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吴亚飞)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速变化,民政服务机构中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都属于易感人群,不少服务机构人员密集,存在疫情发生风险。
1月26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该局成立民政系统爱国卫生活动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民政系统的爱国卫生活动和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加强全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精神病院、救助管理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殡葬服务机构、婚姻登记机关等民政服务机构的卫生和疫情防控工作。
针对管理服务对象特点,设立隔离观察区,按照一“问”、二“查”、三“处置”、四“报告”的程序合理处置,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加强对低保对象和散居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结合“寒冬送温暖”活动,充分发挥主动发现机制作用,对困难对象及时发现、及时救助。
[养老服务方面]
1、实施养老机构全封闭式管理
养老机构取消院内集体活动,取消群体性聚餐活动。引导老人尽量待在自己的房间内或者分批次有组织的在户外活动。定时开展消毒工作。
3、做好隔离工作
对个别特殊情况返院的老年人,做好重点观察和隔离。各养老机构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现体温异常的,及时处置。
4、暂停运营养老服务设施
暂停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设施运营。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没有托养老年人的,暂不开门运营。
[困难人群方面]
[临时救助方面]
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有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要求必须进行临时救助人员入站健康检查;对来自武汉等高发疫区,并且体温异常或伴有其他症状的求助者,立即就地采取“救助专用车”流动隔离;在救助站内设立生活设施齐全的单独观察室和隔离室,场所环境每日进行卫生清理、消毒,登记每一位受助者身体状况;工作人员每日根据滞站情况进行资助车票购买,尽可能减少站内滞留人员数量,对于来自疫区的受助人员,经体温筛查及问询身体无异常后,才允许其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