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成都的这一波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之下,餐饮业首当其冲。成都的餐饮人情况如何了?为此,记者走访了当地餐饮商家。
(昔日熙熙攘攘的宽窄巷子,疫情期间有些冷清,红餐网供图,央广网发)
配合防疫主动闭店,成都餐饮有些难
11月10日,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行业疫情防控组(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室内娱乐消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表示成都中高风险区周边酒吧茶楼等暂停开放,其他区域全面实施限流限量。
记者了解发现,即便当地政府没有明文要求餐厅暂停营业,不少成都本土大型知名餐饮企业仍然主动选择了关店抗疫。
11月10日,大龙燚、谭鸭血等火锅品牌也各自在公众平台上官宣将对成都地区的部分或全部门店进行停业处理。其中谭鸭血关停了位于太古里的门店,而大龙燚太古里HOYO店、春熙店、春熙潮流店、盐市口店均自11月9日起暂停营业。
(红餐网供图,央广网发)
政府没有明文禁止,餐饮企业却主动关店停业,这体现了成都各大餐企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感。
生意下滑,闭店也是无奈之举
“这个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这是大龙燚发文官宣成都太古里商圈4家火锅店暂停营业后,其创始人柳鸷在朋友圈写下的一句话。不得已而为之,短短6个字,既是柳鸷对疫情反复的无奈,同样也是处于疫情风暴中心的成都餐饮人的心声。
在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成都餐饮老板告诉记者,11月初成都宣布确诊一两例时,大家原以为只是零星爆发,疫情很快就会过去,所以都是照常上下班,逛街约会,吃饭聚餐。
但随着病例的增加,尤其是成都警方宣布排查发现当地有8.2万人存在‘时空伴随’风险,很多人的天府健康码一夜之间变成黄码后,蓉城的气氛便一下子紧张起来了,大家才开始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红餐网专栏作者、豪虾传创始人蒋毅在11月7日所写的《成都餐饮,立冬!》一文中提到:
成都的餐饮“温度”,每天都在骤降!第一天公布确诊病例时,很多餐厅生意只是下降40%左右,第二天下降60%左右。然而在通宵做核酸检测后的周末(11月7日-8日),原本应该是餐饮生意最好的时候,而成都大多数餐厅的生意,却下滑了80%以上。
在观察太古里商圈的人流量和餐厅情况后,蒋毅更是直言,11月6日-7日周末期间,不少餐厅营业收入下降比例超过90%,很多餐厅业绩甚至可能挂零,也就是一桌客人都没有。
蒋毅表示,“社区餐饮可能相对好点,最惨的可能就是太古里商圈,平时主要客群是本地年轻人和外地游客,但疫情来了之后,这两个客群都‘消失’了。上周末太古里商圈的人流,以及周边餐厅生意都非常不如意”
每年的12月中下旬开始,是餐饮行业一年之中最黄金的经营期,很多餐厅,尤其是聚餐性质的中餐酒楼都会迎来大量的宴会,特别是每年的元旦和春节档更是每家餐饮酒楼一年营收的关键。
柳鸷表示,11月11日-12日期间,虽然成都两天没有新增病例,但餐饮市场依然惨淡,社区店稍微好一点,因为老百姓有吃饭的刚需,但商场几乎没人,商圈店就非常痛苦。“面对每天几千块的营业额,水、电、气等能耗费用和基本的人工费都打不平,开店对员工还有风险,开门不如关门,被迫无奈下,我们只能选择把商圈店全部关停。”
可以说,自这次疫情暴发以来,成都各区餐饮业都比较惨淡,几乎所有的餐饮品类和业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在武侯区盛和三路、海翠屏湾开店的餐饮老板黄旗告诉红餐网记者,虽然该区域没有确诊病例,但自从被确定为确诊病例轨迹信息涉及区域以来,武侯区餐饮业同样不乐观。
原本夜生活相当丰富的核心商圈,如今空无一人,即便是没有确诊病例的区域,餐饮生意同样大打折扣。可以说,这次疫情的反扑,确实给成都各区餐饮业带来了打击。
疫情常态化,餐饮人何去何从?
疫情的反复,狠狠地磨练着餐饮人的信心和耐心,也让更多人看到了餐饮人坚韧的品格。
据了解到,此次疫情,很多成都餐饮企业也都在积极想办法应对,比如书亦烧仙草除了将配合政府做好防疫放在首位之外,还对各门店进行了更加严格的防疫防控,比如在外卖上采取无接触取餐、配送,堂食推小程序无接触点单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还计划将一些线下活动带到线上,以此引流。
大龙燚、小龙坎、牛华八婆麻辣烫、川西坝子、万勇超黄喉火锅等餐企则通过无接触式线上外卖服务,推出了外卖优惠活动。
柳鸷告诉红餐网记者,“去年疫情暴发时,其他商家原本没做过外卖,也不太具备做外卖的条件,没有运营经验,所以大龙燚抢占了先机,但现在大家都是惯性思维,外卖已经变成常态了,即使现在外卖收入比平时增加了两倍左右。”
不过,在柳鸷看来,餐饮最需要的是人流量,而成都作为网红城市,对游客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本地消费者不出来就餐,外地游客也不敢来旅游,人流量都没有了,餐饮人面对的难题依然很多?”
去年年初疫情席卷全国,导致武汉封城,全国餐饮停摆,到去年五月第二波疫情反扑,再到今年石家庄、广州、南京、成都……疫情反复虽早已成为常态,而每一次黑天鹅所到之处,当地餐饮业都要面临大劫。
最后,红餐网也衷心希望,疫情的风暴能尽快过境,成都餐饮业和全国餐饮业能够尽快回归正轨,恢复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