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冲击下,酒店的连锁经营模式正在发展变化。那么结合酒店业现在的发展情况,什么模式才是最适合的呢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殷陈熙慧|BoraboraCEO:
酒店连锁模式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连锁模式越来越轻。以纯粹拥有房间量计算酒店价值已成为过去,资本市场更加关心酒店用户衍生价值。股市将加速酒店连锁模式互联网化。OTA往重模式走,酒店集团往轻模式走,都将交汇在最核心的环节,主流酒店管理公司和OTA的界限逐步模糊化。个人看好“软件+硬件+会员”为代表的轻模式输出未来发展。
Stephen|云璞酒店执行董事
还在上个世纪的时候,销售代表公司Utell就已经利用基于互联网+软件+品牌的方式打造出了一个酒店联盟。后来,出现了WorldHotels、LeadingHotels、Sterling等各种各样的利用CRS与GDS公司连接的技术优势建立了多个基于GDS分销平台的酒店联盟。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尤其是OTA的出现。酒店预订变得更加便利,同时用户飞速拥抱OTA,从而使得预订由GDS平台流向了OTA。而这些酒店销售代表公司建立的酒店联盟也随之势微。
过去的10年是OTA疯狂发展的10年。携程曾经也动了利用自身预订量的优势打造自己可以控制的酒店品牌的念头:星程酒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样的尝试最终以1元钱出让给季琦的汉庭(华住的前身)了。对此事业内有大量的反思,莫衷一是。不过,此后就没有创业者再去做此类的尝试。
未来的住宿业一定是朝着个性化、新潮化、小型化、精品化发展的。任何一个消费者在其成长期内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到多个品牌会员体系中(当然那些富三代就不好说了)。碎片化的时代、碎片化的品牌当然有其碎片化的会员。我认为:之前的酒店先创品牌后招会员的模式,有可能被移动互联网公司改为先找会员后建品牌。这样的商业逻辑最大的障碍是酒店管理比较市场营销是脏活、累活。毕竟住宿还是体验行业,人在其中的作用很难用互联网完全替代。不过,国内已经有不少公司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末了,用“左耳”里的一句台词结尾:这世界没有什么可以不可以,只有愿意不愿意。
冯洁|众荟数据智能事业部副总裁
现在的连锁分几种类型,纯连锁加盟型,比如尚客优,驿家365,哲人,丽枫这类连锁,重在加盟,会员体系,质检系统都是退而求其次的,签约加盟是硬道理。有输出管理型的,比如金陵以及一些海外酒店管理集团,这些连锁,重管理,轻资产,重会员体系的建立,相对比较务实踏实。像铂涛,如家,华住这样的大户在市场上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还有一类是观望的,你让他发展似乎也没有后劲,让他转型也没有方向,抱大腿都难突破自身的防线,这类的也不在少数,很多都是国有资产没有方向感。
华住,铂涛走的这步是创新,但也是险棋,只不过成本不高,不成功在做回老本行即可。大家也不会对他的成败有任何遐想,因为本来也没有人指望他们可以获得成功。纯粹是出来搅局吸引眼球罢了。
中国连锁的道路看似漫长,系统的不统一,从业人员素质的制约,资本只看重快钱,整体市场过于浮躁,很多理想化的事情都很难成为现实,但理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庄文金|城市名人酒店集团营运中心总经理
针对酒店连锁的模式,没多少发言权,只能班门弄斧:个人认为,目前酒店连锁模式现在太注重平台搭建,渠道梳理打通和销售实现系统的搭建等等!这些固然重要,我就想说我们是否可以回过头来看看产品的本身,酒店连锁的规模效应,衍生效应,以及拓展递延效应的核心是连锁产品的核心魂魄是什么酒店连锁,不是几个酒店合在一起就是连锁了,不是统一个VI就是连锁了!不是搭建个订房系统就是连锁,连锁要有自己的产品的精髓,这种精髓要有文化的!连锁产品还要有市场的空间度,这样才能做大,配上软件+硬件+会员系统!
我真的有一个冲动,把一个连锁酒店的品牌做成四不像!这才是跨界,这才是整合!这才是满足需求!连锁酒店不能光光满足一个住的需求!而是一条旅游需求链条!再配上,完善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平台销售体系!会员忠诚度计划等等!见笑见笑!到此!
