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传统酒店业的危机与转型—去产能,降成本,谋创新

本文是魏小安在中国酒店论坛上的演讲

点击原文链接阅读魏小安旅游圈专栏更多精彩发言

有一个观点我很不赞成,要多鼓劲少唱衰,这不是鼓劲和唱衰的问题,是要实事求是面对行业的情况。目前这样的状况我们想鼓劲鼓不起来,状况好我们想唱衰唱不下去,这是政府思维。我今天的题目是传统酒店业的危机与转型,这个题目很大,我谈几个中心观点。

一、关于危机

1、简要回顾

中国现代酒店业,自改革开放发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和国际接轨的阶段,引进外资解决建设资金的短缺问题,引进外方管理解决机制和服务问题。北京建国饭店是代表。第二个阶段是自我完善和创造阶段,通过全面学习,中国的酒店不断得以提升,开始创造品牌,规模也不断扩大。南京金陵饭店是代表。第三个阶段是全面国际化阶段,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中国成为世界饭店大国,现在也正在积极走向世界。上海锦江是代表。另一方面,是市场的起起伏伏。1989年,迅速成长的中国酒店业第一次蹭蹬,短期内一片萧条,全行业都领教了市场的厉害,甚至发出了“与其自杀,不如自相残杀”的哀叹。1998年,第二次低谷开始,这是真正的市场发威,是蒸蒸日上的格局中迅速下滑。第三次下滑是2003年,非典肆虐,城市空空荡荡,酒店行业无以为继。第四次就是当前,是更深程度,更大范围的不景气。每一次都有原因,1989年和2003年是偶然因素,但1998年和当前的市场变化则是必然。供给膨胀,同质化强烈,但市场并不能同步生长,触发因素反映的是必然趋势。

正是在市场的风浪中,行业在成长,也在逐步成熟。一个市场的成熟,基本判断有三条,一是形成比较完整的分工体系,二是供求关系大体稳定,三是创造和创新逐步产生。如果以此来判断中国酒店市场,第一条早就形成,但是到低谷时期就变化,甚至崩溃。比如现在大批高端酒店提出面向大众,说起来是放下身段,实则破坏了行业的分工体系,这不是行业之福。第二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酒店的供求关系基本不是市场决定的,而是官场决定的。官场权力强势和房地产商的资本强势相结合,需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子。

其实说起来,一个产业的发展,根本关系就是一条,供求关系,这是常识,但是现在我们往往忘记了这个常识。这几年酒店起起伏伏,反映的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判断指标,第一出租率,第二盈利情况,做一家酒店具体分析会有很多指标,总体分析这两个指标就够了。判断一个行业好不好,高线是有没有超额利润,80年代、90年代这个行业有超额利润;中线是平均利润率,行业能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底线是不亏损,很遗憾我们现在击破了底线。意味着传统酒店严重的供过于求,只能得出这个结论。社会的投资、企业的经营,投资要有回报,企业要有利润,员工要有收入,政府要有税收,社会要有拉动。可是我们现在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一说酒店行业就是这几年税收情况如何?就业情况如何?把这个作为我们的贡献,是企业就得纳税,有什么可吹的?还是一个问题,我们总想着把事情圆过来,把事情说好,不承认现状。

2、危机深化

按照赵焕焱先生的酒店行业历年盈亏数据:1990年4亿,1997年7亿,1998年亏损32亿,1999年亏损57亿,2000年亏损20亿,2005年10亿,2006年33亿,2007年55亿,2008年32亿,2009年亏损12亿,2010年50.7亿,2011年61.4亿,2012年50.46亿,2013年亏损20.9亿,2014年亏损59.2亿。

历年数据勾起了我一个回忆,1996年的时候我在国家旅游局管理司当司长,我当时提醒行业,行业产生问题了,因为数据在下降,很多五星级的老总笑,说魏司长你太夸张了,怎么可能呢?我说各位五星级的老总如果认为日子不好了,行业就跨了。

