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十二五”昆明城市排水工作回顾18
3.1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处理设施建设18
3.2滇池环湖截污工程建设19
3.3昆明主城市政排水管网及调蓄池建设20
3.4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21
3.5区县排水设施及管网建设23
3.6集镇排水设施及管网建设24
第四章昆明城市排水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26
4.1昆明中心城区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26
4.1.1污水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26
4.1.2雨水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27
4.1.3排水管网建设管理存在问题28
4.2区县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28
4.2.1排水管网覆盖率不足28
4.2.2排水设施及管理落后29
4.3集镇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29
4.3.1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29
4.3.2设施管护难度大29
4.4滇池流域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30
4.4.1截污控污体系尚需完善,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30
4.4.2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滞后,生态安全格局尚未建立30
4.5再生水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31
4.5.1集中式再生水管网建设滞后,缺少用户31
4.5.2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运行监管难度较大31
第五章“十三五”需求预测32
5.1供水量预测32
5.2污水排放量预测34
第六章“十三五”排水发展规划37
6.1规划目标37
6.2排水发展规划重点任务37
6.2.1加大管网建设力度,完善区域排水系统,提高污水收集率37
6.2.2积极推进管网普查,建立完善排水信息管理平台38
6.2.3以解决城市排水防涝为重点,构建雨水排放体系39
6.2.4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40
6.2.5结合外流域调水工程,充分研究河道补水问题,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河道水环境42
6.2.6因地制宜,对集镇散流式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43
6.2.7以节水为中心,进行再生水利用43
第七章重点工程规划45
7.1重点项目汇总45
7.2滇池流域城乡排水项目47
7.3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城乡排水项目52
7.4珠江流域城乡排水项目57
第八章目标可达性分析59
8.1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59
8.1.1污水处理率目标可达性分析59
8.1.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可达性分析60
8.1.3再生水利用率目标可达性分析60
8.2规划目标可达性风险分析61
8.2.1规划项目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风险61
8.2.2规划项目建设资金不到位的风险61
8.2.3建成项目无法发挥效益的风险62
第九章规划保障措施63
9.1资金保障63
9.1.1加大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63
9.1.2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63
9.1.3推进排水基础设施实行产业化经营和有偿服务63
9.1.4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64
9.1.5优先推广PPP模式64
9.1.6加强资金监管64
9.2制度保障65
9.2.1加强法制建设65
9.2.2加强排水规划的统筹入库,建立健全执行机制65
9.2.3近、远期结合,滚动有序地进行排水工程建设65
9.3技术保障65
9.3.1强化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多规协调65
9.3.2新建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设计66
9.3.3建立和健全排水工程设施管理中心66
9.4社会保障67
9.4.1建立健全社会监督67
9.4.2人力资源保障67
9.4.3公众参与制度建设67
9.4.4提供良好的合作软环境67
9.4.5开展全方位的对外交流合作68
第一章总论
1.1规划背景
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城市,在《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明确了昆明城市总体发展目标为“将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城市和重要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信息枢纽,使昆明成为融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高原湖滨生态宜居城市”。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昆明城市排水建设工作,按照现有的排水规划成果,以滇池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实施了“环湖截污及交通、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村农业面源治理、生态修复及建设、生态清淤”六大工程,建设了一系列重大截污、治污、防洪排涝工程项目,极大地发展了昆明城市排水体系。
2014年至2016年,随着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等国家规范、指南的相继发布,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及新的发展方向。2016年,昆明市政府发布《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将“加快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做好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
2014年8月,《昆明市“十三五”城乡排水发展规划》被列入《昆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24个重点专项规划,并由昆明市滇管局牵头进行编制。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委托,遵循市委、市政府要求,充分征求区县意见,在总结以往昆明城市排水规划经验的前提下,借鉴国内外同类城市排水规划编制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结合近几年来昆明市在滇池水环境治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等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以《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2016-2020)》、《昆明市城市防洪总体规划报告(修编)》、《昆明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滇池流域城镇水系专项规划》(修编)及各个区县排水专项规划等为基础,开展了《昆明市“十三五”城乡排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1.2编制本规划的必要性
1.是昆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河道及滇池水质稳定达标的基本保障
围绕滇池治理工作的开展,水质目标将由“十二五”期间提出的“三个基本”过渡到“三个稳定”:外海水质稳定达到Ⅳ类,草海水质稳定达到Ⅴ类,河道水质稳定达到Ⅴ类。“十三五”城乡排水发展规划的编制,将为河道及滇池水质稳定达标提供基本保障。
3.是对国家新标准、新理念的积极响应
4.是科学规划“十三五”时期昆明城乡排水工作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以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为中心,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对城乡排水发展现状问题的分析,制定“十三五”期间昆明城乡排水的总体思路、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出重点任务,将为昆明市“十三五”城乡建设起到支撑和保障实施的作用。
1.3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完善治污体系。
1.4规划原则
1.4.1以问题为导向,兼顾可实施性
1.按照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兼顾昆明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对现状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方案;
2.充分考虑各区县实际需求及能力,确保规划目标、规划方案整体的合理性,全面协调,使排水规划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1.4.2实事求是,经济合理
1.充分掌握和分析规划区的现状资料,根据地形、水文气象、水环境情况及城市性质和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等情况,合理预测排水量,立足当前、分步实施,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2.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使新规划的排水系统与现有排水系统合理、有机的结合;同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污水处理和排水管网的影响,考虑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优化分析,使制定的规划更经济、科学、节能。
1.4.3统筹协调,共建共享
2.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出发,联系城乡,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1.4.4坚持继承创新,可持续发展
1.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关系,总结、继承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推动科学发展在城乡排水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健全完善排水系统、改善城市水环境为核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借鉴国内外市政方面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使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人民意愿。
2.总结昆明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成果和滇池治理的经验,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超前规划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高速发展的特征,树立动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局部与总体相结合,力求做到近期可行,远期合理,使规划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1.5规划依据
《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
《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昆明市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规划(2016-2020年)》
《昆明市城市防洪总体规划报告(修编)》
《昆明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4-2030)》
《昆明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2009-2020)》
《滇池流域城镇水系专项规划》(修编)
《昆明市城市(主城)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
《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环湖截污和环湖生态规划(文本)》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
《云南省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宜良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
《石林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
《晋宁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
