栋单层的商业楼盘。该项目采用的正是“租户就业模式”。美国移民局在发现项目违规后,收回了原来已经批准的8名投资人的临时绿卡申请,同时驳回了其他15名投资人的临时绿卡申请。
陷阱3资本炸弹
坚实数据或是不定时炸弹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移民项目时经常会问的问题是:美国投资移民投资人的资本占多少比例?市场上大多数项目都以公开资本结构取信潜在投资人。
纽约时代广场酒店项目,银行贷款1亿美元,占投资总额40%,而投资移民投资占30%。马里兰政府大楼改造项目,债券发行占54%,投资移民投资占28%。
初看数据,面面俱到,言之有物。实际上,投资移民投资项目的资本结构也可充溢水分。最常见的做法是借用“过桥贷款”,即银行通过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先行放贷,但此贷并不实际投入项目,而是固定在托管账户或者项目方账户内充当“资本托”。待移民投资到位后,移民资金实际被用来先还贷而不是直接投入项目。这样,项目实际资本结构将与最初公布的比例大相径庭。
政府承诺的财政支持,尤其是长期的财政支持,存在太多变数。根据2011年12月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消息,该市的财政局局长彼特·弗兰切特致函马里兰州总务署,撤回其对马里兰政府大楼改造项目的支持,认为此项目会“将马里兰州的纳税人拖入越来越庞大的债务并威胁到州的财政”。联邦政府不拨款,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信誉评级下降时,“还款保证”何在?
看似坚实的数据,可能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随时可能炸碎通往“绿卡”的桥。
陷阱4托管烟雾
托管账户提供保护很有限
在各种所谓的投资保障中,最误导人的也许就是资金托管账户。
通常提供资金托管的投资移民项目会向投资人提供一个托管账户,在临时绿卡获得批准之前,该资金不得被动用,只有在临时绿卡获得批准之后,资金才能被投入到项目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托管账户只能对投资人提供非常有限的保护。
对于一个新的、未经历移民局层层审核的项目,这样的托管账户为投资人设置了一定的保护。像加州“美国生活”的移民投资项目、威斯康星州的皇家首通投资公司在密尔沃基大都会商业区域的万豪酒店项目等,在临时绿卡申请被拒、投资移民的第一步都未完成时,投资人至少可以收回投资款。
但对于像纽约时代广场这样在100万美元和50万美元的就业区域中玩“区划”游戏的项目,托管账户并不能给投资人带来真正的保护。这些项目的投资人很可能会在获得临时绿卡批准后,却因为项目公司无法创造足够的就业而无法获得永久绿卡。
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况,托管账户都不能提供申请永久绿卡阶段的任何保护。最近在中国市场热销的拉斯维加斯SLS赌场项目提供的托管账户事实上只是对10%的移民投资进行托管,其他90%的资金都被直接投入到项目,这种形式上的托管在实质上对投资人连临时绿卡申请阶段的保障都没有。
观察谁在掩盖投资移民陷阱?
2010年~2012年,是投资移民潮席卷中国的三年。
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大陆投资移民申请人共有772件获得移民签证,占2010年美国投资移民签证发放总量的40.9%,第二位的韩国百分比仅为15.6%,不及中国的一半。
根据美国移民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美国投资移民申请总共为3463件,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达2408件,占总申请的69.5%,为美国提供了12亿美元投资。
2012年提交美国的投资移民案总数为7641件,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为6124件,占总申请的80%多,为美国提供了30多亿美元投资。
记者对过去三年来在中国大力推销的美国投资移民项目进行排查发现,有些美国投资移民项目远非某些移民中介所介绍的那样“安全”、“可靠”。
在互联网时代,很难说中国的移民公司对这些信息毫不知情。在百度“网页”搜索输入英文词“gerrymandering”(区划)、“NewYorkTimes”(《纽约时报》)和“EB5”,会出现2000多条报道,在谷歌输入同样的词条,报道高达4000条。
在美国证监会对芝加哥会议中心提起诉讼之前,在百度和谷歌上也可以搜到几百条该项目弄虚作假的报道。这些权威的美国报道和法庭案件列举了各种玩“区划”游戏、设“就业”陷阱、埋“资本”炸弹、提“虚假”保证,放“托管”烟雾的高风险项目,但这些高风险项目无一例外地成为某些中国移民公司力推的“安全”项目。
在资本的游戏里有一个铁定的规律:高风险的项目会给予高额的回报,只是在这里,尽管风险由投资人承担,高额回报却没有给予承担风险的投资人,而是回报给了中间商移民中介公司。
也许巨额的佣金利益,是唯一能解释为什么中国的有些移民公司会如此卖力地鼓吹美国人自己都认为违规的高风险投资移民项目。
提醒
如何分析
美国投资移民风险?
而与所有的投资相同,美国投资移民分析都应该注意几个基本方面:
1项目所在的产业在美是处在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市场是在扩展还是已饱和?项目处在哪个阶段?
2是否有公共融资平台提供退出机制,还是需要项目方自己返还投资款?
3资产评估是否由具有国际公信力和需要承担法律后果的诸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知名公司提供?
4是什么人在管理这个项目?项目方是否具有专业经验的管理团队?其管理团队在美国的声誉如何?
5当地可信的主流媒体对该项目作何评价?当地的负责任的媒体的评价比中介公司的宣传更为可靠。
6政府支持是否有法律文件作为证据?真正的政府支持的法律文件需要当地政府作出充分调查后才会签署。
7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对项目的各项注册文件和官方信息是否和项目公司的宣传一致?如有不一致的信息,以政府网站的注册文件和官方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