陆荣华|春秋投资总经理
我的一家之言是,酒店连锁必然从客房数量走向大数据整合!新时代来临,大数据资源比你客房数量要重要的多!这个大数据,我的观点包括从营销到管理到硬件,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的数据支持和整合!而其中,最重要的数据是客人信息整合,尤其是你的会员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力!甚至于可以借此实现跨品牌跨地区整合会员资源,这一招一直是作为酒店行业老兵的我的酒店连锁梦!期待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圆梦!
Jack|麗枫酒店CEO
王春兰|艺龙酒店集团业务总监
个人认为,在未来连锁品牌想要发展,不管是自由,输出,挂牌,以及合作联盟。一定是基于这个平台的订单数量及趋向。试想,为什么一家单体酒店的业主要给你管理,不是你的品牌多强大,系统多强大,而是真正意义上在新开业酒店你能送去生意,这就是酒店集团联合平台的意义。通过一个载体,不断壮大自己,同时给到业主信心。在未来单体酒店会很少。平台管理及运营一定是集团的优势项目。那么关键吸引点,就是通过平台整合短期内带来的订单效益。
目前国内酒店品牌单纯的靠品牌已经不能完全的吸引业主,很多的项目背景要不然是政府,要不然是企业自建,再不然是私人业主。从私人业主的层面则更加看重连锁品牌的订单实力。而很多集团,尤其是国内的中高端品牌连锁,近年来并不注重IT建设,仅仅是小范围的IT外包或是运营。到头来自己玩着最多几百万的会员(当然并非活跃),不说运营及营销的陈本,最终能够真正带给业主的订单又有几个。打着直销的幌子,可是零零总总算下来,系统费,品牌使用费,订单费,市场推广费。不比去找国内OTA合作便宜。酒店集团都应该开辟新方向,联合平台,直连渠道和商务公司。因为酒店集团的技术远远不及渠道,投入也远远不及。懂得借力才是未来发展方向及价值所在。
韦金龙|番茄来了VP
酒店连锁的最大价值是大会员体系,尽可能通过互联网或SOP服务体系来保障会员或潜在会员的权益。从客栈民宿的住宿长尾角度看,去重就轻,去普通就品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区域性的连锁客栈民宿很早就存在,比如西南的真美客栈,成都发源的登巴青旅等。客栈民宿作为非标准化的住宿单元,跟酒店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文化或经营者偏好及互联网化程度低的特征,导致其在拓展规模化的时候,会遇到较大阻碍。伴随着类似像番茄来了通过互联网化的地推方式,更加直接迅速地触及到之前偏安一隅的客栈民宿经营者,各个区域通过借助现有品牌溢价扩张的从业者越来越多。在不远的一两年内,势必会有这样的客栈民宿的品牌突起,打破地域、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借助互联网,成为真正的领头羊。
王长春|莫林风尚酒店CEO
标准化的东西在未来的价值会逐步淡化,麦当劳/肯德基这种标准化的巨头,走入数个年头以后,在全球的盈利能力逐步衰减,我感觉这是一个拉长版本的中国连锁酒店影像;服务行业毕竟走的不是工业化,所以今天的铂涛会有十余个酒店的品牌在酒店的各个区间不断尝试;互联网的快节奏打破了很多传统行业守旧的作风与现状,但是必须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行业的互联网之路注定会走得更加艰辛;其中就有酒店行业。
对于酒店来说,不管是什么模式,最要命的模式是现在就赚钱的模式;不管什么未来,关键是能活到未来;互联网行业通过市梦率可以放大N倍市值,但是酒店行业不能;酒店行业没有什么梦可以做,虽然各大品牌大佬都说自己酒店如何如何好,但是这掩盖不了酒店行业现状普遍利润如纸的事实;至少现在酒店只能通过实打实的通过资产,营业额,利润来证明自己;智能化酒店也好,互联网+酒店也罢,只要问问资本市场感不感兴趣就透心凉了。
于洪岩|华住集团漫心度假酒店副总经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作为80后、90后酒店消费群体的壮大,他们更追求个性化的酒店产品。这是连锁品牌无法能够满足的。有需求就有市场,就会有更多的精品酒店和特色民俗酒店出现。这些酒店在产品标准上不可能统一,只有走联盟之路。谁能打造出一个跨界的、综合性的、管理有效的系统平台,谁就能够与连锁酒店集团抗衡。
实际上连锁酒店的产生和发展壮大是基于单体酒店的产品、服务、价格的混乱及不诚信,给予了连锁酒店的机会。如果精品酒店和民俗酒店不吸取传统酒店的教训,天下还是连锁酒店集团的。联盟之路必须管好产品、服务、价格、诚信。