《富民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
《东川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
《嵩明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
《呈贡区排水专项规划(2011-2020)》
《安宁市排水专项规划(2011-2020)》
《禄劝县排水专项规划(2011-2020)》
《寻甸县排水专项规划(2011-2020)》
《嵩明县排水专项规划(2011-2020)》
《晋宁县排水专项规划(2011-2020)》
《晋宁县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11-2030)》
《晋宁南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11-2030)》
《富民县排水专项规划(2011-2020)》
各区县提供资料
1.6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含昆明中心城区(含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东川区、嵩明县、宜良县、晋宁县、富民县、禄劝县、寻甸县、石林县、安宁市,总面积约21011km2。其中,滇池流域面积2920km2涉及昆明市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盘龙区、呈贡区及晋宁县、嵩明县五区两县,5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1.7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第二章城市概况
2.1自然条件
2.1.1位置和面积
图2-1昆明市区位
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东经102°10′—103°41′,北纬24°24′—26°22′。东与曲靖市接壤,西与楚雄州相连,南与玉溪市、红河州毗邻,北临金沙江,与四川省隔江相望。南北长218km,东西宽151km,总面积约21011km2。
2.1.2地质地貌
昆明城市所在的滇池盆地为北高南低的南北向狭长地域,云南第二大坝子。因长期的地质运动,尤其是喜马拉雅运动的作用,形成以滇池为中心,南、北、东三面较宽,西部狭窄的不对称三级阶梯状湖盆地貌格局。第一级为滇池和湖滨平原,第二级为湖阶台地、岗地、丘陵组成的丘陵台地圈,第三级为由中山、低山组成外围山地。整个流域海拔最高点为西山主峰,海拔2506米,最低点为滇池湖面,海拔1886米,相对高差620米。市内分布有五华山、长虫山、圆通山等山体,成为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2-2昆明市地势
2.1.3气候条件
2.1.4水系概况
昆明最重要的水环境区域即为滇池。滇池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是云贵高原湖面最大的淡水湖泊。在1887.5m正常高水位下,平均水深5.1m,湖岸线长164km,蓄水量15.9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7亿m3,去掉多年平均蒸发量4.4亿m3,流域多年平均实有水资源量5.3亿m3。
入湖河道是滇池的主要补给水源,共有120(含支流、沟渠)余条大小不等的河道呈向心状汇入滇池,主要河流有35条,由北向南顺时针依次为: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采莲河(含太家河)、金家河(含正大河)、盘龙江、老盘龙江、大清河(含明通河)、金汁河、枧槽河、东白沙河(海河)、六甲宝象河、小清河、五甲宝象河、虾坝河、姚安河、老宝象河、宝象河(新宝象河)、广普大沟、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含梁王河)、南冲河、大河(淤泥河)、柴河、白鱼河、茨巷河、东大河、中河(护城河)、古城河、冷水河、牧羊河。其中主城西部的河道主要进入草海,东部和北部的河道主要进入外海。由河道入滇池水量年均9亿m3,约占滇池流域入湖水量的73%。
2.2社会经济概况
2.2.1行政区划及人口
昆明市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调整。现昆明市共辖六区(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呈贡、东川)、一市(安宁市)、七县(晋宁、富民、石林、嵩明、宜良、禄劝、寻甸)。昆明全市设城市街道办事处24个,镇50个,乡83个。至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61.76万人。全市城镇化水平为约70.05%。
2.2.2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由“十一五”末的第17位上升到第16位。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70亿元,年均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7:40.0:55.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686元,年均增长10.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3497.88亿元,年均增长2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61.66亿元,年均增长14.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955元,年均增长12.1%;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44元,年均增长14.6%。
第三章“十二五”昆明城市排水工作回顾
3.1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处理设施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底,“十二五”期间,昆明主城区已经完成第九、第十、第十一污水处理厂、普照水质净化厂(第十二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第一污水处理厂雨季合流污水高效处理工程。目前,第九、第十、第十一污水处理厂、普照水质净化厂(第十二污水处理厂)及第一污水处理厂雨季合流污水高效处理工程进入调试运行阶段,大幅度提高了主城的污水处理能力。同时,昆明市主城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已基本建成,由于调试期间的环境问题,市政府以民意为本,经第103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将项目搬迁,最终选址在富民县环保产业园区。
截至2015年12月底,在主城一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六厂、十厂、呈贡南和呈贡北污水处理厂配套建成再生水处理站,铺设再生水利用管网269.27km,再生水供水规模达到15.7万m3/d,出水主要用于绿化浇洒、景观补水和城市杂用水。
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一览表
污水厂名称现状处理规模(万m3/d)所处位置
第一污水处理厂12滇池路船房村南侧
第二污水处理厂10六甲张家庙、盘龙江东侧
第三污水处理厂21西部明波、运粮河南岸
第四污水处理厂6北郊油管桥、盘龙江东岸
第五污水处理厂18.5北郊金刀营、盘龙江东岸
第六污水处理厂13东郊季官村、宝象河东岸
第七、八污水处理厂30盘龙江入海口西岸,杨家大村
第九污水处理厂10昌源北路南侧、科普路西侧
第十污水处理厂15雨龙路西侧、二环东路旁
第十一污水处理厂(试运行)6东三环虹桥立交旁
第十二污水处理厂(试运行)5经开区高桥村安石公路、小普路和宝象河三角地点
昆明新城产业基地(电力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3昆明市原呈贡县马金铺乡林塘村
经开区(倪家营)污水处理厂5大冲物流片区倪家营马料河西侧
空港南污水处理厂3320国道旁
环湖截污洛龙河污水处理厂5昆明呈贡新城吴家营东侧100m处
环湖截污捞鱼河污水处理厂5呈贡县大渔乡
捞鱼河污水处理厂4.5呈贡县大渔乡
洛龙河污水处理厂6昆明呈贡新城吴家营东侧100m处
合计178
3.2滇池环湖截污工程建设
由东岸、南岸干渠截污和西岸、北岸干管截污完善工程四部分组成的环湖截污干渠工程总长96km。目前,截污干渠(管)已全部贯通闭合,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完成。截污干渠(管)及泵站及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已进行专业管理。环湖截污东岸、南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2个项目正在建设,截止到2015年12月底,环湖截污东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项目工程形象进度为46.3%,环湖截污南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项目工程形象进度为14.72%。
环湖截污污水厂建设一览表
环湖截污项目名称规模(万m3/d)
现状规模设计规模
环湖截污昆阳污水处理厂7.5(污水2.5、雨水5)7.5
环湖截污古城污水处理厂4(污水1.5、雨水2.5)4
环湖截污淤泥河污水处理厂510
环湖截污白鱼河污水处理厂510
环湖截污海口污水处理厂33
环湖截污洛龙河污水处理厂55
环湖截污捞鱼河污水处理厂55
环湖截污白鱼口污水处理厂0.250.25
捞鱼河污水处理厂4.514.5
洛龙河污水处理厂634
合计45.2593.25
3.3昆明主城市政排水管网及调蓄池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昆明主城保有公共排水管网约5570km,排水泵站约100座,17座雨污调蓄池以及其它设施457座。昆明主城雨污分流次干管及支管配套建设工程项目累计完成雨污管网埋设286.86km。主城西片、南片、东南片、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8个项目正在建设。
海明河、乌龙河、采莲河、白云路、麻线沟、金色大道、小路沟、学府路、教场北沟、核桃箐、老运粮河、兰花沟、大观河、七亩沟及明通河15座调蓄池已完工并进行试运行;圆通沟、昆一中2座调蓄池正开展后续收尾工作。主城西片调蓄池工程(二环路外)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现状调蓄池一览表
序号调蓄池名称规模(m3)
1核桃箐沟调蓄池7600
2教场北沟调蓄池9300
3学府路沟调蓄池21000
4圆通沟调蓄池7000
5麻线沟调蓄池8100
6白云路调蓄池9100
7明通河调蓄池25320
8海明河调蓄池8000
9小路沟调蓄池10000
10昆一中调蓄池13000
11七亩沟调蓄池10000
12老运粮河调蓄池12000
13乌龙河调蓄池11000
14大观河调蓄池7000
15兰花沟调蓄池19000
16采莲河调蓄池7000
17北辰大道调蓄池8000
合计192420
3.4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滇池流域36条出入湖河流,除老盘龙江外,其余河道已完成整治。整治河道的长度占河流总长度的69.3%,河道两侧或者单侧建设了截污管网,主要用于截流原进入河道的污水。随着河道周边的城市化,河道两侧的截污管网已经不仅仅截流入河污水,已经成为城市截污系统的有机整体,还承担了污水转输的功能。截止2015年底,在35条主要入湖河道中,劣Ⅴ类河道的数量已经降低至4条,仅占主要入滇河道总数的11.4%,河道整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效益。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整治河道投资(万元)
1新运粮河入湖负荷削减及水环境改善科技示范工程新运粮河及支流——
2新运粮河(上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运粮河及支流32886
3老运粮河(上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老运粮河及支流26589
4清水河、杨家河、太家河截污及水环境治理项目清水河、杨家河、太家河5470
5金家河水系截污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金家河、正大河、太家河28424.45
6西边小河、卖菜沟、小沙沟、大沙沟、郑河路沟、扁担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西边小河、卖菜沟、小沙沟、大沙沟、郑河路沟、扁担沟8562
7海河(上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海河28278
8小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小清河45235.5
9金汁河(上段及下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金汁河47897
10马溺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马溺河1080
11东干渠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东干渠12100
12新宝象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宝象河37502.53
13老宝象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老宝象河16698
14五甲宝象河、六甲宝象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五甲宝象河、六甲宝象河2560
15广普大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广普大沟及支沟17790
16虾坝河、姚安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虾坝河、姚安河16784.98
17马料河上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马料河36596.97
18南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南冲河及支流5777.36
19茨巷河(柴河主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柴河17150
