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毕业后的徐振南回到了故乡泉州,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工作,专注考研却遗憾落榜的他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那时候,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才刚刚起步,国外客户和国内商家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议价空间”让徐振南嗅到了商机。不久,他注册了泉州艾伦服饰有限公司,在一套3房2厅的公寓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客厅用来办公,房间当做宿舍,在简陋的办公环境里,不安于现状的徐振南一边不断寻找客源争取订单,一边利用进货的时候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他发现女性服装产品、贴身衣物等快销品在欧美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于是决定把这块业务做得更深更广,进军欧美市场。
营销方面,传统的外贸商只肯接收客源大、价格好的订单,徐振南却反其道而行,他不挑不拣,接收“碎片化”的订单。“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精,一个小小的产品只要做专业了,同样可以成功。”经过前期的积累,徐振南已经能够完全掌控源头工厂到终端买家,丰富的谈判经验让他能够轻松争取到较高的出口价格,再小的订单他也能吃下。
从租用3房2厅办公到创业资产千万
业务越做越大,徐振南的团队也在逐渐扩大。
2011年6月,徐振南合并公司和所有员工并成立厦门市和新服饰有限公司,公司搬迁至厦门双利工业区开始600平米的仓储和办公。2016年,和新实业完成仓储面积2000平米物流操作中心,计划引进自动分拣包装流水线提高作业效率。据徐振南介绍,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企业前期团队组建、生产基地、物流售后等几大模块的建设,同时累计持有国际品牌12个,持有专利10几个,企业员工共100多人,公司年产值2个多亿。
提及未来,徐振南想让公司向轻资产服务型公司转型,为不同客人提供不同外贸的解决方案。“在韩国,我们有设计研发团队;在美国,我有营销推广团队;在国内,我有控股、参股的工厂。我们既能够为国外的大客户提供解决品牌营销推广的一条龙解决方案,也能为那些小客户提供解决生产物流仓储这些一条龙的解决方案。”经过不断奋斗与打拼,徐振南带领的和新实业实已成为了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
“那两年虽然过的辛苦一点,但让我对供应链有更深刻的理解。”精准的市场判断加上不同于他人的营销线路选择,即便外贸的趋势每年都在下滑,但徐振南公司的业绩却每年都在翻倍增长。
设立奖学金,浓浓阳光情
“我很感激在阳光学院里遇到的每一位老师。”回首在阳光学院的成长时光,徐振南心怀感恩又感悟颇多。虽然他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但专业课成绩却不是很理想,“老师不但没有放弃我们,还不断给我机会,在课上提问我,还安排成绩好的同学给我补课。”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徐振南的成绩赶了上来。
在阳光四年的求学经历,让徐振南学会了梦想、务实、拼搏和充满激情。这种精神也让他在创业过程不断地克服困难,走过挫折并渐渐迈向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阳光情怀也愈加浓烈。
今年1月份,他回到母校参加阳光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学术沙龙,结合自己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从B2C的角度分析了阳光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关键点,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年初,徐振南主动提出以和新实业有限公司的名义设立“和新实业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外经贸系勤奋学习、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本科生。在11月份举办的创业校友返校报告会上,他不但为学子们送上四个创业锦囊,还现场进行招聘,为应届毕业生提供20个就业岗位,提供优质的就业平台。
除此之外,徐振南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向贵州、泉州等多所学校捐赠教学设施、资助50余名学生完成学习梦。
“感恩之心离财富最近。”创业路上,徐振南一直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宣传部陈松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