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小故事,故事很短,道理很深,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五彩秦安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棵长在河边的橡树用嘲讽的语气对芦苇说:
“瞧你,连麻雀都撑不住,只要吹起一阵涟漪的微风,你都会东倒西歪,真是弱不禁风。
你再看我,不仅能阻挡太阳的光线,还能笑对旋风和雷雨。
于你而言的狂风暴雨,对我来说也就是和风细雨。”
芦苇听后,并不作答,只是微微一笑。
一天深夜,暴风雨来袭,高大的橡树被连根拔起,吹入河中顺流而下,而岸边的芦苇,却安然无恙。
感悟:
很多时候,一个人越是傲慢,越容易摔跟头。
放低姿态,适时弯腰,才能抵抗人生风雨,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真正聪明的人,都能韬光养晦,藏起锋芒低调处事。
越谦卑的人,活得越高贵。
乌鸦和鸽子是好朋友,它们一起住在森林里。
乌鸦觉得大家都不喜欢自己,所以决定离开这片森林。
乌鸦去跟鸽子告别,它伤心地告诉鸽子:“在这里大家都嫌弃我,嫌我声音太难听了,我实在呆不下去了,其实我也不想离开的。”
鸽子听后,想了想说:“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无论你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有句话说得很好:
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疯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想就通了。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懂得向内归因。
遇事不责备,犯错不推脱,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有一位老先生很喜欢看报纸,他每天都会到离家最近的商店买报纸。
那里的营业员,见老先生只买报纸,对他很不尊重,总是一脸傲慢无礼。
老先生的朋友不解地问:“他那样对你,你为何不到其他地方去买呢?”
老先生笑着答道:
我们无法决定他人的态度,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心态。
跟他人较劲,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遇事不较劲,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待。
从前,有一匹马生活在草原上,它每天都可以独享一片新鲜的嫩草,过得非常快活自在。
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只鹿。马非常愤怒,觉得鹿闯入自己的领地,侵犯了自己。
于是,马便请求人帮它赶走鹿。
人说,如果马愿意装上马辔头,并答应让人骑在马背上,他就拿出最有效的武器为马去驱逐鹿。
马欣然同意了。
人骑上马背,赶走了鹿后,马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人的奴隶。
生活中,愚者总是互踩,智者却能互抬。
心胸狭隘,锱铢必较,心中容不下他人的人,最后只会自食苦果,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若能多点包容,看淡看开,才能达成双赢。
一天,有两位好朋友一起穿越地势险恶的大铁桥。
两个人都紧握着彼此的手,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大桥的铁锁栏杆,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前走。
看到他们轻易就走过了铁桥,有人便问他们: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要知道这里地势险恶、水声咆哮如雷,几乎没有人能成功通过。”
两人都很惊讶,一个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道地势如何。”
另一个也说:“我耳朵听不见,不知道水声如何。”
原来会跌下深渊的都是耳聪目明者。
为人处事,最怕心猿意马,心乱则事乱,如此很难成大事。
唯有定下心来,心无旁骛,不受外界干扰,专心做一件事,方能出类拔萃。
心简单了,路就顺了。
一位农夫牵着驴子去赶集,路过一口井边,驴子不小心掉进去。
农夫很着急,他想尽办法,都没能把驴子救上来。
听着驴子在井底绝望的哀嚎声,想着驴子会活活饿死在井里,农夫心如刀绞。
他实在不忍心看着驴子遭受这种折磨,想着与其让心爱的驴子受尽痛苦而死,不如用土把它埋了,早点让它解脱。
于是,一狠心便拿来一把铁锹,开始一铲铲地往井里填土。
可让农夫没想到的是,驴子把他放进去的土,从身上抖了下来,填在脚下,就这样慢慢地土越填越高,驴子离井口越来越近。
最后,靠着这些土,驴子便得救了。
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起起落落。
陷入绝境时,只要你不放弃,就会有转机。
所有的苦难,最后都会成为你崛起路上的垫脚石,让你爬得更快,站得更高。
一只流浪狗无意中,闯进入了一间四壁镶满镜子的大房间里。
看到周围出现了这么多条狗,流浪狗顿时慌张了。它恶狠狠地盯着“它们”,没想到“它们”也同样凶神恶煞地回瞪着它。