20白鱼河(大河主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白鱼河、大河、淤泥河53166
21东大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东大河18100
22古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古城河7560
23海口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海口河50057
24昆明主城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工程老运粮河、大观河、乌龙河等6849.61
3.5区县排水设施及管网建设
“十二五”期间,东川区、石林县、宜良县、晋宁县、禄劝县、寻甸县、富民县相继开展配套污水处理厂管网完善工程,合计完成新建管网280.76km。
各区县基本均已完成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主干管网建设。
区县污水处理厂一览表
区县名称规模(万m3/d)
石林县石林污水处理厂12
禄劝县禄劝污水处理厂0.61.6
富民县富民县污水处理厂0.82
宜良县宜良县第一污水处理厂22
嵩明县嵩明县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13.5
寻甸县寻甸县污水处理厂1.21.2
晋宁县晋宁县城污水处理厂1.51.5
呈贡区呈贡污水处理厂1.51.5
安宁市安宁市污水处理厂55
东川区东川区污水处理厂24
阳宗海阳宗海污水处理厂0.51.5
合计17.125.8
区县管网建设一览表
区划名称建设情况
东川区东川区污水处理厂随道路建设完成管网建设14.84km
石林县石林县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完成管网建设50.87km
宜良县宜良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随道路建设完成管网建设29.10km
晋宁县晋宁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随道路建设完成管网建设26.58km
禄劝县禄劝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随道路建设完成管网建设73.12km
寻甸县寻甸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随道路建设完成管网建设53.27km
富民县富民县生活污水处理厂随道路建设完成管网建设32.98km
3.6集镇排水设施及管网建设
“十二五”期间,各县区相继开展集镇排水设施及管网建设工作,主要集镇建设情况如下:
集镇排水设施及管网建设一览表
序号所属流域所属县区项目名称设计处理规模(m3/d)工程进度备注
1滇池西山区集镇污水处理站及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工程(团结片区)3000试运行完成管网建设10.6km
2滇池盘龙区滇源集镇污水收集管网完善工程1000运行十二五期间完善管网5.6km
3滇池盘龙区阿子营集镇污水收集管网完善工程500运行十二五期间完善管网2.38km
4滇池盘龙区双龙乡集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1000运行
5滇池盘龙区松华集镇(小河村)污水治理工程150运行
6滇池晋宁县新街集镇(回龙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80运行
7滇池晋宁县宝峰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渠)工程建设项目600运行
8滇池晋宁县六街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50运行
9滇池晋宁县上蒜镇(石将军)集镇污水收集处理工程300运行
10滇池空港经济区大板桥集镇污水处理站2000运行
11牛栏江流域(昆明段)、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寻甸县寻甸县羊街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1500试运行铺设管网5.83km
12寻甸县寻甸县塘子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1500试运行铺设管网4.01km
13寻甸县寻甸县河口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1000试运行铺设管网3.74km
14寻甸县寻甸县七星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1000试运行铺设管网4.12km
15寻甸县寻甸县金所片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工程1500试运行铺设管网4.79km
16嵩明县嵩明县杨林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工程3000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成
17嵩明县嵩明县嵩阳镇杨桥片区城镇污水处理收集管网工程结转十三五实施
18嵩明县嵩明县小街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工程3000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成管网未完成
19嵩明县嵩明县牛栏江镇四营片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工程1000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成管网未完成
20嵩明县嵩明县牛栏江镇小新街片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工程1000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成管网未完成
合计23480
第四章昆明城市排水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1昆明中心城区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4.1.1污水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昆明中心城区为“合流制”与“分流制”相互结合的排水体制,部分区域现状仍维持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在原有运粮河、船房河、明通河及部分枧槽河、银汁河四个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演变发展而成的。
通过一系列污水收集工程项目的实施,如:世行管网工程、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昆明市城市中心区排水管网工程等,形成了围绕各个污水厂的污水管网主干系统,极大地改善了昆明城市排水体系。
“十二五”期间,滇池流域规划管网建设项目21个,截止2015年12月,仅完成6个,暂缓实施5个,转接至“十三五”10个;环湖截污项目4个,仅完成1个,暂缓实施1个,转接至“十三五”2个。项目总体完成率偏低。
目前,中心城区污水系统主要存在问题为:
1.部分城区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滞后于污水处理厂,基本处于合流制状态。目前,昆明部分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的方法,在主合流通道上设闸进行截断,使得污水厂目前多从河道截取污水进行处理,由于处理的是混合污水,造成污水总量与其设计规模的不匹配,处理的水量中原污水的比例较低。
2.片区开发与管网建设不匹配。管网建设需配合片区规划、城中村改造、道路建设等其他项目同步实施,但由于各片区规划道路建设、拆迁工作不能按原计划落实,严重制约排水管网铺设。
3.由于城市边界的变化,城乡结合带等存在管网建设盲区。
4.城市天然河道已成为城市封闭式合流制下水管道,多缺乏修缮而老化,行洪断面小、固体垃圾淤积堵塞,导致堵水,行洪不畅。
5.排水管理不够完善,在已建成的分流制区域,仍有许多污水支管接入雨水干管,致使污水进入河道,进而排向滇池,人为造成排水系统的混乱,破坏河道景观,增加了进入滇池的污染负荷。
4.1.2雨水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昆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建筑群密布,固化不透水面积扩大。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与水文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其特殊的雨水排放特性及现状情况。
1.昆明城市水系发达,主要入滇河道有35条,城区雨水主要依托河道进行排放。
2.昆明城市北部受山洪影响,水库调度运行效果不明显,部分河道行洪能力不达标,难以承担下游城市防洪的重任;城市中、南部濒临滇池,正常湖水位与城区地面高差不过3m,入滇河道受湖水顶托,并且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建设挤占部分河道,导致河道排水不畅。
3.昆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设计标准偏低,淤积、受损严重,城区排水泵站抽排能力不足,设备老化,老城区部分未能完全实施雨、污分流,存在部分合流制管道,河道收纳合流水。
4.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建设挤占部分河道,将原来的明河(沟)覆盖成暗涵河,水体的蓄水排涝能力减弱,不仅无超泄能力,反而行洪受限,加之多年未清淤,多数沟渠内淤积严重,大大降低了城区河道行洪能力,遇较大洪水时,排泄不畅,漫溢致灾。且部分河道水位过高,加大了城市排水负担。
5.大部分河道跨越铁路、城市道路时的孔径偏小,不能及时宣泄上游来水,阻水严重,形成排水瓶颈。
6.近年来,随着昆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硬化地面造成产流量加大,汇流速度加快,导致昆明城市内涝事件屡屡发生。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昆明城市排水不畅,内涝问题严重。据统计,昆明市近5年累计淹水点多达132处。2013年7月19日,昆明全市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造成昆明主城区多处大面积严重淹水,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4.1.3排水管网建设管理存在问题
截至2015年12月,昆明主城保有公共排水管网约5570km,排水泵站约100座,17座雨污调蓄池以及其它设施457座。由于历史原因,主城区无人管理养护的管网超过1000km,造成管道管养责任缺失。
1.公共排水管网系统匹配性差,管网上下游不衔接,近远期规划难统筹,雨污分流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内涝问题得不到有效缓解。大量随道路和片区开发建设的设施竣工验收和移交环节的强制力不够,移交管理主体不明确,导致管养责任缺失。
2.昆明主城地下管线探测资料更新较慢,不利于排水管网系统的统筹协调与规划实施。
4.2区县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4.2.1排水管网覆盖率不足
1.各区县根据已建污水处理厂,基本已配套修建了污水主干管;但由于支次管网覆盖率不足,污水收集率较低;
2.区县雨水主要通过排水明渠、暗管亦或利用农业灌溉设施排放,排水系统排水不畅,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暴雨特性、城区地形与地势所限等自然因素;二是城市化影响日趋严重、排水沟渠变形变窄且部分地区阻塞淤积,排水管渠覆盖率低的人为因素。
4.2.2排水设施及管理落后
1.区县现状排水管理机构较为混乱,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排水设施管理及养护不到位。
2.现状排水管道常年失修、失检,淤积堵塞现象严重,缩小了管沟的过流断面,影响了管沟的过流量,常在城区造成排水受阻,特别是在雨季,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滞水,形成内涝。
3.尚未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基础资料缺失严重。
4.3集镇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4.3.1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各区县集镇原有的排水系统不完善、管网覆盖率不足,加之集镇人口居住较分散,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实施难度大。“十二五”期间,规划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共36个,仅完成5个。项目总体完成率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4.3.2设施管护难度大
集镇产生的生活污水相对较少,且不均衡,污水收集相对难度大,部分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后旱季收集不到污水;已建成的集镇污水处理设施,由于运营责任主体、运行经费不明确,长效运管机制尚未建立,集镇污水处理设施管护难度大。
4.4滇池流域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滇池流域水资源极度匮乏,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与水质型缺水问题并存的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以及城镇人口的聚集,滇池流域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给滇池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4.4.1截污控污体系尚需完善,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4.4.2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滞后,生态安全格局尚未建立
