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长春市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在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正式成立。12月8日,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在短短20天里救助站已经救助了5只野生鸟类,有池鹭、白鹭、野鸭、红隼、白骨顶鸡等,其中有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余为国家“三有”野生保护动物。
救助
现在救助的都是迁徙中掉队的
“我们之后也陆续去救助了几只其他的动物,目前这些动物的状态都不错。”邸海洋说,他们救助站的职能是对长春市城区受伤、迷途、饥饿、受困等野生动物实施收容和救助,多以鸟类为主,一般救助的“旺季”集中在春季和秋季,鸟类的繁殖季以及快要入冬了,鸟类的迁徙季,“我们现在救助的鸟类,一般都是在迁徙过程中掉队的。”
方式
收容救助站会进行系统救助
很多市民可能会好奇,对于这些野生动物,长春市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都是如何救助的呢?据邸海洋介绍,他们第一步会先和求助者了解情况,如果条件允许,会让求助者将动物送到救助站,如果条件不允许,他们就会驱车前往相应的地点,前去接动物。
“见到动物后,我们会首先对动物的身体情况进行评判,现场检查看看动物是否身体健康,有没有外伤,身体状况如何。”邸海洋说,接回动物,对于现场检查没有问题,身体上没有外伤的动物,他们会进行简单的检疫,对动物的血液和排泄物进行检查,看看动物有没有基础性疾病,有没有体表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或者传染性疾病。如果二次检查后,动物的身体很健康,我们就会为其找个合适的地方进行饲养,等待放归。
“如果有些动物身体有外伤,我们除了做这些检疫的临床检查外,还会积极地治疗它的外伤,饲养等待恢复后,等待放归。如果鸟类有传染病,我们就会对其进行隔离,治疗不了的可能会进行无害化的处理。”邸海洋表示,另外,救助后,对于一些丧失野外生存能力的动物,他们也会为其找到合适的场所,进行饲养,日后做一些科普或者科研观察等其他工作。
提醒
勿过多干扰野生动物生活习性
“长春市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的成立,为这些特殊群体野生动物提供一个收容救助场所,我们的初衷就是对受伤受困等野生动物进行收容救助,等到这些野生动物身体状况恢复到可以独立在野外生存时,让它们回归大自然,恢复正常的生活,同时,我们最害怕的也是由于人为过多的干扰导致这些动物丧失了自主生存的能力。”邸海洋介绍,他们目前救助的动物,精神状态都不错,除了迁徙掉队,也有一只就是因为人为过多干扰,导致其不愿意迁徙。
疑问
什么是野生动物?
什么是“三有”野生保护动物?
邸海洋说,他们救助的这些动物中,只有红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余的都是“三有”野生保护动物,那么,怎么区分什么是野生动物,什么是“三有”野生保护动物呢?
据了解,野生动物泛指生存在野外,未经长期驯化的动物,只有同时具备“野外生存”和“未经长期驯化”两个条件才能称之为野生动物,城市流浪猫和流浪狗虽然长期生活在户外或野外,但其已经过长期驯化过程,不能称其为野生动物。
目前,吉林省野生动物有4900余种,《吉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收录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3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36种,如东北虎、东北豹、白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00种,包括黑熊、金猫、猫头鹰、红隼等。
关于“三有”野生保护动物概念的理解,一般指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我国现有“三有”野生保护动物合计5纲177科1591种、昆虫120属的所有种及另外110种。
另外,国家一级、二级及“三有”野生保护动物均属于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原标题:长春市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成立20天5只野生鸟类获得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