流浪狗气得龇牙咧嘴地说:“你们不要认为你们几个合在一起就可以打得过我,我可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了。”
此时,镜子里的狗也都咧开大嘴,露出了白森森的牙齿。
气极败坏的流浪狗,冲向一块镜子用力撞击,镜子被它撞破了。
流浪狗头上鲜血直流……
与人相处中,你怎样对待他人,他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你付会善意,得到真心;你温柔待人,收获暖心;你口吐善言,获得赞美。
反之亦然。
开始几天都非常顺利,可是,到了20多天的时候,沙漠里突然涌来铺天盖地的沙尘暴,把他装有食物和水的背包卷走了。
他的口袋里仅剩一个还没来得及吃的梨,他把梨紧紧攥在手里想着:“情况还不算太坏,至少我还有一个梨。”
饥饿、干渴、疲惫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时时向他袭来。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自盯着那个梨子说:“情况不算太坏,至少我还有一个梨。”
梨,成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三天后,他走出了沙漠,而那个小小的梨还在他的口袋里。
其实真正救他的不是梨,而心中的希望。
有了希望,就有了盼头,才不至于绝望。
才能迈过一个个艰难的坎,熬过一个个漫长的夜。
只要心存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有一个小孩看到一个装满栗子的瓶。他很想吃栗子,于是,便把手伸进装满栗子的瓶中。
他用力地抓一大把,当他想要拔出手来时,却发现瓶口太小了,自己的手被卡住了,怎么也拿不出来。
孩子无助地痛哭起来。
路人看到了就对小孩说:“你只要少拿一半,你的手就能很容易地出来了。要懂得知足啊。”
生活不如意,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如果总是任由欲望膨胀,就会被欲望掌控,最后会把自己困住。
眼前的小利,只会让人失去更多,只有放下贪念,才能真正拥有想要的东西。
唯有克制欲望,方能从容生活。
有两只小青蛙常年生活在小水沟里。
水沟里的水越来越少,能吃的食物已经不多了。
有一只小青蛙决定离开这个地方,于是,它每天开始不停地跳。
小青蛙让同伴也跟它一起跳,可同伴却说:“不是还有东西吃嘛,为啥要跳出去。”
终于,小青蛙跃出了小水沟,跳到了一个池塘。池塘水很清澈,里面吃的东西很多。
小青蛙开心地呼唤小伙伴一起过来,但那只小青蛙却说:“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懒得动了。”
不久以后,原来的水沟水干了,那只不肯离开的小青蛙饿死了。
墨守成规,只会让我们陷入被动状态。
遇到不尽人意的事,与其等待命运的宣判,不如提早做出调整和改变。
只有懂得未雨绸缪,才能让生活过得舒适安稳。
很多时候,我们过不好,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陷入固有的生活模式,缺少点拨。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和醒悟的过程。
许多让人醍醐灌顶的人生大道理,总能在平凡的小事里折射出来。
以上几个小故事,希望能在你追求幸福的路上,给你引路领航。
作者|晓晓,用指尖传递温情,用文字滋养心灵。
主播|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视觉中国
-风物君语-
今年的北京
热热热热热热到
思维停滞,词汇贫乏的风物君
每一个细胞都在幻想
超市里香气四溢的甜瓜
去除果瓤与瓜皮后
白嫩的果肉
一口下去
香味浓烈,清甜爽脆
不行不行,无心工作
干脆就和大家唠一唠
甜瓜这个磨人的小妖精!
▼
甜瓜的世界,不单纯!
甜瓜以瓜肉味甜而得名,又因其清香袭人,故名香瓜。
▲图/视觉中国
虽说甜瓜的外形以球、卵、椭圆或扁圆为主,但千瓜千面,不同种类的甜瓜亦有其独特的个性。
它们的面(皮)孔(色)相当多样,或黄、或白、或绿、或杂有各种斑纹,不一而足。
甜瓜家族十分庞大,好在其可按生态学简单地分为两大类:“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不然风物君真的不知该从何说起。
▲薄皮甜瓜果实较小,一般单果重0.3—1.0kg,果肉脆而多汁或面而少汁,皮薄,皮瓤可一起食用。东北华北为其主要产区。图/来自网络
根据外形特征,薄皮甜瓜可分为:白皮品种群,如益都银瓜、白沙蜜等;黄皮品种群,如金辉、黄金瓜等;花皮品种群,如羊角蜜,冰糖子等;绿皮品种群,如海冬青、王海瓜、绿宝等。
▲厚皮甜瓜果实比较大,一般单果重1.5—2.0kg或更大,果皮厚实且不能食用。厚皮甜瓜生长发育要求温暖、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等条件,以前只在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称新疆)、甘肃省等地种植,如新疆的哈密瓜、甘肃的白兰瓜等。图/来自网络
厚皮甜瓜按照表皮光滑程度和皮色可分为:黄皮品种,如伊丽莎白、金玉、金蜜等;白皮品种,如白兔、京玉等;绿皮品种,如新世纪等;网纹品种,如鲁厚甜1号、蜜兰等;花皮品种,如流星等。
如果你以为甜瓜们只是样貌不同,那你还是“太!年!轻!”。
不同种类的甜瓜,内心也各具特色,果肉有绿、白、赤红或橙黄多类,肉质脆或绵软,味香而甜。
