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禁养犬名单,为何各地不统一?
但看《成都市犬类饲养管理规定》,规定了22种攻击性犬类和大型犬类,但罗威纳犬并不包括在内。
调查发现,已出台城市养犬管理规定的城市,对于养犬禁令和限制养犬的规定各不相同。
在北京市重点管理区域(市六区),不允许饲养肩高超过35厘米的犬只,每户只能饲养一只。
石家庄等城市重点管理区域列出了“准饲养犬只名录”,对犬只肩高、体长提出了要求,太原等城市则将“禁止饲养犬只”列入重点管理区域。狗清单”。
如果你仔细观察,即使他们发布了重点管理区域养犬“黑名单”或“白名单”,不同城市的名单也有所不同:例如沉阳规定了48种禁止饲养的狗,上海规定了21种,南京30种,济南56种……
数量上的巨大差异意味着某种狗品种可能在一个地方被允许,但在另一个地方被禁止。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中华田园犬,作为本土犬种,在大多数城市都是被禁止的。在沉阳、郑州、海口等地,中华田园犬被列入暴力犬只名单,而在呼和浩特,它也是重点犬只饲养管理区域允许的犬种。
不同的城市对于养殖数量有不同的规定。北京、天津等城市,重点管理区域的养犬数量严格限制为一只,而南宁、重庆等部分城市,如果登记期间没有养犬违法记录,可以向养第二只狗。
在养犬证申请费用方面,有的城市需要每年缴纳,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而有的城市则完全免费。
但各地实施时,具体养犬规则的制定权则留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这就是为什么各地养狗规定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巨大。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人口密度、城市环境等因素,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是我国立法的基本特征。
如今,就我国城市环境整体发展而言,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巨大差异的政策法规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克服这种地方差异引发的矛盾,需要跟进与时俱进的政策,不断积极完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
公安机关人手不足、登记制度流于形式、处理纠纷的态度“和平”、社区治理职能缺位,都是导致现行养犬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打击力度不够的原因。
狗虽然是人类的宠物和伴侣,但也需要管理和规范。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从各方面使宠物饲养适应快速现代化的社会。理念意识、政策体系、执法监管都需要抓紧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