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里昂—安纳西—阿维尼翁—南法小镇—巴塞罗那—马德里
行程设计的原则主要就是不走回头路,所以从巴黎出发后就一路南下,之间的交通工具都选择火车,到达阿维尼翁后租了两天车自驾游览周边小镇,最后从马德里回国。
DAY1
圣路易斯岛—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NotreDamedeParis)—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Company)
圣路易斯岛是一座非常小的岛,紧挨着西岱岛,有桥互通。圣路易斯岛充斥着各种旅游品纪念店、饭馆酒吧和游人,到了晚上就是人山人海的景象,好像来到了泰国夜市,一片灯红酒绿。我俩来这主要是寻找Berthillon冰淇淋(地址:31,RueSaintLouisenl’ile),地方很好找,排队的人也不多,不过只有街牌号是31的这家是正宗的。估计来这买冰激凌的中国人很多,服务员已经可以用简单的汉语交流了,点餐方便。离这家店不远还有一家amorino小天使冰淇淋店,本来以为是巴黎独一家,后来发现这家店到处都有,连西班牙都有,不过还是买了个这家的吃。口味有很多种,味道很丰富,口感也很绵密,吃起来会觉得货真价实。两家的味道大同小异吧,我也没分出高下来。从酒店前往圣路易斯岛的路上,都是很欧式的街景,巴黎作为帝国之都的气势哪怕在小街上也展露无遗,素雅的色彩,高大的建筑,繁复的雕刻,这样的街道在世界上的其他城市恐怕不多见。道路两边是密集停放着的摩托和汽车,汽车又以两厢的为主。
穿过这座桥就登上了圣路易斯岛
Berthillon冰淇淋店,门面并不起眼,人也不多
Berthillon买的冰激凌,可以选择纸杯或者传统的玉米卷,味道很纯正
amorino买的冰激凌,吃起来好像差不多
教堂的内部其实是非常幽暗,很有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后期处理了明暗所以看起来很敞亮。
在并不明亮的灯光中,一场进行中的仪式显得格外庄严圣洁,站在这里才开始体会到什么是虔诚什么是信仰。
教堂的正面,无数次在书本和电视上看到过的样子
这里是教堂的侧面,顺着这走可以到达教堂旁边的小花园。
小花园的存在冲淡了这里肃杀的气氛。
圣母院的附近有座艺术桥,挂满各种许愿锁,据说会有人定期清理,剪断一部分的锁。
教堂的脚下就是著名的塞纳河了,所以也是可以坐游船来这里的。
从圣母院出来天已经黑了,温度降低,觉得非常冷,所以回酒店换了身衣服,这也是酒店离景点近的好处。书店在塞纳河畔,不用过桥上岛,顺着河边走就可以找到。
暮色下的咖啡馆,大家全都面对着街道坐着,感觉会随时拉住来往的人坐下聊天。
书店门口,也是挺不起眼的,但放在门口的几架子书很容易就暴露了它的身份
书店的附近,也就是塞纳河边有不少的餐馆,很难分辨哪家更好。我们在点兵点将中迎来了在巴黎的第一顿晚餐,想着要犒劳下连续赶路的自己,所以点的有点多,但因为只有法语菜单的关系,所以知道菜端上来前也不知道点了些什么。
DAY2
卢浮宫(MuséeduLouvre)—协和广场(PlacedelaConcordeàParis)—香榭丽舍大街(AvenuedesChamps-élysées)—凯旋门(ArcdeTriomphe)—埃菲尔铁塔(EiffelTower)
这一天的第一站就是卢浮宫。去这里可以搭地铁M1/M7线,到Palais-Royal-muséeduLouvre站下就是。不用到地面,直接从卢浮宫的地下入口进入,会经过巨大的倒挂在天花板上的玻璃金字塔。
卢浮三宝:蒙娜丽莎像,断臂的维纳斯和胜利女神。早点来的好处就是旅游团们还没来,还有机会能够单独合影,如果是稍晚一点,著名些的作品特别是像蒙娜丽莎这样的面前简直是人山人海。
米洛的维纳斯,通常又称断臂的维纳斯,作者不详,表现了美的极致,复制品遍地。
这幅就不用多说了吧,参观人数最多的展品,一定要早来,真迹实际上很小。
大画廊,可以看到各种在美术课本里出现的名画,数量很多。
自由引导人民,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代表作。
《迦纳的婚礼》(TheWeddingatCana),作者PaoloVeronese。表现的是基督在加纳城参加一次婚礼宴会的情景。画中的人物非常多,有130多个,包含了很多故事,其中包含了基督将水变成酒的故事。整幅作品创作过程耗时一年多。
一些小件的宫廷用品和珍宝,真的太精致了,而且都好有想法,最后那个鸟嘴的杯子尤其喜欢
左边的皇冠是DuchessofAngoulême女大公的王冠:金质,镀银,40个翡翠,1031颗钻石。据说她只做过20分钟的法国皇后。
个人觉得拿破仑三世套房值得一看,布置得很奢华,不去凡尔赛宫的话可以在这里体会一下皇室的气派。而且拿破仑三世本人喜欢中国文化,所以从中国来的瓷、玉藏品也不少。