▲切好的厚皮甜瓜,色泽浓郁、汁液丰富,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清凉与甘甜。图/来自网络
甜瓜喜光,强烈而充足的日照是它们的心头好。“少阴雨,日常晴空万里,烈日当头”的西北地区,因有充足的热量和光照而成为甜瓜的安乐窝,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高温烈日,光合产物多;夜间低温,呼吸消耗少,简直是甜瓜积累糖分的最佳环境。
▲甜瓜与西瓜的同框。图/视觉中国
甜瓜除了水分和蛋白质的含量低于西瓜外,其他营养成分均不少于西瓜,且芳香物质、矿物质、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高于西瓜。
多食甜瓜,有利于人体心脏和肝脏以及肠道系统的活动,促进内分泌和造血机能。医学上认为甜瓜具有“消暑热、解烦渴、利小便”的显著功效。
甜瓜的鲜果以食用为主,也可制作瓜干、瓜脯、瓜汁、瓜酱及腌渍品等。此外,其瓜蒂和种子亦可做药用。
甜瓜,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甜瓜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甜瓜一词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诗经》之中:
“七月食瓜(古称甜瓜为瓜或藤),八月断壶”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图/来自网络
其后《礼记》载曰:“为天子削瓜者,付之,巾以烯。为国君者,华之,巾以络……”。
天子削瓜,先削去皮,再切成四瓣,然后覆以丝麻巾。而国君则去皮切成两瓣,覆以粗麻布。足见当时等级越低,礼仪程序越简单。即便吃个甜瓜,也要分三六九等,不可僭越。
甜瓜,又是汉代宫廷的宠儿。《太平广记》载:“汉明帝阳贵人,梦食瓜,甚美,帝使求诸国。时敦煌献异瓜种,名穹隆(或名‘卡波’)。”
能出现在皇帝的梦里,而且还让见多识广的皇帝觉得“甚美”,派使者向诸国求取的,竟不是美人,而是甜瓜!
古人描述甜瓜时,总以“玉”相比。晋代道人葛洪《抱朴子》载:“至昆仑山有玉瓜,其形如世间(冬)瓜”。
甜瓜亦作为陪葬品,承载着生者对“逝者在地下世界能衣食无忧”的美好期愿。1959年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晋墓中出土有半个干缩的哈密瓜。
《王祯农书》称,“瓜品甚多,不可枚举。以状得名则有龙肝、虎掌、兔头、狸首、羊髓、蜜筒之称。以色得名则有乌瓜、白团、黄兔头、白瓤、小青、大斑”。
当时的古人已从形状和颜色对甜瓜进行了最早的分类,且对其的描述极为生动形象。
▲热爱生活、充满创意的劳动人民(你我他)享用甜瓜时,又怎会甘于只是切瓜削皮这么简单?↑↑↑花式吃瓜法了解一下。图/来自网络
我国古代的甜瓜栽培水平已相当之高。《王祯农书》载:“敦煌瓜大如斛,皆胜糖蜜,其皮暴干犹美”。
《汉书·地理志》曰:“敦煌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足见当时我国甜瓜的品质和产量已绝非一般,并出现了甜瓜干等加工食品。
中国哪里的甜瓜最好吃?
《史记》说:“召平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东陵瓜。”
西晋《广志》曰:“瓜之所出,以辽东、卢江、敦煌之种为美”。
又说“瓜州(今甘肃安西)大瓜,大如斛;出凉州(今甘肃武威)。猷须旧阳城御瓜”、“蜀地温食,瓜至冬熟”、“有秋泉瓜,秋种十月熟。”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古代瓜产区主要有现在的新疆、甘肃、陕西、河南、辽宁、安徽、山东、四川、福建等地。如今,其中不少仍是著名产区。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到底哪里的甜瓜最好吃?
新疆丨爽甜多汁,名扬四海
公元1228年成书的《真人西游记》中第一次提到新疆哈密瓜,赞其“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也”。
17世纪开始,哈蜜瓜列为新疆贡品。清《回疆嗽》“自康熙,哈益投诚,此瓜始人贡,谓之哈蜜蜂瓜”。
新疆的哈密甜瓜、甘瓜,维吾尔语称“库洪”。由于气候原因,我国只有新疆和甘肃敦煌一带出产自然生长的哈密瓜。
在素有“瓜果之乡”美称的新疆,种植着近百个品种的甜瓜,瓜的大小、形状、肉色千差万别。
大的重达十几公斤,小的不足一公斤;瓜的形状多为椭圆或扁圆;皮色有黄、绿、褐、白等,皮上有各种斑纹;肉色为乳白、黄、橘红或碧绿;肉质或脆或软。
在这近百种甜瓜之中,厚皮甜瓜要数产自伽师县的“伽师甜瓜”为最佳,薄皮甜瓜则以“冰糖雪梨”名声最大。
▲伽师甜瓜呈墨绿色,瓜大可到5公斤。图/来自网络
“伽师”,在维吾尔语中意为美丽富饶的地方。伽师甜瓜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被列为贡品,后经不断改良,瓜质越来越好。
紧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伽师县具有适宜甜瓜生长的独特气候与水土条件,当地瓜农和维吾尔族群众有贮瓜过冬的习惯,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甜瓜。
而新疆托克逊县的“冰糖雪梨”甜瓜,则被誉为甜瓜界的“白甜美”。
什么?有一种薄皮甜瓜叫“冰糖雪梨”?
