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是江苏园博园绕不开的主题词。汤山为园博园所在地,此处拥有驰名中外的国家地质公园,其新近纪的火山地貌沉默、粗粝、庄严、富有历史感,是汤山空间美学的精神缩影。
江苏园博园选址在汤山北部的采矿集聚区,中国水泥厂和江南水泥厂曾在此处分别开采孔山矿和茨山矿,将开采的碎石研磨为石粉,成为生产水泥的骨料。60多家水泥及配套生产厂家搬迁后,园博园建设场地遗存无数石坑、石壁、石岗、乱石的印记。
此外,开凿于明永乐三年的全国重点文物“阳山碑材”与江苏园博园仅一山之隔,更是展现了600年前古代工匠高超的石材营造智慧和能力。
江苏园博园一号主入口也称西平门,位于园博园主展馆西偏北的轴线上。一号主入口与主展馆之间有一座小山相隔,山顶标高为75.0米,主入口广场标高为28.0米,主入口流线需穿过山谷进入园区。
规划初始设想是开凿山体以连接主入口和主展馆,让游客穿越最高处在30米以上的天堑,到达50.0米标高的主展馆,流线富有仪式感和体验性。
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工程难度,选择尽量保留现状山体、减少开挖量的生态策略。方案在入口广场处设计了6段阶梯,每段18步,共计108级台阶,并配合自动扶梯到达45.0米标高,再穿越山谷,沿着面对主展馆的轴线进入园区。
游客服务中心位于一号入口大台阶西南侧,背靠山坡崖壁。面对108级台阶形成的景区主入口,游客服务中心同样采用阶梯状形态面向中心广场,通过连续的台阶和休息平台,消融建筑体量。
主入口广场自然延伸至整个游客服务中心的屋面,在弱化建筑自身形态的同时,强化了开放性公共空间的场所特质。这一努力有助于改善建筑和人之间不断疏远的关系,使大规模的人类建造活动不再侵蚀自然,重新回到作为场所的起源。
面向入口广场的大台阶充满仪式感和指向性,本身就是象征物和标志物。石阶向上延伸,成为建筑背后山体崖壁的一部分,唤醒自然能量,感受自然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