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由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10课《吃饭有讲究》、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12课《早睡早起》四课组成,引导学生在“上学了”之后的新生活情境中反思家庭生活,帮助他们由自然的家庭生活状态,进入到文明健康、安全愉快、自主治理的家庭生活状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升学生家庭生活的品质,使家庭生活在学生“上学后”发展为一种积极向上、讲究文明与自治、注重安全与健康、与学校生活相协调的状态。
学情分析: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有4课,每课安排两个课时,本单元共计8课时。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9课玩得真开心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2、知道在公共场所游戏时要顾及他人的感受;在家进行游戏活动时要树立健康、安全的意识。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提高公共意识,初步会合理安排自己放学后的各类游戏活动。
课前准备:
教师从家长处了解孩子放学回家后一般都玩些什么;对孩子开展课前访谈,了解孩子回家后经常玩些什么,有哪些问题及困惑等,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放学后玩什么
活动二:这样玩好吗?
1、教师:老师还认识这样几个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这样玩好不好,为什么呢?
2、教师用ppt逐一出示教材第37页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活动,可以先说一说他们是怎样玩得?这样玩好不好?为什么?你想给他们提些什么建议呢?
1、整理2----3个自己喜欢的玩具,下节课带到学校来进行玩具交流会。
板书设计:
玩得真开心
放学回家玩法多样
安全健康文明快乐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页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家中的闲置物品进行有创意的游戏活动,培养孩子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
开展玩具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活动一:闲置物品创意玩
3、依照学生的建议教师适时指导,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先指名几位同学进行模拟活动,为其他同学做好示范)
1、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成长与收获
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
四、实践拓展
1、回家后对课堂交流的“利用家中闲置物品进行创意玩耍”的点子变成现实,体验新玩具带给自己的快乐。
2、与家长交流自己在玩具交流会中的收获。
闲置物品玩出创意
玩具交流共享快乐
第10课吃饭有讲究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
1、知道饭前洗手是保证“吃得健康”的重要内容,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
提高对“吃饭有讲究”重要性的认识,愿意主动去做到“吃得卫生、吃得文明”。
在家长中开展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学生的就餐卫生及就餐礼仪情况;分组准备水盆、毛巾、香皂等,为课堂的体验活动做好准备。
1、教师讲故事(故事大意:一名小同学吃饭前不洗手,吃完饭后肚子疼得厉害,送到医院后发现是因为食物不干净引起了胃肠道的感染)
2、提问:这个同学为什么会在饭后出现肚子痛的情况呢?(学生发言,教师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不注意用餐卫生的危害)
3、教师:听了这个故事,对你有哪些启发呢
4、预设:学生会谈到要“饭前洗手”,教师指出:吃饭是有大学问的,怎样才能吃得卫生、吃得健康、吃得文明、吃得营养呢?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吃饭有讲究”(板书课题)
活动一:用餐卫生我做到
活动二:餐桌礼仪我知道
1、教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掌握了七步洗手法,把手洗的干干净净,终于可以上餐桌吃饭了,就餐时,还有哪些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位同学是怎么做的,请你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看看谁可以奖励“小红花”,谁是需要再改进的。
2、教师创设情境,随机出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评判并说说理由。
(1)妈妈在厨房做好了饭菜,红红提前在餐桌上摆好碗筷,并帮妈妈端不烫手的饭菜。
(2)爷爷是家里的长辈,爷爷没有来到餐桌前,我们不能提前开饭。
(3)我今天有点感冒,大家都在吃饭,我想咳嗽,我就背过身去,并用餐巾纸进行遮挡。
(4)今天妈妈做了明明最爱吃宫保鸡丁,明明就把这盘菜放到自己的前面,使劲夹着吃,完全不管其他家人是否也喜欢吃。
(5)餐桌上妈妈为莉莉夹菜,莉莉对妈妈说谢谢,并且也用公筷给爸爸妈妈夹他们也喜欢吃的菜。
(6)吃晚饭了,妈妈让丁丁帮忙收拾餐桌,丁丁说“我还急着和小伙伴下楼去踢足球呢”,转身就跑下来楼。
餐前协助家长摆放餐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里如果有老人,一定要让老人先就坐;
吃饭时如果要咳嗽或者打喷嚏,一定要背过身去,不能对着饭菜发喷嚏;
家人为自己夹菜了应该主动说谢谢;
不能遇到自己喜欢的菜就一直夹个没玩,也要考虑其他人;
在餐桌上不能抱怨哪个菜不好吃或者随意发脾气惹大人生气等等。
用餐时应尊重每一个的饮食习惯。
老师发放评价表,学生从用餐的卫生习惯、用餐礼仪两个方面对自己的每日用餐情况进行记录,一周结束请家长进行一次评价,找到自己进步的地方,和家长共同商议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活动坚持一月,比比看,谁做得更好。
注意卫生习惯
讲究用餐礼仪
教学内容:教材第42----43页
1、知道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不挑食不偏食才能营养全面健康成长。
愿意主动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学生在在家的帮助下查找各类不同食物在自己成长中的作用;小组成员合作准备蔬菜、水果、蛋禽肉类及主食类卡片,以备课堂活动用。
1、教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吃饭有讲究”的话题,谁能来说一说,怎样才能吃得卫生、吃得健康、吃得文明呢?