没错!因为甜!所以任性!
“冰糖雪梨”甜如冰糖可不是说说而已,因其果肉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细腻、爽甜多汁而得名。
“冰糖雪梨”生长在新疆,也只有新疆特殊的气候条件才能种植出品质、口感俱佳的“冰糖雪梨”。
甘肃民勤丨含糖量高,历史悠久
民勤县的甜瓜生产历史十分悠久。
▲产自甘肃民勤的白兰瓜和兰州蜜瓜。图/视觉中国
▲甜瓜喜光,怕涝,在沙性土壤条件中也能茁壮成长。图/视觉中国
民勤是甘肃最大的厚皮甜瓜产地,也成为全国主要产地之一,其产品品质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
这里生产的“民勤蜜瓜”系列品种的厚皮甜瓜个大肉厚,含糖量高*,耐贮运,品质极佳,是消暑、止渴、开胃、除烦热、利小便、治口鼻疮、解暑的上乘佳品。
*注:以民勤蜜瓜玉金香甜瓜为例,在民勤生产含糖量在15%以上,而在其他地方生产含糖量在13%以下,与新疆哈密瓜相比含糖量高3—5个百分点。
▲黄河蜜瓜皮滑,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金黄色。有的有网纹,果肉淡绿,味甜,稍腻,肉质坚硬,耐贮运。图/视觉中国
作为民勤的金牌产品,黄河蜜瓜含糖量高达18%,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产品”,并指定为国家专用瓜生产基地。
1999年云南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金奖,故有瓜乡之美称。
和人类选美一样,甜瓜界也有自己的评比,而民勤甜瓜在此类评比中名列前茅。
“
在北京奥组委等权威机构举办的北京奥运果品暨中华名果评选活动中(2007年),民勤优质黄白蜜瓜以其优越品质,展示了强劲实力,在全国各地选送的260多个品种的瓜果中,脱颖而出。‘甘蜜宝’荣获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天香蜜’、‘金红宝’获二等奖,‘银蒂’获三等奖,是全国参评瓜类中惟一获奖的蜜瓜”。
——《民勤蜜瓜将“甜透”奥运会》西部商报
”
山东喻屯丨优质丰产,抢占市场
喻屯甜瓜的种植有近百年的历史。
这个位于济宁市中区南部,南四湖西畔,境内流淌着大大小小七条河流的小镇,地势低洼,水位较高,是典型的滨湖涝洼地区。降水年际分配不均,连涝连旱不断出现。
喻屯地势低洼,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失去自排条件,涝渍灾害严重。按理说,这并非种植甜瓜的绝佳条件。
▲去皮切块的甜瓜鲜嫩多汁。图/视觉中国
而喻屯能成为“甜瓜之乡”,则在于当地引进并推广了稻茬早春拱棚甜瓜种植,在降水量少的春季种植甜瓜,品种类型以“早熟、优质丰产、抗病、耐低温、耐湿、耐弱光且适合本地稻区生产的薄皮品种”为主,如景甜208、盛开花、庆甜2002、庆发白瓜、日出蜜雪等。
便利的交通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也为喻屯获得“甜瓜之乡”的美称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喻屯也毫不放过甜瓜带给自己的收益与美名,甚至在2004年5月4日,举办了首届山东(喻屯)甜瓜节,一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甜瓜生产基地。
而“极品早雪”则是喻屯的明星产品,“极品早雪”瓜如其名,果皮白色,特早熟,果形端正,果面洁白光亮,晶莹剔透,果肉白色,风味独特。
山西定襄丨甜香沙脆,回味无穷
种植甜瓜的最佳条件是拥有高盐碱成分的土壤,这样不仅能促进生育、提早成熟,还能增加糖分,且瓜香四溢。
定襄隶属山西省忻州市,三面群山环抱,境内四水灌流。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暖和,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