“十二五”期间,滇池流域规划河道整治工程项目24个,截止2015年12月,完成20个,转接至“十三五”4个。项目总体完成率较高。但“十二五”规划中大量生态建设项目尚未开工,滇池水生态与陆域生态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几近完成的“四退三还”湖滨湿地,与滇池水体及河道水陆相隔,未实现连通和生物多样性修复,湿地系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功能极不完善,不能有效发挥湿地保护和净化水体的作用。已建湿地缺乏长效运行与管理机制,存在重建轻管等现象。滇池流域由于开矿、采伐等原因导致植被破坏,滇池流域面山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十二五”期间的河流生态修复仅限于河道两侧的绿化工程,缺乏对物理基底、生态护坡和河口湿地等完整河道生态系统的改造和建设。滇池流域水系完整的生态安全格局尚未建成,难以实现流域内各类生态环境要素服务功能的整合,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环境效益。区域生态修复类项目滞后的主要原因为资金到位率低和项目整体打包不利于竣工验收。
4.5再生水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5.1集中式再生水管网建设滞后,缺少用户
“十二五”期间,滇池流域再生水利用工程项目5个,截止2015年12月,完成3个,转接至“十三五”2个。项目总体完成率较好。
集中式再生水回用管网的建设基本需依托道路及河道新建或改扩建等市政工程,由于昆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整体来说再生水管网建设仍然滞后;工业企业退出昆明主城区迁入工业园区后,主城缺少大的再生水用户,集中式再生水主要回用于河道作为生态用水和绿化、环卫用水;再生水销售规模仅为生产量的30%左右。
4.5.2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运行监管难度较大
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日常运行监管难度较大,仅部分由环保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行维护,很多使用单位都是自行管理,管理人员不固定,设施管理培训工作存在难度;一些再生水利用设施的管理单位没有水质监测场所、没有配备符合要求的水质监测仪器,导致分散式再生水存在水安全问题,设施的环境效益未充分发挥。
第五章“十三五”需求预测
5.1供水量预测
根据《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及《昆明市“十三五”城乡给水发展规划(2015—2020)》,昆明城市供水量预测如下:
1.中心城区
昆明中心城区包含昆明主城区、空港经济区及呈贡新区。至2020年,规划人口430万人,供水量153.26万m3/d。
中心城区供水量预测一览表
序号区县规划人口(万人)平均日需水量(万m3/d)
1昆明主城区330114.76
2空港经济区1510.1
3昆明呈贡新区(不含马金铺)6320.48
4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马金铺)227.92
合计430153.26
2.各区县
各区县县城部分,至2020年,规划人口合计约123万人,供水量25.21万m3/d。
区县供水量预测一览表
1晋宁153.26
2安宁357.12
3嵩明153.05
4东川102.03
5宜良204.06
6石林102.03
7富民40.81
8禄劝61.22
9寻甸81.63
合计12325.21
3.建制镇
至2020年,建制镇规划人口合计约123.29万人,供水量19.51万m3/d。
建制镇供水量预测一览表
序号区县镇规划人口(万人)平均日需水量(万m3/d)
1晋宁六街镇0.040.01
2上蒜镇0.200.03
3二街镇0.060.01
4晋城镇20.004.35
5安宁草铺街道2.500.39
6禄脿街道1.500.23
7青龙街道1.000.16
8太平新城45.007.03
9温泉街道1.500.24
10县街街道2.000.31
11八街街道3.500.55
12嵩明牛栏江镇3.200.50
13小街镇5.800.91
14杨林镇1.200.19
15东川汤丹镇2.000.31
16阿旺镇1.620.25
17拖布卡镇2.000.31
18乌龙镇2.700.42
19因民镇2.000.31
20宜良狗街镇0.800.13
21北古城镇1.200.19
22马街镇0.130.02
23竹山镇0.100.02
24石林鹿阜镇10.400.73
25西口街镇0.800.05
26长湖镇0.300.05
27圭山镇1.000.06
28富民东村镇1.000.16
29款庄镇1.000.16
30赤鹫镇1.300.20
31散旦镇0.340.05
32罗免镇2.100.33
33禄劝撒营盘镇0.140.03
34茂山镇0.150.02
35团街镇0.070.01
36中屏镇0.120.02
37皎平渡镇0.150.02
38乌东德镇0.100.02
39翠华镇0.250.04
40九龙镇0.200.03
41寻甸塘子镇0.280.06
42功山镇0.130.03
43羊街镇0.700.11
44柯渡镇0.100.02
45七星镇0.100.02
46先锋镇0.200.03
47鸡街镇0.080.01
48河口镇0.170.03
49两区倘甸镇0.310.05
50转龙镇0.180.03
51凤合镇0.300.05
52红土地镇0.300.05
53阳宗海汤池0.260.06
54七甸0.220.04
55阳宗0.470.10
合计123.2719.54
5.2污水排放量预测
污水排放量预测在用水量基础上通过供水量与污水量的折算系数计算得出,折减系数取0.8,同时考虑1.12的地下水渗入系数。
昆明中心城区包含昆明主城区、空港经济区及呈贡新区。至2020年,规划人口430万人,污水排放量137.32万m3/d。
中心城区污水排放量预测一览表
序号区域规划人口(万人)平均日需水量(万m3/d)污水排放量(万m3/d)
1昆明主城区330114.76102.82
2空港经济区1510.19.05
3昆明呈贡新区(不含马金铺)6320.4818.35
4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马金铺)227.927.10
合计430153.26137.32
各区县县城部分,至2020年,规划人口合计约123万人,污水排放量22.59万m3/d。
区县污水排放量预测一览表
序号区县规划人口(万人)平均日需水量
(万m3/d)污水排放量
(万m3/d)
1晋宁153.262.92
2安宁357.126.38
3嵩明153.052.73
4东川102.031.82
5宜良204.063.64
6石林102.031.82
7富民40.810.73
8禄劝61.221.09
9寻甸81.631.46
合计12325.2122.59
至2020年,建制镇规划人口合计约123.29万人,污水排放量17.481万m3/d。
建制镇污水排放量预测一览表
序号区县镇规划人口(万人)平均日需水量(万m3/d)污水排放量(万m3/d)
1晋宁六街镇0.040.010.009
2上蒜镇0.200.030.027
3二街镇0.060.010.009
4晋城镇20.004.353.898
5安宁草铺街道2.500.390.349
6禄脿街道1.500.230.206
7青龙街道1.000.160.143
8太平新城45.007.036.299
9温泉街道1.500.240.215
10县街街道2.000.310.278
11八街街道3.500.550.493
12嵩明牛栏江镇3.200.500.448
13小街镇5.800.910.815
14杨林镇1.200.190.170
15东川汤丹镇2.000.310.278
16阿旺镇1.620.250.224
17拖布卡镇2.000.310.278
18乌龙镇2.700.420.376
19因民镇2.000.310.278
20宜良狗街镇0.800.130.116
21北古城镇1.200.190.170
22马街镇0.130.020.018
23竹山镇0.100.020.018
24石林鹿阜镇10.400.730.654
25西口街镇0.800.050.045
26长湖镇0.300.050.045
27圭山镇1.000.060.054
28富民东村镇1.000.160.143
29款庄镇1.000.160.143
30赤鹫镇1.300.200.179
31散旦镇0.340.050.045
32罗免镇2.100.330.296
33禄劝撒营盘镇0.140.030.027
34茂山镇0.150.020.018
35团街镇0.070.010.009
36中屏镇0.120.020.018
37皎平渡镇0.150.020.018
38乌东德镇0.100.020.018
39翠华镇0.250.040.036
40九龙镇0.200.030.027
41寻甸塘子镇0.280.060.054
42功山镇0.130.030.027
43羊街镇0.700.110.099
44柯渡镇0.100.020.018
45七星镇0.100.020.018
46先锋镇0.200.030.027
47鸡街镇0.080.010.009
48河口镇0.170.030.027
49两区倘甸镇0.310.050.045
50转龙镇0.180.030.027
51凤合镇0.300.050.045
52红土地镇0.300.050.045
53阳宗海汤池0.260.060.054
54七甸0.220.040.036
55阳宗0.470.100.090
合计123.2719.5417.508
第六章“十三五”排水发展规划
6.1规划目标
1.排水体制:
中心城区逐步实现完全分流制的排水体制。
市域范围内新建、改造区域必须采用完全分流制的排水体制。
2.结合城市发展,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污水收集率。至规划末期,污水处理率基本实现: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
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
4.以节水为中心,进行再生水利用,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
6.2排水发展规划重点任务
6.2.1加大管网建设力度,完善区域排水系统,提高污水收集率
随着城市及各区县建设进程的加快,新建及改造区域不断增多。为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保护区域环境,应加大管网建设力度,完善区域排水系统,大力提高污水收集率。
6.2.1.1新建及改造区域严格按照雨污分流体制进行建设
新建及改造区域应严格按照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进行建设,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在管网建设过程中避免出现错接、漏接等现象,保障分流效果。
6.2.1.2以污水处理厂为依托,完善收集系统的建设,大力提高污水收集率
为全面提高污水收集率及处理率,控制水污染,改善区域水环境,应在充分依托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加大排水主干系统及配套支次管网的建设,完善区域排水管网收集系统。
“十三五”期间,规划城镇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项目共61个,其中:昆明主城规划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共25个,将新建及改造排水管网704.569km,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8.4万m3/d;区县规划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共18个,将新建排水管网374.68km,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35万m3/d。
6.2.2积极推进管网普查,建立完善排水信息管理平台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新建项目较多,排水管网建设数量也逐年增多。“十三五”期间,应积极推进管网普查,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对城市管网进行科学管理与规划,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6.2.2.1通过“一城一头一网”的管理运营模式,积极推行公共排水管网市场化养护机制
昆明主城区已实施“一城一头一网”的管理运营模式。通过明晰设施边界、理清产权归属;完善技术、审批体系;明确建设、管养维护责任主体;统一标准,强化监管,全面提高了城市排水综合管理、保障服务的能力。为确保滇池治理成果不断巩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推行公共排水管网的市场化养护机制,以稳定的公共服务合同关系实现专业化服务。
6.2.2.2中心城区积极开展管线探测资料的更新及补勘补测工作
在管线探测办已完成成果(2009年)的基础上,加大管网普查力度,及时更新管网及排水设施信息。对新建项目,管线探测单位应在项目立项阶段就介入,确保竣工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已建项目,应及时开展补勘补测工作。
6.2.2.3各区县明确排水管理机构,逐步开展管网普查工作
各区县现状排水管理机构较为混乱,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应明确并建立相应的排水管理机构,同时,逐步开展管网普查工作,切实摸清城市管网情况,有条件的应开展建立信息平台的前期工作。
“十三五”期间,规划排水设施管理建设项目共6个,其中:滇池流域4个,三峡库区及其上游2个。
6.2.3以解决城市排水防涝为重点,构建雨水排放体系
6.2.3.1科学规划排水防涝体系,配套建设雨水排放系统
结合昆明城市水系布局及片区水系调整,针对排水防涝问题,优先完善区域防洪影响评价。在其基础上,结合片区地形地貌特点,科学规划排水防涝体系,配套建设雨水排放系统。昆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50年一遇暴雨。
6.2.3.2响应国家要求,适当提高设计标准
6.2.3.3充分利用现状,进行雨洪调蓄
在有条件的区域,充分利用天然洼地或池塘、公园水池等水体,结合天然形成的排放通道,从规划层面有意识的进行控制,为今后城市的发展预留足够的雨洪调蓄空间。
“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建主城西片区调蓄池2座。
6.2.4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
6.2.4.1推广低影响开发技术,控制径流总量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10月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规定,理想状态下,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应以开发建设后径流排放量接近开发建设前自然地貌时的径流排放量为标准。
