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文化遗产(LinealorSerialCulturalHeritages)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包含军事类、贸易类、运河类、宗教类等。1987年,欧盟委员会发起“欧洲文化线路”(CulturalRoutesoftheCouncilofEurope)计划,制定了完善的认证体系,由欧盟委员会定期进行评估,认证标准涉及路线范围、文化研究、对欧洲的文化贡献、文化教育和交流、文化和旅游创新项目、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等内容。
截止2022年3月,欧洲已有45条线性文化遗产被成功认证,包括朝圣之路、汉莎之路、维京之路、欧洲莫扎特之路等。自“欧洲文化线路”计划启动以来,欧洲各国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得到快速发展。
图为不同主题的欧洲文化线路资源图。
意大利的亚壁古道(AppianWay),是公元前4世纪末至3世纪末罗马人所建立的一条古道,连接罗马和南部港口布林迪西;1988年,为了避免这一重要历史遗迹遭受城市化发展的威胁,建立了亚壁古道地区公园,总面积4580公顷;并于2002年制定了公园规划和景观规划,立法保护公园内的古迹和自然环境。
图为亚壁古道风景图。
公园开展的旅游活动主要有古遗迹参观、参观博物馆、古道徒步、自行车和观光车游览、罗马文化体验和课程等,公园及周边分布有众多意大利美食餐厅和特色文化民宿酒店。
(二)美国线性文化遗产发展概述
在线性文化遗产发展方面,美国与欧洲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美国在绿道的基础上提出了“遗产廊道”(HeritageCorridor)的概念,将绿道运动、生态景观、遗产保护、旅游发展等进行整合发展。1984年,里根总统签署了美国第一个“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HeritageArea),即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Illinois&MichiganCanalNationalHeritageCorridor)。国家遗产区域由美国国会指定,截止2022年3月,美国已有55个国家遗产区域,包含12条遗产廊道,如康乃狄克州的最后的绿谷国家遗产走廊、纽约州的伊利运河国家遗产走廊、跨越佛罗里达州等4个州的古勒语/吉奇人文化遗产走廊等。
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位于伊利诺伊州,1848年随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开通而建,长约154千米,开辟了美国东部和中西部新的贸易和旅行时代。1981年,该遗产廊道由国会指定非营利组织运河走廊协会经营管理;2011年,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准了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区的管理计划和未来发展路线。
图为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风景图。
如今,在运河沿线,游客可以参观游览众多港口小镇和历史文化场馆,乘船或骑自行车欣赏运河沿线优美的风景,参与丰富的水上和森林游乐项目,品尝当地美食,住进豪华的城市酒店或沿线村镇的风情民宿或乡村酒店,感受运河的历史与繁华。
(三)香港线性文化遗产发展概述
香港的古道多位于山上或郊野公园内,受香港《郊野公园条例》的保护,多数保存较为完整。香港将古道与自然教育径、远足径、郊游径、奥运径等相结合,开发出集自然与文化科普、运动健身、观光探险等为一体的郊游路径体系。2012年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将其中的14条古道纳入“香港具考古研究价值地”。
以香港第一条长途远足径麦理浩径为例。麦理浩径于1979年启用,以港督麦理浩爵士命名,全长约100公里,分为10段,连接东部的西贡和西部的屯门,穿越8个郊野公园,基于原有山路、古道等进行修葺连通,仅用9个月便重新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游径沿路可登高山、观海湾、游水塘、寻觅古道古迹等,风景优美多变、指示清晰,是香港最早也是规划最完善的长途远足径。2016年,麦理浩游径被评选为全球二十条最佳行山径之一。
由于麦理浩径由山路、古道等组成,游径沿路较少有民宿酒店,酒店民宿主要分布于游径沿线的村镇,中高低档均有分布。
二、南粤古驿道发展分析
(一)广东南粤古驿道概述
南粤古驿道线路是指以广东省古驿道历史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核心,通过古道、步道、绿道、风景道、水道等多元的线性载体,串联沿线的古驿道遗存、历史文化城镇村、文物古迹以及自然景观资源等节点,挖掘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公众创造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线性文化空间。
图为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分布图。
广东省现存的6条南粤古驿道线路包含14条主线,56条支线,贯穿全省21个地级市、103个区县,串联1200个人文及自然发展节点,全长约11230公里,其中陆路古驿道线路长约6900公里、水路古驿道线路长约4330公里。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品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整合南粤古驿道周边旅游资源,打造南粤古驿道旅游线路。举办古驿道特色主题体验活动,推广精品线路,完善沿线服务设施,打造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少儿绘画大赛、定向大赛、研学旅行等系列品牌,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
(二)南粤古驿道保护与开发现状
(三)南粤古驿道与乡村旅游发展
