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发展,黄先生也开始涉足一些更细分的宠物服务领域。“比如上门投喂、上门洗护等,但是目前仅限于十分熟悉的客户和朋友。”
市民李雯雯家里养了四只猫,两只狗,在她看来养宠物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家原本是一公一母两只猫,后来生了一窝小猫,有五只,被朋友领养了三只,还剩下两只猫崽。所有的猫狗疫苗接种都是齐全的,在这一块的花费就有几千元。平时除了猫粮狗粮等开销,还要给它们买零食、玩具等,我大概算过一只猫一个月最少也要花六七百元,这还不包括给它们洗护的费用。”
市民王曦1月份领养了一只流浪猫。“不是什么品种猫,是救助机构救助以后送到了宠物店寄养,我觉得很可爱就领养了。”王曦说,从1月份到现在,给小猫买食品和用品,包括看病已经花费了6000余元。“如果说养宠物以前老年人比较多的话,现在则是向年轻群体过渡。受不同消费观念影响,年轻人在助推宠物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曦说。
“我的父母认为只要给宠物吃饱喝足,打理得干干净净就行。我们觉得这还不够,还要剪毛做美容,甚至买各种漂亮的衣服以及装饰品等。”王曦说,领养流浪猫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而给小猫购买各种各样的物品,则是出于“拟人化”的情感需求。
除了传统的猫狗等宠物,一些新奇品种或者传统观念里不作为宠物饲养的动物也逐渐有了市场,例如活泼的仓鼠、色彩艳丽的鹦鹉、软萌可爱的兔子和鸭子等。市民汪景饲养了两只鹦鹉,五彩斑斓的鹦鹉看上去非常漂亮。“狗狗需要溜,品种猫又很难养,而鹦鹉却不需要怎么打理,也很好养活,吃得少又很干净,我就选择养鹦鹉。”
记者调查发现,在热度不断攀升的宠物经济背后,体现出年轻人的陪伴和情感需求,同时,市场也存在监管不足等问题。
“它经济”市场需监管
“现在市场上对动物药品的监管很严,不具备资质不能销售。在活体销售这一块,很多宠物店以帮助宠物主销售的名义出售活体,都是以寄售或者是领养的名义进行的。”张先生说道。
除了上述问题,采访中,宠物主反映最多的要数宠物医院的高昂治疗费用问题。市民朱女士今年1月份领养了一只混血蓝猫,“已经有1岁了,在2月1日晚上,这只猫突发疾病,因当时正值农历新年的正月初一,几家宠物医院都不营业,我在外卖平台找到一家宠物医院的联系方式,请求他们出诊,医生说出诊费用要收500元,其余检查和治疗费用另行计算。”朱女士说,包括出诊费用、检查费用和治疗费用花去了1500元,最后还是没有留住小猫。“这个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能说他在正月初一出诊收500元多,但是各种检测做了一大圈下来,猫也死了,医生却给不出具体死因。”
对于宠物医院高昂的治疗费用,很多宠物主都有共鸣。“在一些宠物医院,到了晚上七点以后挂号费用就100元,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病症,也动辄要花费上千元。”市民叶先生说,自家的金毛犬因急性肾衰在宠物医院住院7天,一天花费一千余元,总共花了近万元。“宠物药品定价无从查询,监管缺失;再加上执业兽医资格证极难取得,兽医这个行业目前在安庆市场上少有竞争,也导致了一些乱象的出现。”
高昂的治疗费催生出了宠物医疗保险等新兴领域,记者搜索发现,一些网络平台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了宠物医疗保险,更是在不同城市设有定点宠物医院。虽然一些宠物医疗保险宣传除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之外,爱宠的大病小病均可报销,但每月需支付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保险费用。至于宠物生病能不能报销,报销的比例有多少,东部新城一家宠物医院的兽医说,安庆市购买宠物医疗保险的市民比较少,“这么多年我也只遇到过一个人购买了宠物医疗保险,但是报销的程序很繁琐,需要准备的材料特别多,还需要宠物医院配合出具很多证明,后来我没有跟踪过这个顾客到底有没有报销成功,但是可能性比较低。”
据了解,在一些一二线城市,宠物经济向着更加细分的领域比如宠物行为矫正、宠物心理、宠物殡葬等方面发展,拥有千亿级市场的“宠物经济”也被人们视为“蓝海”,但其中暴露出的监管不足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行业发展亟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