结合昆明实际,以开发后地块外排径流总量不增加为目标,至规划末期,昆明市20%的建成区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5%,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6.8mm。新开发地块及改造地块应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的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高于0.7的地区应采用渗透、调蓄等措施。新建地区综合径流系数一般按照不超过0.5进行控制。
6.2.4.2结合昆明实际,积极推行适宜的低影响开发技术
低影响开发技术按主要功能一般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等几类,其单项设施主要有: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湿地、雨水罐、植草沟、收集调蓄池等。应结合昆明实际,因地制宜,根据用地类型优先采用不同措施。
新开发地块:优先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有条件的区域设置雨水花园、雨水罐、绿化洼地等设施。
新建道路、广场、绿地:应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植草沟等小型、分散式低影响开发设施,有条件的区域可设计湿塘、雨水湿地等集中多功能调蓄设施。
6.2.4.3多种方式并行,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
常见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手段包括下渗及贮存两大类,雨水资源化可用于入渗回补地下水、绿化、道路及广场浇洒、车库地面冲洗、车辆冲洗、冲厕、循环冷却水及景观水体补水等。根据昆明市水资源紧缺程度、降雨特征,结合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特点,确定昆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以下渗回补地下水为主,绿化浇洒和补充景观水体为辅。
入渗回补地下水主要通过道路绿化和道路两侧设置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植草沟、渗透渠、渗透沟、渗排一体化系统等实现。
绿化浇洒优先收集屋顶的雨水径流作为小区绿化浇洒用,若小区内设置有景观水体,尽量收集屋顶雨水径流,同时作为小区绿化浇洒与景观水体补水之用。
“十三五”期间,规划排水防涝(雨水)低影响开发建设工程项目1个。
6.2.5结合外流域调水工程,充分研究河道补水问题,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河道水环境
6.2.5.1结合外流域调水工程,充分研究河道补水问题
滇池流域入湖河道多从城区穿过,大部分河流已无上游水库来水。实行河道截污工程后,旱季河道内基本无水,成为干河,影响河道景观。应结合外流域调水工程,同时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厂尾水,根据区域地形、现状河流水系分布、污水处理厂位置分布以及上游水库群分布等因素进行充分研究,并通过工程措施实现河道补水,恢复河道景观。
6.2.5.2继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河道水环境
在完成“十二五”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至规划期末,全面完成35条入湖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同时结合昆明市基本生态网络建设,发挥河道的排水、生态和景观等综合功能,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主河道和支流沟渠的整治,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河道生态治理,加强河道养护长效化、引清调水常态化,改善河道水环境,进一步营造城乡宜居水环境。
“十三五”期间,规划河道综合整治项目47个,其中滇池流域23个,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17个,珠江流域3个。
6.2.6因地制宜,对集镇散流式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
1.集镇新建及改造区域,应建立雨、污水排水双管网系统,实行雨污分流制。
2.结合“一水两污”项目,加强集镇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集镇散流式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可采用氧化塘、二级生化污水处理站等合适的处理技术或设施。
3.至规划期末,实现60%以上的建制镇集中驻地生活废水集中处理,有条件的乡镇生活污水实现分散污水处理。
“十三五”期间,集镇规划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共18个,将新建排水管网438.144km,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7.02万m3/d
6.2.7以节水为中心,进行再生水利用
6.2.7.1进一步完善再生水管网,扩大再生水使用范围
按照目前国内外再生水回用的经验,结合昆明实际,由于昆明中心城区内大型工业企业较少,部分市民对再生水的认识水平和接受程度不高,再生水的用途宜以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和景观生态用水为主要用途。
建议广泛宣传如何科学使用再生水,消除对再生水的偏见,同时通过完善再生水立法条款,用法律法规禁止部分行业使用地下水、自来水,制定合理价格阶梯体系和优惠政策,督促工业园区带头使用再生水,发挥规模利用效益。
6.2.7.2对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实现在线监管,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截至2015年12月底,昆明市已建成500余座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总处理规模约14万m3/d。已建成的再生水利用设施,广泛分布于住宅小区、学校、机关单位、公交停车场、工业企业、服务行业、市政园林绿化等行业和单位,处理后的再生水主要回用于项目内绿化、道路清洁、公共卫生间冲厕及景观环境用水。
建议严格执行《昆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与主体工程同期配套建设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同时积极建立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在线监管平台,定期培训、不定期抽查水质,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十三五”期间,规划再生水项目共14个,将新建再生水管网322.838km,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22.3万m3/d。
第七章重点工程规划
7.1重点项目汇总
“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城乡排水项目总计132个,总投资为140.56亿元(滇中新区项目占33个,总投资37.74亿元)。其中:滇池流域城镇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5个,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1个,河道综合整治项目23个,再生水管网建设项目6个,污泥处理建设项目2个,排水设施管理建设项目4个,排水规划编制项目2个,总计63个,总投资91.08亿元;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城镇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7个,河道综合整治项目17个,再生水管网建设项目5个,排水设施管理建设项目2个,排水规划编制项目1个,总计52个,总投资34.93亿元;珠江流域城镇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9个,河道综合整治项目3个,再生水管网建设项目3个,排水规划编制项目2个,总计17个,总投资14.55亿元。各类项目投资所占比例汇总如下:
重点项目汇总一览表
所属流域序号项目类型主城建设项目滇中新区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流域内占比流域合计占比
项目数量建设投资(万元)项目数量建设投资(万元)
滇池流域1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2453062012697055759061.22%64.796%
2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12264700226472.49%
3河道综合整治项目191157404947002104405.68%
4再生水管网建设项目534960116760517205.68%
5污泥处理建设项目25440000544005.97%
6排水设施管理建设项目41190000119001.31%
7排水规划编制项目221000021000.23%
合计577723676138430910797100.00%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1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1484639.051360750145389.0541.62%24.853%
2河道综合整治项目7190001016630218530253.04%
3再生水管网建设项目24550310870154204.41%
4排水设施管理建设项目122001100032000.92%
5排水规划编制项目13000300.01%
合计25110419.0527238922349341.05100.00%
珠江流域1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982700008270056.84%10.352%
2河道综合整治项目333990003399023.36%
3再生水管网建设项目328700002870019.72%
4排水规划编制项目2117001170.08%
合计1714550700145507100.00%
总计991028293.05333773521405645.05
7.2滇池流域城乡排水项目
滇池流域城乡排水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总投资(万元)实施年限(年)备注
(一)城镇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合计(25个)557590
1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官渡区)(续建)十三五实施排水管线总长1.83km26602016-2017续建
2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续建)十三五建设截污管线总长2.438km36302016-2017续建
3昆明主城西片调蓄池工程(二环路外)(续建)西片区新建调蓄池2座以及西片排水设施联合调度系统及数据中心480002016-2020续建
4昆明主城西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五华区)(续建)十三五建设雨污水管网79.316km295202016-2020续建
5昆明主城西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西山区)(续建)十三五建设雨污排水管网99.719km,及补充建设西部污水处理厂进厂配套管网361602016-2020续建
6昆明主城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西山区)(续建)十三五建设雨污排水管网99.547km367902016-2020续建
7昆明主城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度假区)(续建)十三五建设雨污排水管网68.242km330602016-2020续建
8昆明主城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续建)十三五建设雨污排水管网73.2km,及补充建设北部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226402016-2020续建
9昆明主城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五华区)(续建)十三五新建雨污水管7.31km77202016-2020续建
10主城及环湖水质净化厂挖潜增效工程结合新技术研究开发,对主城及环湖部分水质净化厂出水提标改造,实现产能挖潜180002016-2020
11昆明主城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及泵站建设工程在清查梳理主城排水系统的基础上,更新改造老旧排水管网约100km,完善排水系统节点约100处,在部分城市交通、人流密集道路下方主干排水管网加装水力冲洗等设施、设备。在普查和效能评估的基础上,更新改造35座老旧泵站;同时,结合城市发展和滇池治理,重建、新建12座排水泵站950002016-2020
12昆明主城西部污水处理厂增量扩建工程(昆明市第十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昆明主城西部草海片区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12m3/d(土建12万m3/d,设备安装6万m3/d),近期处理规模6万m3/d660002016-2020
13昆明主城北部合流污水处理厂(昆明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昆明主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总规模为20万m3/d及一级加强处理规模40万m3/d。近期建设10万m3/d(土建20万m3/d,设备10万m3/d),一级加强处理规模40万m3/d。在第五污水处理厂附近配套新建合流污水提升泵站一座,规模60万m3/d;新建污水或合流污水转输干管,管径DN2200,长度约4.8km。130002017-2020