自广东南粤古驿道保护开发工作启动以来,古驿道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一是南粤古驿道示范段受游客欢迎。疫情之前,韶关南雄梅关古道、云浮郁南古水道等古驿道旅游示范段及沿线景区景点开发了游古道、文化艺术表演等旅游产品,深受游客欢迎,游客数量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打造古驿道旅游线路。2017年,广东省对南雄梅关-乌迳古道、韶关西京古道、广州从化古道等11条古道进行修复建设,打造了11条南粤古驿道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三是古驿道科技旅游产品创新。将古驿道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2022年推出“VR游古驿道”项目,通过VR技术让游客“穿越”到千年古驿道,感受古驿道文化。四是古驿道带动沿线乡村旅游。古驿道沿线分布了众多乡村,广东以古驿道为抓手,依托乡村的村落、农业、山水、文化等资源,逐步完善的古驿道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沿线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大批量的农庄、民宿和乡村酒店等业态兴起助力乡村振兴。
三、乡村酒店概述
(一)乡村酒店的发源与概念
据有关研究,“乡村酒店”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开始了大规模发展乡村旅游的进程;目前在发达国家里,乡村酒店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在国内,早在2007年原北京旅游局就为打造第二代乡村旅游提出了乡村酒店的概念。根据《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乡村酒店是“指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旅游住宿单位,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的经营主体。”该定义也被收录入2012年《中国旅游大辞典》中。乡村酒店的特色在于:①乡村性。现代乡村酒店主要针对丰富的农业资源而产生,在建筑、产品、服务、活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乡村特点;②休闲性。通常接待休闲度假客人,客户群体主要为城市居民,主要进行农村民风民俗、农业资源特色、田园休闲等体验;③主客互动性。客人往往会与主人一道进行具有乡村及家庭特色的烹饪、手工制作、种植、养殖、家庭成员交流等活动,其显著特点在于文化性强、季节性强、资源特色性强、消费者参与体验性强。乡村酒店作为一种特殊的住宿业态,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大多还是被归为“民宿”或“旅游酒店”。
(二)全国乡村酒店发展情况
从全国层面讲,目前只有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每年开展“中国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的遴选,其他地区大多将乡村酒店作为民宿、星级农家乐的一种类别(如四川、河北、重庆、湖州等)。
2018年6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正式启动首批“中国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遴选,并于10月最终确定北京瓦厂乡村精品酒店、山东荣成海草房唐乡酒店、广西阳朔秘密花园、四川丹巴罕额庄园、安徽猪栏酒吧乡村客栈等5个项目入选首批示范项目名单。
2019年,云南大理喜林苑·杨卓然院、浙江衢州村上酒舍、福建青普文化行馆·南靖土楼、江西婺源水岸边民宿、安徽金寨八湾堂民宿共五家酒店获得第二批中国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名录。
2020年,中国乡村遗产酒店遴选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历史村镇专业委员会等六个机构联合协办,将中国乡村遗产酒店分为三大类型进行征集:第一类即以乡村地区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为对象进行适度利用或改造的住宿类项目;第二类即以乡村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核心吸引物,对其范围内或周边的传统建筑、乡土建筑进行适度改造和利用的住宿类项目;第三类即以乡村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核心吸引物,在延续地方特色的基础上适应性创新建设的住宿类项目,所有参评酒店需正式营业满一年以上。
(三)广东乡村酒店发展
广东“乡村酒店”是一个“新概念”(“乡村酒店”还没有被官方单独的提及和推广),自从“民宿”概念炒火后,一些不符合民宿规模体量(按照文旅部《旅游民宿的基本要求与评价》对民宿限定为经营用客房不超过800平方,不超过4层)的乡村酒店也“借用”民宿的概念经营或市场营销,其目的主要是希望吸引民宿旅游客群入住。
根据企查查数据,截止至2022年3月30日,以“乡村酒店”为关键词搜索全部住宿业企业,全省共有98家工商主体企业,同比“民宿”则有8954家。广东乡村酒店多见于民间使用(如广州慕吉云溪民宿最早在2016年开业时是以“私人乡村酒店”的形式面向市场)。
直至2021年10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发布《关于推荐首批广东省驿道乡村酒店有关工作的通知》,广东“乡村酒店”被官方正式提出,开始登上广东乡村旅游的舞台,成为乡村住宿业不可忽视重要类别。与国家遗产乡村酒店又有明显的不同,广东是以“驿道乡村酒店”形式提出,更具有地方文化特性。
(未完待续……)
翻译
搜索
复制
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就像活力奔腾的动脉,源源不断地将物流、人流、文化在其中往来输送。南粤古驿道由港口而内地,由内地而岭南,由岭南而海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形成了广东多民族民系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彰显了海外侨胞深厚家国情怀的归根纽带,是我省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