1998年亏损32亿,我那个时候在政策法规司当司长,管统计,我一看这个事很严重,专门让统计处写了一个2万字的研究报告,星级酒店全面亏损的原因分析,列举了15个原因。我拿报告问领导,数据要不要发布,。局里开办公会讨论,因为国家有统计法,有数据不发布是违法的,可是如果发布,大家都感觉旅游业如日中天,怎么报出酒店全行业亏损呢?两难。我出了一个招,在国家旅游局旅游统计公报里这个数不要出,但是在出的统计年鉴里这个数可以出,这样就两头兼顾了。

一直到今天,国家旅游局一直有一个错误的思维方式,只能说成绩不能说问题,好像一说到问题涉及到对国家旅游局工作的总体评价。我有一次专门把这个事跟领导讨论了一番,我们可以看看农业部门、制造业部门,那些大部门,一方面用产业规模绑架国务院,一方面用产业的问题要挟国务院,要政策。只有我们旅游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我以为这种态度是不对的,即使从工作的角度都不对。1999年我又到计财司当司长,不管统计了,国家旅游局索性把这个指标取消了,统计有,但是发布没有这个指标。赵先生能把历年盈亏数据挖出来,真的不大容易。但是可以看一下,历史上已经产生了两次大的亏损,这次是第三次。

从这个过程来看,大起大落反映行业不稳定。但是有一个现象,亏损过后形成高额盈利,这是市场自发性活动。可是我们要看到另一面,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单店效益越来越差。2014年亏损59亿,觉得是历史最高,综合来看不是最高,最高还是1998年、1999年,那个时候亏损57亿,但那个时候行业多大规模?单店效益越来越差。所以根本还是供求关系的变化。

所以刚才说携程、艺龙、去哪儿70多亿佣金,原本我们没有这套东西,现在大家也说,如果没有OTA,就不会亏损,以前这都是我们的钱。所以酒店行业对OTA又爱又恨,这种观点似是而非,我们要严格的分析这些问题。

3、简要分析

刚才会上有人用了两个词,一个是分崩离析,一个叫做面目全非,分崩离析这个话有点过,面目全非这个话对,传统的酒店业和住宿业确实面目全非。从2013年开始,八项规定,反四风,力度空前,持续进行。压缩泡沫性消费,行业影响严重。高星级酒店影响突出,城市商务酒店次之,会所灭顶之灾。北京首当其冲,其他大城市次之。以前公款消费越严重的地区影响越大。改革深化,不可能反弹,将成为新常态。雪上加霜,市场下滑,压缩泡沫性需求,急剧变化,对应实质性需求,短期难补。五星级酒店萎缩,收入萎缩,积极性下降,改革深化,不可能反弹,将成为新常态。正视问题,研究对策,帮助企业,促进发展。

另一方面,是实质性消费增长。主题酒店,特色酒店,精品酒店,增长迅速,效益良好。莫干山下农家乐,成为典型。形成又一种消费新常态,有没有消费能力?有,结构在变化。不能否认高端,形成一个行业的分工体系不容易,不能轻易破坏。新的竞争格局形成,在一个什么都喜欢刮风的国度里,新的隐患形成

二、行业新格局

1、泛住宿业形成

第一,什么是酒店?以住宿为主体的服务设施,以文化性为特点,以超越性为本质,以住宿为主体的综合性服务企业,超越家庭生活,超越日常感受,超越社会设施。

第二,酒店的盈利模式变了吗?供求关系变化,决定酒店盈利模式的变化,服务性,增值性,集团性,互联网的便利性,资本的决定性。店小二时代过去了。

第三,行业有边界吗?泛住宿业的视角,星级饭店,满足旅游需求和商务需求;公寓、写字楼,满足常驻商务需求;经济型酒店,满足一般商务需求;度假村,满足新兴需求;培训中心,满足会议需求和单位需求。此外,城市民居:奥运人家,世博人家;乡村民居:农家乐,洋家乐,乡村酒店;招待所,满足一般公务需求;办事处,满足特定需求;社会旅馆,层次变化,满足社会需求。居民闲置房屋,将来大把。

