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次方点评观察,区域性酒店品牌投资机会依然存在,但需要投资人构建自身专业能力,谨慎选择产品以及投资时机。
做熟不做生是投资人最好的选择
“做熟不做生”是来自华中地区的资深投资人刘总在酒店投资生涯中秉持的一个投资主要原则。十余年酒店投资生涯,他复投了同一区域酒店品牌珀林酒管旗下多家酒店,将其中一家湖南地级市的莫林酒店RevPar做到260元/间,他本人也在这过程中将主业从地产营销转到了酒店投资。
为何十年内多次复投同一家区域品牌?在他看来:
选择自己熟知且有谱的区域。我的酒店投资主阵地湖南是品牌大本营,无论是我个人还是品牌方,对当地的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比较了解,且多年积累的政企资源、客群都在这片土地上。
加盟越多,合作越顺畅。在同一酒店集团中,加盟的酒店越多,与酒管公司之间的磨合就越多,双方的合作也会越加顺畅,更有助于多方资源协同发力。
刘总表示,相对于国内国际的头部品牌,常年深耕地方的区域品牌在二三线城市更有优势。“品牌在当地知名度较高,能够带来稳定的客源。并且当区域品牌处在扩张期时,对加盟费用的优惠力度会大于头部酒店集团。此外,当区域品牌有了OTA集团支持之后,品牌方的筹开期间服务、装修供应链透明度、品牌的宣传能力等都与头部品牌不相上下。”
门槛低、更灵活,但要提防“水土不服”
来自华东地区的资深投资人石总表示:“我入行的时候正值区域性经济连锁酒店爆发增长,这类酒店加盟收费标准低,起步的房量要求也少,小几十间房间也能做,不像现在基本要80间起步。如果选对了地段和物业,运气好的时候2年就能回本。我在酒店行业的第一桶金就是靠投了几家这类经济型酒店赚来的。”
但这类酒店在一定区域内的迅速复制,也给投资人带来了问题。“我早期在上海曾经投过某区域性经济型品牌,当时品牌方承诺2公里近距离保护政策,但是开业后没能严格执行,导致原本30%左右的会员客户被分走10%,这种情况在我转投国际品牌后的这五年就没有发生过。”石总表示。
另一位投资人徐总,于2015年在江浙一带投资了数家南方起家的区域性连锁品牌的门店。彼时该品牌正试图摘下区域标签走出华南,为区域外加盟提供了不少优惠加盟政策。“投第一家的时候给的政策优惠不错,但是后来随着该品牌门店短期迅速扩张,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以及人员储备的能力没有更上,导致品牌后续派驻过来的门店经理水平下降。”
走差异化路线小型精品做高溢价
除了标准化、可复制的连锁酒店产品之外,投资人还可以投资小型精品生活方式酒店。这类酒店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以及文化特色,深耕在地文化,挖出了品牌价值的“护城河”。发源自四川的禅驿品牌,旗下各个酒店依据自身情况和区域差异文化,围绕“禅文化”设计属于酒店自己各类文化活动,形成组合项目,为客人提供场景化动态体验,以及后续社群文化的互动体验。独特的住宿体验可以为投资人在同样的物业成本下带来更高的溢价;具有较高审美风格的酒店空间以及环境的利用,亦可给酒店带来可观的非房收入。
禅驿品牌创始人胡树忠也深知,自创品牌在市场上很难打得过连锁酒店集团,品牌的影响力也未广泛传播开。因此,相较一般的连锁品牌,禅驿对投资人以及业主群体在物业选择、门店设计、与景区和当地文旅部门的联结等方面给予了更为周到的支持。
位于四川绵阳的禅驿·仙海别院
区域性酒店品牌还值得投吗?
盘点上述案例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找到合适的产品和定位,区域性酒店品牌仍有投资价值:
深耕本地市场区域性酒店品牌通常对本地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这些品牌往往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吸引寻求差异化体验的消费者。此外,区域性酒店品牌往往与当地社区有更紧密的联系,能够更好地利用本地资源和关系网络。
高灵活度、加盟门槛低相比头部连锁酒店“80间房”的门槛,投资区域性连锁品牌需要的初始投资较低,对物业配置的要求灵活,适合不同地域中小投资者。此外,区域性品牌在运营和管理上通常更为灵活,在巨头们的挤压下为了抢占市场,更愿意让利投资人,且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区域性品牌也有其局限性:品牌影响力有限与头部连锁品牌相比,区域性酒店品牌在走出去之前,知名度和影响力通常局限于特定地区,这限制了它们的市场潜力和扩张能力。在非本地市场,区域性酒店品牌可能缺乏知名度,难以吸引广泛的客户群体。区域酒店品牌可能无法像大型连锁品牌那样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这可能导致采购成本较高。
品牌管理能力挑战伴随极速扩张,区域性酒店品牌可能面临管理上的挑战。相比连锁巨头们,区域性品牌缺乏系统的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影响员工的专业成长和服务质量。这对区域如何维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酒店提出了挑战。
该怎么投?梳理自身资源,认清品牌定位
结合自身资源选择适配区域投资人要明确自己对投资目的地的熟悉程度,梳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政企资源。如果是跨区域投资,不能只听品牌方的宣传,可以多向本地投资者请教,甚至寻找本地合伙人,由合伙人协助处理选址筹建、证照办理等事宜。
考察区域内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程度多位投资者表示,相较于全国性酒店集团及旗下品牌,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对已在当地发展多年的区域性品牌认可度更高。同时,在一众区域酒店品牌中,可以优先选择定位更具差异化的酒店品牌。
考察品牌在区域内发展程度无论是投资区域性品牌还是全国性品牌,考察品牌在投资目的地的发展程度这一点都需要做。正如全国性品牌在不同区域市场的发展情况不一致一样,区域性品牌发展版图边缘城市,发展情况大概率与总部所在地有所差距。投资人可以通过OTA查看意向品牌在所选区域的门店数量以及房价等方式,进行具体判断。
谨慎选择合作时机与多位投资人交流后发现,在投资区域性酒店品牌时,合作的时机最为重要。在选择品牌过程中,需要评估品牌在所在区域内的发展阶段。
区域品牌创立的初期:除非和创始团队关系很好,相互知根知底,不然不建议投,这时候品牌运营管理通常不甚规范,风险较高。
品牌区域内扩张期:此时品牌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打法,可以进行产品化输出,并且希望通过规模效应,降本提效扩大市场占有率。选择加盟这个阶段的区域性品牌通常可以获得品牌方更大的扶持力度。在如今内卷的情况下,加盟费用相较于连锁巨头们有更多的议价空间。
区域品牌全国化阶段:此时品牌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并正在进行跨区域布局。此时,这个阶段品牌在新区域“开疆拓土”的门店前期通常可以享受到在设计、材料升级等方面的独特待遇,但投资者更要谨慎考察门店开业之后的事,品牌管理能力的辐射能力,以及是否有托底政策支持等等,避免成为品牌扩张的“炮灰”。
写在最后
从投资人角度来看,选择单体酒店、头部连锁品牌,还是区域性品牌,背后的投资逻辑并无二致。
没有最好的品牌,只有合适的选择。目前整个行业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什么样的品牌能给投资人提供最大化的支持,最大化的撬动投资人自身的能力杠杆,那这个品牌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归根到底,充分的市场竞争也对投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人需要多维度构建自身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科学谨慎地评判以及物业条件、加盟条件等外在条件的匹配,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在最合适的时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