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投入运营20多年的老农贸市场暂时“腾空”停业,即将迎来全新的升级改造。
临时安置区内人来人往,井然有序。
翠苑市场暂时停业,工作人员在封场。
267户租户提前一天搬离了翠苑市场。
12月10日下午,随着一圈蓝色铁皮围挡在翠苑市场外竖起,该市场内的267户商户比限期要求提前一天全部妥善搬迁至附近的安置区。这个投入运营20多年的老农贸市场暂时“腾空”停业,即将迎来全新的升级改造。
位于东晓街道的布吉农批翠苑市场是罗湖区面积最大的农产品市场,同时也是升级改造面临困难和问题最多的一个。多年来,给周边居民带来买菜方便的同时,由于欠账多、基础设施差、条件薄弱,它的脏乱差和各种安全隐患问题也让居民们“爱恨交加”。
为了彻底扭转翠苑市场昔日的面貌,对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基础设施进行高品质的环境提升,近年来,市城管局及罗湖区委区政府多次作出要求,在全市“城市质量提升年”的统一部署下,分期分类逐项解决该市场的各类难点问题,并启动高标准升级改造,一举将其打造成智慧型惠民新街市和北罗湖片区的标杆农产品市场。
租户搬离老市场,临时安置区井然有序
10日中午,翠苑市场内已经看不到一户商户。“前前后后搬了快一周。搬到临时摊位这里以后也很忙。”说这话的是在翠苑市场做了近十年冻品生意的邓先生。而他所说的“临时摊位”是指此次市场停业给租户们设置的临时安置区,位于翠苑市场200米外的布吉市场A座,和翠苑市场步行距离几分钟。
为了顺利完成此次翠苑市场的升级改造,邓先生和其余200多户市场租户商家被就近安置到了这处临时安置区。
“临时安置区将近6000平方米,面积和翠苑市场内部差不多。而且使用前经过专门的修整,通风、采光等条件都比翠苑市场好很多。”据翠苑市场管理方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的安置区是一个闲置近7年的菜市场,原先也是布吉农批市场的一部分。因为长久没有使用,许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被确定为此次翠苑市场改造的临时安置区后,管理方花费100多万元,用了近20天,对其排水、卫生、交通和消防等多个基础设施进行了修缮改造。“从目前投入使用的反馈来看,商户普遍反映较好。”
虽然投入使用才几天,整个安置区运作得已井然有序。里面的摊位按照品种分成多类,摊位间通道宽敞,可以容纳两辆自行车并排行走。地面平整没有污水,空气中也没有刺鼻的腥臭味,来往顾客络绎不绝,商户也十分忙碌。
加班加点攻坚克难,转场工作提前完成
为体现转场前后的公平性,12月2日和3日,管理方分别完成了翠苑市场临租、长租商户转场档位抽签安排,整个抽签过程在布吉农批党总支纪检小组监督下公开、公平、公正开展。“我们按照商品品种将摊位分类,并在市场摊位图上标出来展示给大家看,租户们根据抽签决定在临时安置区的摊位位置,尽可能保证公平。”
12月7日凌晨,新的安置区投入使用,并随着租户的转场陆续开始营业。截至9日凌晨,分批分品类完成了翠苑市场267家租户搬迁转场,其中固定档位106家、临时档位161家。从12月8日到昨日,根据转场进度,管理方还组织对翠苑市场已搬迁档位和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卫生清理,并及时断水断电。
东晓街道牵头协调,多个部门形成合力
今年以来,东晓街道将翠苑市场的环境提升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这个多年环境脏乱差顽疾,东晓街道迎难而上、敢于碰硬、屡出重拳。特别是今年3月以来,街道按照《深圳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引》标准,协调街道执法队、安监执法中队、平安建设部、发展更新部等部门,一方面坚决拆除翠苑市场的临时违建,另一方面对市场内的整体环境、安全生产、环保水务等进行统一谋划管理,几乎穷尽一切办法,使市场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
据悉,今年3月以来,东晓街道执法队持续加大对农批市场管理单位的监管力度,共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73份,拆除活动雨棚、乱搭建等49处,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1份,处以罚款人民币85000元的行政处罚。
267户租户被转移到临时安置区后,东晓街道后续还将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要求市场管理方布吉农批市场高标准、规范化做好临时安置区环境卫生、安全生产、排水排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进一步督促加快翠苑市场升级改造的进度。
据了解,接下来,翠苑市场门外俗称“老地摊”的68家临时搭建档位租期也即将于12月31日到期。东晓街道将要求市场管理方全力做好这部分租户的政策宣解和清场,同时将协助区查违部门,依法对临时搭建物全部进行拆除
编辑张克
打造“香山新街市”!中山3年里升级改造200家农贸市场
中山+
2022-09-09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4.39元/公斤,比上周五上升1.0%
央视网
2021-11-22
广东省领导到湛江、茂名调研港口疫情防控、交通建设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