忻定盆地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盐碱下湿,土壤中含有盐碱等多种有机质,因此,忻定盆地自古就有种植甜瓜的习俗。
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种植手法,使定襄的甜瓜以“甜、香、沙、脆”著称,甘甜清冽、色泽柔美;清幽四溢、香存百里;沙绵松软、回味不尽;薄皮香脆、爽口爽心。
值得一提的是,阎锡山和薄一波的故居皆在此地。
无论是统治山西近四十年的阎锡山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定襄的甜瓜都不陌生。或许,某个炎热的午后,定襄甜瓜也曾上过他们的餐桌。
近年来,定襄县政府部门介入甜瓜种植业,大力发展瓜农种瓜,形成了规模种植甜瓜的特色农业。
每年夏季,定襄沿线种瓜、售瓜、瓜田采摘已成当地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瓜果市场,被当地人和过往食客誉为“瓜乡”。
河北廊坊丨晶莹剔透,香甜可口
安次甜瓜是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特产。安次甜瓜品种以天蜜脆梨为主,白如玉、甜如蜜、脆如梨,风味独特,是我国唯一脆梨风味的甜瓜品种。
▲用勺子将瓜肉挖成球状,省去了削皮不说,还有一种吃冰激凌的快感。图/来自网络
甜蜜脆梨外观形状为椭圆形,果皮较厚,果皮纯白色,光滑靓丽,晶莹剔透,瓜肉白色,质地细密,脆爽似梨、甜美多汁、香甜可口。耐储运性极强,自然条件下可贮藏30天。
安次甜瓜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内在品质优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经检测,其总糖含量达7.6%,明显高于普通甜瓜,纤维素含量0.22%,明显低于普通甜瓜,因此形成脆爽、甜美的独特品质。
安次区厚皮甜瓜栽培始于1987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1997年被中国特产研究会命名为“蜜瓜特产之乡”,成为我国北方厚皮甜瓜主产区之一。
陕西阎良丨肉厚腔小,风味纯正
阎良甜瓜以其甘甜爽口、风味纯正、肉厚腔小、耐贮耐运而享誉全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图/大唐雷音寺
阎良位于古城西安东北部,曾是古丝绸之路上各国商贾聚集的地方。西汉206年,由埃及商人将甜瓜种子带到阎良地区后,甜瓜在这里落地生根。
阎良区境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带,南受秦岭山脉影响,春季温和多风,回暖早,升温快,当地独特的沉沙褐土渐渐演变为垆土,成为培育农作物的天然“肥料”。
阎良甜瓜种类丰富,从果实特性可划分为白皮白肉厚皮甜瓜,主要品种有“小籽系列”、“富阎28”、“红阎良”、“冰糖雪梨”等;白皮红肉厚皮甜瓜,主要品种有‘五月雪’、“田红玉2号”等;红皮红肉“童年”,薄皮甜瓜的主要品种有“芝麻蜜”、“花魁”、“千玉10号”等。
..\
哪儿的甜瓜是你记忆中最美的味道?
快留言告诉风物君吧!
文丨章鱼
图编丨袁千禧
参考资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编写焦自高主编
《画说棚室甜瓜栽培新技术》
朱莉曾剑波李云飞主编
《西瓜、甜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马德伟刘云惠《中国甜瓜今夕考》
西部商报《民勤蜜瓜将“甜透”奥运会》
王艳丽马辉李敏
《浅谈南四湖及滨湖涝洼地的综合治理》
王倩楠余冬冬王晓峰
《陕西阎良甜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本文图片源自视觉中国、汇图网、网络
挂历,一种特定时代的产物,它曾风靡一时,承载了审美趣味与日历查询的双重功能。
数十年后的今天,挂历早就被尘封在世人的记忆之外,大家视线都盯着手机,再不愿意抬头半分,这样的雅物再难见到了。
前阵子我淘到了一本挂历,打开它,我竟感到了无限的惊喜!