这些住宿设施,混杂,替代,变化,构造了泛住宿业。

一是途家模式,供给侧的变化。是闲散房屋的再利用,有的项目是从房地产销售开始就融入。我对途家做了两次深度调研,他们现在已经有30万套房上市了,还有200万套房源储备,这200万套不是说上不了线,是他们现在线下跟不上去。一个最重要的现象是各个城市的市委、市政府对涂家模式非常欢迎,需要什么支持给什么支持,需要什么政策给什么政策。我们现在讲去库存,最大的压力是房地产,房地产去库存途家起了很大作用,对应了现在官员最直接的需求。传统的酒店业就是150万套房,不经意之间,一个巨无霸平起平坐,在这个时候怎么讲供过于求?感觉是一种灭顶之灾。

二是分权度假,泛酒店的深化。1998年分时度假开始,之后失败,2014年分权度假开始,似乎是房地产的一剂良方。

三是OTA与酒店的矛盾公开化,渠道商的变化。

3、主要问题

现在主要的问题,数量增长,质量不能同步;硬件提升,软件不能同步;成本增长,效益不能同步;种类增加,人才不能同步;渠道增加,市场不能同步;模式增加,秩序不能同步。最终,这些年中,房地产价格增长5至10倍,但是饭店房价只增长50%,应该说现在饭店的房价大体上过得去,但是如果和房地产价格增长相比,甚至跟不上通货膨胀率,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扭曲了。

3、决定行业发展的因素变化

中国酒店根本的模式是政商模式,政府是一个推手,要面子不要里子,房地产是一个推手,面子和里子一块要,这两者之间一勾结,谈什么供求关系?政府就是,你给我建一个五星酒店,我给你批一块土地做房地产,你给我引进一个外资管理公司,给500万奖金,这是很多地方政府普遍的政策。房地产开发商把酒店建完了,根本不管赚钱不赚钱,送给政府都可以,因为房地产赚钱了,这是我们多年以来压不住酒店发展的真正原因。由此形成,官员好大喜功,商人贪大求洋,规划推波助澜,评审随波逐流的普遍现象。高星级酒店遍布,外管饭店品牌全面下沉。

这个问题这两年刚刚刹车,但是形成的格局不是短期能够化解的。一是好楼盘必须建会所,而会所好建不好养,所以用会所名义卖房子,以旅游名义养会所,会所自然就转成了饭店。二是楼盘本身很难建立品牌,配套建饭店并聘请著名饭店管理公司,就培育了联动品牌。三是加大了建设成本,减少了账目利润,起到合理避税作用,一定意义上也是政府帮助发展。四是留下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业,使房地产开发商转换发展模式。五是由于旅游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靠在旅游上的房地产也会有未来。但是多年的格局不是现在好解决的,所以一个根本的措施在于转型突破。

三、转型突破

1、模式探索

流通业出马云,制造业出张瑞敏,电子业出柳传志,都创造了新的模式,甚至颠覆了一个行业。为什么传统酒店业没有这样的代表人物?一是新旧领域与新旧模式,二是综合性,难以专业化,三是服务业,传统之传统。

新领域,新模式,创造前景。新领域,旧模式,作茧自缚。旧领域,新模式,咸鱼翻生。旧领域,旧模式,生存艰难。模式的创新集中体现在经济型酒店和中档商务酒店,单一功能,有限服务,形成新的竞争力。度假酒店对应需求,开始一轮规模和品质的竞争。产权酒店结合旅游业与房地产业,摸索分权度假和分时度假的结合。而主题酒店、精品酒店、则成为新的热点,包括民宿的发展,都有如火如荼的趋势。但从长远来看,供过于求的态势会持续,模式探索可以解决微观问题,解决不了行业问题。

转型突破多变化,一是市场变化:低谷,紧运行。供过于求的格局长期持续,求高求豪的状态仍然持续,市场恶性竞争显现,当然我们不排除这个过程中少数酒店还能经营的不错,上海这两年房价在逐步的恢复,北京不灵了。实际上有一个客观的规律,一个城市酒店的房价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有内在联系的,我原来的判断基本上是十分之一,所以如果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现在开始暴涨了,意味着下一步酒店价格也会上涨,但是不能同步,尤其不可能同比例。三个月之中北京房地产价格暴涨,酒店价格能保持不降不错了,但是里面必有连带关系,而且这个连带关系在下一步会更突出的显示出来。