14环湖截污南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项目(续建)十三五建设污水管网70.025km227502016-2017续建
15环湖截污东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项目(续建)十三五新建雨污水管、沟渠14.694km和配套设施97102016-2020续建
16排水管网系统清淤除障项目每年对排水管网进行维护、清淤,其中:主城1亿元/年,经开区段300万元/年,呈贡区段150万元/年,晋宁县段120万元/年。528502016-2020
17昆明市第十二水质净化厂挖潜增效工程碳源添加系统,滤布滤池升级,臭氧脱色去COD,纯氧曝气系统,超滤系统等50002017-2020
18昆明市普照水质净化厂(第十二污水厂)二期工程新增污水处理厂规模5万m3/天78002017-2020续建
19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倪家营水质净化厂调节池工程建设1座调节池及附属设施,建设方式为地下,地面为绿地,调节池有效容积10000m331602016-2017
20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污水管网工程(续建)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污水管网30.6km48002016-2020续建
21西山区集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西山区(团结片区)配套建设截污管网约10km,碧鸡片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58002016-2018
22高新区新城基地雨污管网建设工程高新区新城基地35km2雨污管网建设工程35002016-2020
23呈贡区彩云南路回回营截污管网建设工程新建污水管1000米500
24晋宁县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晋宁县城昆阳街道办新建排水管网14km25702016-2020
25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续建)空港经济区南片二期污水处理厂规模4万m3/d,配套管网长度10km,污水提升泵站规模2.2万m3/d269702016-2020滇中新区
(二)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合计(1个)22647
1排水防涝(雨水)低影响开发建设工程规划建设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滞渗工程建设1.51km2226472015-2017
(三)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合计(23个)210440
1清水河、杨家河、太家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西山区段)(续建)河道整治长度8.1km,其中:清水河5.6km,杨家河2.5km,清淤5.8万立方米,绿化16.3公顷110302016-2020续建
2西边小河、卖菜沟、小沙沟、大沙沟、郑河路沟、扁担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续建)河道整治长度11.1km,其中:卖菜沟3.6km,小沙沟3.2km,大沙沟2.4km,郑河路沟2.0km;清淤1.7万立方米,绿化15.9ha302002016-2020续建
3海口河(下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西山区段)实施河道清淤、部分河段河堤整治等21.5km,其中:西山区石龙坝电厂至黄塘坝3.1km150002016-2020
4正大河污水收集支次管网配套工程将正大河河道周边的理想小镇、佳湖花园、爱地花园、水岸艺城、时代风华二期等小区大商汇市场生活污水以及河道周边小区生活污水接入河道污水管网;贯通两岸截污管网。30002016-2020
5金汁河(官渡区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日新路——枧槽河,金汁河官渡区段3620km,两岸截污、河道整治、清淤、绿化185102016-2020续建
6官渡区清水河、海明河截污工程枧槽河支流清水河、海明河两岸截污65002016-2020
7冷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青龙潭—松华坝库尾长14.6km,实施河道截污、生态河堤整治、清淤、湿地提升改造、绿化、管护道路40002016-2020
8盘龙区清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金汁河支流,源清水库—云清坝塘段,长1500m,河道截污、清淤等20002017-2020
9东白沙河、呼马溪、凤凰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海河上游3条一级支流,河道截污、清淤等30002016-2020
10王家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盘龙江支流,河道1km,两岸截污,埋设雨污截污管(渠)30002016-2020
11花渔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盘龙江支流,老洼山水库至茨坝段,河道截污、生态河堤整治、清淤、绿化50002016-2020
12麦溪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盘龙江支流,龙泉路至小康大道段,河道截污、清淤等35002016-2020
13溴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海河上游一级支流,经开区段800m,官渡区段500m,截污、清淤等6002016-2020
14海子奶厂排水沟、昆船排水沟、铜牛寺大沟、西邑村大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宝象河支流,海子奶厂排水沟、昆船排水沟、铜牛寺大沟、西邑村大沟实施拓宽、截污、清淤等40002016-2020
15石龙湖大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洛龙河支流,上游石龙湖大沟长2500m,实施河道截污、清淤等10002016-2020
16海子排水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马料河支流,排水沟1500m,截污、清淤等6002016-2020
17清水大沟、水龙沟、江尾新沟、龙王庙沟、牛屎沟水环境综合综合整治工程清水大沟呈贡区农业局至斗南段,水龙沟梅子二级站至环湖路段,江尾新沟农贸市场至环湖路段,龙王庙沟石碑村至环湖路段,牛屎沟回回营塘至老昆洛路段,沟渠截污、清淤等15002016-2020
18七步场塘子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彩云南路与七步场大塘子截污、新建泵站1座;七步场大、小塘子水库边坡生态修复15002016-2020
19赖子河(堡孜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东大河支流堡孜河两岸截污,河道截污,埋设1430m管道,河道改造1736m,污水管接入环湖截污管,河道清淤等18002016-2020
20沙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拓宽加深、泄洪断面、截污、生态河堤整治、清淤、绿化300002016-2020滇中新区
21海口河(下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安宁市段)实施河道清淤、部分河段河堤整治等21.5km,其中:安宁市马料河口至昆钢协作桥段14.4km、牧羊村至官庄村段5km177002016-2020滇中新区
22新宝象河(官渡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续建)建设生态河道10.54km,铺设截污管11.27km,沿岸绿化4.49公顷,管理维护通道4.38km,桥梁27座290002016-2020滇中新区,空港,续建
23槽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宝象河支流,生态河道治理6.2km、截污8km、绿化10公顷、管理通道8km、桥梁15座180002016-2020空港,滇中新区
(四)再生水管网建设项目合计(6个)51720
1昆明市主城及环湖重点片区再生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新建再生水处理站和中途加压泵站3-4座,配套主干管20km,提升供水能力3-5万m350002016-2020
2普照水质净化厂(昆明第十二污水处理厂)配套再生水供水管网工程工程总规模4.0万m3/天,新建再生水管网DN1200-DN100总计长度为44.638km(其中叠压设备两套。)94602016-2020
3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再生水管网工程(续建)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再生水管网43km61002016-2020
4呈贡信息产业园区再生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新建日处理量1.2万m3/天的中水处理站一座;园区内新建中水回用管网系统一套139002016-2020
5呈贡污水处理厂配套再生水利用工程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建设中水回用池1座,供市政用水5002016-2020
6昆明空港经济区再生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续建)新建空港南片区和秧草凹再生水处理站,建设总规模3.3万m3/天;配套建设再生水管网21.2km,再生水提升泵站2个,高位水池4个167602016-2020滇中新区,续建
(五)污泥处理建设项目合计(2个)54400
1主城及环湖截污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续建)结合周边农村有机废弃物,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处置,规模50t/d,实现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44002016-2020续建
2昆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建设污泥消化、脱水及热干化工艺的污泥处理厂一座,规模为700t/d(80%含水率)500002016-2020续建
(六)排水设施管理建设项目合计(4个)11900
1昆明主城排水系统联动增效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通过监控布点、系统模型等分析,进行管网、调蓄池、泵站、污水处理厂间的联动运行研究30002017-2020
2主城区排水系统数据测量项目测量主城排水系统数据库缺失和存疑的排水管网、内闸门、拍门、溢流堰、河道等设施数据,逐年测量核查、更新完善24002016-2020
3滇池流域河道维护运行及管理根据《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对二级保护区滇池入湖河道保护范围进行划定、设置界桩;河道精细化管理实时监控平台及管理建设;河道现状截污系统改造完善50002016-2020
4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排水管网(含中水)GIS系统,环保、滇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15002016-2020续建
(七)排水规划编制项目合计(2个)2100
1滇池流域排水专项规划整合昆明主城排水专规、控详规、排水防涝规划、防洪规划等已有规划,并补充呈贡、晋宁等排水规划,形成滇池流域排水规划,并两年修编一次20002017-2020
2滇池流域污泥处置规划在滇池流域排水规划确定污水处理总量的基础上编制滇池流域污泥处置规划1002017-2018
7.3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城乡排水项目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城乡排水项目一览表
(一)城镇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合计(27个)145389.05
1禄劝县污水处理厂建设二期工程工程规模为0.6万m3/d12002016-2020续建
2禄劝县城污水管网建设建设52.9km截污管网114002017-2020
3禄劝县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及配套管网建设皎平渡镇污水处理机配套管网为:0.2万m3/d,管网11.09km,茂山为:0.2万m3/d,管网16.5km,翠华为:0.22万m3/d管网13.12km,中屏为:0.2万m3/d,管网12.32km,九龙为:0.4万m3/d,管网11km,团街为:0.2万m3/d,管网11km,乌东德为:0.2万m3/d,管网11km,则黑为:0.1万m3/d,管网11km,马鹿塘乡0.1万m3/d,管网11km,汤郎乡0.1万m3/d,管网11km,合计日处理污水1.92万m3,管网119.03km。258002016-2020
5禄劝县崇德片区排污管网建设架设崇德片区企业污水排污管道28km,其中DN400钢管7km,DN600钢管4km,DN400砼预制管10km,DN700砼预制管7km43002016-2020
6寻甸县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新建及改造工程建设污水收集管网8.37km27642016-2020
7寻甸县雨污分流建设工程雨污分流50km,再生水水循环利用管网90km34002016-2020
8寻甸县集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功山镇,新建处理规模0.2万m3/d的污水处理厂1座,配套管网8km;柯渡镇,新建处理规模0.1万m3/d的污水处理厂1座,配套管网6km;鸡街,新建污水厂0.1万m3/d,配套管网7km;六哨,新建污水厂0.1万m3/d,配套管网4.38km4151.132016-2020
9东川区排水管网建设新建排水管网17.3km。27802016-2020