不是我夸张乱吹,在历代挂历中它可以足以冠压群芳,排行第一。
它就是《红楼梦图咏》,1978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品。
不信?让我们一起翻开瞧瞧。
这本挂历封面看似平平无奇,只有一幅简单的竹子图,左侧写了年份,题款处分明是“旦宅”二字,没错,这本挂历的绘画全部出自海派名家刘旦宅的作品。
说起刘旦宅,喜欢连环画的朋友肯定不会陌生:他是温州人,不世出的绘画奇才,十岁就办了个人画展,后来长期在上海发展,画过不少经典连环画,比如《屈原》《李时珍》,年画《西施》《王昭君》等。
但最让我欣赏的还是他的红楼人物系列,在我眼里,他画的红楼人物全中国没有一个画家比得上,即使是大名鼎鼎的戴敦邦,画了一辈子红楼,算得上一流,却也无法达到刘旦宅那样级别的仙韵来。
刘旦宅为《红楼梦》小说配的插画、还有那套T69十二钗邮票都广为人知,但这套《红楼梦图咏》则未见再版,我们只能在这份挂历中探寻博大的古典文化之美了。
这本挂历文雅至极,设计精心巧妙,有四处经典,容我慢慢分说。
第一经典,自然是主体位置的精美插图。
挂历选用的12个红楼梦故事场景,并不是个个路人皆知,比如“射谜”、“攒金”等,需要读者对红楼文化颇有了解,以至于吃瓜群众们看到觉得美,却不知美何所在。
这一月份,名为射谜,就是猜谜的意思。
正是上元灯节的场面,此情此景不会是之前元春送来灯谜那次,因为画面中宝玉和几个姐妹开心轻松的样子,他爸贾政肯定不在场。所以我推断画面为第五十回《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在雪中对联后,宝玉和姐妹们跑到惜春妹子的卧房暖香坞去,为来年的灯会准备谜面。原文说“打起猩红毡帘,已觉暖气拂脸”,所以此处突出一个“暖”字,画面中刘旦宅运用了红色为主色调,玫红,橘红,粉红,读者仿佛也能感到暖气拂面。
高处漂亮的灯笼,远处彩色迷幻的光线,说不尽的华美。幔布微微摆动,自然巧妙地区隔几个主人公,四位少女应该是宝钗、黛玉、湘云和李纨。
第二经典:挂历下半部分配上丝织品图案做底纹,这些织品来自故宫博物院馆藏。
一月份用的是“清代杏黄地云纹杂宝团凤灯笼妆花缎”,一长串的名字,看着就十分高级,这样的皇家规格,即使贾府配不上,贵府放着肯定是开心的。这样底纹设计在从前挂历中是非常罕见的,而底纹图案又刚好是灯笼,与射谜主题非常吻合。
第三经典:月份日期的字体形态设计也十分考究,月份以六芒星薄荷叶打底,同一星期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星标,独具匠心。
第四经典,则是每一幅右下角的题诗,这些诗作出自当代著名红学家,应景而作,书法看着也有不少雅趣。
放鸢,就是放风筝。红楼梦只有一处放风筝的故事,即第七十回《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暮春之际,诗社众人正在填词,突然一只大蝴蝶风筝撞入,引发了大家放风筝的兴头,黛玉说,不如我们也去放晦气吧(民俗:让霉运随着风筝飞走)。
于是宝玉就唤人取他的大螃蟹、大鱼风筝来,都说没有了,而新送来的是个美人风筝,倒也很对宝玉胃口。可是只有他的风筝总是放不起来,他恨恨地说:“若不是个美人,我肯定要踩几脚。”
原文所说,薛宝琴有个大红蝙蝠、宝钗的风筝是七只大雁,探春的风筝最惹眼,是软翅子大凤凰,这样再看此图很能更明白些。
除了双鱼风筝归属不明确,图中大凤凰,红蝙蝠,美人,还有若影若现的七只大雁(不是活的大雁,是风筝)他们的主人都有一一对应的宿命。
有个小插曲,惜春的凤凰风筝和其他风筝搅在了一起断开,这预示着她的未来是喜是忧?留待大家去思考。
图中人物虽多,但姿态各异,错落有致。刘旦宅工写兼备,笔法留有仙韵,挥洒自如,勾画出远近红霞一般的春花,以及比花儿还娇美的红楼女儿们,好一派春意盎然,欢快热闹的放鸢图景!