2、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3、教师:上节课结束之后,你自己在就餐时的“卫生、健康、礼仪”方面有哪些新的进步呢?
4、学生发言,教师相机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做,坚持做,早日养成好习惯。
5、教师:“吃得有讲究”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交流。(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
活动一:食物的诉说
1、教师:同学们平时在家都喜欢吃些什么?这些食物对我们的成长又有哪些好处呢?课前同学们已经跟家长交流过了这个话题,下面谁来说一说呢?
2、自由发言,喜欢同样食物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
3、我们平时喜欢吃的各种食物有话想对大家说,我们一起听听吧。(播放本课视频资料)
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听了食物的诉说,你有什么收获呢?
5、学生发言,教师小结指出: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经常喜欢吃的有主食、有蔬菜,有禽蛋肉类和水果,只有不挑食不偏食,各种各样的食物都喜欢吃,才能营养全面,才能健康成长。
6、教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日常的饮食习惯,是否有特别偏爱的食物以及不喜欢吃的食物,现在听了食物的诉说,你有了哪些新的想法呢?
7、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教师予以鼓励,帮助学生不断对自己的饮食习惯作出调整,把营养健康放到首位。
活动二:好习惯早养成
1、教师: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是家长和老师对你们的期望,有哪些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呢?我们先来评判一下这些同学的用餐习惯好不好,再来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
2、教师逐图出示教材第43页图片,并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讲述,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这样做容易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样改正呢?
不同食物营养丰富
不挑食暴食
不浪费粮食
第11课别伤着自己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
初步了解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在讨论交流中明确要学会避免意外伤害,健康成长。
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居家安全意识,做到时时小心,避免自己受到意外伤害。
学生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或与父母聊天,看看在居家安全方面,有哪些不安全的事情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你有没有在家里受过伤?能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4、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很多看不见的危险会伤害我们,所以我们要提高居家安全意识,时时处处都要小心,千万别伤着自己(板书课题)。
活动一:家中风险大排查
站在阳台的窗户边玩耍有危险
自己踩在凳子上从高处取拿物品有危险
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有危险
独自在家给陌生人开门有危险
藏在柜子里玩捉迷藏有危险
厨房的刀具、剪刀等独自使用有危险
独自使用不熟悉的家用电器有危险
处于好奇品尝不清楚的饮料、食物、药品等有危险
……
活动二:一起穿越迷宫
1、教师:下面老师想请大家玩一个“安全穿越迷宫”的小游戏,先听清楚要求:
小组为单位进行,从起点开始,选择一条路线,针对路途中遇到的状况,要能判断出这种行为是否安全,并说出理由,判断正确后才能走下一个棋。(要求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逐一进行判断)
活动三:我们一起来挑战
教师创设以下情境,学生选择其中的情境说一说或演一演自己应怎么做?