细节很丰富,可以说卢浮宫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建筑外的雕塑也同样不乏精品。
从卢浮宫出来向着小凯旋门的方向一直走就可以到达协和广场。协和广场位于卢浮宫和凯旋门之间,可以遥望埃菲尔铁塔,有一片充满水鸟的池塘,周围有圈椅子可以休息。
协和广场之前叫做“路易十五广场”,是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令营建。大革命时期,它被称为“革命广场”,被法国人民当作展示王权毁灭的舞台。1795年才改称现在的“协和广场”。遥望协和广场和凯旋门,仿佛触手可及。金顶的方尖碑是1831年来自埃及的礼物,建于3400多年前,由整块粉红色大理石雕刻而成,上面刻满埃及象形文字,据说在十九世纪时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从埃及来到巴黎。
安吉丽娜甜品店里的各种甜品
穿过协和广场就进入香榭丽舍大街的领域了。这条街在国内太有名了,名字又好听。全长1800米,最宽处约120米,为双向八车道,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戴高乐广场(又称星形广场),街道两侧密布各种著名品牌的旗舰店形象店(包括雪铁龙和奔驰这样的汽车品牌),以及众所周知的LV全球旗舰店。旁边的蒙田大街(AvenueMontaigne)还有各种奢侈品牌的旗舰店。所以来这里绝对可以体验到传说中的一站式购物经验。
前往香街的路,看起来是不是很原生态,小Q说有点像成都的人民公园。我查了下,其实从这里起就算是香街的范围了,只不过这里是开头的700米林荫道,后面的1100米才是更为世人所熟知的购物一条街。
路过大皇宫国家美术馆,是为了迎接1900年巴黎的国际博览会而建立的,当时好像在展览浮世绘一类的作品。
LV旗舰店,里面人各种多。一共四层,里面不让拍照,产品从熟知的包包衣服到各种书籍应有尽有。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买卖的场所了,而上升为LV历史文化宣传的主战场。我们就当是景点进去转了圈,忧伤地看着收银台前来往的众人。
蒙田大街,不太起眼,就在LV店旁边,奢侈品牌更是密集,同样是各种旗舰店。
香街走到底就是凯旋门,脚下是戴高乐广场,以及那条著名的八车道马路。据说当年建成凯旋门后非常影响交通,所以就修建了这八车道的环形马路,以及12条放射状的道路。在登顶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这12条道路,也能体会到凯旋门被称为“星门”的原因。
不能免俗的来一张凯旋门的全景,可惜没有广角镜头。
要抵达凯旋门脚下需从旁边的地下通道过去(不要试图横穿那个目测八车道的环形马路),遇到岔路就是登顶的售票处,没有找到电梯,只有沿273级楼梯步行而上,无穷无尽,可以和登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相媲美,登顶过程中有个休息区可以稍微缓解下。不过登顶后可以从这里鸟瞰整个巴黎,感觉还是值回票价了。
俯瞰巴黎全境
由于看起来很近的感觉,所以我们决定步行去埃菲尔铁塔,其实本来可以搭地铁或者公交过去的。后来证明纯步行的话还是挺远的,不过幸运的是,巴黎的街景没有错过,而且在这条街上两次看见布加迪威龙。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在路上跑的活的威龙,充满未来感的车身在充满古迹的街道上飞驰,有一种碰撞的美感。
欧洲街头的老爷车太有味道了
塞纳河岸也是个拍铁塔的好去处。
DAY3
有点秋天的模样了
圣心教堂
下山后就开始寻找爱墙。爱墙其实也很好找,在Abbesses地铁口旁边的一个小公园里,里面有一面深蓝色的墙就是了,小公园的对面有一座红色的教堂。
蓝色的爱墙,写满了各国示爱的语言
我们俩都是爱看《天使爱美丽》,刚才去的圣心教堂是电影里结局处他们相会的地点,而咖啡馆(15RueLepic75018Paris)则是爱美丽工作的地方,贯穿全片的场景,所以不可不去。地点要相对难找点,不过借助地图和GPS还是找到了,我把地图放在下文中了。来到一条熙熙攘攘的街,好像是菜市场或是海鲜市场的地方,再往里面走点就到了。街上有卖海鲜的地方
金光闪闪的屋顶
旁边的花神咖啡馆
DAY4
在河边遥望圣母院
这座长长的喷水池就是步行街的标志了
教堂出来继续往北走就是沃土广场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这里叫做沃土广场,白苹果广场的土地不是看起来更肥沃吗?不过这里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市中心,因为市政厅就位于广场的东侧。市政厅始建于1655年,但看起来保存得还是非常完好,据说里面还有一个好看的庭院,但是我们去的那天没有开门。市政厅的周围是一圈颇有当时时代特色的房子,旁边是美术馆,正面则有一座喷泉。