10东川区集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乌龙镇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占地面积10亩,近期规模3000m3/d,远期规模6000m3/d;阿旺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设计处理能力0.08万m3/d,管网12.84km;拖布卡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设计处理能力0.1万m3/d,管网12.84km;因民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设计处理能力0.17万m3/d,管网7.2km;东川区汤丹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设计处理能力0.2万m3/d,管网14.65km69002017-2020
11富民县合流管网系统改造工程对县城区现有的合流管网进行系统改造,完善城区配套的污水管网10002016-2020
12富民县款庄集镇新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款庄集镇新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处理规模为1500m3/d,配套管网8km15002016-2020
13昆明市“两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配套管网20km。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处理能力10000m3/d80002017-2020
14倘甸两区转龙镇,红土地镇污水处理厂转龙镇:新建污水厂0.15万m3/d,配套管网23.339km;红土地镇:新建污水厂0.2万m3/d,配套管网8km4923.92
15嵩明县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及配套管网工程新增1.5万m3/d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17km99002016-2020滇中新区
16嵩明县第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新建一座处理规模规模为2.0万m3/d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35km150002016-2020滇中新区
17嵩明县城北片区污水主干管工程新建嵩明县城北片区污水主干管3.7km15002016-2020滇中新区
18嵩明县牛栏江镇四营片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工程新建完善配套污水管网11.61km17002016-2020滇中新区
19嵩明县嵩阳镇杨桥片区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完善配套管网建设11.4km。17002016-2020滇中新区
20嵩明县杨林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配套管网19.255km29002016-2020滇中新区
21嵩明县杨林片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设配套管网15km23002016-2020滇中新区
22嵩明县牛栏江镇小新街片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工程新建完善配套污水管网10.12km15002016-2020滇中新区
23嵩明县小街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配套管网建设18.48km28002016-2020滇中新区
24嵩明县小街片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设配套管网30km45002016-2020滇中新区
25安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新建1万m3/d污水处理厂一座,配套管网10km50002016-2020滇中新区
26安宁市太平新城中部污水处理厂新建1.25万m3/d污水处理厂一座37502016-2020滇中新区,续建
27空港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秧草凹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该污水处理厂选址位于秧草凹片区中西部边缘,按远期规模2.0万m3/d统一规划设计,近期按规模1.0万m3/d实施,并预留远期建设用地,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46.39亩;近期新建污水管网约31.97km,远期规划污水管网约24.5km82002016-2020滇中新区
(二)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合计(17个)185302
1晋宁县二街河、双河治理工程二街河:甸头村——顺民村段中小河流治理;双河:双河中小河流治理59002016-2020
2螳螂川富民县段水污染防治工程县城区的大营河、仓前河、螳螂川进行综合整治,进行两岸绿化、清淤、截污干管的修建、河道保洁等工程10002016-2020
3禄劝县茂山镇丽山小河综合整治项目底泥清淤及河道整治6km,生态护坡12km。12002016-2020
4禄劝县屏山街道办皎西小河综合整治项目底泥清淤及河道整治6km,生态护坡10km。18002016-2020
5禄劝县中屏镇中屏小河综合整治项目底泥清淤及河道整治8km,生态护坡16km。10002016-2020
6禄劝县九龙小河沙鱼郎段综合整治项目底泥清淤及河道整治8km,生态护坡16km。34002016-2020
7禄劝县崇德片区崇德小河河道治理河道治理5km,雨水管网3km、污水管网3km,河道生态绿化、人行道建设等。47002016-2020
8普渡河安宁市段上段治理工程〔海口河(下段)水环境综合整(安宁市段)〕规划治理河道长18.45km,上段规划马料河交汇口至昆钢协作桥,治理河道长14.4km,下段牧羊村至官庄村,河道长4km17742滇中新区
9普渡河安宁市段上段治理工程规划治理牧羊村下游至马鹿塘村段,治理河道长度23.4km327002018-2020滇中新区
10牛栏江流域普沙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普沙河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村落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工程、畜禽养殖及人畜粪便处置工程、农田固体废物处置工程、河岸生态恢复与农田废水污染治理工程等176002016-2020滇中新区
11牛栏江流域对龙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对龙河村落生活污水站16座,近期规模为470m3/天;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设施,近期规模为2511.2t/年;2个生态湿地,处理能力为3600m3/天263002016-2020滇中新区
12牛栏江流域弥良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弥良河流域村落生活污水站30座,近期处理规模为1680m3/天;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设施,近期规模为3040吨/年,生态湿地处理能力为3600m3/天121002016-2020滇中新区
13牛栏江流域果马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果马河村落生活污水站20座,近期处理规模为3150m3/天,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近期为61.79万吨/年,生态湿地处理能力为3600m3/天165002016-2020滇中新区
14嵩明县肠子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肠子河流域生态湿地总面积约91亩;建设河岸生态恢复与生态隔离带约210亩;配套建设清洁设施;规模化养殖场的沼气建设及污水处理和粪便综合利用工程125002016-2020滇中新区
15嵩明县匡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匡郎河流域村落生活污水站32座,总设计处理能力近期为2800m3/d,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近期为5670吨/d,生态湿地4座,处理能力为7200m3/d107602016-2020滇中新区
16牛栏江流域杨林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杨林河沿岸25km内,建设生态湿地约200亩;建设牛栏江沿河两侧100m范围内隔离带,配套清洁设施115002016-2020滇中新区
17普渡河富民县段治理工程富民大桥至赤就河段,治理河长6.25km,新建堤防12km,改造生态护堤、护岸86002016-2020滇中新区
(三)再生水管网建设项目合计(5个)15420
1寻甸县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配套管网34002017-2020
2禄劝县崇德、团街片区污水处理及节水与中水回用崇德片区建设1.8万吨/d再生污水处理厂
团街片区建设0.5万吨/d再生污水处理厂11502016-2020
3安宁市连然街道办污水处理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新增再生利用设施3万吨/d,配套管网24km49202016-2020滇中新区,续建
4嵩明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工程新增处理规模为1.0万m3/d的污水再生利用设施一套,配套管网15km24502016-2020滇中新区
5嵩明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工程新增处理规模为2.0万m3/d的污水再生利用设施,配套再生水供水管网30km35002016-2020滇中新区
(四)排水设施管理建设项目合计(2个)3200
1寻甸县集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项目加大七星、羊街、河口、金所、塘子集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投入22002016-2020
2牛栏江干流河道维护运行及长效管理建设河道精细化管理实时监控平台,河道日常保洁及运行管护10002016-2020嵩明,滇中新区
(五)排水规划编制项目合计(1个)30
1东川区排水规划参考昆明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编制东川区排水专项规划,对东川区排水建设给予指302016-2017
7.4珠江流域城乡排水项目
珠江流域城乡排水项目一览表
(一)城镇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合计(9个)82700
1阳宗海环湖截污工程项目(一期)建设34km环湖截污干管、实现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及其他配套设施等260002016-2018续建
2宜良县文庙片区污水管建设工程在文庙片区新建污管网共20km30002016-2018
3宜良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1、建设规模:该项目一次性规划分两期实施,总规模为4.0万m3/d,管网32.6km。一期工程实施规模2.0万m3/d,同步建设污水管网约6.5km,管径DN500-DN1000。2、建设内容:污水处理厂厂区及配套管网工程123002016-2020
4宜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一次性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实施规模0.5万m3/d,二期2.7万m3/d,总规模3.0万m3/d。用地面积约100亩,污水处理采用初沉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活性砂滤池,出水达到国家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57002016-2020
5宜良县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建设古城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0.05万m3/d,管网5km;北羊街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0.05万m3/d,管网3km.18002016-2020
6石林县雨水管网工程老城区5.56km2范围内新建DN400-DN1200雨水收集管网43.89km8200
7石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新建5万m3/d污水处理厂及配套5km污水管网。“十三五”期间新建2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3km污水87002017-2020
8石林县城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善城区排水管网收集系统;将合流体制改为分流体制或截流式合流制,使雨污水分别排放。提高污水收集率,降低对巴江河的污染。铺设DN500-DN700污水管道32.23km,DN500-DN600雨水管道3.69km.97002016-2020
9石林县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在石林县圭山、板桥、长湖、西街口、大可集镇各新建一座小型污水处理厂,累计设计处理能力0.6万m3/d,新建配套DN300-DN1000污水管网35km。73002016-2020
(二)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合计(3个)43800
1宜良县南盘江截污工程建设项目从古城至狗街坝区段,东西两岸共铺设80km截污管道,其余上游(柴石滩至古城段)、下游段(狗街至禄丰村出境段)建设生态截污沟200km,收集的污水就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240002017-2020
2石林县巴江河(党校桥至永定坝)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清淤8.38km,堤防加固、生态护坡和截污管网铺设16.78km,防洪设施建设。25102016-2020
3石林县西河(山峰河闸至巴江交汇处)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清淤3.5km,堤防加固、生态护坡和截污管网铺设6.2km,防洪设施建设。74802016-2020
(三)再生水管网建设项目合计(3个)28700
