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全面升级共绘“儿童友好”新图景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任然
启动“童伴计划”、发布《成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发布成都儿童友好歌曲曲库、为今年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成都市儿童友好示范单位代表授牌……成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又有了新计划、新举措、新成果。
11月18日,“世界儿童日”之际,成都市举办2023年成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主题宣传活动暨“蓉城幸福家·儿童友好义集”公园城市主题活动。
活动由四川省妇联、四川省政府妇儿工委办指导,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成都市妇女联合会、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成都市政府妇儿工委办主办,成都市委社治委、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卫健委、市文联、市科协协办。
活动现场,主题场馆内,以成果汇报、案例展示、现场访谈等多种形式,展现着成都市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丰硕成果;主题场馆外,“儿童友好义集”、互动区、“畅想科幻·走进未来”成都儿童科幻绘画作品展等活动的进行,正是成都聚焦“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文化体验友好”六大友好的生动实践。
设置在兴隆湖畔的“儿童友好义集”里,儿童不只是小摊主,儿童也成为了志愿者、引导者。义集设置了义集讲解员、儿童引导师、爱心接收员等儿童志愿者岗位,新增了“童伴计划”和特色义演区。
小志愿者们身穿黄色马甲,用自己的语言向逛义集的大小朋友们进行介绍。小摊主们纷纷把自己当日的义卖部分所得放进捐赠箱,特色义演区的孩子们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进行吹拉弹唱的才艺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和鼓励金,孩子们将鼓励金全部捐赠,用于救助困境儿童。
“我性格开朗热情,喜欢跑步,擅长画画,演讲,亲爱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锻炼吧!”
在“童伴计划”展示区,小朋友写下自己的爱好和愿望,放进小盒子,如果有小朋友看到卡片想和他交朋友,便可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将他们“结对”。
而四川天府新区“天府童村”、一片森林博物馆,龙泉驿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都)科普基地,大邑县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社会服务机构,还共同发起了为儿童创造美好未来的倡议,倡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儿童友好开放日”等公益服务。
活动还发布了成都儿童友好歌曲曲库,公益开放给全国小朋友,以音乐为载体传播儿童友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