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图书馆建在学校里,是常规思路,通常做法,而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却更能凸显学校作为求知殿堂的独特功能与价值,
试想,倘若学校就像一座偌大的开放图书馆,倘若师生触手可及的是赏心而适口的优美作品,倘若学生能在教师亲和而又适切的指导下自由自在的阅读心仪已久的名著......是多么的美好与理想。下面这三所学校就这样做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常州市博爱小学
2015年,该校博爱校区改建到位,新校园以“图书馆中的学校”为主题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刚跨进大门,扑鼻而来的就是满满的书香味。一楼的连廊大厅,是阅读共享街区。
这里有“新书发布区”,新华书店定期到学校更换新书,可以了解作家的最新作品,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有“漂书吧”,孩子们可以将自己心爱的书本,写上推荐理由,以书会友;有“领养书架”,由学生或教师个人申请领养,领养人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从博爱认领书架,
到随时可以席地而坐看书的绿色地毯,
再到一步一年的校史楼梯,
一楼的这个阅读共享大厅,每一处都体现着学校的用心和善良。
二楼是红领巾街区,跟少先队有关的书籍推荐以及阅读实践活动都在这里。
三楼是开放式阅读馆。这里有会说话的墙,有天眼看世界,有童心阅未来…...
三楼的主连廊为图书馆主馆区。这里是个热闹又安静的地方,开放式书架上几万册书,静静地等待它的主人。
图书馆的一隅还设有“蓝色星空小剧场”,每天在这里都会上演孩子们自编自导的戏剧,一年来已经上演96场,场场满座。
我们认为,图书馆不应该是单纯的图书借阅场所,而应该成为学生多样化阅读和深度阅读的学习中心,这就非常有必要优化阅读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多维空间。我们将阅读环境、阅读对象、阅读主体融为一体进行整体工程设计,努力让阅读成为学校的形象。
——校长巫惠群
上海市市西中学
市西中学不仅改造了原有的图书馆,增设了信息发布区、座谈区、活动区,还新建了一个融阅览室、讨论室、网吧、咖吧等功能于一体的思维广场,并且把教学楼各楼面的公共空间改建为读书角、沙龙角,配置一定数量的图书、电脑,实现开放式、立体式的阅读环境建设。整个学校好似建在一个开放的图书馆里,转角就能遇见一个可以信手翻阅、驻足捧读的地方。
具有图书馆功能的场所,在市西中学并不局限于一处,而是由图书馆、思维广场、新型学习空间三大区域组成。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占据市西两幢教学楼的整个底楼,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保留了传统的书库区、阅读区、办公管理区等,增设了信息发布区、座谈区、活动区。
市西图书馆除了有两大阅览室,还有视听室,拥有文献资料、网络资料、音视频资料共融的课程资源系统,充分满足师生信息获取需求,再加上馆内有各种方便灵活组合的桌椅,可供四人、六人或者十几人开展不同规模的研讨交流,于是“古诗词鉴赏”等拓展课、“国风”等社团活动、部分微型讲座便把活动场所搬到了这里。
2012年建成的思维广场则占据了市西另一幢教学楼的两个楼层,面积达880平方米。一楼进门就是一个视野开阔的开放阅读区、电子阅览区,有一排排开架书、电脑,供学生借阅书籍和查询信息。
二楼不仅有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大空间,还有6间用玻璃墙隔断、半封闭的讨论区,其中3间可各容纳16人召开圆桌会议,另外3间则供六七人小型讨论使用。讨论室内的桌椅各式各样,有适合十多人群聊的“长桌形”,也有适合六七人小组讨论的“马蹄形”“圆桌形”,还有三五个人面向屏幕半开放的“吧台形”。
不管楼上楼下,到处摆放着各种座椅、沙发、贵妃榻,学生可以或坐或半躺着看书甚至休息,和正襟危坐挥手告别。由于物理空间发生改变,打破了传统教室的功能设计理念,思维广场成为引发师生教学方式改革的“创新工场”。如今市西中学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五门学科每周必有一节近一小时的课要放在思维广场上。
新型学习空间坐落于教学楼各个层面大厅,与教室走廊相通,面积超过800平方米,同样是有每月更新的图书,方便学生午休课间上网查询的电脑,还有一人两人四人坐的桌椅……图书馆书刊流通点延伸到了教学楼的走廊、大厅、校园各个角落,往日被闲置的公共空间被利用了起来,也营造出校园时时处处可读书、学校建在图书馆中的书香氛围。
深圳大学附属后海小学
后海小学本着“图书馆就是校园,校园就是图书馆,一座没有围墙的图书馆”的理念,将“书香校园”纳入学校“五园规划”,漫步校园,图书角、走廊书架、荐书长廊等络绎不绝,所到之处,处处皆有书,只要想起阅读,随时都可实现,想读就读。图书馆就是校园,校园就是图书馆,一座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图书馆怎么建?孩子说了算!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向全校征集创意,孩子们纷纷出谋划策,树屋、阁楼、鸟巢、吊灯、摇篮、星空、精灵城堡……各种奇思妙想纷至沓来,完全颠覆了对图书馆的想象。小小的300平米空间,学校冥思苦想,竭尽所能想要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至此,一座完全以儿童的视觉和立场来设计的图书馆诞生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老师到访学校时,直呼:这真是一所最懂孩子的图书馆,并欣然为图书馆题名——“精灵书阁”。
聚焦多元阅读,打造空间之美
好的空间设计,会让图书馆像家一样,让孩子有一种归属感和亲切感。学校聚焦多元阅读,以图书馆“精灵书阁”为主体,另设各类主题阅读馆,倾情打造,尽享空间设计带来的美妙!
第一,精心规划,以儿童的视角和立场来设计适合孩子的图书馆,小阁楼、梦幻小滑梯等设计都是学生的最爱。不仅如此,还完善了功能分区,书吧、阅读廊、榻榻米、绘本区、整本书阅读区等,为学生各类型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根据阅读活动及教学需要,将学校场馆有效利用,一馆多用,截止目前,学校已建设完成分级阅读馆、科普阅读馆、生命主题馆,安全主题馆等多个主题阅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