1宜良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新增日处理规模为1.0万m3的污水再生利用设施一套,配套管网15km122002017-2020
2宜良县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节水与中水回用再生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5万m3/d,配套管网30km。年可供再生水量547.5万m3135002017-2020
3宜良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新建日处理1万方的再生水厂一座
及近期配套管网10km30002016-2020
(四)排水规划编制项目合计(2个)117
1石林县排水规划参考昆明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石林县排水专项规划,对石林县排水建设给予指导752016-2017
2宜良县排水规划参考昆明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宜良县排水专项规划,对宜良县排水建设给予指导422016-2017
第八章目标可达性分析
8.1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
根据现状,结合“十三五”规划项目新增量进行昆明城乡排水发展规划各项指标的目标可达性分析。
8.1.1污水处理率目标可达性分析
根据《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统计数据,“十二五”规划期末,昆明主城污水处理率已达92.3%。
“十三五”期间,昆明中心城规划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共25个,将新建及改造排水管网704.569km,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8.4万m3/d,合计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26.4m3/d,远大于预测污水排放量137.32万m3/d。
区县规划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共18个,将新建排水管网374.68km,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35万m3/d,合计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36.45m3/d,远大于预测污水排放量22.59万m3/d。
集镇规划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共18个,将新建排水管网438.144km,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7.02万m3/d,合计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9.37m3/d,大于预测污水排放量17.48万m3/d。
在“十三五”规划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下,预计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的目标。
8.1.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可达性分析
昆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2014年完成编制的《昆明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中首次提出,并要求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来达到目标。2014年至2016年,国家相继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关于开展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6〕25号)及《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建规〔2016〕50号)等重要文件,并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昆明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已启动《昆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昆明市海绵城市试点区三年建设计划》的编制工作,并争取于2017年申报成功。
在“十三五”规划低影响开发项目顺利实施,昆明市申报试点成功并完成三年建设计划的前提下,预计可达到“昆明市20%的建成区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5%”的目标。
8.1.3再生水利用率目标可达性分析
《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针对昆明城市水质性缺水的特点,再生水利用作为资源再生利用的重要实现手段,在“十三五”期间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十三五”规划再生水项目共14个,将新建再生水管网322.838km,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22.3万m3/d。
在“十三五”规划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下,预计可实现“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的目标。
8.2规划目标可达性风险分析
8.2.1规划项目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风险
排水规划项目,尤其是排水管网项目,单独实施难度较大,通常需依托片区开发、道路建设等市政工程同步实施。若片区不开发、道路不建设,排水管网不具备实施条件,无法落地,将直接影响到区域排水管网的建设及污水的收集效率。
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多部门及时沟通,保证排水项目与其他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重点排水项目,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应积极推进,有关部门优先配合,如优先修建排水主干管所在道路等。
8.2.2规划项目建设资金不到位的风险
规划项目总投资较大,资金筹措压力较高,尤其是大部分属公益性项目,融资难度很大,建设资金是否能够落实到位直接影响到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按进度完工,从而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
8.2.3建成项目无法发挥效益的风险
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成后,常年处于运行状态。昆明市已出现由于对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维护管养不到位,导致管网堵塞、泵站被淹等情况,并造成城市淹积水。已建设施无法发挥效益,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必须抓好运行管理,做好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日常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发挥应有效益。
第九章规划保障措施
9.1资金保障
9.1.1加大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全市财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逐年增长;加大政府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按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在财力范围内可优先安排排水设施的改、扩、新建项目资金。
9.1.2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排水工程项目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采用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方式,进行建设资金的筹措,开展工程建设、经营和管理。具体的资金筹措渠道包括:
1.收取合理的排污费;
2.争取国际赠款、贷款;
3.争取国债资金;
4.各级政府筹资。
9.1.3推进排水基础设施实行产业化经营和有偿服务
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出让、转让经营权,盘活、优化现有存量资产工作,利用价格杠杆,解决城市排水的投资补偿问题;对污水处理工程实行产业化政策,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保证排水工程的建设资金和运营费用。
9.1.4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
9.1.5优先推广PPP模式
PP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PPP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在当前,PPP模式是一项具有重大实践价值的投融资模式,宜从项目清单中选取一些项目作为PPP模式的创新探讨,为昆明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发展积累经验。
9.1.6加强资金监管
城市建设的各项税费要保证足额征收、专项使用,建立有效的资金专款专用监管制度,严格执行资金追踪问效制度,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审计,对资金使用失误进行责任追究。
9.2制度保障
9.2.1加强法制建设
规划管理的法定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履行法定程序都无权做原则性的改变。要根据规划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依法进行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严格查处违法建设。
9.2.2加强排水规划的统筹入库,建立健全执行机制
9.2.3近、远期结合,滚动有序地进行排水工程建设
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适当超前,才能与城市发展形成同步发展,污水厂等设施应在城市建设之前提前进行,排水管网建设应与城市道路建设同步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以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协调一致。
9.3技术保障
9.3.1强化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多规协调
强化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加强规划协调管理和决策,制定规划实施管理细则,把排水规划的原则和内容融入到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昆明市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9.3.2新建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设计
对近期需要新建项目应按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在规划的基本原则指导下进行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经评估审查立项后进行初步设计、报批以及施工图设计,以保证规划近期项目的尽快实施,解决现有问题并保障整个排水系统的建设按规划要求科学合理地推进。
9.3.3建立和健全排水工程设施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程序高的调度管理系统,对污水排放及收集系统进行统一的监视、操作和指挥,做到对运行工况及时、全面、准确的掌握。对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成立应急处理机构和制定应急处理实施预案,明确职责、响应程序、应急抢险和救援措施。
9.4社会保障
9.4.1建立健全社会监督
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生态、环境、资源的法律规章情况的监督;积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企业行为公开等制度;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举报信箱等,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9.4.2人力资源保障
9.4.3公众参与制度建设
坚持生态建设专业队伍、社会团体及公众参与相结合,积极发动、组织和引导社会团体及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生态保护和建设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9.4.4提供良好的合作软环境
逐步建立绿色招商和完善以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服务为主导的投资贸易政策体系;依法完善与之配套的资金、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为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9.4.5开展全方位的对外交流合作
国家部委
各省市政府
省内城市
市级政府部门
县(市)区
本地媒体
主办单位:昆明市人民政府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0871-65390101昆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