二月份的配诗由姚雪垠所题,他以写《李自成》出名,其实他也算一位红学爱好者。
读曲是个名场景,全称“双玉读曲”,出自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同名邮票也是刘旦宅所画,目前已经涨到几千元一枚,我认为《图咏》中的读曲美感丝毫不比邮票版逊色。
宝玉偷看禁书《西厢记》,被黛玉发现,于是黛玉被宝玉拖下水,俩人一起看这本书。如今各种限制级故事大家都已看腻,但对古人来说,西厢记足够让两个情窦初开的娃娃面红耳热。
桃花纷纷扬扬落下,一对璧人一起品读西厢,她们的心灵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纪的大门,此情此景,是仙界还是凡间?是现实还是虚幻边界早已被刘旦宅揉碎。宝玉的衣裳配色立于大环境中,引人注目。
如果要给黛玉配个动词,那就是葬花。葬花是黛玉的一个爱好。出自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一回中她和宝玉怄气,又吃了晴雯的闭门羹,一时想不开,就去葬花,并哭出了著名的《葬花吟》。
在她的人生理念中,花是美好的东西,当花的生命不再,不能让它随着流水到肮脏的地方去,而应该拿锦囊包起来,埋在土里,以示尊重。她通过这样的仪式,把红楼两个精神核心:“美好与毁灭”反复强调,在读者心中打钻生根。
图中的黛玉,一袭白衣,袅袅婷婷,流水般的线条勾勒出她颀长的身材。她拄着花锄,脚边是香囊,身前是香丘,正是花最后的归宿。
她埋葬着花朵,想到的却是自己的未来,自己再青春美丽,命运下坡路也都不可阻挡,于是悲从中来。
刘旦宅笔下的人物,眉眼精巧细致,线条简洁而传神。图中的黛玉分明是一位仙女。
宝钗扑蝶,与黛玉葬花放在了同一回,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这里的杨妃当然不是杨贵妃,而是指代微胖有贵妃神韵的薛宝钗了。
关于宝钗扑蝶这段,用意也让很多读者费解。
说那天芒种,正是春去夏来,告别花神的日子,众人唯独没见黛玉(黛玉偷偷葬花去了),宝钗要去寻黛玉,却发现宝玉早她一步去寻了。
宝钗心思缜密,想到双玉关系很好,自己就不要去掺和,正想间,一对玉色蝴蝶,大如团扇,蹁跹而来,宝钗拿扇扑打(潜意识要打玉?),当然是抓不到的,蝴蝶穿花度柳而去,宝钗追得香汗阵阵,娇喘微微。由蝶引导,让她到了滴翠亭,听到了一个惊人的八卦。
宝钗扑蝶着墨并不多,却让一位闺阁淑女,大家闺秀动了起来,显得活色生香,非常难得。刘旦宅在创作时却有意将扑蝶和偷听连在一起,柳树的颜色显得毛糙灰暗,这幅我认为是全套挂历中最逊色的。
拾麟,即拾起麒麟,出自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就是宝玉和史湘云的感情线,我没有深读红楼,并不理解甄宝玉与贾宝玉的区别。在这个故事中,我只能看到宝玉对湘云妹子是有意思的。
除了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还有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如今又添了一个“麒麟白首双星”,从回目来看就是他俩后期有戏。
之前在清虚观打礁,宝玉看到道士端出一个金麒麟,他听说湘云也有一个类似的金麒麟,于是马上厚着脸皮在黛玉面前把金麒麟收藏起来。潜意识里,宝玉还是希望和云妹子多一层暧昧的联系。宝玉就是这样,贪多不厌,所以黛玉才总是生气。
湘云去访宝玉的时候,看到有个金色东西遗落在地上,丫鬟翠缕捡起来就乐了,方才她俩还在谈论阴阳相配之道。
翠缕很清楚湘云有个麒麟,这回又捡到一个文采辉煌的麒麟,结合刚才聊的阴阳,难免不多想,所以故意笑着说:“是件宝贝,姑娘瞧不得。”
湘云拿到了这个麒麟,擎在掌上,只是默默不语,出神而思。
至于她在想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我认为刘旦宅偏爱湘云,笔下形象比黛玉宝钗要更好看,她青春可爱,脸部圆润,有邻家小妹之感,穿着鹅黄色衣衫,与刘大师十二钗系列的形象很一致。
窥窗,指黛玉窥窗,出自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宝钗有天中午想找宝玉聊天解闷,来到绛芸轩,宝玉已经睡着了,而丫鬟袭人坐在床边给宝玉绣肚兜,针工精巧,恰好袭人有事出去,宝钗就坐下来研究肚兜工艺。
坐者无心,窥者有意,黛玉早就对宝钗这个情敌不满,此刻她在窗外看到了这一幕,其实屋内当事人心里都没鬼,但是黛玉却扯着同来的湘云一起窥看取笑,于是有了下图这一幕。
湘云想起宝钗一向对自己挺好,她对黛玉印象反而不太好,此刻她就不愿意合谋去窥看屋内的“八卦”,于是扯着黛玉离开。
这二人,一个想要对窗内之情揪着不放,一个想要远离是非,刘旦宅将此情态传神写照,一目了然。至于芭蕉和下面的两只睡着的仙鹤,也与原文所述一般无二。
秋高气爽,大家坐在一起吃肥螃蟹,以菊花为题作诗,比高低。出自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最后潇湘妃子林黛玉夺冠。我个人无法欣赏红楼的诗文,那些咏菊的诗歌读着并无任何趣味。
咏菊的诗歌虽然不能欣赏,但挂历中的图景能让人眼前一亮。
既然回目是林黛玉夺冠,这一幅中她肯定是居于主位,旁边有桂花、菊花,枫叶陪衬,秋意浓浓。
攒,是聚拢的意思,“攒金”说的是凑份子。出自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贾母这位老太太平时啥事没有,吃饱了撑的,就总想着如何换不同花样取乐。
这次恰逢王熙凤生日,贾母就灵光一闪,要大家学小户人家凑份子过生日,要求每人出一些银两把凤姐生日经费凑足。
贾母发话了,谁敢不依从呢,从王夫人,薛姨妈,乃至丫鬟甚至姨娘都不得凑份子。这让我想到了如今流行的慈善一日捐,没说必须捐,可是老大都带头了,你捐不捐?