路广兆|中青旅山水酒店集团总裁助理
伴随着连锁化的发展,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没有特色,没有性格的单体酒店的存活之路越来越难,未来必然是连锁酒店的天下。而各连锁酒店间,连锁酒店内部各品牌的竞争将是新常态。
肖立华|金天鹅酒店管理软件公司总经理
连锁集团靠盟费和分成的盈利模式很难长久,属于信息不对称的产物。未来一定属于是按效果付费的商业模式。金天鹅pms服务的单体酒店客源本地客占比在80%以上,其他来自ota。每家酒店都有自己的生存逻辑,不管是连锁还是单体店,好的产品和服务才是顾客反复选择你的根本。
谭孟良|莫林风尚酒店执行董事
彭军|酒店业胸哥
同单体酒店相比,连锁酒店究竟有怎样的竞争力
一方面,连锁酒店有较强的运营能力和高于单体酒店的抗风险能力。单打独斗的单体酒店从很大程度上存在经营弊端,尤其不能适应现在国际连锁化运营大环境。另一方面,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更是连锁酒店直营和加盟店得以正常运作的强大保障,减少弯路。同时酒店需要强大资源的如何让其最佳运转状态融合到市场中,如何获利,才是真正核心。尤其是口碑好、经营好,服务好的连锁酒店更是如鱼得水,迅速占领酒店市场,更容易资源整合,跨界合作更简洁,利用平台突破新店开业运营壁垒。
连锁模式之下稳定的会员系统、优秀的服务、品牌的影响力……都可以使酒店经营者处于领先起跑地位,尤其经营优势日益凸显,尤其符合当下的酒店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我认为未来的竞争中,连锁酒店这把“宝剑”将更加“锋利”!
王小月|富驿酒店集团VP
我个人认为连锁与联盟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稳定的服务质量,人才培养和晋升通道,所谓的资源优势在我看来其实是次要的.一家地理位置好装修好服务好的酒店,就算是单体,也不会发愁生意,因为ota已经解决了把信息传递给客人这项工作,更别说现在这么发达的自媒体平台了.而位置不好装修不好服务不好的酒店,加入连锁,销量也未必会有很明显的提升.连锁解决的其实是服务质量、人才等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所以我认为不管是连锁还是联盟,一定要先做好内功,特别是面对联盟,先不要期待这样一种松散的、不去烧钱砸c端市场的形态,能够带来太多的流量.当我们有个良好的心态和长期抗战的准备时,我们肯定会最终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
黄业梅|南京金帆国青酒店副总
国内的酒店管理公司要具备品牌细分及相应的品牌标准和内涵,建立各系统的支持支撑(营销、会员、供应链、HR、培训等等),这点虽然是必备条件但我们和国际品牌还相差甚远。未来的管理取费模式绝对会和经营业绩挂钩,酒店管理公司和业主共担风险。酒店管理公司在系统构建上需要投入更多,从系统、平台给业主带来更多的营收。未来基础管理费和奖励管理费或许都和酒店的经营挂钩。
王松志|广州柏高酒店总裁
2、连锁经营必有其基础的依托。连锁,有连有锁,品牌、VI、会员、信息流、平台共享资源等是连,而产品、SOP、内务管控、资金流等则是锁。目前不少酒店集团,“连”的情况都差强人意,更何况乎于“锁”。三流企业做事,二流企业做市,一流企业做势,对酒店集团而言,也一定是从最基础的产品、服务做起。
3、重,能赢得现在;轻,才决胜未来。酒店行业有其天然的重资产属性,而对于连锁品牌而言,一味的重资产,企业难以为继;而纯粹的轻资产,在资本、拓展、运营也存在明显的瓶颈。个人以为,依托于直营的重资产模式成功后输出轻资产运营模式可能是未来酒店连锁经营的主流。
殷乾元|开元曼居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
轻资产的运营看起来很简单,也许就一个牌子,也许就一套订房体系,也许就一班人马,根本来说,还是要提高效能,否则就是对资源的浪费,回归本质,其实还是软实力,基于你选择的客源市场(地域、年龄、属性)的客户需求所打造的运营和服务体系,以住宿为核心的多功能商业和生活区,并能够通过科技和未来的手段展现出来(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你的品牌个性,包括产品特色、服务体系、运营体系、营销体系等等。
