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海南省病媒生物孳生地栖息地
调查建立档案台账式管理工作内容与实操规定
(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爱卫会: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病媒生物孳生地栖息地调查建立档案台账式管理工作,现将《海南省病媒生物孳生地栖息地调查建立档案台账式管理工作内容与实操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海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3月6日
海南省病媒生物孳生地栖息地调查建立
档案台账式管理工作内容与实操规定(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爱国卫生运动提质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函[2024]1号)要求,确保《海南省城镇病媒生物孳生地栖息地调查和档案台账式管理技术方案(试行)》落实到位,特制订《海南省病媒生物孳生地栖息地调查建立档案台账式管理工作内容与实操规定(试行)》(以下简称“建档工作”),内容如下:
一、建档工作原则
建档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二、建档工作思路
建档工作以爱国卫生工作提质为核心目标,按照“循序渐进、分类推进、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各市县(区)在确保高质量完成蚊虫孳生地建档工作任务全覆盖的基础上,鼓励各市县(区)结合实际情况,逐类逐步开展鼠、蝇、蟑孳生地栖息地建档工作。
三、建档工作内容
(一)制定建档工作方案
由各市县(区)爱卫办负责制定建档工作方案,明确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各镇(街道)建档工作职责。
(二)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由各市县(区)爱卫办负责组织各责任单位参与建档工作培训,邀请省级病媒专家授课,注意建档工作要求标准统一。
(三)做好建档工作宣传
(四)明确建档工作任务
1.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建档工作。属于政府采购病媒生物防制服务区域范围内的,由中标PCO公司负责建档工作及向各单位报送建档工作台账资料;不属于政府采购病媒生物防制服务区域范围内的,由各单位自行负责建档工作或聘请专业PCO公司负责。
2.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负责下属单位和本行业建档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求下属单位和主管(监管)行业自行做好建档工作任务,并于每月中旬向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更新报送建档工作台账资料。
3.镇(街道)负责做好属地公共区域、居民区、三无小区、责任不明确的场所等建档工作。属于政府采购病媒生物防制服务区域范围内的,由中标PCO公司负责建档工作及向各镇(街道)报送建档工作台账资料;不属于政府采购病媒生物防制服务区域范围内的,由各镇(街道)自行负责建档工作或聘请专业PCO公司负责。
4.中标PCO公司应协助各市县(区)爱卫办做好非中标服务范围内的各单位、各行业、各区域场所的建档工作技术指导。
(五)建档工作汇总及完成时限
1.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各镇(街道)负责本单位、下属单位和主管(监管)行业、本属地等建档台账资料的汇总,并于每月28日前将蚊虫固定型孳生地本底档案更新报送至各市县(区)爱卫办。蚊虫孳生地处理台账资料是否需要报送,由各市县(区)爱卫办自行规定。
2.各市县(区)须于2024年3月底前完成建成区重点区域(场所)和政府采购病媒生物防制服务范围内的蚊虫孳生地建档工作,重点区域(场所)主要包括建筑(拆迁)工地、物业住宅小区、社区居委会(含居民户院内)、医院、学校、宾馆、酒店、机场、码头、港口、车站、重点物流场所、重点景区、轮胎收集点、汽修厂、公共停车场、废品收购站、公园、广场、绿地、市政道路、市政管井、下水道系统、河道、湖泊、沟渠、水库、水源地、其他重点区域(场所)等;
各市县(区)须于2024年6月底前完成建成区蚊虫孳生地建档工作全域覆盖,并逐步向村一级延伸。
(六)建档工作督导检查
