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月份到现在几乎周末没出去过,已经实在忍不住,就计划着去哪儿一趟。川西、乐山啥的不考虑,正巧室友是资中的,之前也大概了解了下这个县的一些景点,上某书查了些攻略就直接买了周六的高铁票。
本次主要浏览的景点为:大东街-天主堂-文庙-重龙山(摩崖造像+永庆寺)-武庙-秦家岩摩崖造像。
本次闲逛地点
本次闲逛路线(剔除秦家岩)
资中离成都其实不远,高铁车程40分钟,票价70左右。早八点半到资中高铁站,直接打出租到靠老城区滨江路的金山银座,打望了下沱江就开始了闲逛。
看一眼沱江(金山银座旁)
最有朝气的还是这些跳广场舞的嬢孃们
一:大东街
从南顺城街往东沿着大东街一直走。虽说是周六但路上已经有不少的人,路口的面馆大人们带着小孩儿围着桌吃早饭,沿街门市的一些茶馆也坐满了喝茶摆龙门阵的老大爷。夏天早九点的天色已经很大,太阳虽说不晒但是朝东走还是明晃晃得刺眼。
这条古街主要是南边靠沱江一侧还残存着一些原来的民居建筑,一些老厂房已经破败长满了草,某些房子还住着人,没有经过现在古镇古街那种很新,新到感觉一眼假的修复。靠北侧就是散布着的一些老式单元楼房,有些政府单位和学校沿街坐落,整个年代感很强。
这条古街不长,在尽头是一个城门楼,叫建春门,走出城门回头望还是有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就是不知道这条老街还能保存多久。
开始从大东街闲逛
靠南侧能看到一个小小的城门
右边这些排老房子里还住着些人(虽然已经不多...)
这些匾额门头的字体一下年代感拉满
建春门,资中县唯一保存下来的城门
好像很多地方的东城门都叫这名字
二:插曲-兔儿面
看了下导航接下来要去的天主堂其实步行也就900多米,遂选择沿中东街-后西街-七贤街直接走过去。路上看到一个人很多的面摊,名字叫“面西施”。一般的定律是当地人坐很多的店,味道基本都不会太差。遂落座点了二两兔儿面,拿起筷子一尝,玛德味道是真的不错,比成都的面好吃多了。
他们这里的面是那种很细的细面,配的青菜也不少,资中主要是以空心菜为主,这边叫藤藤菜,我资中室友的口头禅就是“吃了藤藤菜,就是长得帅”。相较于成都那种一两片菜叶子,甚至于水煮青菜单卖的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作为当地特色臊子的兔丁也被炒得酥烂很入味,连骨头都可以一起嚼下,而且汤底是真的有味道、有层次,各种配料、调料搭配在一起相互不抢味,要不是因为减肥甚至汤都想喝完。在成都呆太久很久没吃到过这种好吃的面,付钱的时候都开心不少。
真的好吃的一碗面
三:天主堂
好了,说完插曲说正事儿。
七贤街是一条山坡上的街道,这个天主堂说是地处七贤街但其实除了要爬陡坡坡外还要在公路的坡顶再向上小路走几个楼梯。
今天天气很好,四周暖色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映在地面上,斑斓的纹路给略显昏暗清冷空间的增添了不少鲜艳轻柔的色彩。而每面墙、每扇窗户的玻璃的拼接搭配又各略有不同,突出的就是一个层次感。
估计是因为礼拜六的缘故,也没多少人进来,只有一个嬢孃和小哥各拿着本书在大堂走廊两边的椅长椅上静静的坐着。我就默默在里面转悠拍照,各互不打扰。
沿着左侧这个楼梯上去
外观所见
大厅空间
玻璃的光影真的好看
四:文庙+武庙
接下来去的就是与教堂相邻不远的文庙和武庙。文庙和武庙离得很近,就隔街相望,因为其实我对这种古建没啥研究,只觉得里面确实没啥看的。两个庙的通票是25块,对进去看完回过头来的我来说就是智商税,不会再去,如果有感兴趣的进去也不贵,当公园转转也行。