路上已经可以看见壁画了,连窗户都是画上去的
从这里开始就是大岸坡道的起点了
一开始还看不出这条路的特色,两旁都是各种卖丝绸及艺术品的商店,粉红色的墙面上偶然会出现些涂鸦,但总体看和之前在缝纫街等地的景致没有太大区别。真正体现大岸坡道独特性的是从道路的中段开始,这里的地势已经比较高了,回头透过窄窄的街道望过去,会发现由于空间压缩的关系,两旁房子的颜色被挤压到了一起,于是这些黄色粉色红色配上透明的蓝天白云的颜色,紧密地调和在了一起。再往更远处望去,会看见各式各样的尖顶和无数的密集的烟囱在这些色彩中层层叠叠地展开。继续往上走去,地势开阔了,看见了城下的河流,远处的山和山上的城堡。这里似乎和500年前没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恰到好处地维持了原貌。
当然这里也不缺现代元素,上个坡就看到一幅质量很高的涂鸦作品。
DAY5
华丽的内部
参观完教堂,沿着步行下山的路就会经过这座始建于公元前15世纪的古剧院,这也是步行下山的好处,可以多看些景点,又比上山轻松,也没有那么多的楼梯要爬。
在下山的途中其实会经过圣让大教堂,但是我们决定先逛了小街解决了午饭再去看教堂
终于吃到这里的牛内脏了。味道见仁见智,作为每顿火锅都要点黄喉毛肚百叶的我们俩来说,这里的内脏吃起来全然不是那么回事。这个是小Q点的牛什煲,应该是牛百叶一类的东西,太咸了,我们没能吃完。
DAY6
湖边风景,当真是湖光山色。
DAY7
出门回头望,可以看见火车站,左边是城墙
吃完饭又有了精神,一鼓作气走到了教皇宫脚下。这座建筑看起来像宫殿,又像城堡,又有点教堂的意思,建筑风格看起来也和之前见过的所有建筑都大相径庭,外墙看上去非常朴素,大巧不工,而且连教皇宫周围的建筑也都是这种风格。我们进去看了下,要买门票,可以买教皇宫+断桥的套票,比较划算,不过我们还是没有买:对于教堂没有兴趣,而断桥又一目了然。
壮观的拼盘,而且我俩居然吃完了
DAY8
这个小镇又叫红土镇,顾名思义,都是红色的房子。据说这里的房子修成这样是因为这里的土壤比较好,是稀有的制作高纯度颜料的原材料。从刚才灰白的小镇进入这里的确觉得眼前一亮,除了房屋本身都是饱和度很高的黄色和红色意外,窗户和门也都是很明亮的颜色。
奔牛村俯瞰,可以看见教堂
DAY9
沿途的小街,和前一天的小镇很像,区别是游人要多的多。
海滨小镇,一派逍遥世外的感觉。
DAY10
拥挤繁华的兰布拉大道,家家户户都挂着各种旗
DAY11
应该是高迪名气最大的作品了,始建于1882年,至今未完工,而且高迪生前也没有留下图纸,所以现在的修建应该是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吧。建筑的外观就非常雄伟,站在脚下就可以感觉到它与其他所有的教堂都不同。可以说它大巧不工,但是去看细节又能发现很多精致的地方。
桂尔公园我个人不喜欢,属于那种费劲走很远但是到了后又觉得没什么可看的地方。但是有人喜欢,我一个朋友就对桂尔公园推崇备至,说这里是必看的地方,风景属于移步换景。我到了后却一度怀疑他说的跟我到的是不是一个地方。不过有趣的是过程,通往桂尔公园的那条斜斜的街道就很有意思。
从diagonal坐地铁L3到Vallcarca之后就可以开始步行前往了,跟着人流走就对了。网上推荐乘坐H6、路公交车至TravesseradeDalt站下车;或乘24路公交车至ParcGüell站下车,估计会省时省力很多,但就会错过这条颇具特色的上坡街道。出了地铁后就开始上坡,各种上坡,前所未见的大斜坡,一路向上。
这条路很有趣,所有的房子都是斜着长的,因为路面太斜,所以感觉房子随时会倒下去。路两旁停了很多车,倾斜的路面让人为他们的手刹捏把汗。唯一欣慰的是部分路段有扶梯,可惜不多。我们到的那天非常热,而这条街连像样的树都没有,感觉像在大太阳下爬山,这就已经磨掉了一些对桂尔公园的好感了。不过街景还是不错的,那种大起大落的街道也不是哪里都能看见的,再搭配上颜色鲜艳的两侧的房屋,还是很有意思。
在这里要找到伊比利亚火腿(jamoniberico)这样的极品大概是比较难,所以我就随意买了些,然后让老板塑封,之后能保存2~3个月,拿回国当礼物是最好的了。各家店都说拿回去了开袋即食(当然是通过身体语言得知的,菜市场里的各店的老板都不怎么会说英语),也不用加调料,就是要吃最原滋原味的。不过味道嘛,看个人的接受能力了,我们家吃了几次之后就各种蒸啊炖汤啊硬着头皮消灭掉了。
连火腿都这么多彩
DAY12
DAY13
天气真的太美好了
植物修剪得很有趣
DAY14
通往广场的街道。
去机场还是比较简单,去Atocha火车站,外面就有乘坐机场大巴的地方,大概是15分钟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