各市县(区)爱卫办应做好建档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组建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责任单位和中标PCO公司的建档工作落实情况,核查蚊虫固定型孳生地本底档案的覆盖率和准确率,现场检查蚊虫孳生地处理台账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七)定期更新报送本底档案资料
四、建档工作实操
(一)开展调查工作实操
1.组建调查小组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责任单位原则上应安排至少4名工作人员负责完成调查工作,以2人为一小组,1个人负责检查,1个人负责拍照和填写记录表。
(2)提倡通过合理使用标签的形式开展调查工作。两个小组分别持有代表不同组颜色的标签,分别从正反顺逆时针方向在同一个地方开展交叉调查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错漏的概率。
2.有院落的单位、小区、宾馆酒店等外环境调查工作实操要点
遵循“四个圈”的具体实操要求,在责任区域范围内采取地毯式排查的方式进行,查找出病媒生物孳生地并做好详细记录。
“四个圈”是指围着房屋建筑物外墙走第一圈;围着绿化带(注意同时检查路面上的下水道、雨水井等)走第二圈;围着院落内墙走第三圈;围着院落外墙走第四圈。
3.建筑物内环境调查工作实操要点
调查员可从楼顶开始往下行走,逐层开展调查工作,直到底层含地下室(如有)。注意调查部位主要包括如:楼顶积水、建筑物水泥槽、屋檐排水槽、反梁堵塞积水或其他凹陷积水;饮用水储水池;室内消防水池;地下室凹陷积水;排水沟;集水井;机械停车位底层积水以及不开放的积水等。
4.拍照记录保存好“三张图”
“三张图”是指检查发现问题时的第一张照片;处理孳生地时的第二张照片和处理后的第三张照片。
5.调查记录表
可参考附表1《蚊虫孳生地现场调查记录表》,主要包括调查点位、具体位置、孳生地类型、数量、阳性数量、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和调查日期等。填表说明如下:
(1)调查点位:填写市、县、区、街道、乡镇等具体检查的点位。如某市/某县/某区/某街道/某乡镇物业住宅小区、建筑(拆迁)工地、社区居委会、医院、学校、宾馆、酒店、机场、码头、港口、车站、重点物流场所、重点景区、轮胎收集点、汽修厂、公共停车场、废品收购站、公园、广场、绿地、市政道路等。
(2)具体位置:详细填写以必须能找到该孳生地的具体位置为准。
(3)调查表孳生地类型:对应备注孳生地类型的数字只填写一个类型孳生地对应的数字代号。
(4)调查表孳生地的数量和阳性个数:画“正”号表述数量。
(5)调查表固定型孳生地备注:如固定孳生地类型的数字代号是时,备注应把具体孳生地类型填写清楚,方便汇总统计建档用。
(二)蚊虫孳生地调查频次与处理要求
1.蚊虫固定型孳生地要求每月至少定期全域巡查1次;对发现有蚊幼虫的水体原则上应于24小时内采取专业处理措施,连续跟进处理效果直到杀灭全部蚊幼虫,并于每月对容易孳生蚊虫的固定型水体定期巡查不少于2次。
2.蚊虫临时孳生地要求每月至少定期全域调查1次;对容易产生蚊虫临时阳性孳生地的重点区域(场所)每周定期巡查1次。
3.未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对固定型阳性孳生地采取化学防制措施;发现蚊虫临时阳性(潜在)孳生地,应通过物理或环境处理的方式进行马上处理,不能通过物理、环境和生物等方式进行处理且需要化学防制措施的,须由专业人员负责处理。
4.注意记录并保存好处理前、处理措施和处理后的图片资料。
(三)建立蚊虫孳生地处理台账和本底档案
1.建立蚊虫固定型孳生地处理台账和蚊虫固定型孳生地本底档案
可参考附表2《蚊虫固定型孳生地处理汇总表》,主要包括
汇总单位、调查点位、固定孳生地类型、数量、阳性数量、阳性是否处理、备注、统计人和汇总日期等。填表说明如下:
(1)汇总单位:如各单位、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各镇(街道)。
(2)调查点位:填写调查点位具体名称,如物业住宅小区、建筑(拆迁)工地、社区居委会、医院、学校、宾馆、酒店、机场、码头、港口、车站、重点物流场所、重点景区、轮胎收集点、汽修厂、公共停车场、废品收购站、公园、广场、绿地、市政道路等。
(3)固定型孳生地类型:填写具体类型。
(4)固定型孳生地数量和阳性个数:填写具体个数。
(5)统计人:是指具体负责汇总的工作人员姓名。
2.建立蚊虫临时孳生地处理台账
可参考附表3《蚊虫临时孳生地处理汇总表》,主要包括
汇总单位、调查点位、临时孳生地类型、数量、阳性数量、阳性是否处理、备注、统计人和汇总日期等。填表说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