以前用的都是公款,这次是要动大家的私款,这就会让许多人心头一紧。
从攒金一回可以看到贾府很多人物关系,比如姨娘地位甚至还没大牌丫头高,而且凤姐仗着贾母宠幸,对比自己级别低等的人毫不手软。
贾母指派宁府的尤氏(贾珍的夫人)主办生日会,尤氏又不是大本事的人,自然还是要提着凑齐的银子找凤姐核对具体事宜。
此图凤姐一袭华丽衣裳,发饰也极为精巧,显然是准备生日,精心打扮起来,后面是丫鬟平儿,一副见怪不怪的神情。
而蓝衣的尤氏,和凤姐是妯娌关系,俩人处得不错,所以可以随便开对方玩笑,就这些银子的收缴一件小事,揭露了凤姐刻薄寡恩,表里不一的特征。
这里刘旦宅的用色,就比那些青春少女要凝重晦暗得多,凤姐、尤氏已经代表了贾家的阴暗面,仿佛深层的暗流涌动,所以此图雍容华贵之余,难掩盖一股邪气。
惜春描园,出自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宝玉的小妹妹惜春,有些绘画爱好和天赋,又经母蝗虫刘姥姥所求,贾母就让惜春把大观园给画下来。
惜春就很头疼,她年纪小,水平也不算高,这么高难度的项目可把她难倒了。
幸好宝钗姐姐是一位全知全能的人,她给惜春提了很多绘画经验和技巧,这一回就是宝钗晒学识的,连黛玉都不太懂。
所以我们看图中,红色的怯生生的小妹子是惜春,而主位粉衣确定是宝钗,湘云一般都是随着宝钗的,屋内陈设古雅风趣,特别是那块仙鹤屏风,很是亮眼。
可惜直到80回,贾母催促多次,惜春还是没有完成这幅大观园图。惜春的大观园图的结局也成为了红楼谜团之一。
补裘,出自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这个故事我曾在高中辅助课本中见过,说的是宝玉得了一件俄罗斯的褂子,进口货,极为珍贵,可是他一时马虎给烧了个小洞,第二天又是正日子,不得不穿,这该如何向贾母交代?
其他府内没有能人能补这件褂子,只有宝玉的丫鬟晴雯有这个手艺,偏不巧那天晴雯重病在身,只觉头重身轻,为了宝玉的面子,她拼了命,熬通宵补好了缺口。
宝玉在旁见她憔悴挣命,也是坐立不安,给她披上一件灰鼠斗篷,这里雀金裘确实有大量孔雀毛,非常漂亮,比撕扇子那段,宝玉和晴雯的情在这里显得更深更浓。
和一月份一样,赠梅也是出自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宝玉和姐妹们比联句作诗,他输了,就要玩大冒险,李纨罚他去栊翠庵妙玉处拿红梅。
妙玉生性清高,属于高冷美女,她那边的红梅花却惹人眼馋,李纨不喜欢妙玉,但她相信宝玉出马是有希望搞到红梅花的。妙玉对宝玉有一份潜藏的感情,其实外人也看得明明白白。
这一幕赠梅,宝玉找妙玉借梅花,是画家脑补出来的,在原文中以留白处理,只见结果不见经过。
一语未了,只见宝玉笑欣欣擎了一枝红梅进来。
但可以想见,这位被清规束缚的美女,她对世俗情爱的渴望,是掩盖不住的。
她虽不言明,但那一枝鲜艳的红梅,正代表了对宝玉的情有独钟。
白雪红梅映照下,两人看起来也很般配。
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绘画,书法,诗歌,织品,装帧等等都在这样一本挂历上体现出来,可见其制作之用心,价值之宝贵。
这本挂历于1978年上市,当时售价也要2.8元,换算到今天起码要百倍定价。
今天的人们,追求眼前短平快的商业价值,是不是还有可能做出这样古雅的艺术品?
技术当然不是问题,我泱泱中华,人才辈出,达到一流画境的难道就只有刘旦宅先生吗?
可是,如今难得一部好电影,好电视剧,也难得一首好歌,能缠绕人的心头。文化产品虽然数量激增,却味同嚼蜡。
便捷的传媒让大家神经麻木,低俗肤浅的短视频给不了人惊喜,也让人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天天吃着垃圾食品,纯粹挥霍光阴而已。
一本挂历,就能把博大深邃的国学魅力铺展开来,这样的宝物,真应该被发掘,被致敬,成为新时代文化产品缔造者所思考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