二是经济变化:不确定,稳投资。

三是旅游变化:转型,冷与热。冷和热是相对的,现在大家只看到了热,没有看到冷。多年以来旅游就是一个格局,宏观报喜,微观报忧,这个状况维持大概有20年了,20年宏观报喜,20年微观报忧,原因究竟何在?因为政府和市场,主管部门和企业没有坐到一条板凳上。

四是发展变化:隐忧,对应性。现在已经不是隐忧了,已经是明忧了,所以需要对应性。刚才看赵先生的数据,五星饭店还是最好的,一星、二星别活了,三星很难活得下来,四星勉强活,五星可以活的不错。很自然,大家还要求高、求豪,市场已经在给我们一个导向。市场恶性竞争开始显现,只有杀价,与其把钱都给了OTA,还不如自己杀价,还能得点实惠。

2、关键词:去产能

这样意味着一个问题产生,也是我今天说的第一个关键词,,去产能。前边的话都是铺垫。酒店行业有没有去产能的问题?现在房地产行业去库存,这个过程中会极大的加大酒店行业竞争压力。

3、如何去?配合城市化

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去产能要靠转型突破,的思路不是个别案例,最近我到首旅置业做了一次全面的调研,首旅置业这个集团前年成立的,把首旅集团重资产集中过来了,90多家企业,300亿资产,所以他们觉得负担太重了,基本上首旅置业一接手就全面亏损,怎么办,一企一策。我们外部董事做了一个集体调研,我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大楼不能炸,空间要利用,怎么利用?综合体模式。

第一,企业服务综合体。我们这个酒店不是酒店了,可以聚集为企业服务,尤其是中小企业,大企业在城里面搞一个办事处可以,中小企业又有必要在这里设一个点,所以把这个楼变成一个企业服务综合体,围绕企业服务综合体一系列新的服务设施、服务项目上去了。

第二,文化服务综合体。为文创企业的发展构造平台,这在中等城市具有比较高的适应性。

第三,医疗服务综合体。借助周边的优势全面转换。我原来对酒店有一个看法,这类企业叫做倒闭不转型,前些年每年大概全国有400、500家酒店倒闭,然后兼并、收购、重组,最后弄下来还是酒店。前些年真正转的只有一家北京金郎饭店,被同仁医院收了当病房楼,现在不同了,比如北京新桥饭店,旁边就是协和医院和北,客观来说已经是一个医疗服务综合体,索性就这样做下来不行吗?干吗非得弄一个新侨饭店呢?

第四,众创空间综合体。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这都不是针对中小企业,是针对一些年轻人,努力降低成本,把他们吸引进来,大家在一块玩一把,一个传统酒店变成一个众创空间,众创空间现在国务院有政策,把这个政策运用好。

第五,教育服务综合体。很多年以前,酒店开始做高考钟点房,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好学校扩充,所以资源需要充分利用。包括大学、包括中学,只要是处在这个位置,可以做到位。我们的大学无一例外都有宾馆,有的甚至有一堆宾馆,现在都经营不下去,把这些收购下来做教育服务综合体。

第六,社区服务综合体。生活服务全面深化,营造一个休闲度假生活圈。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追求更高品质的休闲,更多内容的度假,但是日常的休闲怎么办?没有一个好环境,北京、上海特大型的城市,到一个地方休闲可能路上堵车一个小时,可是在家门口有一个社区服务综合体,那就应该够了。我最近到海南,有一个小酒店8000平方米,按照酒店来做做不下去,虽然外观设计的很棒,但是功能结构都不合理,我提了一个建议,把这个作为中国最集中的航海运动和冲浪平台来建设,别做酒店,做酒店一做一个死,做这样的项目不好吗?起死回生。

从去产能的角度来说,综合体不是哪个酒店都能干的,有的想做综合体做不下来,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市制宜。这也是一个商业模式,从传统型的酒店企业转向物业型、服务型,再发展到平台型,这是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原来一说就是我是店小二,把产品做好,服务做好,现在要转型,那些东西都得清空。我最近见到红树林集团的老总张宝全,他大谈特谈平台型转化,他说现在对员工的要求,尤其原来做过酒店的那些人,把你们脑子里面的东西全清空,你们那套东西对我没用,但是能力对我有用,我要平台型思维,创新性模式,这就是很高的要求。