文庙和武庙分别是上午饭前和下午爬完重龙山后去的,对这两个地方的感受就是虽说这两个文物保护级别比较高,但历史文化的东西倒没体验到太多,整体浏览感觉就跟门口收费亭子里的耍手机的嬢嬢一样无聊。
印象最深的就是里面密密麻麻的摄像头,包括厕所前,不过里面厕所真的打扫得挺干净,而且没有异味,真的得好评。
这两条龙雕得还是有气势
我从没见过这么多“子”
虽然不太明白这么萌蠢的东西是什么
但一眼觉得像狗头铡
如果是真的高低得给这人发个诺贝尔奖
五:午餐-饭店
我一般出门闲逛很少找吃的,其实随便吃吃就行,毕竟主要是为了拍照。随便找了家饭馆,这家位于老居民区下的小馆子感觉吃的人还挺多,中午还要排队,评价也好评居多,有点心动。
这店的菜品其实就是江湖菜类型,上桌看着还是有那么回事儿。
先尝了猪肝,有点炒老了,没有啥脆嫩度已经,吃起来不嫩口感有点粉硬发韧,表面挂浆的芡粉口感突出。腰子不错没啥异味,食材处理还算过得去,可尝着其实没啥味道。配料看起来重油重辣,但是其实吃起来没啥辣度。随后上来的是青椒炒苦瓜,就是家常的味道,难过的是有几口苦瓜吃进去发现里面调料的盐没抖搂散…。
两个菜盛惠48,整体跟成都的饭馆而言只能说普通,或者说从食材处理和调味其实没啥太让人惊喜的地方,跟它的这个的排名比起来还是有点失望。
苍蝇馆子当然就不苛责就餐环境,但是从落座到吃完都没人来倒点茶水真的是不太能理解。
饭菜实拍
大概的用餐环境,实际其实没这么亮堂
六:重龙山摩崖造像
吃完就沿来时路走回武庙门口再沿公园路上重龙山,等看到面前有个有停车闸门的景区大门直接喊保安开门直接进去,不要往右拐再上山。进去直走100米左右,右边崖壁就是摩崖石刻所在地。
这石刻就重重叠叠一层一层刻在整面悬空的崖壁之上。崖壁之下有个水池,水是从崖壁顶端滴落下来的。看池水颜色已经很久没人打整,里面还生活着不少鱼,真的我觉得它们活得挺坚强的......。为了保护专门弄钢筋焊了一圈防护围栏,围栏上挂了不少旁边房屋卖的祈福的飘带,部分围栏底下的还残留有不少香蜡纸火的余烬。
估计是中午的原因,里面人很少,零星一两个两三个。地方小有地方小的好处,环境够安静,遂从右往左一个龛接着一个龛的慢慢悠悠边拍照边看过去。
说实话虽然地处城区,虽然是国保但其实保存状况很差,风化水蚀等很多因素下很多石刻的现状都不太好。这里就不介绍太多,留给自己想去看的人慢慢看看,留点惊喜(其实是懒得写了)
沿着公路再往上走还有些寺院还有啥景点,没啥意思,也就那样。除了金碧辉煌的永庆寺外保存维护状况都很差。
从这个山门进去不远右手边就能看到
这面崖壁都是石刻
崖壁下的水塘
池里的水就是从崖壁顶端滴落下来的
这个广场其实还挺凉快,适合发呆
最喜欢悬空的这几尊残损造像
左侧这尊已经被流水侵蚀得很厉害
千手观音
栏杆内的石刻和栏杆外的香蜡纸火们
沿公路再向上保存得很烂的景点
名曰”唤鱼池“,烂得不能再烂了
好奇这个门派名字为啥取盘破门(懒得去查)
拜拜寺庙前的财神
一个啥罗汉堂,没啥兴趣,宝光寺也有个
已经风化得不行的牌坊
中间这两个大字如果我没看错
应该写的是“球场”?
七:秦家岩摩崖石刻
这个石刻造像在最后路尽头的房子背后的竹林里,一进竹林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蚊子真的多。我这种皮厚的都能感觉到在被叮。
石刻主体就是一尊南宋的大佛,在山体一块凸出的砂岩上开凿出来,造像整体呈俯身状,手已经残损,头面部存在剥落。整个窟多余的造像没有,只有刻在两侧的题记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