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收购千屿OYO要讲新资本故事?
收购竞争对手
据了解,此次交易完成后,OYO酒店合伙人兼CFO李维将出任贝壳友家执行董事,欧游印度母公司OYO创始人之一TejpalAnuj(特杰帕尔·阿努伊)则任贝壳友家监事,贝壳友家科创始人甘宜哲仍任CEO一职。
业内人士指出,千屿和OYO酒店在吸纳酒店加盟商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成为双方走在一起的契机。
据千屿酒店资料显示,相比于传统酒店集团需要6-12个月建设酒店的长周期,千屿品牌只筛选和改造酒店,并不建设酒店,对原有门店培训翻牌也在一个月内即可完成上线。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这一点和OYO贴牌加盟酒店的方式比较接近。
“独角兽”的图谋
对于收购千屿是否有其他市场图谋,OYO酒店方面虽然并未透露原因,不过,据一位从事酒店融资方面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OYO酒店收购千屿,是在用互联网的方式消灭竞争对手,同时弥补自身在北京、上海的空白,以此达到做大市场份额的目的,而此后最终的目的不乏为追求新的资本,如此方法与互联网行业的融资如出一辙。
有消息指出,OYO在中国收购千屿之前,其在印度也先后收购了竞争对手ZOrooms、服务式公寓品牌NovascotiaBoutiqueHomes,并在2018年末传出正在洽谈收购竞争对手TreeboHotels。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酒店市场中,主要的经济型酒店有如家、七天、汉庭等品牌,而这些品牌均需要加盟商缴纳一定数额的加盟费,像OYO酒店的贴牌模式在行业内并不主流,一旦OYO在中小单体酒店做大份额,就会成为行业内的“独角兽”。
据了解,OYO酒店从2017年11月进入中国以来,酒店数量快速增长,截止到2018年7月,旗下酒店数量超过5000家。快速的增长也吸引了资本的青睐,2018年9月,OYO酒店印度母公司获得了由软银领投,光速资本、红杉资本和GreenoaksCapital等机构参与投资的8亿美元投资以及2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50亿美元。当时据OYO方面介绍,次轮融资资金中6亿美元将用于OYO酒店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规模。近日,甚至有传言国际民宿短租巨头Airbnb正在考虑投资快速增长的OYO。
高速扩张下现后遗症
华美顾问集团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表示,OYO酒店虽然发展快,但是在此种模式下,加盟商并不牢靠,随时有可能更换门庭。
据上述酒店融资方面的业内人士透露,之前接触过一些其他酒店品牌,这些酒店品牌几乎采用与OYO酒店相同的发展模式,在如此行业竞争中,中小酒店加盟商更换门庭非常频繁。
北京商报记者以加盟商身份致电OYO酒店加盟客服,OYO酒店客服人员表示,通常OYO酒店与旗下的加盟商是一年一签,酒店方面不收取加盟费,而是根据酒店项目,按营业额的6%-8%来收取佣金。华住酒店集团旗下一位酒店加盟商坦言,自己加盟的酒店是按每间客房3000元加盟费交给华住总部的。
上述酒店融资方面的业内人士对此指出,OYO酒店采用一年一签的政策,并且不收取加盟费,正是在这种模式下,加盟商一旦觉得没有达到加盟后的预期效果,便会转而投靠其他品牌。“此前曾接触过一位酒店加盟商,签约不满一年便因其他酒店品牌给的政策更优惠而转投别家。”该酒店融资人士透露。
此外,在如此庞大数量下,OYO酒店也面临近距离开店的问题。据了解,OYO旗下有些加盟门店相隔仅有几百米,有的甚至是对面而立。比如,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上的两家OYO加盟店就仅仅隔了一条街道。而近距离内开店,是连锁酒店的一个大忌。
在2018年的软银股东大会上,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甚至盛赞了OYO,认为这是一种新的酒店管理模式。不过,孙正义或许没有注意到,OYO在高速扩张的同时,也在中国走着一条低端贴牌的线路。如今国内中高端酒店已经成为首旅如家、锦江和华住的主战场,未来如果OYO也要向中高端酒店进军,它们是否还能撕掉这几年被贴上的低端标签?这将是又一个问题。