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整体发展治理规划,通过“细胞共治、平台孵化、文化浸润”的方式,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融入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充分挖掘社区文化、历史底蕴,整合社区特色资源优势,形成“一社区一主题”的儿童友好社区创建模式,激发小区院落、微绿地、小游园、儿童街道等细胞的生命力,通过微更新实现社区融合发展,打造小而美的社区单元。如以“绿色环保自然”为主题的汇泽路社区、以“摄影文化”为主题的新桥社区、以“未成年保护”为主题的红花社区等。目前,金牛区建成1个市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33个社区完成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占总社区数的36.7%。
打造儿童友好城区,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金牛区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把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任务纳入金牛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金牛区“1520”总体发展思路,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写入《金牛区儿童发展纲要(2021年-2030年)》。金牛区妇儿工委牵头编制《金牛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梳理39项重点建设任务,明确区级牵头部门16个、责任单位51个,确保在2025年前全覆盖建成儿童友好社区、全面建成儿童友好城区。
金牛区还以“青少年科普基地”“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人保护基地”等融合发展为引领,建成府河摄影公园、区图书馆、区体育中心、区妇幼保健院等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图书馆、儿童友好学校、儿童友好医院,充分激发社会活力,为儿童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成长空间。联动西南交大等高校、退役军人、科技工作者、关工委等志愿者队伍开展儿童助学关爱等实践活动,整合“专家团队+高校基地+社工组织”多元力量,推动部门、社区与高校、社会组织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着力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编制《金牛区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打造“花语讲堂”家庭教育品牌,常态化开展全区家庭教育线上线下百场公益讲座、社区家庭日等活动。2022年,家庭教育系列讲座覆盖30余万人,单场线上讲座吸引7万余人参与。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金牛区梳理了红色教育、劳动实践、家庭教育、科普教育、文化艺术等儿童友好点位20余个,设计金牛特色的儿童文化研学路线,推出“凤凰山体育公园—成都植物园—新金牛公园”“金牛区图书馆—成都书画院—金泉运动公园”等10余条儿童友好研学路径,开发暑期研学之旅、国防教育之旅、文化体验之旅、休闲游玩之旅,构建儿童友好文旅产业集群,为儿童假期学习、游乐、健身和自由交往提供场所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