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某视频号主播提及,某酒店集团限制旗下的品牌加盟店与OTA私连。
其实早在2018年,某知名的本土酒店集团就走上了断OTA私连的道路。
目前已有很多酒店集团与OTA们逐渐建立了直连。而一些非头部的连锁酒店集团可能还存在旗下的加盟店与OTA私连的情况。
究竟什么是私连?为什么要限制?OTA为何与酒店集团直连的同时,为何还要与其旗下的加盟店进行私连?这件事儿给加盟店和酒店集团的启示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01
直连与私连并举,
OTA们将公平和效率置于何地
私连是加盟店未经酒店集团的许可,私自与OTA进行的线下合作,价格比较灵活,受总部管控程度较低。因为一般酒店集团内部有价值管控的规则,加盟店要想进行某些操作需要流程申请,而私连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直连,酒店集团层面与OTA建立官方合作,双方共同搭建起一套中央预订系统,相当于酒店集团的第二官网。对集团来说,与平台方直连方便管理效率的提升,可以更好的协助店长,包括前台员工对店面的管理。
既然OTA已经与加盟店隶属的酒店集团在总部的层面建立了合作,为什么还抛出私连的形式怂恿加盟店“另辟渠道”?对此,业内一位资深人士认为,私连的本质,其实是OTA在进行流量的争夺,不仅与酒店集团争,还有可能跟其他的OTA平台争。
某些酒店集团的会员在进行预订时还会进行多渠道比价,当然消费者不会看到这是直连还是私连,只在意哪个渠道价格最低,而这很有可能是加盟商私下参与的OTA的促销活动,这是令酒店品牌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不仅官方渠道受影响,私连的方式也影响了酒店集团的连锁管理。因为私连订单没有在集团系统中,一般都是靠门店前台手工录入,集团对此没办法把控。一般酒店都会进行超额预订管理,有时可能私连订单会与门店的PMS系统里的会员订单冲突,一旦出现到店没有房间的情况,就非常容易导致客诉。
市场应该是讲究公平的,通过低价的方式去争夺流量,导致的结果就是扰乱了市场正常的价格体系。现在一些OTA之间同样存在流量之争,通常采取的方式也是价格战,受伤的往往是加盟店和酒店集团。
市场是追求效率的。假设价格是同样的,那么效率更优者应该得到更多的流量倾斜才对。流量管理是需要成本的,而酒店集团的效率比OTA更优,因为门店店长、员工都在酒店集团的管辖之下,可以通过将线下的流量导到线上来,然后建立一套会员系统,统一IT的组织能力。这也是为什么酒店集团拥有更低的酒店定价权。
目前,国内的三大头部酒店集团均与OTA实现了直连,断绝了私连。这也是未来市场的主流趋势。然而,OTA与加盟店私连的举措,不仅无公平可言,更是让市场整体效率在开倒车。
02
私连非长久之计
站在加盟商的角度,可能为了眼前的利益,想方设法提升门店收益情有可原。
但加盟商对于私连还需要有清晰的认知:用更高的佣金成本换取有限的门店管理权限,并非长久之计。只有形成自己的稳定客群即更高比例的会员和协议客户,才能真正具备市场竞争优势。
此外,酒店要追求稳定性的生意结构即更高比例的会员和协议客户占比。春节之后,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那些在平时就很依赖OTA的加盟店在流量旺季过去后,门店的整个流量下滑的特别厉害,基本上是断崖式的下滑。反而那些对OTA依赖度不高的门店,由于平时就注重形成自己的稳定性生意结构,受影响的程度没有那么大。
此外,当生意比较少的时候,加盟商如果同意OTA选择低价的方式吸引客源,还会对自身的产品和收益带来很大的影响。当然,之所以让OTA在集团与加盟店之间有可乘之机,来自于一些客观的现实,比如酒店集团旗下某品牌的加盟店初次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市场,集团总部的会员流量不足以支撑这家门店的生意时,OTA就很容易介入进来。
加盟店的店长也不应过多的参与定价的事情,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门店的服务品质提升上去。一些酒店集团也在尝试通过总部的收益管理等数据分析工具,赋能门店,清楚的了解市场的动态变化,因为无论是店长还是加盟商,他们在判断市场的时候可能做不到集团层面那么精确。
作为集团,做直连、做会员权益是打造核心竞争力。做直连肯定需要有技术和产品力的支撑,比如怎么做营销,怎么做会员权益,怎么做促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