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一次写入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之后,该表述第三次写入全国党代会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妇女儿童事业的重视前所未有,推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国妇女儿童事业迈入妇女儿童受益受惠更多、发展环境更为优化、发展水平跨越提升的黄金发展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维护妇女儿童根本权益、妇女儿童事业创新发展为出发点,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完善妇女儿童工作机制、保障妇女儿童健康、高质量推进妇女儿童教育、促进妇女创新创业、优化妇女儿童生存环境,顺应妇女儿童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高质量推进“两纲”实施,不断增强了广大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市85%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三级乙等”水平,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女、儿童保健门诊达到规范化标准要求。
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从2012年的10.19/10万、5.21‰下降到2021年的1.94/10万、2.15‰,并持续保持低位运行,达到国内国际先进城市水平。
开展宫颈癌综合防控试点工作,成为西部首个实施在校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财政补贴政策的城市,实现区(市)县全覆盖。
创新建立负担可控、多方共担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增进包括儿童在内的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与持续性。
将先天性心脏病纳入我市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项目实施内容,2021年筛查率为99.48%。
二、妇女儿童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幼儿园、中小学从2012年的1848所、1094所,分别增加到2773所、1374所。
创新出台“长幼随学”政策,实行双(多)胞胎、多子女申请绑定就读同一学校(校区)政策。
实施义务教育常住人口全覆盖,实行随迁子女就学“一网通办”。
持续推进家庭教育,连续举办三届成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
支持女性高科技人才培养,实施“蓉城女性优秀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发掘培养扶持一批参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的优秀青年女性人才。
三、妇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得到保障
目前:
目前,全市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为31.6%,市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为28.2%,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配有女干部的领导班子数量占比71.7%。
基层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增强,女村委会委员占46%。
妇女创业就业得到保障,2021年失业保险参保女性309.37万人,占46.6%,工伤保险参保女性313.98万人,占42.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女性150.67万人,占48.1%。
坚持通过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大赛、“成都工匠”评选活动、“蓉城巾帼学院”项目、“指尖的爱·四寻”系列活动,提升女创业者的创新创造能力,为女性素质提升创造机会。
四、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建成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61个、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点2436个。
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建设,组建成都市妇女儿童维权专家指导委员会,并挂牌成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两室两站”,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司法服务、矛盾化解、危机干预等。
设立“一站式反家暴”受理专栏,创建了反家暴大数据库。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关爱救助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将救助对象年龄范围由0—6岁扩大为0—15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实现政策允许范围内全员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