商业模式转化了,也有一个运行模式转化,做市场、活动、品牌。首旅置业300亿资产,更重要的是3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如果把它出租,什么都不做,5%的利润,一年就是15亿的利润,首旅置业的底线就是一年要有15亿利润,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物业。这一点做不到,一天到晚研究酒店怎么做产品,怎么做服务,一天到晚亏损,要酒店干什么?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全行业现在150万间客房,如果有三四十万间客户腾出来做综合体模式,各种各样的花样,至少有一点,我们去产能这个目标可以达到了,这是市场逼着我们走。只不过老酒店人的思路太顽固了,总觉得一个堂堂酒店怎么能走这条路?有点砸锅卖铁的感觉,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市场经济只有一个正业,挣钱不挣钱,挣钱就是正业,不挣钱那才是不务正业。可是多数的酒店不可能都转,所以确实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4、资本运作

5、关键词:降成本

转型解决行业根本的供求关系问题,但是多数酒店不能走,思路可以调整,空间可以利用,根本还在于日常经营。互联网也好,互联网也好,加了半天客人不能在互联网上吃饭、睡觉,还是到酒店里来。可是现在酒店头上五把刀:工业发展促进能源成本上升,红利减弱形成人力费用上涨,多方税费乱收影响预期收益,结构因素强化造成供求不均,追求奢华导致恶性增长态势。这五把刀应该说也在有所变化,比如说从税收方面,5月1号开始营改增了,对酒店有好处,但是还是一句话,头税轻,二税重,三费四费无底洞,这个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所以这五把刀都存在,就看酒店日常怎么样。

6、关键词:谋创新

现代酒店是工业化时期的产物,以后工业化的视角,挖掘前工业化的资源,利用工业化的成果,建设超工业化的产品,对应变化中的市场。商务酒店过剩,高星级酒店过剩,外管酒店过剩,全面下沉,压迫其他城市和酒店的空间。新产品层出不穷:精品酒店,度假酒店,乡村酒店,文化主题酒店,传统设施改造,以小聚大,以文集精,以特取胜。复杂的结构体系,结构合理化,追求高级化。底线是行业不亏损,中线是达到平均利润率,高线是通过创新形成超额利润。

在新形势之下,需要重新认识酒店,重新定义酒店。酒店不是简单的提供住宿产品的行业,而是提供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超越日常生活,超越社会单一功能的服务企业,超越传统文化,同时又是这一切的综合和提升,所以,宾至如归已经落后了,应当是宾至胜家。选择客人,当好主人,营造场景,深化体验,这四句话是安曼集团的运营理念,北京安曼外方老总对中方老总说的很清楚,山西、陕西、内蒙古的煤老板一个都不许接,不管他出多少钱。但是客人来了不能推出去,安曼采取的方式就是必须预定,不是来了就能住,预定不收,宁可空着也不收,这就叫选择客人。外方老总的办公室在大堂旁边,只要来了新的客人他必然出来,因为我是主人,要给客人这样的感觉,你到我家里做客,这是最高的服务理念,最高的酒店运营境界。我们不可能都达到,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选择制造品牌,是选择生活品质;选择服务品牌,是选择生活方式。未来二十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创造服务业品牌,从酒店开始。

所以我始终认为,说的这么热闹,我们的主体不能动还是要强化服务和品牌。但是没有去产能的过程,全行业不稳,没有降成本的过程,难关渡不过去。所以很自然,大家各谋各的路,各转各的型,可是首先在观念上需要转型,这个型转过来,至少我们这口气可以喘过来。