其实从每一个酒店来说,位置已经决定了你能够吸引多少客人,6成的生意状况基本上就决定了,剩余的才是要管理公司能做的,风格、产品定位、建筑特色、服务特点、口碑、营销等等,当然什么样的位置选择什么样的品牌,选择什么品牌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其实也是选择这个位置最适合客人的运营和服务体系。所以,任何管理公司,无论你做委托管理还是特许经营,或者是自己投资,都要考虑物业价值的最大化,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做价值的创造者,为投资人创造合理的价值,其余的都是过眼云烟。
移动互联等最大的好处在于我们能够更佳快速便捷的找到我们的客人,并实现交互沟通,运用好,并融入到服务体系中,一定能够提升营运和营销的效率。
酒店业还是难做的,至少目前,全行业还是在亏损,连ota都亏损了。开放较早的酒店业,目前唯一的赢家是那些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完全轻资产运作,每年赚取几十亿美金的管理费,我们大家都在资本的驱动下,看着未来,唱着明天会更好,其实,现实很残酷,所以,大家多联合,多联盟,多提升软实力,争取咱们以后也能在全世界管酒店,毕竟中国人多,擅长勤劳质朴的工作,而酒店,就是这样一个行业。
黄晓凌|别样红CEO
酒店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标准化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是必然趋势,酒店行业的表现将更为显著。”
佘邵镔|鹰漠旅行
个人认为以单体酒店参加的酒店联盟模式无法成功但是以连锁酒店集团组成的酒店联盟体系会有新的尝试出现。特别在资本作用下,在联盟体系下共享常旅客和营销资源,不同品牌体系满足多层次用户,会为整体亏损的酒店行业带来利好消息,而运营it系统人才体系采购供应量等这些在酒店连锁方式下还有进一步统一和标准化的余地。
傅全勇|开元酒店集团CIO
@乾元棒,我也码几个字上来,相对单店,连锁或者联盟酒店可以为客人,为业主,以及为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不管做什么行业以什么模式做,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那么这个价值主要从以下四方面体现,1给到客人直观感受和给到业主投资价值的品牌力量。2以移动互联网趋势为主的,具备与客人快速沟通能力的营销网络平台。3打通上中下游的优势供应链采购网络。4保证给到客人优质酒店产品和住店体验的运营体系。
胡升阳|盈蝶咨询CEO
酒店连锁化,品牌化肯定是酒店行业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国际品牌的事实证明和国内近十多年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成就都可实证。主要基于几个原因:一是消费者从产品的认识到品牌的认同。二是管理公司做大做强的模式必须是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的经营。三是单体酒店除了抢到好位置的,产品定位独特的,也有他们自己的客源和服务模式,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而大部分的单体酒店可能需要社会化的专业分工来解决大部分问题,比如酒店专业的管理、市场营销的渠道OTA等等。
酒店连锁的趋势就是高星的基被外资品牌所掌控,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快捷的基本被国内的5大巨头所垄断。但可以预见的是将来五到十年,三四线城市的外资品牌将会出现退出潮。
酒店酒店同业联盟的事,我就从来没看好过,包括XYLM、XCLM、HZSJ等等模式,主要原因有:同业联盟在中国哪个行业有成功的案例,不成功的主要的原因是土壤问题,信用问题。最终基本发展成三个阶段,从发布会开始、批斗会忍受、追思会结束。第二大原因是大大联盟互相瞧不起,大小联盟欺负人或欺骗人,小小联盟没人出钱干事。
关于OTA的联合,对酒店来说肯定是恶耗,只是鱼肉酒店的开始,绞肉机的开动。对酒店业来或许有几大出路:一是酒店行业同行的一致声音与行动。二是想尽办法挑动OTA之间的内斗,因为定价权在酒店,有想法总会有办法。三是OTA联盟中加入上下游供应商就会出现有趣的化学反应,比如想通过酒店管理软件控制酒店,比如酒店品牌公司投资OTA等等。
在此再补充一个关于团购的观点,供酒店销售思考:如果酒店把团购当作营销的渠道就是自取灭亡,团购只是一个促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