1、自己独自在家,听到有陌生人敲门。
2、正在卫生间洗手,妈妈让帮忙给手机充电。
3、柜子上面的玩具汽车自己好想玩呀。
学生开展模拟表演活动,教师适时组织评价,适时指导,提高学生的居家安全意识及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总结与评价
四实践拓展
和家长共同对居家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梳理,并制作“提示贴”进行张贴,不断提高自己的居家安全意识。
别伤着自己
处处小心
危险远离
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
3、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正确应对危险和伤害的办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与校医取得联系,录制生活中一些基本的自护自救方面的讲解视频。
1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我们身边随时都有可能有一些危险的、使自己受到伤害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应该时时提高警惕,小心伤着自己。不过,有时尽管我们千小心万小心,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本不应该发生的危险事情,例如我们因为好心收留了流浪猫流浪狗被它们咬伤、好心为陌生人带路却让自己处于危险当中。当这些情况发生时我们又该怎样保护好自己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讨论“危险是怎么发生的”以及“受伤了怎么办”(板书课题)
活动一:避免危险发生
7学生发言,互相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小结,指出:如果我们做一些危险的事,就有可能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对危险的行为说“不”。
活动二:自护自救我能行
1、教师:学到这里,老师知道同学们现在都已经知道了在家玩耍时、户外活动时该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不过,我们有时候还是难免会受到意外伤害,受伤了该怎么办呢?请你根据你的了解,和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遇到下面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评价
1、将自己本节课学到的自护自救知识讲过家人听,再听听他们的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知道家中消毒药水、创可贴、纱布绷带等的放置位置,做好处置意外伤害的准备、
板书设计
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远离危险
自护自救
告诉大人
第12课早睡早起
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
愿意培养自己的良好作息习惯,并能够主动去做到。
(1)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调查表,内容如下:
我一般点睡觉,点起床,一天睡小时。
(2)在班主任处了解本班学生早上按时到校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一、活动导入
2、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一:几点睡才合适
1、教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了调查表,下面就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调查表,说说自己一般点睡觉,点起床,一天睡小时。
2、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3、指名3---5人汇报自己的调查表,其余学生仔细倾听,并说说从几位同学的汇报中自己有什么发现?
4、教师:为什么有的同学会那么晚才睡呢?我来当小记者进行采访活动。(教师随机进行采访,学生说说自己晚睡的原因)
活动二:没早睡会怎样
1、教师用课件播放教材第49页绘本故事,学生认真观看,看完后引导学生讨论:在小明同学身上发生了哪些我们认为有点糟糕的事情呢?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想一想还会有哪些糟糕的事情发生呢?
3、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预设:路上着急赶车就来不及等红灯,特别危险;上课打瞌睡所以老师讲的内容自己没有学会影响学习成绩;早上出门急来不及检查书包,到了学校才发现美术课要用的彩笔没有带等等。
4、教师: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有些同学因为晚睡所以导致了晚起,迟到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课前在班主任处了解的情况用事例说明,但不点学生的名字)。迟到后不仅影响了自己和班级同学的早读,班级的纪律流动红旗也受得了影响,同学们都会有意见的。
5、教师:同学们,想想看,这一系列的糟糕或麻烦事件都是因为什么而引起的呢?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12、学生再次完成调查表,内容为:
我打算每天点睡觉,点起床,一天睡小时。
和家人一起商量,看看自己制定的早睡早起计划是否合适,讨论一些下,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早睡早起,保证每天谁够10小时。
12、早睡早起
每天睡足十小时
良好习惯早养成
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内容
能够找到让自己早睡早起的好办法,培养自己良好的作息习惯。
愿意克服胆小和恐惧,尝试自己一个人独睡,在尝试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在家长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独睡的情况;开展学生随机访谈,了解不愿意独睡的原因,使教学时更具有针对性。
二、探究交流
活动一:早点睡按时起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做到“早点睡按时起”的好方法。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好点子。
XX作息情况记录表
日期
家长评价
活动二:我能一个人睡
随机采访内容如下: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人独自睡觉的?
一个人睡觉你不害怕吗?是怎样克服心理的胆小和恐惧的?
能说说你当初一个人睡觉时的情形吗?
1、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及自己下一步的行动。
2、教师进行全课总结,鼓励学生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执行作息计划,敢于挑战独自睡觉,在挑战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不敢独自睡觉的同学和敢于独自睡觉的同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交流好的方法并愿意独自去尝试,做到了就在上节课的评价表中额外奖励自己一个笑脸,期末时比比看,谁的笑脸多,谁的进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