THE END
1.202420242030年中国酒店节能服务行业运营模式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版目录 20242030年中国酒店节能服务行业运行状况预估数据 3 一 行业现状分析 3 1.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3 酒店节能服务市场总规模 3 近年来市场增长速度及未来预测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719982.html
2.酒店运营方案有哪几种(解析酒店OTA的三大运营模式)1、线上运营模式 酒店OTA代运营公司帮酒店方管理酒店OTA的所有平台,所有的线上运营都由代运营公司来管理,例如各大OTA网站的管理、线上产品价格体系的调整、酒店商圈市场的分析、线上营销推广、以处理OTA平台的日常事务等等。酒店代运营公司负责线上运营,而酒店方做好线下的产品优化,以及到店客人的接待服务等。双方共...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37133-1.html
3.2024这一竞争格局促使各酒店品牌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体验,以赢得市场份额。 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酒店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酒店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数字化转型还带来了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为酒店业的可持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30/5120223212011341.shtm
4.《数字化酒店:技术赋能+运营变革+营销升级+管理转型》(李勇...酒店数字化转型书籍,五大维度、17个专题,300多家案例,实战剖析数字化酒店新业态、新模式与新玩法,为酒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操作指导。 作者:李勇,钱晔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46.60 定价 ¥69.90 电子书价 ¥38.80 配送...http://product.dangdang.com/29338405.html
1.酒店业的新变革:把握趋势,赢在未来2025年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3. 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一些酒店通过引入共享经济模式,提供了共享厨房、共享会议室等设施,满足了旅客的多样化需求。 三、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 酒店需要注重节能减排。例如,通过改进设备、使用节能灯具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https://blog.csdn.net/JiYan_Strategic/article/details/142092079
2.酒店转型新模式——“综合服务运营”(精选5篇)“综合服务运营”可成酒店转型新模式 随着国内连锁酒店品牌的快速扩张,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酒店加盟市场已趋于饱和。众多连锁酒店品牌为抢占市场,纷纷转型加入到中档酒店的加盟行列。转战中端酒店市场只是一种方式,综合服务运营的模式才是连锁酒店发展的长久之计。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dcq6p.html
3.创新型酒店运营模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传统的酒店运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型酒店运营模式应运而生,成为酒店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将重点阐述创新型酒店运营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实施策略,以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https://www.jiudianrong.com/newsdetail/id/11579.html
4.越做越“新”的酒店品牌,开始卷“情绪”界面新闻·JMedia简单讲,酒店品牌焕新的核心逻辑在于:当外部环境无法提供足够的增长驱动力,向内探索增长空间,而内部增长主要来自于品牌和产品。 《酒管财经》发现,各酒店品牌间的竞争并未有丝毫减弱,提升更多元的产品和服务、更深入、精细化的运营成为品牌焕新的新方向。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891704.html
5.新市场环境下,酒店如何重构营销路径,迭代运营模式?产经会上,在无锡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黄鉴中的主持下,恒力酒店管理公司营销中心总监郝明、莫干山开元森泊度假酒店总经理黄颖毅、艺龙酒店科技启程酒管营销总经理兼中台渠道收益部负责人付友、橡树黑卡会员权益体验官卜一鸣、Hape中国区销售和市场总监周艳就《新市场环境下,酒店如何重构营销路径,迭代运营模式》这一话题展开深度...https://www.xyxww.com.cn/jhtml/chanjing/4639.html
6.酒店行业那么卷,如何紧握低碳蓝海市场?澎湃号·湃客酒店行业在低碳建设中,行业一致的协同及低碳供应链的甄选尤为重要,无论时代如何进化,酒店供应链的核心离不开以更精细化的赋能,让消费者以最优价格住好酒店。低碳供应链以赋能上下游 聚焦酒店转型痛点为先,集合行业一致共识的企业与先进技术,带动全产业链新质生产力建设,低碳发展将是整个行业的协同提升。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74935
7.关于“酒店运营模式数字化转型”调研问卷本问卷主要是为了了解酒店员工对于酒店目前运营模式数字化现状的了解。调查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占用您的宝贵时间,再次向您表示感谢。 填写说明:您的意见对我很重要,请根据您的实际想法填写,您所填写的内容将受到严格保密,请您放心! 1. 酒店类型(单选题) 商务型酒店综合型酒店会议型酒店/重餐饮型酒店(餐饮营收超过...https://www.wjx.cn/xz/212969309.aspx
8.智慧酒店数字化转型能否提高酒店运营效率?智慧酒店数字化转型正在迅速改变酒店业的运营方式。通过引入智慧酒店解决方案,酒店业可以实现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运营,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一、智慧酒店数字化转型的背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酒店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传统的酒店运营模式面临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等...https://www.on-bright-gz.com/article-528.html
9.酒店越来越难赚钱,管理团队如何找到新营收增长点?(报名点击图片链接) 【高参成长营】“Location,Location,Location”,酒店投资的金科玉律,酒店盈利的营收王牌,当酒店加速向互联网、科技迈进的脚步,传统与改革创新碰撞激荡,市场用现实打破Location论调的唯一性,运营模式优化、数字化转型、产品结构调整等亟待行业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68770282&efid=Lsgdr_VKRvJUhjcqxLy6OQ
10.五星级酒店投资及运营模式研究五星级酒店投资及运营模 式研究 五星级酒店投资分析及盈利模式研究 目录合肥澳中财富中心投资策划案的内容要求 2 一、项目简介 2 二、内容要求 3 中外酒店投资的盈利模式研究 3 一、经营增长盈利模式 3 二、物业增值盈利模式 5 三、资本营运盈利模式 6 四、品牌创新盈利模式 7 五、集团建设盈利模式 10 中国饭店...https://doc.mbalib.com/view/0bf2ae55ced3874b3fd9f4661f506d83.html
11.丽笙酒店运营总监谈数字化转型的科学丽笙酒店集团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企业运营和业务转型总监 Patrick Apostolo 在最近一期的 Hotel Tech Insider 节目中分享了关于酒店业和技术未来的宝贵见解。Apostolo 拥有丰富的背景,涵盖创业、数字活动和酒店管理,为行业带来了独特的视角。他在领导丽笙酒店集团的转型之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实施创新技术和战略合作伙伴...https://hoteltechreport.com/zh/news/hoteltechinsider-patrick-apostolo
12.《2024年中国酒店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创造价值》8000字长文...对于酒店管理集团来说,集约化的运营的关键词是规模化、区域化以及多职能。而从单店层面来说,则更多是多场景,即在哪些场景,哪些流程之下可以实现更为集约化的运营模式。 同时,我们也从业务效率提升和经营效率提升两个方面,为大家梳理了整个酒店行业效率提升的场景,为大家在接下来的数字化工作中如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https://sd.ifeng.com/c/8YHv4jYLTvm
13.全季酒店几年回本?看运营模式的优势就知道了加盟成本低,客源有保证,运营指导专业,全季酒店几年回本确实是投资不必担心的问题。事实上,从当前全季酒店在全国的运营来看,其是非常成功的,而跟随的投资者只需复制成功即可。据悉,目前加盟华住平台的酒店业主,他们看到了全季酒店运营模式的优势,觉得其可以作为自己一份长久的事业进行经营而信心备增。https://www.jiudianjiameng.cc/news/lirun/1684.html
14.君亭酒店深度:直营&委管重运营,打造本土酒店高端化品牌阿尔法直营模式下,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全面建设运营酒店,获取各项营收并承担一定运营成本费用,从而获取收益。直营营收主要来源于住宿服务,2022年/2023年H1酒店运营业务实现收入2.58/1.68亿元,同比+ 4.39%/56.56%;其中住宿服务收入为1.97/1.42亿元,占总营收的57.56%/64.26%,餐饮服务和会议、宴会及酒店物业出租等服务收入占比较...https://www.cls.cn/detail/xk/65b1b4de9b1398dddf34d7b5
15.案例分享广东旅控集团:数字化转型赋能集团酒店板块实现经营管理服务...广东旅控酒店板块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了由单店单体经营到集团化连锁集约模式的大跨越。我们实现了国家云,国产数据库,5G消息创新应用;我们在直营酒店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PMS并通过酒店运营信息系统清单化模式向外赋能,与合作伙伴聚力同行,形成了民族酒店品牌的生态圈,酒店板块数字化转型取得成功。 https://www.p5w.net/roll/complex/202307/t20230711_5655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